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作者:孙皓晖 更新:2021-12-05 01:19
六、楚怀王第一次独断国事
却说迁都寿邑,楚怀王竟是昏昏睏觉三个月不亦乐乎。
寿邑,后世称为寿春 ,是扼守淮水南岸的一座要塞城堡。城南便是一片大湖,叫做芍陂,虽不若云梦泽烟波浩淼,却也是方圆百余里一望无际。北临淮水,南拥芍陂,既有农耕灌溉之利,又有商旅舟楫之便,寿邑便成了淮南地带的大城,与淮北的陈城遥遥相望,成为支撑整个北楚的两座重镇。淮水两岸多战事,历来是楚国北上中原逐鹿的大战场,当年的楚庄王便将寿邑封给了军力最强的昭氏部族。一百多年下来,昭氏精心经营,寿邑便成了一座颇具规模的六里千户之城——城方六里,民居千户。
虽则如此,楚王的东迁大军一朝涌到,寿邑便顿时显得窄小拥挤起来。随迁百官臣僚连同家族人口足足十五六万,禁军三万,内侍侍女奴仆及尚坊百工三万余,王族嫡系人口及各种奴仆随从也是五六万,运送王室财货的牛车一千辆、大船一千艘、全部车夫水手将近三万,再加上昭雎家族与昭氏子弟兵将近十万,满荡荡五十万出头,卷着漫天烟尘涌来,将一座宁静的城堡顿时淹没了!城内官署、客栈与富商大贾的所有空房都被紧急征用,饶是如此,却连王室都不够用。于是,城外扎满了连绵帐篷,牛车被改成棚车住人,战船也密密麻麻泊在淮水与芍陂,竟做了临时仓储府库。站在城头一望,方圆二三十里竟是黄蒙蒙一望无际,活生生与当年越国迁都琅邪一般无二。
长途驰驱颠簸,虽然一路上都抱着那个肥白细嫩的新王后做肉垫儿,楚怀王仍然是疲惫得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昏睡三日好容易醒来,老国王便想出城走走,谁知刚一出“王宫”,就被满街拥挤的人潮车流与飞扬漫天的尘土吓得坐在了门槛上。
“这这,哪家叛乱了么?没,没了王法了?”楚怀王像在梦中一般。
“侬毋晓得,城里城外一般样呢!还是回去抱侬睏觉了。”新王后也慌得眼珠儿滴溜溜转。
“回去回去,睏觉睏觉!”楚怀王终于选择了最省心的一件事儿。
乱归乱,楚国毕竟历经多次迁都,像昭雎这般年纪的老臣子人人都经过两三次,只要不打仗,还都挺得住。老昭雎是执政令尹,这里又是昭氏的根基之地,便也不去与老国王做无谓絮叨,只打起精神全力周旋调配,将周遭的三个小城堡也圈进了“都城”,竟也在两个月中将乱纷纷的五十多万人马大体安顿就绪。好在寿邑原本丰饶,王室财货在迁徙中也大体是绝大部分都搬了过来,有吃有喝,没有发生大骚乱,局面便渐渐安定了下来。
在秋风来临之际,昭雎第一次进宫,动议楚王举行新都大典。终是可以出城了,楚怀王高兴得连连点头:“好也好也!老令尹居功至伟了,便按老令尹谋划了!”于是,出城祭天拜地,向天地通报了楚国“中兴大业于新都”的壮志远图,又诏告朝野:新都定名为“寿郢”,依楚国祖制对天下仍称郢都。在城外郊野风光徜徉一日,楚怀王郁闷大消,临回宫时对昭雎颇神秘地一笑:“老令尹,‘寿郢’这名号好也,长寿之郢,兴国运了!”老昭雎呵呵笑道:“我王当真圣明!老臣如何便没有想到了?”楚怀王大是舒坦,凑近昭雎耳边低声道:“本王有先祖宣王留下的国运秘籍,自能暗合天机了!侬毋晓得,今年内楚国便是大转机,中兴之兆也!”老昭雎连连点头:“大是大是!我王如此说,老臣心下便安了。”
便在楚怀王喜滋滋等待国运转机的时候,陈城令飞马急报:秦国特使泾阳君嬴显入楚,不日将到寿郢。
一石激水浪千层!当此楚国新败正担心秦国趁势猛攻之际,秦国特使南来究竟何意?楚国君臣顿时哗然,纷纷猜测秦使来意,并提出各种各样的应对之策。此时屈原蜷缩放逐之地,春申君因“丢失郢都,丧师十万”之罪,被昭雎以楚王名义贬黜为“驻守安陆,戴罪立功”的野臣,楚国的新派人物几乎已经销声匿迹了。在新都的大臣不是昭雎一党,便是受昭雎一党挟制,但遇大事,倒是出奇地众口一词。然则这次却有了例外,竟是人各有说,且对策也是千奇百怪!
“秦军烧我王陵,人神共愤天下汹汹!秦国必是慑于天下公议,来向我王谢罪修好。我王当严词谴责,许秦国赔偿十万金重修彝陵!”大司马昭常第一个做出了评判。
“秦国若不重修彝陵,我便出兵夺回郢都!”已经重新做了上将军的子兰出语惊人。
“差矣差矣。”上柱国景翠虽是将军,却有着一副文人气度,悠然笑着,“秦军夺我四十余城,设得一郡。然此地皆在水乡,秦人本西陲蛮夷北人,惯于放牧骑乘,却不服南国水土湿热,定是无法长驻,成了炭团在手。秦使南来,诸位说他要做甚?”说得口滑,景翠竟学了秦人一句土语,殿堂中竟是轰然大笑。
“上柱国有理!我看是秦人要还我土地,索我钱财了!”一个大臣立即响应。
“不对了!秦军要撤,怕我追歼,便来求和了!”一个将军昂昂高声分外气壮。
“诸位所说,失之偏颇也。”太史令郑詹尹摇摇雪白的头颅,“秦人蛮勇虎狼,岂能吐出果腹之肉也?我王迁寿郢,上应天象,秦国岂能不知?秦使此来,畏惧天道休战求和而已。我王可顺势应之,而后相机夺回失地,再北上伐秦。此乃长策远图,万勿逞一时之快,与秦使纠缠于一城一地之得失也。”
一言落点,竟是举殿肃然,朝臣们都被这个能窥透天机的老人的沉稳深远折服了。
“太史令老成谋国,赏百金了!”楚怀王大是振奋,敲着王案骤然高声,“至于应对,本王自有成算,相机处置了!”
只有权势最大的老昭雎却是始终沉默,只是笑着听着,一句话也没说。
三日之后,秦国特使果然到了。楚怀王已经缓过了劲儿来,也不与昭雎商议,径下诏书令朝臣大会王宫正殿以震慑秦使。次日清晨,楚怀王破例在寅时离榻,一番梳洗着装,又饮下了新王后捧来的一盏五石上药羹,便在卯时点上由四名侍女簇拥着到了正殿。这“五石上药”是往昔郑袖以万金巨价请来一个齐国老方士专门炼制的一种丹药。楚怀王还记得那个老方士的解说:“《神农经》曰:上药养命。何谓上药?五石之练形,六芝之延年也。五石者,丹砂、雄黄、白礬、曾青、慈石也。六芝者,灵芝、石芝、木芝、草芝、肉芝、菌芝也。五石六芝合,命之所以延,性之所以利,病之所以止也!”从那以后,楚怀王便是每晚一粒五石丹研磨成粉末再煎成药羹服下,只要此药下喉,他便雄风大振郑袖便要咯咯笑着俯首称臣。今日事大,他便破例在早晨用了,一路走来便觉通身燥热额头冒汗劲力贲张,心情竟是特别轻松。
“秦使晋见——”内侍一声高宣,幽暗的大殿中顿时肃然无声。
一个黑衣高冠的中年人大步走进,便是一躬:“秦王特使、泾阳君嬴显参见楚王。”
“泾阳君千里入楚,却是何干了?”楚怀王矜持地拉长了声调。
“外臣启禀楚王,”嬴显不卑不亢地一拱手,“秦楚相邻,多有战端,我王欲请楚王会盟,两国议和罢兵,请楚王以天下为重,熄灭战火。”
楚怀王一阵惊喜——天机当真玄妙,刚迁寿郢,便有国运转机。虽则如是想,楚怀王却是冷冷一笑:“秦国夺我江汉,毁我彝陵,却是如何了解了?”
“楚王若能议和罢兵,秦国愿退出江汉。”
“且慢!”上将军子兰从座案霍然站起戟指嬴显,“退出江汉?特使好轻松!烧我先王陵寝,却是如何处置?”
“上将军以为当如何处置?”嬴显的黑脸便沉了下来。
“赔金两万、军粮百万斛、秦王到彝陵祭拜谢罪!”
赢显便是嘿嘿一笑:“六十万大军守不住一陵,竟来要战胜国赔金谢罪,当真岂有此理?本特使只一句话:要和便和,不和秦军便不退!楚王自己斟酌便了。告辞!”大袖一甩,便要下殿而去。
“且慢了。”这次却是楚怀王笑着招手,“特使先说说,便是议和,如何议法了?”
“楚王北上,秦王南下,武关外三十里会盟议和。”嬴显回头两句,径自去了。
“竖子猖狂!”子兰一声吼叫,“待我先去手刃此贼,再说议和!”
“岂有此理?”楚怀王第一次发怒了,“啪!”地拍案而起,“国运在天!岂能孩童一般制气了?都归本座,给本王好生揣摩,能否北上议和了?”
上柱国景翠高声道:“此等大事,该当请老令尹入朝议决才是。”
“老令尹年高多病,告休几日了。”楚怀王此刻很不高兴有人提起昭雎,毕竟,这个老权臣的权力是太大了,目下王室又在他地盘上,若不趁着上天护佑之机振兴王权,楚国王室当真便要就此沦落了。这个素来优柔寡断的老国王第一次有了主见,“诸位但说便了,我自会与老令尹商议了。”
“老臣拙见,”太史令郑詹尹抖着雪白的头颅说话了,“秦使所言,坐实了老臣日前评判:天命楚国当兴,秦国畏惧修好。若秦国特使一味示弱,答应退回江汉并谢罪彝陵,倒有设谋诱王之嫌。今秦使前恭后踞,骄横不承彝陵罪责,老臣以为:这恰是秦国诚心媾和之兆!何也?秦乃强国虎狼,楚乃新败之邦,强与弱媾和,退回失地足矣!安得他求?以天命大运度利害,洗雪彝陵之恨,只能远图,不可急功而坏大计……”
“老太史忒是絮叨。你只说,我王去得去不得便了!”上将军子兰大是不耐。
“老臣忖度:天命在身,我王去得。”
却说迁都寿邑,楚怀王竟是昏昏睏觉三个月不亦乐乎。
寿邑,后世称为寿春 ,是扼守淮水南岸的一座要塞城堡。城南便是一片大湖,叫做芍陂,虽不若云梦泽烟波浩淼,却也是方圆百余里一望无际。北临淮水,南拥芍陂,既有农耕灌溉之利,又有商旅舟楫之便,寿邑便成了淮南地带的大城,与淮北的陈城遥遥相望,成为支撑整个北楚的两座重镇。淮水两岸多战事,历来是楚国北上中原逐鹿的大战场,当年的楚庄王便将寿邑封给了军力最强的昭氏部族。一百多年下来,昭氏精心经营,寿邑便成了一座颇具规模的六里千户之城——城方六里,民居千户。
虽则如此,楚王的东迁大军一朝涌到,寿邑便顿时显得窄小拥挤起来。随迁百官臣僚连同家族人口足足十五六万,禁军三万,内侍侍女奴仆及尚坊百工三万余,王族嫡系人口及各种奴仆随从也是五六万,运送王室财货的牛车一千辆、大船一千艘、全部车夫水手将近三万,再加上昭雎家族与昭氏子弟兵将近十万,满荡荡五十万出头,卷着漫天烟尘涌来,将一座宁静的城堡顿时淹没了!城内官署、客栈与富商大贾的所有空房都被紧急征用,饶是如此,却连王室都不够用。于是,城外扎满了连绵帐篷,牛车被改成棚车住人,战船也密密麻麻泊在淮水与芍陂,竟做了临时仓储府库。站在城头一望,方圆二三十里竟是黄蒙蒙一望无际,活生生与当年越国迁都琅邪一般无二。
长途驰驱颠簸,虽然一路上都抱着那个肥白细嫩的新王后做肉垫儿,楚怀王仍然是疲惫得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昏睡三日好容易醒来,老国王便想出城走走,谁知刚一出“王宫”,就被满街拥挤的人潮车流与飞扬漫天的尘土吓得坐在了门槛上。
“这这,哪家叛乱了么?没,没了王法了?”楚怀王像在梦中一般。
“侬毋晓得,城里城外一般样呢!还是回去抱侬睏觉了。”新王后也慌得眼珠儿滴溜溜转。
“回去回去,睏觉睏觉!”楚怀王终于选择了最省心的一件事儿。
乱归乱,楚国毕竟历经多次迁都,像昭雎这般年纪的老臣子人人都经过两三次,只要不打仗,还都挺得住。老昭雎是执政令尹,这里又是昭氏的根基之地,便也不去与老国王做无谓絮叨,只打起精神全力周旋调配,将周遭的三个小城堡也圈进了“都城”,竟也在两个月中将乱纷纷的五十多万人马大体安顿就绪。好在寿邑原本丰饶,王室财货在迁徙中也大体是绝大部分都搬了过来,有吃有喝,没有发生大骚乱,局面便渐渐安定了下来。
在秋风来临之际,昭雎第一次进宫,动议楚王举行新都大典。终是可以出城了,楚怀王高兴得连连点头:“好也好也!老令尹居功至伟了,便按老令尹谋划了!”于是,出城祭天拜地,向天地通报了楚国“中兴大业于新都”的壮志远图,又诏告朝野:新都定名为“寿郢”,依楚国祖制对天下仍称郢都。在城外郊野风光徜徉一日,楚怀王郁闷大消,临回宫时对昭雎颇神秘地一笑:“老令尹,‘寿郢’这名号好也,长寿之郢,兴国运了!”老昭雎呵呵笑道:“我王当真圣明!老臣如何便没有想到了?”楚怀王大是舒坦,凑近昭雎耳边低声道:“本王有先祖宣王留下的国运秘籍,自能暗合天机了!侬毋晓得,今年内楚国便是大转机,中兴之兆也!”老昭雎连连点头:“大是大是!我王如此说,老臣心下便安了。”
便在楚怀王喜滋滋等待国运转机的时候,陈城令飞马急报:秦国特使泾阳君嬴显入楚,不日将到寿郢。
一石激水浪千层!当此楚国新败正担心秦国趁势猛攻之际,秦国特使南来究竟何意?楚国君臣顿时哗然,纷纷猜测秦使来意,并提出各种各样的应对之策。此时屈原蜷缩放逐之地,春申君因“丢失郢都,丧师十万”之罪,被昭雎以楚王名义贬黜为“驻守安陆,戴罪立功”的野臣,楚国的新派人物几乎已经销声匿迹了。在新都的大臣不是昭雎一党,便是受昭雎一党挟制,但遇大事,倒是出奇地众口一词。然则这次却有了例外,竟是人各有说,且对策也是千奇百怪!
“秦军烧我王陵,人神共愤天下汹汹!秦国必是慑于天下公议,来向我王谢罪修好。我王当严词谴责,许秦国赔偿十万金重修彝陵!”大司马昭常第一个做出了评判。
“秦国若不重修彝陵,我便出兵夺回郢都!”已经重新做了上将军的子兰出语惊人。
“差矣差矣。”上柱国景翠虽是将军,却有着一副文人气度,悠然笑着,“秦军夺我四十余城,设得一郡。然此地皆在水乡,秦人本西陲蛮夷北人,惯于放牧骑乘,却不服南国水土湿热,定是无法长驻,成了炭团在手。秦使南来,诸位说他要做甚?”说得口滑,景翠竟学了秦人一句土语,殿堂中竟是轰然大笑。
“上柱国有理!我看是秦人要还我土地,索我钱财了!”一个大臣立即响应。
“不对了!秦军要撤,怕我追歼,便来求和了!”一个将军昂昂高声分外气壮。
“诸位所说,失之偏颇也。”太史令郑詹尹摇摇雪白的头颅,“秦人蛮勇虎狼,岂能吐出果腹之肉也?我王迁寿郢,上应天象,秦国岂能不知?秦使此来,畏惧天道休战求和而已。我王可顺势应之,而后相机夺回失地,再北上伐秦。此乃长策远图,万勿逞一时之快,与秦使纠缠于一城一地之得失也。”
一言落点,竟是举殿肃然,朝臣们都被这个能窥透天机的老人的沉稳深远折服了。
“太史令老成谋国,赏百金了!”楚怀王大是振奋,敲着王案骤然高声,“至于应对,本王自有成算,相机处置了!”
只有权势最大的老昭雎却是始终沉默,只是笑着听着,一句话也没说。
三日之后,秦国特使果然到了。楚怀王已经缓过了劲儿来,也不与昭雎商议,径下诏书令朝臣大会王宫正殿以震慑秦使。次日清晨,楚怀王破例在寅时离榻,一番梳洗着装,又饮下了新王后捧来的一盏五石上药羹,便在卯时点上由四名侍女簇拥着到了正殿。这“五石上药”是往昔郑袖以万金巨价请来一个齐国老方士专门炼制的一种丹药。楚怀王还记得那个老方士的解说:“《神农经》曰:上药养命。何谓上药?五石之练形,六芝之延年也。五石者,丹砂、雄黄、白礬、曾青、慈石也。六芝者,灵芝、石芝、木芝、草芝、肉芝、菌芝也。五石六芝合,命之所以延,性之所以利,病之所以止也!”从那以后,楚怀王便是每晚一粒五石丹研磨成粉末再煎成药羹服下,只要此药下喉,他便雄风大振郑袖便要咯咯笑着俯首称臣。今日事大,他便破例在早晨用了,一路走来便觉通身燥热额头冒汗劲力贲张,心情竟是特别轻松。
“秦使晋见——”内侍一声高宣,幽暗的大殿中顿时肃然无声。
一个黑衣高冠的中年人大步走进,便是一躬:“秦王特使、泾阳君嬴显参见楚王。”
“泾阳君千里入楚,却是何干了?”楚怀王矜持地拉长了声调。
“外臣启禀楚王,”嬴显不卑不亢地一拱手,“秦楚相邻,多有战端,我王欲请楚王会盟,两国议和罢兵,请楚王以天下为重,熄灭战火。”
楚怀王一阵惊喜——天机当真玄妙,刚迁寿郢,便有国运转机。虽则如是想,楚怀王却是冷冷一笑:“秦国夺我江汉,毁我彝陵,却是如何了解了?”
“楚王若能议和罢兵,秦国愿退出江汉。”
“且慢!”上将军子兰从座案霍然站起戟指嬴显,“退出江汉?特使好轻松!烧我先王陵寝,却是如何处置?”
“上将军以为当如何处置?”嬴显的黑脸便沉了下来。
“赔金两万、军粮百万斛、秦王到彝陵祭拜谢罪!”
赢显便是嘿嘿一笑:“六十万大军守不住一陵,竟来要战胜国赔金谢罪,当真岂有此理?本特使只一句话:要和便和,不和秦军便不退!楚王自己斟酌便了。告辞!”大袖一甩,便要下殿而去。
“且慢了。”这次却是楚怀王笑着招手,“特使先说说,便是议和,如何议法了?”
“楚王北上,秦王南下,武关外三十里会盟议和。”嬴显回头两句,径自去了。
“竖子猖狂!”子兰一声吼叫,“待我先去手刃此贼,再说议和!”
“岂有此理?”楚怀王第一次发怒了,“啪!”地拍案而起,“国运在天!岂能孩童一般制气了?都归本座,给本王好生揣摩,能否北上议和了?”
上柱国景翠高声道:“此等大事,该当请老令尹入朝议决才是。”
“老令尹年高多病,告休几日了。”楚怀王此刻很不高兴有人提起昭雎,毕竟,这个老权臣的权力是太大了,目下王室又在他地盘上,若不趁着上天护佑之机振兴王权,楚国王室当真便要就此沦落了。这个素来优柔寡断的老国王第一次有了主见,“诸位但说便了,我自会与老令尹商议了。”
“老臣拙见,”太史令郑詹尹抖着雪白的头颅说话了,“秦使所言,坐实了老臣日前评判:天命楚国当兴,秦国畏惧修好。若秦国特使一味示弱,答应退回江汉并谢罪彝陵,倒有设谋诱王之嫌。今秦使前恭后踞,骄横不承彝陵罪责,老臣以为:这恰是秦国诚心媾和之兆!何也?秦乃强国虎狼,楚乃新败之邦,强与弱媾和,退回失地足矣!安得他求?以天命大运度利害,洗雪彝陵之恨,只能远图,不可急功而坏大计……”
“老太史忒是絮叨。你只说,我王去得去不得便了!”上将军子兰大是不耐。
“老臣忖度:天命在身,我王去得。”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