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作者:解力夫    更新:2021-12-04 22:39
  这是一个无可否认的事实。人人都必须尊重这种状况。
  德博什格拉夫:是先停火而后美国撤军,再由临时革命政府同西贡政权直接谈判吗?
  范文同:这就是当前的事态发展,这是一个积极的发展。
  那时的局面将是在南方有两支军队和两个政府。在那种新局面下,它们必须为成立一个过渡性的3方联合政府作出自己的安排,并在美国撤军之后缓和局势。
  德博什格拉夫不知道河内己在10月8日的秘密会谈中放弃了成立“联合政府”的要求,因此很自然地以为很快就能找到一项解决办法,其关键是成立“联合政府”。第二天,当他再去总理府,请范文同审查谈话记录稿时,范总理并没有更改“联合政府”的提法。德博什格拉夫急于要发电报道高级人士首次透露在巴黎出现了突破的消息。不料这一消息发出之后,在西贡引起了严重的恐慌和不安。阮文绍认为自己被抛弃了,因此他坚决反对签订这一协定。
  基辛格同阮文绍第一轮关键性的会谈是在10月19日上午9点在独立宫开始的。双方人员坐满了阮文绍总统的“情报室”。南越方面出席的有总统顾问黄德雅、外交部长陈文林、对外政策特别顾问阮富德以及南越驻美大使陈金凤,陪同基辛格的是邦克、艾布拉姆斯、沙利文和国家安全委员会几位工作人员。会谈进行了3个小时,基辛格的发言占了大部分时间。
  基辛格把他同北越代表黎德寿谈妥的协定草案的一份英文本交给了阮文绍。他“客观”地介绍了协定的各项条款,着重强调他深信南越方面会认识到确实对他们有利的关键的几点:
  ——阮文绍不仅将继续当政,而更重要的是,对民族和解与和睦国家委员会的一切决定,他都有否决权。基辛格说,这个委员会主要是照顾河内的面子,“并不是联合政府”。
  ——共产党现在答应遵守“某种政治进程”,也就是说,他们已被迫在可预见的将来不采取军事征服手段。
  ——作为双重保险,美国将保持在泰国的空军基地,第七舰队将留在邻近海域,以防范共产党再次进犯。
  ——协定允许美国继续向阮文绍政府提供经济和军事援助,而美国将继续这样做。
  ——美国“有相当大的把握能同俄国和中国取得谅解,使之限制对其盟国的武器供应”。
  ——协定草案将允许美国体面地撤军,接回战俘,并支持其在西贡的朋友。
  “现在同北越人达成协议,时机最有利。如果现在签订这个协定草案,你阮文绍就可以保留100万军队,并控制南越1900万人口中的85%左右。”基辛格指出,即使协定使共产党控制了一些分散的、人口稀少的农村地区,让临时革命政府在西贡派驻象征性的代表,阮文绍还是能在战后维持下去,甚至兴旺起来。但是,基辛格并没有详谈协定中尚未解决的问题,也没有对阮文绍透露先在河内草签,后在巴黎正式签订协定的时间表。
  阮文绍听后没有表态。只答应他将研究这个协定草案。双方约定当天晚上再次会晤。且说阮文绍一回到他的“办公室”,就大发脾气,说基辛格对他不是以诚相见,因为,他已经通过他在巴黎的代表了解到,基辛格和黎德寿的会谈在10月8日已进入高潮阶段,谈判要点已从巴黎电告了他。但是,直到今天上午会晤结束之后,他才看到草案的真正文本。这使他很生气。他叫黄德雅先研究一下全文,在下午三四点钟召开一次西贡的国家安全委员会特别会议。
  黄德雅是阮文绍手下最亲信的人物,年30岁,留学于美国。他是匹兹堡大学1966届毕业生。他以美国问题专家自居,是阮文绍手下的“基辛格”。他感到身膺重任,要在美国人被这场战争拖得精疲力尽,北越人乘势步步进逼的艰难时刻,“确保南越的生存”。
  黄德雅把草案读了几遍后叫了起来:“简直糟透了!”其中特别有一点使他感到不放心。“政权机构”到底是什么意思?英文里这个词听起来没有什么害处,但在越文里却可能带有危险的涵义。他说:“我估计,共产党方面一定会把这个解释为某种‘政府’机构。”在总统府里开会的人都反对联合政府,认为“政权”摇身一变就可以成为“政府”。
  当晚7点,双方继续会谈。阮文绍再也按捺不住了,他的愤懑情绪很快就露了出来。“基辛格博士,”阮文绍质问道,“关于这个协定草案,为什么你们不预先给我们打个招呼呢?”基辛格解释说,因为这个协定事关重大,因此不放心由一般的外交信使送来或经过通常外交渠道用电报发来,他要亲自面交。
  阮文绍对这样的解释甚为不满,接着步步进逼。“首先,这个民族和解与和睦国家委员会是个什么东西?是行政机构,还是政权机构,还是联合政府?在英文中,‘国家委员会’,这个词确实不能解释为‘联合政府’,但在越南文中意思就含混不清了。”
  “第二,协定关于‘3个越南国家’的提法。越南北方原封不动,越南南方则分成两部分,西贡和越共分别管辖各自控制的地区。”阮文绍断然拒绝让出越南南方任何一部分的主权。他坚持认为,北越军队对南越领土的占领是非法的,完全是凭武力抢占的。决不容许用合法的协定去“批准侵略”。“你基辛格博士怎么能够同意作这样的让步呢?”
  最后,阮文绍提出了另一个“关键性问题:协定草案中没有提到北越军队撤出南越的问题”。阮文绍声色俱厉地问道:“为什么不提?”
  基辛格对这些问题逐一作了解释。“联合政府难办吗?”基辛格说,“不过,这个提法难道有什么实际意义?阮文绍总统拥有百万大军,还有美国靠山嘛!再者,北越军队应该撤走吗?不错,这倒是个问题,可也不是什么新问题。自从1970年秋天以来,美国早已不坚持要共军撤出。再说,由于协定禁止引进替补部队,已经在南方的那些部队将会逐渐消亡的。”
  “假如我们签订这项协定,就会显得我们荒唐可笑,”黄德雅说,“就会显得我们是向共产党投降。”阮文绍也要求基辛格“彻底、圆满”地回答他们的问题。鉴于这种情况,基辛格同意由双方组成一个“研究小组”来设法解决这些问题。这个小组由南越外长陈文林主持,第二天就碰头。
  在阮文绍一伙连连质问下,基辛格心情不好,既沮丧,又焦躁。不过他还认为,阮文绍最终会回心转意的。基辛格对自己的一个下属说:“也许他得再次同各军区司令商量一下。”但是,不管怎样,基辛格同黎德寿郑重谈妥的那个时间表显然又必须修改了。基辛格用尼克松的名义向河内发了一份表示歉意的电报,建议再次推延时间表。他解释说,还需要有几天的时间,来解决若干问题。他说,他估计不会有什么大不了的困难,因此,他提出了第三张时间表:10月23日,美国停止轰炸和布雷;10月24日,在河内草签;10月31日,在巴黎正式签字。河内很快作出了同意的答复,这使基辛格大大松了一口气。
  10月21日,在北越军队和南方解放武装力量在南方全境发动了一连串进攻的形势下,美国和南越的高级谈判代表(阮文绍没有参加)在红十字街57号外交部长陈文林的住所开会。会谈正式开始前,南越外长说:“基辛格博士,我建议这次会议开始之前,我们先作一个简短的祈祷。”基辛格无可奈何地苦笑了一下。接着,这位外长用英语吟诵道:“上帝啊,为南越共和国代表和亨利·基辛格博士之间举行的这次会谈赐福吧!”随之一场争论就展开了。
  “基辛格博士,”黄德雅第一个讲话,“这是我们的清单。我们要求对协定草案作26处修改。”基辛格大吃一惊,不过他还是按捺住自己的脾气,“请讲吧!”
  黄德雅逐一谈了分歧之点,有次要的,也有主要的。经基辛格作了一番解释之后,解决了对方大部分的问题,但是还有些问题难以说服对方。基辛格极力缩小这几个问题的份量。“关于机构的问题,”他似问似答他说,“请注意,你们是有否决权的嘛。”“在南方的北越军队?这个,咱们要现实一点,人家本来就在那里嘛。”
  “这场战争我们打了整整15年,难道就是接受这个玩意儿吗?”黄德雅越说越有气,“这等于向共产党投降,这个协定我们不能签!”
  会议开了3个小时,基辛格和黄德雅争执不下,于是就休会了。基辛格气急败坏地回到大使馆,他从一个房间到另一个房间来回走动,外衣也脱了。他焦躁不安,情绪极坏。他自以为十分符合美国和南越利益的那个赶在大选前达成协议的宏伟计划,看来是实现不了了。过去,他好歹对阮文绍还怀有那么一点敬意,这一下抛到九霄云外去了。“他妈的,这家伙是什么东西!”基辛格觉得,自己已经向黎德寿许下诺言,就必须兑现,决不容许阮文绍损害他的雄图大略。
  就在这个时候,基辛格从某处获得范文同总理同美国记者德博什格拉夫的谈话全文。由于这是个急件,《新闻周刊》准备在10月21日华盛顿时间下午6点以新闻稿形式发布供发表的部分,赶在该杂志出版之前整整一天。基辛格看罢记录勃然大怒。范文同所讲的那个“过渡性的3方联合政府”以及“局势的发展已把阮文绍抛到后面去了”那句话,他同黎德寿在巴黎的谈判中根本没有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