104、阿牛
作者:风中的无花果    更新:2024-05-21 13:29
  <b>最新网址:www.yuxuange.com</b>  这日晌午,罗维再次踏进大兴茶行。
  “罗公子来了。”招呼声随即传来,洪亮而热情,“还是像上次一样先看货?”
  身材魁梧的祝闾热情迎上前来,以贵宾客户才享有的待遇,十分周到地将罗维带去库房。
  茶叶的存储并不容易,尤其是夏季高温,会大大降低茶的品质。上档次的茶行,都将地库作为存储茶叶的理想之所,而凉爽的库房也对贵宾客户开放。
  罗维跟在祝闾身后,一边下着梯子,一边跟他口述了刚获得的情报。
  “他们已开始怀疑师太?”祝闾听后十分吃惊。
  “还不知道具体情况。但他们对师太的监视早已开始。执行这项任务的是天厍军一名军官,名叫马护。”
  “消息可靠吗?”
  “可靠。”
  想起当时小桃红告诉自己这消息时,自己也吓了一跳。
  “那些军官真这么说?”罗维当即便问。
  “对啊。”小桃红说,“任务是由他们的副指挥使亲自下达,监视目标是西林观一个普净山来的什么师太。听说,那师太的弟子在皇宫里替皇上炼药。”
  这说得可是够清楚了。
  阙明师太和她弟子早已成为天厍军重点监视目标。
  “这是个很重要的消息。”祝闾嘴里嘀咕着,显得有些不安,“你是说,这消息你还没能够告知给师太,是不是?”
  “我去的时候,西林观围了许多官兵,不让进。所以我才来你这里。”
  “先别急,容我先了解一下情况。”祝闾思索着道。
  “你说,会不会只是惯例?毕竟师太的弟子在宫里替皇帝炼药呢。”
  “不管怎样,小心些没错。”祝闾十分谨慎地说。
  跟往常一样,祝闾随后给了罗维一包茶叶,又热情地将他送到店门口,望着他的背影离去。
  离开大兴茶行,罗维拎着茶包漫无目的地在大街上走着。
  他一路走,一路思索。
  若师太真的已受到怀疑和监视,那么借助她的力量给毛顺大哥和大将军报仇这条路,怕是走不通了。再说那祝闾的晋谍身份,罗维又岂能不知。
  自己毕竟是大盛子民。
  不知不觉,他竟一路走出了城,走到了南门新港。
  我怎么走到了这里来?罗维不禁有些愕然。
  自从盛都开埠,自从越来越多商船停泊南门外新港,这里就渐渐形成了新的市集。尤其南门鱼市,早已是盛都最大的活鱼集散地。无数盛都市民如今都喜欢出城买鱼,而到港货物也昼夜不息运往城内,南城门也因此要到深夜才会关闭。
  何况现在天色尚早。
  罗维继续穿过嘈杂街市,往码头方向走去。
  对岸城楼上,如今早已没有了数月前那场激战的痕迹。我是来向在此战死的兄弟,向毛顺大哥致歉的吗?罗维心里五味杂陈,眼眶湿润。
  他还记得毛顺大哥的临别嘱托,让他先回江阳,再寻机复仇。
  也许该遵照毛顺大哥的吩咐,回江阳去。他心想。如今事情早已过去,再也没人追索盘查叛军残余,随便跳上一艘返航的船,不日他便可以归乡。
  他继续沿着河岸走,边走边胡思乱想。
  自从运河连通后,南城码头已成盛都最大,最为繁忙的港口。码头规模虽不能与靠着棘江的江阳城相比,但也算是商船云集了。
  曾经只能仰望都城高墙的小村庄如今早已成长为新的集市和居民区,罗维漫步其中,所见多的是仓库、木屋和市集摊位,酒馆和旅店更是一座接着一座。
  码头上人来人往,靠岸的货船正在卸货。其中一艘崭新商船更是吸引了罗维的目光。
  因为这艘船的名字十分有趣,船艄上刷着大大的几个字“大女儿号”。
  那是一艘来自下游的商船,卸下的货物是一口口大缸。
  等在岸上准备接货的骡车排成长队,工人一口口抬起大缸,装上骡车。可惜一辆车只能装下两口大缸。一辆车发走,另一辆车再上前装载。
  背对街道,正指挥这件事的是一位年过五旬的老者,而站在船边,看样子像是此船货主的,则是一位非常年轻的白净后生。
  以罗维征战多年的眼光,却是一见这年轻后生,便已有几分喜欢,几分敬意。
  此人年纪轻轻,眼中却隐隐浮现出杀伐果断的凛凛寒光。
  那是经历过战场生死,马革裹尸的铁血男儿特有的光芒。他熟悉那份气质。
  “慢些,慢些。小心别摔了。”年轻后生态度沉着,轻声招呼着。
  后生头上扎着发髻,身上穿着素衣,模样虽算不上多么标志,却自有一股英气。
  是个练家子。罗维心想。
  他继续往前徐步慢行,正要经过此处,却不料被一人伸手拉住胳膊。
  “哎呀,这不是罗令使吗?”
  罗维猛地转头,却见一张惊喜的脸孔正望着他。是刚才一直在指挥抬缸装车的老头。
  老杨头却是江阳船厂一名老船工。
  “江阳老杨啊。”老人满脸带笑,报出来历。
  罗维迅速转头看向四周,见未有人注意,忙将老头一把抓住,“老人家,认错人了。”
  他手上用力,在对方胳膊捏了两下,同时瞪了瞪眼,也有对老者警告之意。
  老头忽然像是明白了什么,连忙顿首,“对不起,对不起,认错人了。”
  罗维心下惶惶,随即丢开老者,快步离开。
  他佯作继续向前,但转过一条小巷,旋即折身朝吊桥方向急行。这江阳船厂的老杨头怎么混到了盛都码头来?这是他一时没想到的。
  不过,此时的他可再不像先前一般信步而行,而是边走边注意观察四周。穿过鱼市,罗维再次走到河岸那条道上,准备从吊桥过去。
  就在此时,他发现自己被人跟上了。
  是那老杨头。
  与你往日无怨,近日无仇,难道非要揭穿我不可?
  罗维心下顿生怒意。
  他念头一动,忽然放弃直行通过吊桥,反而折向城楼对面广场。广场正是当日阅兵之处,旁边有条小巷,可通往老村庄居民区。
  罗维装作自己是从那片民居中过来,而此刻正要返回的样子,不疾不徐往那边走。每次不经意侧身,他都透过眼角余光注意观察,发现老人果然一直跟在后面。
  好啊,你非得如此,可别怪我。
  罗维继续朝早已被外地商贩挤满的村子走去。经过村头,他再次确认对方仍在尾随,于是不慌不忙,拐进一条狭窄小巷当中。
  他得寻一个没人的地方。
  后来当他发现一处骡马棚大门洞开,里面空空荡荡,只有两三头骡子在角落吃草,料想此处暂时不会有人,便身子一撇,闪了进去,转身藏在门后。
  那老者果然随后跟至,站在门口探头往里望了望,胳膊一甩,抬步就往里走。
  罗维忽然闪出,一把抓住对方肩膀,一手捂住老者嘴巴。
  “干嘛要跟着我?”
  “罗令使,我是老杨头啊。”老者再次出声。
  只是嘴巴被捂住,声音却像是从棉被里发出的。
  “我知道你是谁。我是问,干嘛跟着我?”
  “故友相见,你不理睬,肯定有事。我不放心,这才跟来问个明白嘛。”老杨头在罗维略略松开的手掌中费力地说。
  “你,你真当我是故友?”
  “当年在船厂,罗令使多有照拂,老头怎会相忘。”
  “当真?”
  说着,罗维已松开手。
  那时候,对船厂工人他倒确是比较友善,接船时也从不刁难。而且罗维本来为人慷慨,对人不拘小节。只是没曾想,对工人不过寻常关照了一下,这老头竟然还领情记恩。
  “毛都尉的事,想必你都知道。”
  “知道,当然知道。船厂工人多承都尉照顾,没人不对此感到伤怀。要不信,罗令使自回江阳去问问,谁不说当年大将军好。”
  “皇帝老儿没派人清查毛顺都尉旧部?”
  “嗨,肯定有啦。不过,只抓了几个当官的,当兵的谁管。听说余部全被荡寇将军收去了。”
  “别人没有被祸及?”
  “没有没有。”老人连连摇手,“当地人大都感怀大将军,这上面又不是不知道。总不能把江阳百姓全杀了吧。”
  “抱歉了。”罗维这才松了口气,给老杨头拱手道了个歉。
  “罗令使没事就好。”老杨头笑笑道,“如今为何还在都城滞留,不回江阳老家?”
  “有些事尚未了,故而没能回家。”
  “唉,你们这些江阳军人,哪个不是跟着大将军出来的,想想也知道,还念着大将军的好呢。”
  “罗维但求一事,请老伯别将今日见我之事说与人知。不胜感谢。”
  “不会说,不会说的。”老杨头又一个劲摇手,“那罗令使留在盛都,有何打算?”
  “不过混日子罢了。”罗维笑了笑,“不能当兵,总得找口饭吃。”
  “噢,罗令使,老杨头劝一句,都城乃人家地头,若为谋生,还是不如回江阳啊。”
  “谢老伯。”
  罗维想了想,忽然问道:“老伯如今又为何在船上做事?”
  “年纪大了,船厂做不动了。刚好有个熟人,在船厂订了船,需要熟练船工,于是就把我请了去帮忙跑船。这多少轻松一些,随船来往,也不那么辛劳。”
  “大女儿号?那是谁的船?”
  “酆城邱大善人的,买来专运他家腌菜。”
  “那年轻人看着倒有几分英气,不像是个商人,却又是他家何人?”
  “噢,那是邱家女婿,小名阿牛,据说曾是青峰山李仙师的弟子,确是有些来头。而且为人也非常周到。这次来盛都,他是要替邱家在盛都开第一间腌菜店。”
  老杨头刚说到这里,门口忽然闪进来一人。此人目光温和,抱拳行礼:“九仙村牛轸,见过江阳水师罗令使。”
  罗维吓了一跳,却见来人正是方才在码头所见那年轻船东。
  自称牛轸的年轻人笑了笑,再次一拱:“兄台,可否借一步说话?”<b>最新网址:www.yuxuange.co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