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作者:孙皓晖 更新:2021-12-05 01:12
还有很大一部分山地盆地,属于更为蛮荒的山地部族“自领”。楚国的法令政令,对封地与“自领”地几乎没有任何效力。楚国实际上是一个“诸侯”同盟邦国,看起来很大,实际上所能积聚的力量却很小。面对如此乱象,吴起的重大行动是:对保留的贵族嫡系的封地,实行治权赋税分离的法令,对民治权与少部分赋税归于官府,大部分赋税归贵族领主。此所谓明法,官府治民,贵族受税。对于自领自治的山地部族,则与其分权——全部军权与赋税的一半归王室官府,治权与赋税一半归部族,部族治权的法令必须经过王室官府的审查准许方得通行。此所谓审令。另外一个重要法令是,限定贵族必须将荒无人烟的土地开垦出来,而且必须吸引移民进去耕耘!此所谓“令贵人实空虚之地”。上述法令一经强力推行,楚国王室权力大增,赋税大增,直辖民户大增。楚国在那六年多的时间里,确实是生机勃勃。
第四,整顿军制,训练新军。当时,楚国的军制与秦国的军制相差无几,都停留在春秋时期的老兵车传统上,战力极弱,对经常骚扰楚国的岭南百越部族都无能为力。吴起本是战无不胜的卓越统帅,对整军经武大是行家里手。他将收回封地的赋税与裁减冗员的节余,全部用于新军经费,大量招募“战斗之士”,一年内便训练出了一支八万人的精锐新军!
第三年,新军练成,国力大增,吴起开始了对外作战。象在魏国一样,吴起采取了“先内后外”的谋略。第一步,吴起亲率精悍的轻装步兵三万,开进岭南与百越部族展开了山地战,一年内大小十战,全部大胜,平定了百越部族,消除了长期危害楚国的心腹大患。第二步,吴起亲率步骑混编的精锐四万,对苍梧大山(今湖南广西一带)尚未臣服的庙蛮部族发动进攻,半年之内,全部收服庙蛮部族。第三步,吴起统帅全部精锐八万新军,北渡淮水,一战吞并了蔡国,再战吞并了陈国,使楚国势力骤然扩张到淮水以北,直与韩国魏国遥遥相望!在此之前,楚国的领土势力一直在淮水以南涨涨缩缩,富庶文明的淮水以北一直是传统的中原势力范围。吴起一举消灭陈蔡两国,使楚国触角骤然伸进中原腹心,最感威胁的就是三晋——魏赵韩三国。于是,三晋联兵,与吴起大军在淮北展开激战,两场大战,吴起全面击溃三晋联军,楚国大胜!从此,楚国才在淮北站稳了脚跟。
可是,就在这样的节骨眼上,做了二十一年国君的楚悼王死了!
江乙记得很清楚,当时吴起正在淮北安抚地方民治,尚未回到郢都。对郢都贵族势力的密谋竟是一无所知。及至吴起接到噩耗,匆匆只身赶回郢都奔丧,阴谋已经天罗地网般罩住了吴起。那时侯江乙还只是个被夺爵禄的少年士子,只能在王宫外祭奠,当他看到急匆匆赶来的一支又一支贵族家兵时,他惊恐的睁大了眼睛,竟忽发奇想,悄悄挤进了贵族的祭奠行列……进得大殿,他发现沉沉帷幕后面竟站满了一排一排的弓箭手!身穿麻衣重孝的贵族大臣们也都暗藏着弯弯的吴钩短剑!楚悼王的尸体摆在大殿中央的长大木台上,祭奠完毕就要入殓归棺了。按照楚国丧葬礼仪,太子芈臧已经在父王逝世当日解国守灵,不再预闻国事。此刻,太子是麻衣重孝,跪在遗体台前哀哀哭嚎,两位年轻的王室子弟站在太子身后护持,眼睛却不断的瞟来瞟去。
丧葬哀乐呜呜咽咽的奏了起来,王室嫡系宗亲的元老大臣们先行一一祭奠完毕,又都整齐的跪在太子身后丈余处守灵了。按照爵位次序,下来就是令尹大将军吴起祭奠,再下来就是屈、景、昭、项四大世族的元老大臣祭奠。就在吴起沉重缓慢的走向楚悼王遗体时,江乙听到了贵族群中一声苍老尖锐的哭嚎突然响起——“大王何去兮——!”随着尖锐哭嚎,太子身后的两位贵族卫士猛然扶起太子,回身便钻进了帷幕之后!就在这刹那之间,帷幕唰啦啦拉开,弓箭手的长箭便急雨般向吴起飞来!
吴起正在悲痛之中,眼睛只看着楚悼王遗体向前,怎能料到如此巨变?突闻异动回过身来,已经是连中三箭!那时侯,江乙清楚的看见吴起高声呼喊着“楚王——!变法休矣——!”便踉踉跄跄的冲到楚悼王遗体前,紧紧抱着楚悼王的遗体放声大哭……对吴起恐惧已极的贵族们此刻已经完全疯狂,一片声高喊:“射杀吴起!射杀吴起——!”贵族家兵们本来就不是战场厮杀的军队,箭术平平,又在慌乱之中,一阵狂乱猛射,竟将吴起与楚悼王的遗体射成了刺猬一般,长箭纠葛,竟是无法分开!
大乱之后,楚悼王的葬礼竟是迟迟无法进行。太医们愁眉苦脸的折腾了三天,竟还是无法分开楚悼王与吴起的尸体,若要分开,便得零刀碎割!太子芈臧通彻心脾,觉得这是楚国的奇耻大辱。愤怒之下,芈臧下令追封吴起为安国君,将父王与吴起合葬了事。三月之后,太子即位称王,这便是楚肃王。一即位楚肃王便秘密筹划,将吴起训练的八万精锐新军调回郢都,一举捕获参与叛乱的七十三家贵族大臣的家族两千余口,以“毁灭王尸,叛逆作乱”的罪名,竟将两千余口贵族一次全部斩首!
那是楚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屠杀,江乙记得自己从刑场回来,呕吐得三天都没能吃饭。他对吴起佩服景仰极了!一个人能在那么紧急的时候想出那么高妙的主意,竟在死后使仇敌全数覆没,这种智慧当真是难以企及。是啊,吴起毕竟是身经百战的大将,生具应对仓促巨变的天赋。仓促之间便立即清楚,自己手无寸铁,纵逃出箭雨,也逃不出殿外伏兵追杀,当是必死无疑,能做的也只有将阴谋家卷进来,使他们与自己同归于尽,自己便也得以复仇。
吴起的复仇愿望实现了。可是,楚国的变法却夭折了。从那以后,谁也没觉得有什么急风暴雨,楚国就渐渐的不知不觉的回到老路上去了。江乙始终没有想明白,楚国究竟是如何退回去的?性格阴沉的楚肃王,郁郁寡欢的做了十一年国王,便又死了,连儿子都没有。贵族们便力保他的小弟弟芈良夫做了国王,便是目下的这个楚王。这位楚王倒是心思聪敏,即位快二十年了,肥硕的头脑里奇思妙想不断,可就是国势一无进展,也实在令人摸不着头脑。就说三个月前吧,突然要江乙不惜重金,寻觅甘德石申两位星象高士。好容易找来了,说好的要册封人家为“天大夫”辅政,可一观星象不合胃口,竟然又不理睬两位高士了。让江乙好生斡旋,才保住了楚国的体面。
今日,楚王又突现振作,册封自己为上卿辅政,而且要自己晚上进宫议事!江乙总觉得楚王要做的是一件大事,该当是让自己主政变法。可是,以往的曲曲折折反反复复又使他心里很不塌实,很怕楚王又想出一个什么“奇计妙策”,让他去做徒劳的奔波驰驱。
忐忑不安的忙到暮色降临,江乙匆匆安排了几件事,便匆匆的进宫了。
楚宣王正在皱着眉头眯着眼睛,挺着肥大的身躯躺卧在特制的一张落地大木榻上,听几个舞女在扭着混混沌沌不知名的舞曲。听得江乙参见的报号,竟霍然坐起,将两个打扇侍女吓得竟尖叫一声丢了大扇。楚宣王生气的呵斥道:“蠢啦!下去!”两个侍女一叩头便连忙碎步疾行去了。楚宣王破例的向江乙招手,呵呵笑着拍拍木榻道:“上卿,过来,这里坐啦。”江乙走过去坐在了楚宣王旁边。纵是这木榻长大,江乙离楚宣王还有两三尺距离,也立即感到了一股热烘烘的汗味儿弥漫扑来,若非心中兴奋紧张,还真难以忍受。
“哎呀上卿,再过来啦,这是大计密谈。哎,是啦是啦,听我说……”楚宣王的声音突然低了。听着听着,江乙的心却是越来越凉,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觉得胸口一阵憋闷,便软软的倒在了楚宣王肥大的脚上……
三天之后,一队甲士簇拥着一辆青铜轺车驶出郢都,六尺车盖下的玉冠使者却正是江乙。这次特使他实在不想做,却又不能不做。
楚宣王芈良夫又有了一个天赐奇策!
二、魏惠王君臣雄心陡长
楚国特使江乙到达安邑的时候,简直不认识这个以风雅锦绣闻名于天下的著名都会了。
长街之上,除了兵器店铺照常兴隆外,绝大部分商号酒肆都关了门。街巷之中,风扫落叶,行人稀少,萧瑟清冷中弥漫出一片狂热躁动。不断有一队一队的铁甲步卒开过各条大街,高喊着“振兴大魏!报效国家!”的号子,和着整齐威武的步伐,竟是满城轰鸣。城中行人无论男女,都是大步匆匆,好象都在办紧急大事一般,和安邑人平日里的闲逸风雅大相迥异。但最令江乙惊讶的是,安邑的外国商铺几乎全部封门停业,几条外商云集的大街几乎通街冷落,竟没有一家开业者。江乙本来想先住在楚人会馆里,徐徐计议大事。因楚人会馆坐落在天街中段,与洞香春隔街相望,各种消息极是方便。谁能想到,这条集中了天下财富权势与四海消息的林荫石板街,此刻竟是比任何一条街巷都冷清,外国人的会馆全部关闭,连神秘显赫的洞香春都关上了那永远敞开的大铁门。
无奈,江乙只好打出国使旗号,住进了国府驿馆,匆匆梳洗一番,便乘着轺车捧着国书来到魏王宫。来到宫门,只见甲士重重,分外肃杀。江乙正要下车,却听巡视将官一声大喝:“使者回车!我王休朝三日!”江乙站在轺车伞盖下遥遥拱手,“我乃楚王特使江乙,有紧急大事晋见魏王,请将军务必禀报。”
第四,整顿军制,训练新军。当时,楚国的军制与秦国的军制相差无几,都停留在春秋时期的老兵车传统上,战力极弱,对经常骚扰楚国的岭南百越部族都无能为力。吴起本是战无不胜的卓越统帅,对整军经武大是行家里手。他将收回封地的赋税与裁减冗员的节余,全部用于新军经费,大量招募“战斗之士”,一年内便训练出了一支八万人的精锐新军!
第三年,新军练成,国力大增,吴起开始了对外作战。象在魏国一样,吴起采取了“先内后外”的谋略。第一步,吴起亲率精悍的轻装步兵三万,开进岭南与百越部族展开了山地战,一年内大小十战,全部大胜,平定了百越部族,消除了长期危害楚国的心腹大患。第二步,吴起亲率步骑混编的精锐四万,对苍梧大山(今湖南广西一带)尚未臣服的庙蛮部族发动进攻,半年之内,全部收服庙蛮部族。第三步,吴起统帅全部精锐八万新军,北渡淮水,一战吞并了蔡国,再战吞并了陈国,使楚国势力骤然扩张到淮水以北,直与韩国魏国遥遥相望!在此之前,楚国的领土势力一直在淮水以南涨涨缩缩,富庶文明的淮水以北一直是传统的中原势力范围。吴起一举消灭陈蔡两国,使楚国触角骤然伸进中原腹心,最感威胁的就是三晋——魏赵韩三国。于是,三晋联兵,与吴起大军在淮北展开激战,两场大战,吴起全面击溃三晋联军,楚国大胜!从此,楚国才在淮北站稳了脚跟。
可是,就在这样的节骨眼上,做了二十一年国君的楚悼王死了!
江乙记得很清楚,当时吴起正在淮北安抚地方民治,尚未回到郢都。对郢都贵族势力的密谋竟是一无所知。及至吴起接到噩耗,匆匆只身赶回郢都奔丧,阴谋已经天罗地网般罩住了吴起。那时侯江乙还只是个被夺爵禄的少年士子,只能在王宫外祭奠,当他看到急匆匆赶来的一支又一支贵族家兵时,他惊恐的睁大了眼睛,竟忽发奇想,悄悄挤进了贵族的祭奠行列……进得大殿,他发现沉沉帷幕后面竟站满了一排一排的弓箭手!身穿麻衣重孝的贵族大臣们也都暗藏着弯弯的吴钩短剑!楚悼王的尸体摆在大殿中央的长大木台上,祭奠完毕就要入殓归棺了。按照楚国丧葬礼仪,太子芈臧已经在父王逝世当日解国守灵,不再预闻国事。此刻,太子是麻衣重孝,跪在遗体台前哀哀哭嚎,两位年轻的王室子弟站在太子身后护持,眼睛却不断的瞟来瞟去。
丧葬哀乐呜呜咽咽的奏了起来,王室嫡系宗亲的元老大臣们先行一一祭奠完毕,又都整齐的跪在太子身后丈余处守灵了。按照爵位次序,下来就是令尹大将军吴起祭奠,再下来就是屈、景、昭、项四大世族的元老大臣祭奠。就在吴起沉重缓慢的走向楚悼王遗体时,江乙听到了贵族群中一声苍老尖锐的哭嚎突然响起——“大王何去兮——!”随着尖锐哭嚎,太子身后的两位贵族卫士猛然扶起太子,回身便钻进了帷幕之后!就在这刹那之间,帷幕唰啦啦拉开,弓箭手的长箭便急雨般向吴起飞来!
吴起正在悲痛之中,眼睛只看着楚悼王遗体向前,怎能料到如此巨变?突闻异动回过身来,已经是连中三箭!那时侯,江乙清楚的看见吴起高声呼喊着“楚王——!变法休矣——!”便踉踉跄跄的冲到楚悼王遗体前,紧紧抱着楚悼王的遗体放声大哭……对吴起恐惧已极的贵族们此刻已经完全疯狂,一片声高喊:“射杀吴起!射杀吴起——!”贵族家兵们本来就不是战场厮杀的军队,箭术平平,又在慌乱之中,一阵狂乱猛射,竟将吴起与楚悼王的遗体射成了刺猬一般,长箭纠葛,竟是无法分开!
大乱之后,楚悼王的葬礼竟是迟迟无法进行。太医们愁眉苦脸的折腾了三天,竟还是无法分开楚悼王与吴起的尸体,若要分开,便得零刀碎割!太子芈臧通彻心脾,觉得这是楚国的奇耻大辱。愤怒之下,芈臧下令追封吴起为安国君,将父王与吴起合葬了事。三月之后,太子即位称王,这便是楚肃王。一即位楚肃王便秘密筹划,将吴起训练的八万精锐新军调回郢都,一举捕获参与叛乱的七十三家贵族大臣的家族两千余口,以“毁灭王尸,叛逆作乱”的罪名,竟将两千余口贵族一次全部斩首!
那是楚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屠杀,江乙记得自己从刑场回来,呕吐得三天都没能吃饭。他对吴起佩服景仰极了!一个人能在那么紧急的时候想出那么高妙的主意,竟在死后使仇敌全数覆没,这种智慧当真是难以企及。是啊,吴起毕竟是身经百战的大将,生具应对仓促巨变的天赋。仓促之间便立即清楚,自己手无寸铁,纵逃出箭雨,也逃不出殿外伏兵追杀,当是必死无疑,能做的也只有将阴谋家卷进来,使他们与自己同归于尽,自己便也得以复仇。
吴起的复仇愿望实现了。可是,楚国的变法却夭折了。从那以后,谁也没觉得有什么急风暴雨,楚国就渐渐的不知不觉的回到老路上去了。江乙始终没有想明白,楚国究竟是如何退回去的?性格阴沉的楚肃王,郁郁寡欢的做了十一年国王,便又死了,连儿子都没有。贵族们便力保他的小弟弟芈良夫做了国王,便是目下的这个楚王。这位楚王倒是心思聪敏,即位快二十年了,肥硕的头脑里奇思妙想不断,可就是国势一无进展,也实在令人摸不着头脑。就说三个月前吧,突然要江乙不惜重金,寻觅甘德石申两位星象高士。好容易找来了,说好的要册封人家为“天大夫”辅政,可一观星象不合胃口,竟然又不理睬两位高士了。让江乙好生斡旋,才保住了楚国的体面。
今日,楚王又突现振作,册封自己为上卿辅政,而且要自己晚上进宫议事!江乙总觉得楚王要做的是一件大事,该当是让自己主政变法。可是,以往的曲曲折折反反复复又使他心里很不塌实,很怕楚王又想出一个什么“奇计妙策”,让他去做徒劳的奔波驰驱。
忐忑不安的忙到暮色降临,江乙匆匆安排了几件事,便匆匆的进宫了。
楚宣王正在皱着眉头眯着眼睛,挺着肥大的身躯躺卧在特制的一张落地大木榻上,听几个舞女在扭着混混沌沌不知名的舞曲。听得江乙参见的报号,竟霍然坐起,将两个打扇侍女吓得竟尖叫一声丢了大扇。楚宣王生气的呵斥道:“蠢啦!下去!”两个侍女一叩头便连忙碎步疾行去了。楚宣王破例的向江乙招手,呵呵笑着拍拍木榻道:“上卿,过来,这里坐啦。”江乙走过去坐在了楚宣王旁边。纵是这木榻长大,江乙离楚宣王还有两三尺距离,也立即感到了一股热烘烘的汗味儿弥漫扑来,若非心中兴奋紧张,还真难以忍受。
“哎呀上卿,再过来啦,这是大计密谈。哎,是啦是啦,听我说……”楚宣王的声音突然低了。听着听着,江乙的心却是越来越凉,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觉得胸口一阵憋闷,便软软的倒在了楚宣王肥大的脚上……
三天之后,一队甲士簇拥着一辆青铜轺车驶出郢都,六尺车盖下的玉冠使者却正是江乙。这次特使他实在不想做,却又不能不做。
楚宣王芈良夫又有了一个天赐奇策!
二、魏惠王君臣雄心陡长
楚国特使江乙到达安邑的时候,简直不认识这个以风雅锦绣闻名于天下的著名都会了。
长街之上,除了兵器店铺照常兴隆外,绝大部分商号酒肆都关了门。街巷之中,风扫落叶,行人稀少,萧瑟清冷中弥漫出一片狂热躁动。不断有一队一队的铁甲步卒开过各条大街,高喊着“振兴大魏!报效国家!”的号子,和着整齐威武的步伐,竟是满城轰鸣。城中行人无论男女,都是大步匆匆,好象都在办紧急大事一般,和安邑人平日里的闲逸风雅大相迥异。但最令江乙惊讶的是,安邑的外国商铺几乎全部封门停业,几条外商云集的大街几乎通街冷落,竟没有一家开业者。江乙本来想先住在楚人会馆里,徐徐计议大事。因楚人会馆坐落在天街中段,与洞香春隔街相望,各种消息极是方便。谁能想到,这条集中了天下财富权势与四海消息的林荫石板街,此刻竟是比任何一条街巷都冷清,外国人的会馆全部关闭,连神秘显赫的洞香春都关上了那永远敞开的大铁门。
无奈,江乙只好打出国使旗号,住进了国府驿馆,匆匆梳洗一番,便乘着轺车捧着国书来到魏王宫。来到宫门,只见甲士重重,分外肃杀。江乙正要下车,却听巡视将官一声大喝:“使者回车!我王休朝三日!”江乙站在轺车伞盖下遥遥拱手,“我乃楚王特使江乙,有紧急大事晋见魏王,请将军务必禀报。”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