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作者:安·弗·安东洛夫—奥弗申柯    更新:2021-12-06 15:20
  斯大林是怎样作到了这一点的呢?曾经有多少卷书写了这个题目,还将有多少卷书要写这个题目……我的简单的记载决不奢望要作到全面。我只是对斯大林在夺权斗争中所使用的计谋作出一些初步的总结。
  在苏丹一加利耶夫案件中,在解决民族问题时或者在讨论中央委员会的组织结构时,他经常使用吓唬手段(政治上扣帽子,开除出党,逮捕),采取“诱捕手腕”,利用报私仇动机,玩弄马克思主义的教条,用冒充列宁主义的词句来散布蛊惑人心的胡言乱语……同时他一分钟也没有失去自信。
  斯大林本是一个顽固的沙文主义者,但他在第十二次党代表大会上却指责穆季瓦尼—一马哈拉泽集团似乎反对亚美巴亚人、阿塞拜疆人、阿扎尔人。他还恶狠狠地愤怒指责俄罗斯沙文主义者、地方民族主义者以及党的纪律的破坏者。①
  ①《俄共(布)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俄文版第489—492页、648—652页。
  人们指责斯大林派发生了热月政变①性的蜕化吗?不,这种指责是一种愚蠢的臆测,是一种诽谤!蜕化的危险来自何处呢?来自反对派,完全是来自反对派——斯大林在1927年就是这么声称的。斯大林在其政治生涯的所有阶段上都成功地使用了反诉手段。斯克雷普尼克以敏锐的目光看出了总书记所喜欢使用的这种手段。他预见到反诉策略这种杀人(并不只是转义上的杀人)的手段注定要在他身上加以试用。
  ①热月政变是1794年7月27日法国热月党人推翻雅各宾专政,结束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反革命政变。——译者注
  在挑起争论和煽动辩论方面,斯大林具有独一无二的才能。在列宁及其周围的人看来,争论是了解真理的一种手段。而斯大林最不感兴趣的就是真理。在辩论中他所感兴趣的东西是对方发言中的“破绽”,是能够记下来以便日后给对方扣帽子或有机会时给对方打棍子的东西。
  除了狡猾和固执而外,除了挑选可靠的干部作为帮手来执行其意志和熟练地利用思想领袖们之间经常发生的内争外,斯大林还极其巧妙地歪曲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他在强调集中制时却把集中制变成了一种反民主的、专制的原则。总书记对中小类型的反对派分子的惩罚办法是:批评他们,解除他们的职务,赶走他们的拥护者。他以这种方式来孤立“头目们”,使他们失去“基层”的支持。但是对于领袖们本人,斯大林暂时还不去触动他们。特别是如果他们正在为他效劳的时候,他就更是不会马上去触动他们了。请看,季诺维也夫在第十二次党代表大会上竟说出了这样一个使斯大林感到舒适的指示:“任何来自‘左翼’的批评现在都正在变成孟什维主义的批评。这在客观上是对孟什维主义的支持……孟什维主义并不可怕,危险的是围着我们打转转的‘左的’批评。”①真是一位极其可贵的领袖!对这样一些领袖,斯大林便向他们献媚讨好,并同他们建立临时的联盟,但他最关心的是挑起他们的纠纷。
  ①《俄共(布)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俄文版第53页。
  科巴由于对列宁的威信感到苦恼,所以早在1918年时他就企图使托洛茨基与列宁对立起来。科巴在节日即11月6日出版的一期《真理报》上写道:党能够获得1917年武装起义的胜利,这首先应归功于列夫·托洛茨基。分而治之!
  1921年3月。托洛茨基平息了喀琅施塔得叛乱后刚刚回到莫斯科。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在政治局的会议上几乎是以敌视的态度对待他。而斯大林对他则是表现出一种做作出来的亲热——那紧紧的握手,那眼神里露出的喜悦,那嘴角上浮现出的微笑,全是假装的。①分而治之!
  ①А.П.梁赞诺娃的证词。
  1923年4月。第十二次党代表大会。斯大林同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一起组成了三人同盟来反对托洛茨基。代表大会上作主要报告的是季诺维也夫。落在托洛茨基身上的是经济问题。分而治之!
  在1923—1924年这一夺权斗争的决定性阶段,斯大林已经是一个在进行政治挑拨方面成熟的行家了。他比任何人都善于使自己的竞争者们彼此迎头相撞,而他则总是坐山观虎斗——最后控制他们。有时候,如果争论具有重大意义的话,总书记就袒护某个人,装出一副同情的样子,这样他就又……争得了一个拥护者。虚情假意的参加为对原则性的玩弄所代替,俄罗斯爱国主义的不时进发为清理党的队伍的大张旗鼓的运动所代替,粗暴的威胁为挖空心思的语言中伤所代替。斯大林具有丰富的玩弄计谋的手法,并能够巧妙地加以运用,有效地把各种手法混合在一起来使用。他学会了把思想上的诋毁同组织上的诋毁结合起来,表明他在进行政治上的阴谋行为方面具有极高的水平。
  斯大林为了要开展一场反对昨日的伙伴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的运动,便决定要预先获得李可夫和布哈林的支持。当时产生了一个由谁来继承列宁的人民委员会主席这一职位的问题。总书记能够使政治局委员们相信,俄国的男子汉是决不能容忍让一个犹太人①来领导政府的。于是李可夫成了人民委员会的主席。
  ①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都是犹太人。——译者注
  转变的时机选得恰当,所以花招便能够继续玩弄下去——不过现在的对手已经是新的伙伴了。于是在这里斯大林犯了个大错误。斯大林为了要破坏加米涅夫这位理论家的威信,便指责他在引用列宁的话时进行了歪曲:说加米涅夫没有使用“耐普的”俄国,而是使用了“耐普曼的”俄国这一说法。斯大林把速记员的一个明显的笔误变成了发言人①的一个政治性错误,他漫不经心地、似乎是无意地说,他是在“一位同志(大概是加米涅夫)关于第十三次代表大会的报告”里读到这一点的。在这个“暗示”之后,接着便是一个修辞性的问语②:为什么加米涅夫“脱口说出了这个奇怪的口号呢”?总书记自己回答说:是因为“平常不关心理论问题”。③斯大林竟敢把这个制作得很粗糙的挑拨手段于1924年6月17日奉献给俄共(布)中央县委书记训练班的学员们,随后又奉献给《真理报》的读者们。
  ①发言人指加米涅夫。——译者注
  ②“修辞性的问语”是用问语的形式强调某种意见。——译者注
  ③《斯大林全集》中文版第6卷第224页。——译者注
  斯大林对季诺维也夫算帐用的则是另一种手法。他在顺便提到党专政这一错误的提纲时,用拟人的方式表述了这个提纲,并与季诺维也夫联系了起来。但他这样作时并没有提到“有罪过的人”的名字,他“忘记了”这个提纲已写进了第十二次党代表大会的决议,而且他斯大林曾经同全体代表一起投票赞成这项决议。①
  ①《俄共(布)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俄文版第672页。
  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决定要给总书记以回击。但是当紧急召开的有政治局委员和中央委员参加的党的负责干部会议谴责了斯大林的这种攻击时,他声明(这是第几次了!)他要辞去总书记的职务。瞧,就是这样的论据。总书记的辞职这一次也没有被通过。
  在这件事上斯大林的性急表现对他来说是危险的。此时党的上层人物们还没有失去独立自主的力量。斯大林显然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组织才能和研究理论问题的能力。为了暗里在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的身下放上一枚炸弹,起码得有一个干练的智囊团为他出主意才行。总书记的那些帮手们只是一些善于执行他的命令的人,而具有高度智慧的人则远离于他,斯大林代表群众来治理国家,但他本人却远离了群众。
  在1924年10月,斯大林突然间来了个180度的转变。他向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提议暂时停止争论。原因是在与托洛茨基日益尖锐的斗争中,他还需要他们。
  1925年。季诺维也夫在列宁格勒。加米涅夫无法给他以有效的支持。斯大林便利用莫斯科党委会的领导人尼·亚·乌格拉诺夫来反对季诺维也夫。总书记企图削弱季诺维也夫在列宁格勒的地位,便对他的拥护者们或进行劝诱工作,或将他们调离开来,然后就挑拨季诺维也夫同他们发生冲突。他准备破坏三人同盟,并准备召开可以使自己获得胜利的第十四次党代表大会。
  在代表大会上谈到了改组书记处的计划,这个计划是当年在基斯洛沃茨克休养的那批同志提出的。出席代表大会的代表们知道,计划的倡议人是布哈林。但是这个时候总书记下定的决心是要坚决打倒季诺维也夫。这就是说,要使布哈林同他对立起来。斯大林对那些提出反党“政纲”的领袖们不管是谁都提到了——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拉舍维奇、索柯里尼柯夫等都提到了,就是不提布哈林。他大力保护布哈林,使之免受……季诺维也夫的攻击……
  挑拨离间——退居幕后——诿过于人——以坚定的列宁主义者自居——这就是斯大林参加十月革命后第一个10年间的各种政治事件的一个典型的图式。这个图式(其中只有微小的变化,譬如说,把“罪人”枪毙)斯大林要坚持到底。
  1928年斯大林在造谣诽谤和挑拨离间方面大概是收获最大的一年了。有一次总书记把阿列克谢·伊万诺维奇·李可夫叫了去,对他说:“让我们二人成为两个埃阿斯①吧,我们二人将进行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