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作者:[美]威廉·曼彻斯特    更新:2021-12-06 15:43
  』
  而在国内,姑娘们都在翘首瞻望战后的世界,她们听到的歌是:
  『我一人走路真孤独
  因为,说句实话,我感到寂寞。
  寂寞,对我说来没什么,
  要是我心里知道,你
  也是感到寂寞。』
  或者是:
  『苹果开花时,
  我俩相见相亲,
  相见相亲,
  你的姓换上了我的姓!
  五月天,
  天气晴;
  太阳亮晶晶,
  今天好太阳,晒得新娘子好高兴!』
  可能因为前线与后方之间通信频繁,不管是在欧洲战场或者是太平洋战场的青年男女不但切望同样的未来,连未来生活的细节也往往想法一致。房子要有白色的围篱,离学校不太远,可以走路上学。女的要有一箱子银餐具,而当过大兵的则要有个自己的小室。他们会一起收拾花园。他大概每天要乘车去上班,因为他们住在宁静的郊区里。当然,他们会有孩子的,这些孩子幼时惹人喜爱,上学后聪明伶俐,到了十多岁便出人头地。中学毕业后,他们就会在全国最好的大学读书,这时,他们的父母是会非常非常引为自豪的。
  第十章 国内战线
  1942年3月间,据当时流传全国的一则传说,有个女人在公共汽车上大声说:“现在可好啦!我丈夫的工作从来没有那么好的,挣钱比以前多。所以我倒希望战争再打下去。”这时另外一个女人站起来迎面给她一个耳光,气冲冲地说:“这一下是为我死在珍珠港的孩子打的,而这一下”……接着又是啪的一声——“是为我在巴丹的孩子打的。”
  这个传说看来有点不足为信(哪里会有个母亲有个儿子在瓦胡岛又有一个在吕宋岛呢?)。可是它既然广泛流传,这就说明它反映了战时美国的一些情况。对千百万美国人来说,故争繁荣的确是发财走运的好机会,大萧条时期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但是他们感到问心有愧,不过当然不是惭愧到连钱都不想要了——这样未免要求过高,违反人性,而且对前方作战部队也没有什么好处——只是惭愧到也想做些有益的事,比如帮助收集废铁,购买战时公债,参加民防队服务,或者偶然遇见一个孤独的士兵,就请他喝怀酒。
  历史上每发生一次大战,社会都会经历一场大变革。这场战争光从它的规模来说,就必然会使美国大大改观。当时意识到这一点的人并不多。《纽约每日新闻》真的认为:美国士兵之所以在打仗,就是“为了要回来看球赛,为了要让汽车的油箱装满汽油。”至于美国士兵们,有时却以为他们在打仗是为了亲爱的妈妈和爱吃的苹果馅饼。但历史并不让那些创造历史的人那么容易地如愿以偿。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在经历了美国在1941-1945年那样剧烈的变化以后还是依然故我,不改变对自己的看法。国内战场实际上是各种观念、各种习惯、经济理论、外交政策、两性关系,社会各阶级关系进行较量的战场。不但到处都有美国大兵,到处也有离开家庭当工人的女人。她们再也不会和战前一样了。
  产生这些变化,有个最显而易见的原因:那就是原来国内经济捉襟见肘,而现在有了大量的游资。1942年,华盛顿每天支出三亿元,这些钱就到了男男女女的钱包里。1945年战争结束,战争总开支估计达二千四百五十亿元。这个数字,比之美国从1789年到1940年各年度预算的总和还要大,而这段期间,美国还应付了五次战争。1939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就是说美国人民生产出来的产品与劳务的总值是九百一十亿元。而在1945年,则高达二千一百五十亿元。生产总值这样激增,是史无前例的。失业本来是个顽固的肿瘤,到了1940年还有八百万。现在这个肿瘤消失了。就业人数已从四千五百万增加到六千六百万,其中五百多万是妇女。保罗·布尼安【保罗·布尼安:美国西北伐木场流传的民间故事中的一个伐木巨人,能用一把斧创造奇迹。——译者】回来了。美国人原来在股票市场崩溃以前固有的自信心又恢复了。1943年公司的利润,就超过1929年。
  约瑟夫·保罗·戈培尔曾叫嚷说:“美国人已不可救药,他们只能一再依靠吹嘘自己物资丰富。他们大言不惭,说每天差不多生产一千架飞机和坦克,可是要用这些武器的时候,他们又没有了,结果,他们一再挨揍。”这种讲法是没头脑的,甚至是可笑的。美国能派出一支一千二百万人的军队,同时和两个可怕的帝国作战。又能建立一支比敌人和盟国的海军加起来还要大的海军,与此同时,民用开支又比1939年增加百分之二十。这样一个国家确实是使人感到有些不解的。这种现象使有些评论员们感到困惑。“我们生活轻松,比较舒适,完全有保障”,爱德华·R·歇罗说:“这次战争开始以来,生活水平还能提高的,只有我们这个国家。整个欧洲都已弄得筋疲力竭,而我们却没有。”埃里克·塞瓦赖德看到美国国内大多数人的生活因为战事反而好了,就告诫人们说:“如果说困难能对人的思想产生影响,那么舒适也会有影响的。”
  《时代》周刊大肆宣扬说,“美国骤然富起来了——似乎全国各地一下子都富起来。”但是,真正发财的美国人并不多。经营有术的大公司把许多小生意挤垮,这是事实。但是从税收情况看,战争繁荣的真正受惠者是在大萧条时期全无积蓄,或者积蓄很少的小家庭。这一切情况都不是事先有计划安排好的,一部分原因在于美国的民族性。有二十世纪的托克维尔【托克维尔(1805-1859年)法国政治家、著名作家。——译者】之称的D.W.布罗根,向其他欧洲人解释说,他们的新盟国对战争的看法和他们不同。“对美国人说来,战争是一种买卖,不是艺术。他们对道义上的胜利并不感兴趣,只对战争的胜利感兴趣……美国是一个很大很大的大公司,股东们都希望它不亏本,而他们的整个历史也证明这个希望是有根据的。”
  甚至从事农业的人在战争景气中也兴旺发达起来,而且有个重要原因。最初,他们对于过去曾使他们倒霉的农产晶过剩存有戒心,不敢放手生产。但到了1942年秋,他们的政府领袖说服了他们,他们必须成为全世界粮食的供应者。于是他们又着手生产粮食,收成比之过去最高产量还要增加百分之二十五。上述的那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在大萧条期间,发明家、化学师、工程师和农艺师都已发明了新肥料,高产种子,杀虫药和新的农业机械。这种种科学技术,改变了大地的面貌。其他方面也都是如此。战争迫使大家通力合作:科学家、军官、经济学家、公司经理和国家官员都在群策群力,不但对战时各种问题,而且对战后世界的棘手问题也要找到立即见效的解决办法。三十年代没有加以利用的发明创造,现在却对战争作出了贡献。象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副教授罗伯特·s·麦克纳马拉那样有经营管理天才的青年人就认为,象雷达、预制构件建筑的房屋、冷藏食物、柴油机以及原油的催化分裂蒸馏等等,到了和平年代,必然会使人们生活更为富裕。战时繁荣已为大规模的市场奠定了基础,显然,胜利之后,这种大规模市场还会进一步扩大。弗雷德里克·刘易斯·艾伦写道:“战争期间,肯定地发生了思想上的相互启发,使各方面受到激励。总的说来,美国的科学技术在战争期间发展非常迅速,就有如在温室里培育的植物一样。”
  这种生产奇迹早已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它的深远影响在三十年之后,才开始显露出来。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种极大的推动力,促进了社会的平等。确定社会地位的传统的标准,已经不再起作用。以前财富、阶级、年龄,种族、性别以及家庭出身等等,现在都己不再是使人本能地发生敬重的因素。从前人们由于“出身”受到尊敬;现在战争带来了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所谓“人身平等”,把这种传统破坏无遗。星星监狱再也不会把象理查德·惠特尼那样的人视为贵宾。甚至靠事业成就而取得的社会地位,也没有什么了不起。那些曾经对美国解放生产力作出贡献,开辟了科学技术新纪元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也很快就被人们称之为“书呆子”了。
  这并不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产物。社会大变革在半个多世纪以来早已在酝酿成熟之中。第一次世界大战、禁酒年代、大萧条以及后来的冷战和核弹头威胁的阴影下,所有的政府领袖都无能为力,这种种因素都使一切权威的象征失去了群众的信任,从国旗到十字架,从白官里的总统到每个家庭的父亲。尽管这样,从珍珠港到日本投降之间的岁月是起决定性作用的,部分原因是因为实行全国总动员,人人都一视同仁,阶级界线已经不那么明显。更重要的是,战争把经济力量转移到那些本来是无权无势的人身上。在战争未带来繁荣之前,美国是人找商品的国家。战后出现了所谓消费者社会,商品要找人。下层阶级变得富裕,那是因为四十年代初期所攒的工资。同时,大手大脚花钱被认为是不爱国,而且物资缺乏,政府又采取种种与通货膨胀作斗争的措施,人们也不想拚命花钱。但是,银行存款不断增多,经济学家也为此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