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作者:解力夫 更新:2021-12-04 22:39
他宣称:“如果搞了联合政府,不消f年工夫,遭到共产党屠杀的人将不是5000、也不是5万、50万,而是500万。”因此,“谁也不能代表我们行事,不能强迫我们服从他们的决定。”
在阮文绍讲话的第二天,在巴黎的北越发言人,立即发表声明,痛斥阮文绍讲话。该发言人指责阮文绍“顽固地反对和平和民族和解与和睦”;又指出:阮文绍决非单于,“美国政府无非是利用阮文绍那张嘴来推行其拖延战争和阻挠为迅速和平解决越南问题而进行严肃谈判的政策”。基辛格意识到,河内也许在策划一项惊人行动,可是猜不透是什么性质的——是军事行动,还是外交行动。
果然不出基辛格所料,10月26日凌晨1点46分,河内电台广播了一项2500字的政府声明,公布了越南问题的9点协定以及秘密谈判细节。河内声明透露:“越南民主共和国方面在1972年10月8日的私下会晤中有了一项极其重要的新倡议,提出《关于结束战争、恢复越南和平的协定草案》。”美国方面自己承认“协定草案”是“为迅速导致一项解决办法开辟道路的一个重要和十分基本的文件”。在综述了协定的9点内容后,河内还透露说,“根据美国方面的建议”,双方商定了签订协定的时间表——美国方面后来两次推迟了时间表——规定在10月31日签订已谈妥的文件。
河内声明接着说:“美国方面无限期地拖延签字,借口在西贡遇到了困难,这种做法造成了十分严重的情况。人们都知道,阮文绍是美国破坏一切关于越南问题的和平解决办法的工具。”声明指责尼克松政府缺乏诚意,并要求如期在10月31日签订协定。
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的声明,拉开了这场保密最彻底的谈判的帷幕,透露了基辛格在巴黎同黎德寿秘密会晤的情况,希望以此来打破僵局,逼尼克松签订基辛格和黎德寿两人在10月12日—致欢呼已经搞得“万事俱备”的那个文件。北越的一个发言人说:“大笔一挥,和平就实现了,一切就看美国拿不拿起这支笔了。”
面对河内的声明,基辛格、黑格和沙利文用电话同各方磋商了足足3个钟头,研究对河内这个行动怎么办。这3个越南问题谈判老手,开头以为河内想破坏谈判,但是很快就断定,河内无非是想压美国如期在10月31日签订协定。沙利文建议基辛格当天上午举行一次记者招待会——主要是让北越放心,哪怕还需要推迟一些时间,美国仍然是信守10月8日那个和平方案的。
10月26日上午7点半,尼克松和基辛格边进早餐边商讨对策。总统同意用记者招待会的方式向北越方面打招呼,而且时间越早越好。两人商定,基辛格应该强调一个主题,即美国对协定的基本内容将维持原议,但不愿被人逼着在10月31日之前签字。基辛格要指出,还存在若干问题,虽然不是什么大向题,但也不容忽视。这些问题可以在巴黎再举行一次谈判,有三四天大概就会得到解决。尼克松没有料到,基辛格后来在记者招待会上说了“和平在望”4个字,取得了极为良好的“宣传效果”。这使整个美国为之振奋,而且成了世界头条新闻。
当天上午11点35分,记者招待会就要开始了。基辛格走进了白宫新闻发布室,齐格勒、沙利文和黑格跟在后面。
“女士们,先生们,现在我们大家都听到了两个越南的声音,很明显这场打了10年的战争快要结束了。”基幸格说,“我们相信和平在望了。我们相信,一项协定已经近在眼前。”
基辛格有时看一下那张提纲,但更多的时候是盯着拍摄他讲话实况的电视摄影机镜头,他看了看聚精会神记录他讲话的记者们,又说:“河内电台正确他讲了10月8日建议的主要内容,即构成协定的那几点。我们对他们概述的情况没有意见。但是,某些令入关注的问题和某些含糊不清之处,即华盛顿和河内之间在一个有争执的问题上存在一定的距离,即何时签订协定。”基辛格指出,河内定的期限是10月31日,虽然这一天一度曾是个实际可行的期限,但是,美国现在需要推迟这个期限。
“留下的问题只需再同北越代表举行一次谈判就能解决。依我看,顶多三四夭就够了,所以我们不是说要拖很长的时间。”那些令人“关注”的问题和“含糊不清”之处,经基辛格一讲,多是一些非常 具体的问题。诸如:防止北越人抢占地盘的问题;确定国际警察和监督委员会的职权问题;南越的停火如何同老挝和柬埔寨的停火联系起来的问题;北越总理同德博什格拉夫的谈话需要加以澄清的问题;与1954年日内瓦协定关于北越和南越之间的非军事区有关的技术问题,以及协定是由美越两方签署还是由4方签署等等。
为了向河内、西贡和美国听众传达“必要的信息”,基辛格在结束讲话时强调了以下3个要点:“在得到合适的协定条款之前,我们决不让人家逼着签署协定。(这是说给河内听的)当条款合适的时候,别人也休想阻拦我们签署这个协定。(这是说给西贡听的)本着这种态度,只要对方给予一定的合作,我们相信,我们能够很快给美国重新带来和平和团结。(这是说给美国选民听的)”
“这样一个协定为什么早在4年前不能达成?”在基辛格讲完上述说明之后,记者们纷纷提出这个问题。
“不可能。”基辛格回答说,“因为当时对方一直拒绝讨论把政治和军事两方面分开处理的问题。美国一贯主张‘双轨方式’,即首先结束战争,然后由南越的两方共同解决其国内问题。但是北越人4年前,3年前,甚至2个月以前,都不肯接受这个主张……只是到了10月8日那一天,他们才接受了。他们一接受,双方4天内就大体搞出了一项协定草案。自那以后,我们就是根据这项协定草案办事的。”
基辛格重申,美国政府将信守10月8日协议,但要作某些修改。“我们一言为定,下次会谈时达成的文本将是最后定稿,今后将再不要求更动了。”他还强调说,虽然在10月31日这个期限问题上可能有过“真诚的误会”,但是哪一天签字倒不是最重要的。
记者招待会在当天中午12点35分结束了。几秒钟之后,世界各大通讯社都发布了这一重要新闻。因之,“和平在望”迅速传遍全世界。美国全国上下松了一口气,战俘和军人家属欢欣鼓舞,国会一片叫好声,股票市场价格猛涨。纽约一家大报在评论中写道:“这时人们玩味着和平似到未到的又惊又喜的感受,一时忘却了这场似停未停战争的各种数字:仅在尼克松执政期间,美军15000多人阵亡,11万多人负伤,美国共耗资500多亿美元,投下了360多万吨炸弹,南越老百姓死伤达60多万,南越军、北越军和越共的伤亡,那就更大了。”
基辛格离开白宫新闻发布室后6小时,收到了河内发来的一份电报。黎德寿建议早日恢复巴黎谈判;不过,据基辛格说,黎德寿没有提出具体日期。就他个人来说,仍希望在选举日之前搞成一个最后的和平协定,并使事情按他的原计划进行。然而,尼克松却拒绝了黎德寿的建议。有些观察家认为,基辛格发表了“和平在望”谈话之后,尼克松已经没有必要匆忙实现和平了,另一些观察家则怀疑,尼克松不仅耍了北越入,而且也耍了基辛格,让他力争取在大选前完成这件大事而在世界各国首都之间跑断了腿。人们越是期待,对尼克松的竞选就越有利,因为尼克松始终很明白,答应实现和平要比仓促签订和平协定在政治上更为有利。
11月2日晚上,尼克松要向全国发表广播讲话。观察家们评论“总统讲话的调子是谨慎的,与基辛格的有明显的不同”。尼克松虽然也讲取得了“重大突破”,很快就可宣布“体面的和平”等,但他所预计的时间显然大大超出基辛格所许下的“三四天”。尼克松的目标是要在整个印度支那停火,虽然他明明知道基辛格一黎德寿协定草案并未规定南越停火的同时在柬埔寨和老挝也要停火。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不单纯是用词不同而已。虽说他们两人都力求结束美国卷入印度支那,可是到11月初已越来越明显,尼克松在解决越南问题上打算要的价,比基辛格认为可能同北越谈妥的要高。有些人说,阮文绍天天在那里骂协定草案是“出卖”,这似乎重又激发了“总统冷战武士的本性”,心想河内那么迫切要求签订协定,这里一定有鬼。
在尼克松的亲信当中,不乏基辛格的对头,这些人热衷于夸大协定的缺点。由于种种原因,基辛格实在树敌过多。在这群官僚中间,有的嫉妒他的成就,有的不满他的飞扬跋扈,还有的干脆就瞧不起基辛格。他们不惜毁掉他“美国外交魔术师”的声誉,损害他同总统的工作关系。其中批评得最厉害的还是霍尔德曼和埃利希曼。他们两人散布流言说,基辛格在谈判中越出了他的授权范围,可以说是背着总统私自同黎德寿做了一笔秘密交易。假如停火垮台,阮文绍遭殃的话,基辛格显然就要成为替罪羊。
对于这种勾心斗角,这类华盛顿的“内幕珍闻”,河内是一无所知的。因此河内电台一味指责美国政府“在策划一个凶险、卑鄙的阴谋,妄图欺骗美国人民,破坏解决战争的努力”。
在阮文绍讲话的第二天,在巴黎的北越发言人,立即发表声明,痛斥阮文绍讲话。该发言人指责阮文绍“顽固地反对和平和民族和解与和睦”;又指出:阮文绍决非单于,“美国政府无非是利用阮文绍那张嘴来推行其拖延战争和阻挠为迅速和平解决越南问题而进行严肃谈判的政策”。基辛格意识到,河内也许在策划一项惊人行动,可是猜不透是什么性质的——是军事行动,还是外交行动。
果然不出基辛格所料,10月26日凌晨1点46分,河内电台广播了一项2500字的政府声明,公布了越南问题的9点协定以及秘密谈判细节。河内声明透露:“越南民主共和国方面在1972年10月8日的私下会晤中有了一项极其重要的新倡议,提出《关于结束战争、恢复越南和平的协定草案》。”美国方面自己承认“协定草案”是“为迅速导致一项解决办法开辟道路的一个重要和十分基本的文件”。在综述了协定的9点内容后,河内还透露说,“根据美国方面的建议”,双方商定了签订协定的时间表——美国方面后来两次推迟了时间表——规定在10月31日签订已谈妥的文件。
河内声明接着说:“美国方面无限期地拖延签字,借口在西贡遇到了困难,这种做法造成了十分严重的情况。人们都知道,阮文绍是美国破坏一切关于越南问题的和平解决办法的工具。”声明指责尼克松政府缺乏诚意,并要求如期在10月31日签订协定。
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的声明,拉开了这场保密最彻底的谈判的帷幕,透露了基辛格在巴黎同黎德寿秘密会晤的情况,希望以此来打破僵局,逼尼克松签订基辛格和黎德寿两人在10月12日—致欢呼已经搞得“万事俱备”的那个文件。北越的一个发言人说:“大笔一挥,和平就实现了,一切就看美国拿不拿起这支笔了。”
面对河内的声明,基辛格、黑格和沙利文用电话同各方磋商了足足3个钟头,研究对河内这个行动怎么办。这3个越南问题谈判老手,开头以为河内想破坏谈判,但是很快就断定,河内无非是想压美国如期在10月31日签订协定。沙利文建议基辛格当天上午举行一次记者招待会——主要是让北越放心,哪怕还需要推迟一些时间,美国仍然是信守10月8日那个和平方案的。
10月26日上午7点半,尼克松和基辛格边进早餐边商讨对策。总统同意用记者招待会的方式向北越方面打招呼,而且时间越早越好。两人商定,基辛格应该强调一个主题,即美国对协定的基本内容将维持原议,但不愿被人逼着在10月31日之前签字。基辛格要指出,还存在若干问题,虽然不是什么大向题,但也不容忽视。这些问题可以在巴黎再举行一次谈判,有三四天大概就会得到解决。尼克松没有料到,基辛格后来在记者招待会上说了“和平在望”4个字,取得了极为良好的“宣传效果”。这使整个美国为之振奋,而且成了世界头条新闻。
当天上午11点35分,记者招待会就要开始了。基辛格走进了白宫新闻发布室,齐格勒、沙利文和黑格跟在后面。
“女士们,先生们,现在我们大家都听到了两个越南的声音,很明显这场打了10年的战争快要结束了。”基幸格说,“我们相信和平在望了。我们相信,一项协定已经近在眼前。”
基辛格有时看一下那张提纲,但更多的时候是盯着拍摄他讲话实况的电视摄影机镜头,他看了看聚精会神记录他讲话的记者们,又说:“河内电台正确他讲了10月8日建议的主要内容,即构成协定的那几点。我们对他们概述的情况没有意见。但是,某些令入关注的问题和某些含糊不清之处,即华盛顿和河内之间在一个有争执的问题上存在一定的距离,即何时签订协定。”基辛格指出,河内定的期限是10月31日,虽然这一天一度曾是个实际可行的期限,但是,美国现在需要推迟这个期限。
“留下的问题只需再同北越代表举行一次谈判就能解决。依我看,顶多三四夭就够了,所以我们不是说要拖很长的时间。”那些令人“关注”的问题和“含糊不清”之处,经基辛格一讲,多是一些非常 具体的问题。诸如:防止北越人抢占地盘的问题;确定国际警察和监督委员会的职权问题;南越的停火如何同老挝和柬埔寨的停火联系起来的问题;北越总理同德博什格拉夫的谈话需要加以澄清的问题;与1954年日内瓦协定关于北越和南越之间的非军事区有关的技术问题,以及协定是由美越两方签署还是由4方签署等等。
为了向河内、西贡和美国听众传达“必要的信息”,基辛格在结束讲话时强调了以下3个要点:“在得到合适的协定条款之前,我们决不让人家逼着签署协定。(这是说给河内听的)当条款合适的时候,别人也休想阻拦我们签署这个协定。(这是说给西贡听的)本着这种态度,只要对方给予一定的合作,我们相信,我们能够很快给美国重新带来和平和团结。(这是说给美国选民听的)”
“这样一个协定为什么早在4年前不能达成?”在基辛格讲完上述说明之后,记者们纷纷提出这个问题。
“不可能。”基辛格回答说,“因为当时对方一直拒绝讨论把政治和军事两方面分开处理的问题。美国一贯主张‘双轨方式’,即首先结束战争,然后由南越的两方共同解决其国内问题。但是北越人4年前,3年前,甚至2个月以前,都不肯接受这个主张……只是到了10月8日那一天,他们才接受了。他们一接受,双方4天内就大体搞出了一项协定草案。自那以后,我们就是根据这项协定草案办事的。”
基辛格重申,美国政府将信守10月8日协议,但要作某些修改。“我们一言为定,下次会谈时达成的文本将是最后定稿,今后将再不要求更动了。”他还强调说,虽然在10月31日这个期限问题上可能有过“真诚的误会”,但是哪一天签字倒不是最重要的。
记者招待会在当天中午12点35分结束了。几秒钟之后,世界各大通讯社都发布了这一重要新闻。因之,“和平在望”迅速传遍全世界。美国全国上下松了一口气,战俘和军人家属欢欣鼓舞,国会一片叫好声,股票市场价格猛涨。纽约一家大报在评论中写道:“这时人们玩味着和平似到未到的又惊又喜的感受,一时忘却了这场似停未停战争的各种数字:仅在尼克松执政期间,美军15000多人阵亡,11万多人负伤,美国共耗资500多亿美元,投下了360多万吨炸弹,南越老百姓死伤达60多万,南越军、北越军和越共的伤亡,那就更大了。”
基辛格离开白宫新闻发布室后6小时,收到了河内发来的一份电报。黎德寿建议早日恢复巴黎谈判;不过,据基辛格说,黎德寿没有提出具体日期。就他个人来说,仍希望在选举日之前搞成一个最后的和平协定,并使事情按他的原计划进行。然而,尼克松却拒绝了黎德寿的建议。有些观察家认为,基辛格发表了“和平在望”谈话之后,尼克松已经没有必要匆忙实现和平了,另一些观察家则怀疑,尼克松不仅耍了北越入,而且也耍了基辛格,让他力争取在大选前完成这件大事而在世界各国首都之间跑断了腿。人们越是期待,对尼克松的竞选就越有利,因为尼克松始终很明白,答应实现和平要比仓促签订和平协定在政治上更为有利。
11月2日晚上,尼克松要向全国发表广播讲话。观察家们评论“总统讲话的调子是谨慎的,与基辛格的有明显的不同”。尼克松虽然也讲取得了“重大突破”,很快就可宣布“体面的和平”等,但他所预计的时间显然大大超出基辛格所许下的“三四天”。尼克松的目标是要在整个印度支那停火,虽然他明明知道基辛格一黎德寿协定草案并未规定南越停火的同时在柬埔寨和老挝也要停火。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不单纯是用词不同而已。虽说他们两人都力求结束美国卷入印度支那,可是到11月初已越来越明显,尼克松在解决越南问题上打算要的价,比基辛格认为可能同北越谈妥的要高。有些人说,阮文绍天天在那里骂协定草案是“出卖”,这似乎重又激发了“总统冷战武士的本性”,心想河内那么迫切要求签订协定,这里一定有鬼。
在尼克松的亲信当中,不乏基辛格的对头,这些人热衷于夸大协定的缺点。由于种种原因,基辛格实在树敌过多。在这群官僚中间,有的嫉妒他的成就,有的不满他的飞扬跋扈,还有的干脆就瞧不起基辛格。他们不惜毁掉他“美国外交魔术师”的声誉,损害他同总统的工作关系。其中批评得最厉害的还是霍尔德曼和埃利希曼。他们两人散布流言说,基辛格在谈判中越出了他的授权范围,可以说是背着总统私自同黎德寿做了一笔秘密交易。假如停火垮台,阮文绍遭殃的话,基辛格显然就要成为替罪羊。
对于这种勾心斗角,这类华盛顿的“内幕珍闻”,河内是一无所知的。因此河内电台一味指责美国政府“在策划一个凶险、卑鄙的阴谋,妄图欺骗美国人民,破坏解决战争的努力”。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