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作者:郑浪平 更新:2021-12-04 20:13
中国的积弱不振,就使她成为列强侵略与欺凌的“最佳对象”。主权不保、国土丧失、民生困苦、国家分裂、政治腐败、军事落伍,正是当时在亡国边缘之中国的写照。
5.3 中国面临解体的危机
在这个历史背景之下,以中国的整体的环境与状况而言,到了九一八事变发生的一九三一年,可以说是到达一个历史危机的高点:当时的中国正陷在最为严重的分裂、内战与严重的天然灾难之中,她共有三个政府(南京、广州、瑞金)、两个国家(中华民国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以及十几个分裂的军政系统(中央军、东北军、西北军、晋军、川军(又分三个系统)、粤军、桂军、湘军、滇军、黔军、红军,以及实际接近独立的边陲地区,新疆与西藏),在这些的分裂势力之间,不断地爆发军事冲突以及地盘争夺,严重的耗损国力,也妨害了国家的建设与经营。
当时南京的国民政府,表面上号称中国的中央政府,实际上直接掌管的地区,只有长江中下游的几个省而已,这个地方型的中央政府,还需要负担从满清、北洋军阀政府所有欠下、有如天文数字的外债与国债。同年一场空前的水患,几乎把中国长江流域的精华地区,全都泡成水乡泽国,上亿的灾民流离失,国民政府为了救灾与财政负担,正弄得焦头烂额。这就是日本关东军坚持选择在一九三一年,作为最佳发难时机的主要原因。
因此当时面对九一八事变的中国政府,其状况甚至要比满清时代甲午战争前夕的局面,还要危急。因为当时的满清政府,至少还是个统一的朝廷,但是此时的南京国民政府,实际上只是一个管理长江中下游的地方政府而已,面对中国内战与分裂的挑战,经常连政府自己是不是还能维持下去,都充满了不确定性,还能拿什么力量跟当时世界一等的军事强权,日本,拼命?
5.4 东北军入关支持统一
一九三零年,中国内部又爆发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内战,历史称为中原大战,这场动员百万军队的内战,造成中国另外一次生灵涂炭的悲剧,国民政府国库因为军费的超支,而几乎出现周转不灵的财政危机。幸而东北军的张学良在消弭内战的号召下,于当年的九月十八日发表“巧电”,要求政治改革与平息内战,张学良更率东北军大举入关,因而促成与南京政府对抗之阎锡山、冯玉祥联军瓦解,提早结束了这场内战,张学良则以三十岁的年纪,出任国民政府的三军副总司令,同时坐镇华北,遥控东北,负责整编晋军与西北军。
这时候东北军的主力,既然已经大部离开东北入关,也就暴露出东北边防更为空虚的问题。当时东北军,共有二十七个步兵旅2,五个骑兵旅,三个炮兵旅,兵力总数号称在二十五万人左右,而随张学良入关的全是东北军的主力,有十二个直属步兵旅,两个骑兵旅,以及全部三个炮兵旅。
但是在中原大战平息不到一年的时间,一九三一年中国又再度发生战争而分裂,蒋介石企图利用机会清剿在江西发展的中国共产党红军,而此时广州方面又爆发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分裂,因此一场新的内战,又在中国的南部展开。
因此,日本关东军则利用这个分裂与内战的时机,决定在华北放火,以牵制蒋介石,同时吸引更多的东北军入关。因此日军以专机,从大连运送晋军领袖阎锡山回山西,再收买在河北的西北军石友三部,以及策动主控山东的西北军将领韩复渠,准备联手攻击张学良的东北军。
不过,由于阎锡山回到山西之后,并没有依日本的计划再行出兵叛乱,韩复渠也采取观望的态度,只有石友三兴兵作乱,因此东北军得以集中力量,迅速地解决了石友三部队的叛乱。那时张学良本人刚好患上严重的伤寒病住院治疗,只好下令由其得力部属于学忠负责带兵平乱,先后又从东北调进五个旅的兵力入关支持,这样原先已经兵力不足的东北,在九一八前夕,兵力就更为空虚了。留守的直属部队多数是在辽西布防接应,而竟然只有一个旅的兵力,再加一些直属部队来防守东北的军政中心沈阳。沈阳近乎空城的布署,就给予关东军一个前所未有的用兵时机。
早在张学良带兵入关,坐镇北平之时,东北的时局,已开始日趋紧张。关东军正在加强演练各种军事攻击的计划,特别是在一九三一年的七月与八月之间,又爆发万宝山事件与中村事件,都显示出日本关东军极有可能会乘机闹事,在东北留守的各级军政长官,先后多次专程到达北平,向张学良面报关东军的威胁与野心,因此张也曾多次的向南京中央请示对策。但当时的蒋介石与南京中央政府,对于张学良唯一与不变的答复,都是“不抵抗”。
5.5 南京国民政府的困境
此时南京政府的财政因为大规模天灾的破坏,与南方的军事行动的经费,国家因应所需的支出几乎是毫无着落,又因为蒋介石当时急于解决华南的内战问题,在国民政府自顾尚且不暇的状况下,自然极不愿东北再发生任何事端。同时蒋、张二人也都认为,日本政府正在积极地与中国进行在东北扩张发展的交涉,只要中国避免给关东军找到军事冲突的借口,日本政府应该会约束关东军,而没有理由来放任关东军公然并吞中国的东北。
我们必须了解当时中国的全盘状况,才不致于误以为不抵抗的政策,是蒋、张二人“亲日”的选择。这个对日军挑衅不抵抗的权宜性政策,其中实在有着太多主、客观不得已的环境与背景。假如蒋张二人要是亲日,张学良随时都可以接受日本人的拥立,早就成为所谓的“东北王”;蒋介石也可以放弃东北主权,而得到日本大量的军经援助,以扫平群雄,成为中国的新领袖,根本不必如此辛苦的面对统一与建国的众多挑战。
而不抵抗政策也是得到国民政府内部多数主管的认同,不是蒋张二人私下可以说了就算数的,虽然这个政策是否是当时最佳的选择,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题目,在九一八事变之后,不抵抗政策也受到很多的批评与极大的压力,甚至几乎成为蒋张二人“不抗日”的历史罪名。但是所有的历史事实都清楚地证明,在当时的中国领导人中,蒋介石虽非“反日派”,但是绝对非“亲日派”,日本政府一直把蒋介石当成他们大陆政策最为主要的障碍,张学良与日本人更有国仇与家恨。而在七七事变之后,为抗日尽力最多的,正是蒋介石,而不是批评他们的人。
国民政府对日军挑衅会采取尽量容忍与暂时不抵抗政策的立场,甚至可以远溯自国父孙中山先生的告诫,以及蒋介石自己亲自的观察。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活动,曾经与日本不少政界人士有所接触与合作,他深知当时中日两国的总体国力,相差太远,因此他曾指出:“假如中日两国断交宣战,十日之内中国就会亡国。”而蒋介石出身日本士官学校,对于中日之间的国力与战力,更是有着清楚的了解,当时日本已经跻身为世界级的工业与军事强国,不但拥有全球最为精锐的陆、海军,国家与社会都已现代化,随时可以完成总体战的动员。
而当时的中国处在几十年不息的内战之中,国家意识极为薄弱,工业没有基础,政府财政运作困难,社会仍然处于封建时代的农业结构,军队不但装备落后,训练不当,更没有保卫国家的认识与能力。因此蒋介石认为,假如当时处在分崩离析状态的中国,要想和日本正式的进行作战,其结果要比满清末年的甲午战争还要悲惨,恐怕不但要割地赔款,甚至还会亡国灭种。所以蒋介石认为首先中国必须设法统一,然后才能集全国之力,推动现代化的建设与发展,如此才能拥有与日本一战的国力与军力。
早在一九二七年蒋介石北伐时,日本籍口护侨,出兵山东,迨蒋介石下台,日始撤兵;次年,革命军克济南,日本再度出兵山东,在济南惨杀中国军民,造成济南惨案(五三惨案),就是企图造成中日战争的冲突,以阻挠国民政府的北伐统一中国,蒋介石明知日军恶意的挑衅,但是仍然采取极低的姿态进行退让,就是避免中日提前爆发战争,而阻碍中国统一的大业,这就是中央军在山东所采取的不抵抗政策。蒋介石对于这个屈辱,不但在其日记中,有着势必雪耻的决心,其后蒋介石所有的政策目标,都在设法寻求如何的统一中国与复兴中华民族,以使中国有力量来击败日本的侵略。之后日本在国际社会反对以及中国抵制日货的压力下,被迫逐步的撤兵,山东的问题才暂时得到解决。这个结果也让国民政府认为,国际社会可以对于日本在中国无理的军事行动(若是妨害到其它国家在中国的利益),应该是可以产生某种程度的牵制作用。
5.6 东北的国防实力空虚
而当时在东北守土有责的东北边防军,其实只是奉系地方军阀所改编的部队,根本没有现代化的作战编组、训练与作战能力,同时又不接受国民政府直接的号令与支持,全是“土法炼钢”、自求多福的独立发展与运作,以军事的标准而言,只是改编的民团而已。多年以来,对于日本与苏联在境内拥有现代化装备与训练的驻军部队,一直是采取忍气吞声与息事宁人的做法。
一九二九年,张学良企图配合中央政府的清共政策,准备强行收回苏联在中东铁路的各种特权、搜查哈尔滨苏联领事馆,结果激怒了苏联,斯大林立刻调动大军反击。
5.3 中国面临解体的危机
在这个历史背景之下,以中国的整体的环境与状况而言,到了九一八事变发生的一九三一年,可以说是到达一个历史危机的高点:当时的中国正陷在最为严重的分裂、内战与严重的天然灾难之中,她共有三个政府(南京、广州、瑞金)、两个国家(中华民国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以及十几个分裂的军政系统(中央军、东北军、西北军、晋军、川军(又分三个系统)、粤军、桂军、湘军、滇军、黔军、红军,以及实际接近独立的边陲地区,新疆与西藏),在这些的分裂势力之间,不断地爆发军事冲突以及地盘争夺,严重的耗损国力,也妨害了国家的建设与经营。
当时南京的国民政府,表面上号称中国的中央政府,实际上直接掌管的地区,只有长江中下游的几个省而已,这个地方型的中央政府,还需要负担从满清、北洋军阀政府所有欠下、有如天文数字的外债与国债。同年一场空前的水患,几乎把中国长江流域的精华地区,全都泡成水乡泽国,上亿的灾民流离失,国民政府为了救灾与财政负担,正弄得焦头烂额。这就是日本关东军坚持选择在一九三一年,作为最佳发难时机的主要原因。
因此当时面对九一八事变的中国政府,其状况甚至要比满清时代甲午战争前夕的局面,还要危急。因为当时的满清政府,至少还是个统一的朝廷,但是此时的南京国民政府,实际上只是一个管理长江中下游的地方政府而已,面对中国内战与分裂的挑战,经常连政府自己是不是还能维持下去,都充满了不确定性,还能拿什么力量跟当时世界一等的军事强权,日本,拼命?
5.4 东北军入关支持统一
一九三零年,中国内部又爆发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内战,历史称为中原大战,这场动员百万军队的内战,造成中国另外一次生灵涂炭的悲剧,国民政府国库因为军费的超支,而几乎出现周转不灵的财政危机。幸而东北军的张学良在消弭内战的号召下,于当年的九月十八日发表“巧电”,要求政治改革与平息内战,张学良更率东北军大举入关,因而促成与南京政府对抗之阎锡山、冯玉祥联军瓦解,提早结束了这场内战,张学良则以三十岁的年纪,出任国民政府的三军副总司令,同时坐镇华北,遥控东北,负责整编晋军与西北军。
这时候东北军的主力,既然已经大部离开东北入关,也就暴露出东北边防更为空虚的问题。当时东北军,共有二十七个步兵旅2,五个骑兵旅,三个炮兵旅,兵力总数号称在二十五万人左右,而随张学良入关的全是东北军的主力,有十二个直属步兵旅,两个骑兵旅,以及全部三个炮兵旅。
但是在中原大战平息不到一年的时间,一九三一年中国又再度发生战争而分裂,蒋介石企图利用机会清剿在江西发展的中国共产党红军,而此时广州方面又爆发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分裂,因此一场新的内战,又在中国的南部展开。
因此,日本关东军则利用这个分裂与内战的时机,决定在华北放火,以牵制蒋介石,同时吸引更多的东北军入关。因此日军以专机,从大连运送晋军领袖阎锡山回山西,再收买在河北的西北军石友三部,以及策动主控山东的西北军将领韩复渠,准备联手攻击张学良的东北军。
不过,由于阎锡山回到山西之后,并没有依日本的计划再行出兵叛乱,韩复渠也采取观望的态度,只有石友三兴兵作乱,因此东北军得以集中力量,迅速地解决了石友三部队的叛乱。那时张学良本人刚好患上严重的伤寒病住院治疗,只好下令由其得力部属于学忠负责带兵平乱,先后又从东北调进五个旅的兵力入关支持,这样原先已经兵力不足的东北,在九一八前夕,兵力就更为空虚了。留守的直属部队多数是在辽西布防接应,而竟然只有一个旅的兵力,再加一些直属部队来防守东北的军政中心沈阳。沈阳近乎空城的布署,就给予关东军一个前所未有的用兵时机。
早在张学良带兵入关,坐镇北平之时,东北的时局,已开始日趋紧张。关东军正在加强演练各种军事攻击的计划,特别是在一九三一年的七月与八月之间,又爆发万宝山事件与中村事件,都显示出日本关东军极有可能会乘机闹事,在东北留守的各级军政长官,先后多次专程到达北平,向张学良面报关东军的威胁与野心,因此张也曾多次的向南京中央请示对策。但当时的蒋介石与南京中央政府,对于张学良唯一与不变的答复,都是“不抵抗”。
5.5 南京国民政府的困境
此时南京政府的财政因为大规模天灾的破坏,与南方的军事行动的经费,国家因应所需的支出几乎是毫无着落,又因为蒋介石当时急于解决华南的内战问题,在国民政府自顾尚且不暇的状况下,自然极不愿东北再发生任何事端。同时蒋、张二人也都认为,日本政府正在积极地与中国进行在东北扩张发展的交涉,只要中国避免给关东军找到军事冲突的借口,日本政府应该会约束关东军,而没有理由来放任关东军公然并吞中国的东北。
我们必须了解当时中国的全盘状况,才不致于误以为不抵抗的政策,是蒋、张二人“亲日”的选择。这个对日军挑衅不抵抗的权宜性政策,其中实在有着太多主、客观不得已的环境与背景。假如蒋张二人要是亲日,张学良随时都可以接受日本人的拥立,早就成为所谓的“东北王”;蒋介石也可以放弃东北主权,而得到日本大量的军经援助,以扫平群雄,成为中国的新领袖,根本不必如此辛苦的面对统一与建国的众多挑战。
而不抵抗政策也是得到国民政府内部多数主管的认同,不是蒋张二人私下可以说了就算数的,虽然这个政策是否是当时最佳的选择,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题目,在九一八事变之后,不抵抗政策也受到很多的批评与极大的压力,甚至几乎成为蒋张二人“不抗日”的历史罪名。但是所有的历史事实都清楚地证明,在当时的中国领导人中,蒋介石虽非“反日派”,但是绝对非“亲日派”,日本政府一直把蒋介石当成他们大陆政策最为主要的障碍,张学良与日本人更有国仇与家恨。而在七七事变之后,为抗日尽力最多的,正是蒋介石,而不是批评他们的人。
国民政府对日军挑衅会采取尽量容忍与暂时不抵抗政策的立场,甚至可以远溯自国父孙中山先生的告诫,以及蒋介石自己亲自的观察。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活动,曾经与日本不少政界人士有所接触与合作,他深知当时中日两国的总体国力,相差太远,因此他曾指出:“假如中日两国断交宣战,十日之内中国就会亡国。”而蒋介石出身日本士官学校,对于中日之间的国力与战力,更是有着清楚的了解,当时日本已经跻身为世界级的工业与军事强国,不但拥有全球最为精锐的陆、海军,国家与社会都已现代化,随时可以完成总体战的动员。
而当时的中国处在几十年不息的内战之中,国家意识极为薄弱,工业没有基础,政府财政运作困难,社会仍然处于封建时代的农业结构,军队不但装备落后,训练不当,更没有保卫国家的认识与能力。因此蒋介石认为,假如当时处在分崩离析状态的中国,要想和日本正式的进行作战,其结果要比满清末年的甲午战争还要悲惨,恐怕不但要割地赔款,甚至还会亡国灭种。所以蒋介石认为首先中国必须设法统一,然后才能集全国之力,推动现代化的建设与发展,如此才能拥有与日本一战的国力与军力。
早在一九二七年蒋介石北伐时,日本籍口护侨,出兵山东,迨蒋介石下台,日始撤兵;次年,革命军克济南,日本再度出兵山东,在济南惨杀中国军民,造成济南惨案(五三惨案),就是企图造成中日战争的冲突,以阻挠国民政府的北伐统一中国,蒋介石明知日军恶意的挑衅,但是仍然采取极低的姿态进行退让,就是避免中日提前爆发战争,而阻碍中国统一的大业,这就是中央军在山东所采取的不抵抗政策。蒋介石对于这个屈辱,不但在其日记中,有着势必雪耻的决心,其后蒋介石所有的政策目标,都在设法寻求如何的统一中国与复兴中华民族,以使中国有力量来击败日本的侵略。之后日本在国际社会反对以及中国抵制日货的压力下,被迫逐步的撤兵,山东的问题才暂时得到解决。这个结果也让国民政府认为,国际社会可以对于日本在中国无理的军事行动(若是妨害到其它国家在中国的利益),应该是可以产生某种程度的牵制作用。
5.6 东北的国防实力空虚
而当时在东北守土有责的东北边防军,其实只是奉系地方军阀所改编的部队,根本没有现代化的作战编组、训练与作战能力,同时又不接受国民政府直接的号令与支持,全是“土法炼钢”、自求多福的独立发展与运作,以军事的标准而言,只是改编的民团而已。多年以来,对于日本与苏联在境内拥有现代化装备与训练的驻军部队,一直是采取忍气吞声与息事宁人的做法。
一九二九年,张学良企图配合中央政府的清共政策,准备强行收回苏联在中东铁路的各种特权、搜查哈尔滨苏联领事馆,结果激怒了苏联,斯大林立刻调动大军反击。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