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8章
作者:孙皓晖 更新:2021-12-05 01:23
故,一则贿赂,一则威慑,二者必有其一生效。方正大才者,则一不爱财,二不怕死,故两者均无效力。唯其如此,秦国之财货、利剑不涉方正之才,只对奸佞权臣。方正之才而与秦国对抗者,间战唯以流言反问对之,扰乱其国庙堂,使方正之才失其位而已。”
顿弱的这一解说,既是秦国间战邦交的人性说明,又是秦国间战邦交一以贯之的实际运用方针。在整个战国之世,秦国没有谋杀过一个列国正臣,没有过一次燕国太子丹荆轲那样的刺客事件,便是明证。长平大战的赵国换将、灭赵大战的李牧之死,都与秦国间战邦交所发生的效用有重要关联,然却属于战国时期所有国家都在采用的反间计,与直接的刺客事件尚有根本区别。后世成书的《战国策·秦策四》,对顿弱的记述有“北游于燕、赵,而杀李牧”之说,颇有似是而非之嫌。应该说,这个“杀”,不是实杀,不是刺客之杀,而是反间计实施之最终效果。这是后话了。
身为间战邦交大臣,顿弱已经习惯了与种种奸人来往。夜半蓦然醒来之时,顿弱心头尝颇有嘲讽:“我固名家名士,然终为不明不白之周旋,名实不符焉!白马非马矣!”然则,顿弱又觉坦然,且不说一统天下之正道当为,即便是体察人性之善恶混杂,顿弱也自信比寻常名士要深了许多。便如目下这个后胜,无论天下公议如何不齿,你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极其罕见的权谋人物。
眼下,后胜陷入了从未有过的困境,日日心神不宁。
若不能借助秦国势力,显然难以度过目下的危机了。反复揣摩,后胜终于做出了这个决断,并将这一决断归结成八个字的方略——内握齐王,外借强势。齐国正在天下流亡汇聚的特异之期,一切都不能以寻常路径行事,只有把住这最要紧的两头,才能有效消除乌合之众对自己的威胁。后胜很为自己的决断感慨了一阵,从秦国商社回来的路上,耳听辚辚车声,油然想起了那段与目下境况极为相似的发端生涯。
五十多年前,是燕军破齐后的动荡岁月。那时,齐国民众发生了亘古罕见的避战大逃亡。齐国人无分贵贱,都变成了丧失蜂巢遍野飘飞的蜂群。最后,齐国七十余城皆破,只有即墨、莒城成为齐国流民的聚结栖身之地。那时候,齐国人几乎已经绝望了。愤怒的流亡难民在莒城郊野大爆发,乱刃剐杀了死也不肯认下失国之罪的国王。国王仅有的一个少年王子,也在连天战火中失踪了。没有了国君,也没有了储君,残存聚结的齐国军民成了没有旗帜的乌合之众。
那时,后胜是太史敫府的一个少年官仆。所谓官仆,是官府派给官员的公务仆役,如同府邸与俸禄一样,接受官仆是官员的法定待遇之一。这种官仆,有官身(官府登录在籍),又都是料理与公事相关的杂务,故不同于官员家族的私仆。其中精明能事者,许多便成为官员事实上的门客学生。后胜在一个史官府邸为官仆,以料理书房为主,间或侍奉太史敫起居,原本也算得悠游自在了。然则,整个齐国成了风中飘荡的树叶,少年后胜自然也分外地紧张忙碌起来,奔波各种生计活路成了最紧要的大事。太史敫的部族家族根基,原本皆在临淄。太史敫移居莒城府邸,只是因为修史清静而得王室特许别居,故此,在几个仆役之外,只带了第二个妻子与这个妻子生下的一个小女儿。春秋战国之时,对于官吏或其家人族人,呼名皆冠以官号。太史敫者,太史为官职,敫为本名也。为此,后胜与几个仆役一样,都称呼太史敫的这个小女儿为“史君”。也就是说,这个少女的本名叫作君。那时的后胜,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个“史君”日后会成为赫赫君王后。然则,对这个柔和美丽而又极具主见的少女,后胜从来都是当做天仙一般侍奉的。这个史君善解人意,体恤老父高年,家人族人又不知所终,日日与仆役们一起奔波生计,很快在事实上变成了一个主管家事的女家老。举凡每日到公井或河边拉水,到官库分粮,给熟识者送信,查询家人族人下落,以及与莒城将军府联络等等奔波,史君都带着后胜一道忙活。直到有一日发生了一件后来改变了所有相关者命运的事件,后胜追随少女主人的格局才被打破了。
一日暮色,他们赶着牛车拉水回来灌园,却在庭院发现了一个脏污不堪的少年蜷卧在花木丛中呼呼大睡。后胜急了,抡起牛鞭要赶走这个不堪入目的物事。史君却一摇手说,流落者可怜也,叫他醒来吃喝些许再走。于是,后胜拉起了这个脏狗一般的少年,先教他就着牛车上的灌园水洗了一身泥尘脏污,自己便去给他拿食物。及至后胜匆匆回来,却大大地惊愕了。那个略事梳洗的少年虽充满着惊慌迷惘,然那苍白英挺的面庞与那虽然脏污斑斑槛褛不堪却显然是上佳丝锦的袍服,都暗含着隐隐不同寻常的奥秘。后胜记得,少女史君静静地打量着少年,不期然念了一句诗:“君子于役,苟无饥渴?”那个目光闪烁的少年也突然念了一句:“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声音颤抖得像风中的树叶。后胜知道,两人念诵的那是《诗·王风》中的摘句,不禁惊讶得心头怦怦大跳……
后来的事,天下皆知。这个流亡少年,是齐国唯一的王子田法章。田法章被确认为王子时,正是田单在即墨将要反攻燕军的前夜。那时,莒城令貂勃正在全力搜寻齐国储君,田法章一被确认,莒城便立即立起了王室旗号。这个田法章一立为齐王,第一件事便是娶少女史君为妻。于是,少女史君成了君王后。太史敫笃信礼法,认为这件婚事不合明媒大礼,与苟合无异,是一件很丢脸的事,于是终生不再见这个女儿。
天下不知道的是,君王后离开莒城时,特意向父亲要走了一个人。这个人,便是太史敫书房的小仆人后胜。自此,后胜跟着君王后走进了临淄王城,开始了步幅越来越大的仕途生涯。田法章(齐襄王)在位的十九年,田单与貂勃一直是齐国两大栋梁,而领政丞相则几乎一直是田单。在这十九年中,后胜在君王后的举荐下,一步一步地升迁着。齐襄王死时,后胜已经是爵同中大夫的职掌邦交的“诸侯主客”了。后来,齐王建继位,后胜更是如鱼得水,游刃有余地踏上了权臣之路。
后胜掌权的秘密,在于君王后与齐王建的特异的母子关系。
田建,是君王后与田法章所生下的唯一一个王子。君王后有学问,有主见,礼仪法度事事不越矩,在齐国大获贤名。以至于后世成书的《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也有“君王后贤”的四字史评。太史公的这一评判,依据是这个君王后对冷落蔑视自己的父亲太史敫始终保持着应有的孝道,但完全抛开了君王后的政道作为,显然失之偏颇。就政道作为而言,这个君王后对末期齐国影响至大。也就是说,齐国末期的命运与这个君王后有着最直接的关联。这第一关联,是君王后的特异干政。君王后爱子心切,孜孜不倦地关切着儿子,呵护着儿子,督导着儿子。久而久之。田建长到了加冠之年,又做了齐王,对做了太后的母亲还是依恋至深而言听计从。君王后对政事的干预,全然不是寻常的摄政方式,而是呵护教导的方式。
后胜记得很清楚,田建即位的第六年,正是秦赵长平大战的最后一年。其时,赵国正在最艰难的缺粮时候,多次派出特急使节向齐楚两大国求救,言明两国不须出兵,只要向赵国增援军粮,赵军便可为天下死战秦军。那时,齐国职掌邦交的领衔大臣是上大夫周子,后胜执掌的诸侯主客官署隶属周子管辖。在是否救赵的决断上,周子主张必须救赵。在朝会上,周子说出了那番传之千古的邦交佳话:“赵之于齐楚,屏障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必患及齐楚!不务此等大义,而徒然爱之粟米,为国计者,过矣!”由于周子的慷慨激昂,也由于赵国使臣的痛楚请求,齐王建在朝会之上已经答应了。其时,实际执掌邦交的后胜大大不以为然,却又无法对抗国君与上司两座大山,故一直没有说话。朝会之后的当夜,后胜紧急请见君王后,痛切地陈述了一番安齐之道,竟使大局一夜之间翻转了过来。后胜的说辞是:“齐自立国,远离中原战事则安,深陷中原战事则危。齐滑王争霸中原,徒称东帝,终究破国,前车之鉴也!今齐国于六年战乱劫难之后,堪堪复国二十五年,府库方有余粟而已,国不足称强,民不足富庶。若不审慎权衡,徒为大义空言而与强秦为敌,齐国何安?当年一燕国攻齐,五国尚且发兵追随。今日若强秦攻齐,五国焉得不追随?其时,齐国何救哉!”君王后听罢,一句话没说立即赶到了齐王寝宫。次日清晨,齐王建立即收回了成命。
第二关联,是君王后力保了后胜为齐国丞相。
齐王建即位之初,重新起用了一度被父王冷落而离开齐国的田单为丞相。然则,只有后胜清楚,田单这个丞相迟早是要失位的。原因只有一个,齐王田建只听君王后,而田单却只会走正臣之道,与君王后无甚瓜葛。而后胜的所有见识,都是与君王后不谋而合的。当然,更确切地说,是善于揣摩的后胜在全力迎合着君王后。唯其如此,齐王建即位的第十年,后胜便做了职掌土地民政的司徒,距离丞相只有一步之遥了。齐王建即位的第十六年,朝局终于大变了。这一年,君王后死了。死前,以泪洗面终日守护在榻前的大孝子田建,请母亲示下大计。同样以泪洗面的君王后,对这个柔顺得猫一般的乖乖孝顺儿子殷殷叮嘱了两件事:第一件,欲安齐国,必得远离中原泥潭,与秦国相安无事;但与秦国相安,吾国可绵延海滨大国之位矣!
顿弱的这一解说,既是秦国间战邦交的人性说明,又是秦国间战邦交一以贯之的实际运用方针。在整个战国之世,秦国没有谋杀过一个列国正臣,没有过一次燕国太子丹荆轲那样的刺客事件,便是明证。长平大战的赵国换将、灭赵大战的李牧之死,都与秦国间战邦交所发生的效用有重要关联,然却属于战国时期所有国家都在采用的反间计,与直接的刺客事件尚有根本区别。后世成书的《战国策·秦策四》,对顿弱的记述有“北游于燕、赵,而杀李牧”之说,颇有似是而非之嫌。应该说,这个“杀”,不是实杀,不是刺客之杀,而是反间计实施之最终效果。这是后话了。
身为间战邦交大臣,顿弱已经习惯了与种种奸人来往。夜半蓦然醒来之时,顿弱心头尝颇有嘲讽:“我固名家名士,然终为不明不白之周旋,名实不符焉!白马非马矣!”然则,顿弱又觉坦然,且不说一统天下之正道当为,即便是体察人性之善恶混杂,顿弱也自信比寻常名士要深了许多。便如目下这个后胜,无论天下公议如何不齿,你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极其罕见的权谋人物。
眼下,后胜陷入了从未有过的困境,日日心神不宁。
若不能借助秦国势力,显然难以度过目下的危机了。反复揣摩,后胜终于做出了这个决断,并将这一决断归结成八个字的方略——内握齐王,外借强势。齐国正在天下流亡汇聚的特异之期,一切都不能以寻常路径行事,只有把住这最要紧的两头,才能有效消除乌合之众对自己的威胁。后胜很为自己的决断感慨了一阵,从秦国商社回来的路上,耳听辚辚车声,油然想起了那段与目下境况极为相似的发端生涯。
五十多年前,是燕军破齐后的动荡岁月。那时,齐国民众发生了亘古罕见的避战大逃亡。齐国人无分贵贱,都变成了丧失蜂巢遍野飘飞的蜂群。最后,齐国七十余城皆破,只有即墨、莒城成为齐国流民的聚结栖身之地。那时候,齐国人几乎已经绝望了。愤怒的流亡难民在莒城郊野大爆发,乱刃剐杀了死也不肯认下失国之罪的国王。国王仅有的一个少年王子,也在连天战火中失踪了。没有了国君,也没有了储君,残存聚结的齐国军民成了没有旗帜的乌合之众。
那时,后胜是太史敫府的一个少年官仆。所谓官仆,是官府派给官员的公务仆役,如同府邸与俸禄一样,接受官仆是官员的法定待遇之一。这种官仆,有官身(官府登录在籍),又都是料理与公事相关的杂务,故不同于官员家族的私仆。其中精明能事者,许多便成为官员事实上的门客学生。后胜在一个史官府邸为官仆,以料理书房为主,间或侍奉太史敫起居,原本也算得悠游自在了。然则,整个齐国成了风中飘荡的树叶,少年后胜自然也分外地紧张忙碌起来,奔波各种生计活路成了最紧要的大事。太史敫的部族家族根基,原本皆在临淄。太史敫移居莒城府邸,只是因为修史清静而得王室特许别居,故此,在几个仆役之外,只带了第二个妻子与这个妻子生下的一个小女儿。春秋战国之时,对于官吏或其家人族人,呼名皆冠以官号。太史敫者,太史为官职,敫为本名也。为此,后胜与几个仆役一样,都称呼太史敫的这个小女儿为“史君”。也就是说,这个少女的本名叫作君。那时的后胜,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个“史君”日后会成为赫赫君王后。然则,对这个柔和美丽而又极具主见的少女,后胜从来都是当做天仙一般侍奉的。这个史君善解人意,体恤老父高年,家人族人又不知所终,日日与仆役们一起奔波生计,很快在事实上变成了一个主管家事的女家老。举凡每日到公井或河边拉水,到官库分粮,给熟识者送信,查询家人族人下落,以及与莒城将军府联络等等奔波,史君都带着后胜一道忙活。直到有一日发生了一件后来改变了所有相关者命运的事件,后胜追随少女主人的格局才被打破了。
一日暮色,他们赶着牛车拉水回来灌园,却在庭院发现了一个脏污不堪的少年蜷卧在花木丛中呼呼大睡。后胜急了,抡起牛鞭要赶走这个不堪入目的物事。史君却一摇手说,流落者可怜也,叫他醒来吃喝些许再走。于是,后胜拉起了这个脏狗一般的少年,先教他就着牛车上的灌园水洗了一身泥尘脏污,自己便去给他拿食物。及至后胜匆匆回来,却大大地惊愕了。那个略事梳洗的少年虽充满着惊慌迷惘,然那苍白英挺的面庞与那虽然脏污斑斑槛褛不堪却显然是上佳丝锦的袍服,都暗含着隐隐不同寻常的奥秘。后胜记得,少女史君静静地打量着少年,不期然念了一句诗:“君子于役,苟无饥渴?”那个目光闪烁的少年也突然念了一句:“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声音颤抖得像风中的树叶。后胜知道,两人念诵的那是《诗·王风》中的摘句,不禁惊讶得心头怦怦大跳……
后来的事,天下皆知。这个流亡少年,是齐国唯一的王子田法章。田法章被确认为王子时,正是田单在即墨将要反攻燕军的前夜。那时,莒城令貂勃正在全力搜寻齐国储君,田法章一被确认,莒城便立即立起了王室旗号。这个田法章一立为齐王,第一件事便是娶少女史君为妻。于是,少女史君成了君王后。太史敫笃信礼法,认为这件婚事不合明媒大礼,与苟合无异,是一件很丢脸的事,于是终生不再见这个女儿。
天下不知道的是,君王后离开莒城时,特意向父亲要走了一个人。这个人,便是太史敫书房的小仆人后胜。自此,后胜跟着君王后走进了临淄王城,开始了步幅越来越大的仕途生涯。田法章(齐襄王)在位的十九年,田单与貂勃一直是齐国两大栋梁,而领政丞相则几乎一直是田单。在这十九年中,后胜在君王后的举荐下,一步一步地升迁着。齐襄王死时,后胜已经是爵同中大夫的职掌邦交的“诸侯主客”了。后来,齐王建继位,后胜更是如鱼得水,游刃有余地踏上了权臣之路。
后胜掌权的秘密,在于君王后与齐王建的特异的母子关系。
田建,是君王后与田法章所生下的唯一一个王子。君王后有学问,有主见,礼仪法度事事不越矩,在齐国大获贤名。以至于后世成书的《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也有“君王后贤”的四字史评。太史公的这一评判,依据是这个君王后对冷落蔑视自己的父亲太史敫始终保持着应有的孝道,但完全抛开了君王后的政道作为,显然失之偏颇。就政道作为而言,这个君王后对末期齐国影响至大。也就是说,齐国末期的命运与这个君王后有着最直接的关联。这第一关联,是君王后的特异干政。君王后爱子心切,孜孜不倦地关切着儿子,呵护着儿子,督导着儿子。久而久之。田建长到了加冠之年,又做了齐王,对做了太后的母亲还是依恋至深而言听计从。君王后对政事的干预,全然不是寻常的摄政方式,而是呵护教导的方式。
后胜记得很清楚,田建即位的第六年,正是秦赵长平大战的最后一年。其时,赵国正在最艰难的缺粮时候,多次派出特急使节向齐楚两大国求救,言明两国不须出兵,只要向赵国增援军粮,赵军便可为天下死战秦军。那时,齐国职掌邦交的领衔大臣是上大夫周子,后胜执掌的诸侯主客官署隶属周子管辖。在是否救赵的决断上,周子主张必须救赵。在朝会上,周子说出了那番传之千古的邦交佳话:“赵之于齐楚,屏障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必患及齐楚!不务此等大义,而徒然爱之粟米,为国计者,过矣!”由于周子的慷慨激昂,也由于赵国使臣的痛楚请求,齐王建在朝会之上已经答应了。其时,实际执掌邦交的后胜大大不以为然,却又无法对抗国君与上司两座大山,故一直没有说话。朝会之后的当夜,后胜紧急请见君王后,痛切地陈述了一番安齐之道,竟使大局一夜之间翻转了过来。后胜的说辞是:“齐自立国,远离中原战事则安,深陷中原战事则危。齐滑王争霸中原,徒称东帝,终究破国,前车之鉴也!今齐国于六年战乱劫难之后,堪堪复国二十五年,府库方有余粟而已,国不足称强,民不足富庶。若不审慎权衡,徒为大义空言而与强秦为敌,齐国何安?当年一燕国攻齐,五国尚且发兵追随。今日若强秦攻齐,五国焉得不追随?其时,齐国何救哉!”君王后听罢,一句话没说立即赶到了齐王寝宫。次日清晨,齐王建立即收回了成命。
第二关联,是君王后力保了后胜为齐国丞相。
齐王建即位之初,重新起用了一度被父王冷落而离开齐国的田单为丞相。然则,只有后胜清楚,田单这个丞相迟早是要失位的。原因只有一个,齐王田建只听君王后,而田单却只会走正臣之道,与君王后无甚瓜葛。而后胜的所有见识,都是与君王后不谋而合的。当然,更确切地说,是善于揣摩的后胜在全力迎合着君王后。唯其如此,齐王建即位的第十年,后胜便做了职掌土地民政的司徒,距离丞相只有一步之遥了。齐王建即位的第十六年,朝局终于大变了。这一年,君王后死了。死前,以泪洗面终日守护在榻前的大孝子田建,请母亲示下大计。同样以泪洗面的君王后,对这个柔顺得猫一般的乖乖孝顺儿子殷殷叮嘱了两件事:第一件,欲安齐国,必得远离中原泥潭,与秦国相安无事;但与秦国相安,吾国可绵延海滨大国之位矣!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