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作者:郑浪平 更新:2021-12-04 20:13
事实上,他们主要的任务,不是要破坏铁路,而是要藉此造成冲突,以造成关东军攻击中国军队的「借口」。但是他们也许没有想到,他们所准备进行的铁路小小破坏行动,竟然是引爆一场人类历史上最大战争浩劫的最初导火线,最后也给日本带来历史上第一次亡国的悲剧。
对于河本中尉而言,已非常清楚当天晚上自己的任务,因为早在半年前,关东军参谋部的作战参谋主任石原莞尔中佐,已动员属下的参谋人员们,拟出一个由关东军发动军事攻击,以占领整个中国东北的作战计划。而这个军事攻击行动,需要一个引爆行动的「借口」,以方便日军有对个外宣示其军事行动的「正当」理由。经过石原的规划,这个借口就是选择「破坏」在北大营附近南满铁路柳条湖段的铁轨。
其实这是一个连正式名字都没有的地方,附近的地名叫做柳条湖,铁路是在平地上铺设的,但是在日本记者发出事件的新闻号外时,擅自命名称为「柳条沟」,也有名为「柳条桥」。而将这个无名地方,硬加上「沟」或「桥」的原因,是暗示被破坏的地方是一座铁路桥梁,因此这个破坏铁路的行动,对于日本所管理的南满铁路运输安全,造成重大的威胁,所以关东军不得不为护路而战,因为有谁会在离兵营极近的平地上破坏铁路呢?
而这个引爆中日历史大战前因的事件发生地点,就被无中生有的被误传为「柳条沟」了,从此所谓「柳条沟」就这样成为九一八事变的历史起源地,其实原本就是没有这个地名的。同时关东军的特务机关八五八书房,也预备了两个穿著军装的中国人尸体,当成现场被日军击毙的人证。
由于爆炸地点,离中国东北军的主要防卫据点北大营是如此的近,难道不怕受到中国军队的发现与阻止吗?
事实上,这正是关东军求之不得的事情,因为关东军认为,只要有爆炸声响,中国军队必然会出营察看(这就是为什么爆炸地点要选在北大营附近的原因),这样关东军理所当然的将铁路被破坏的责任,推给出来察看的中国军队,奇-_-書--*--网-QISuu.cOm然后在混乱的黑夜现场,设法安排与制造造中、日军队相互射击的冲突。只要有了枪战的现场与死伤的记录,这样关东军立刻就能够以自卫与护路为名,发兵攻占中国东北南部的所有军政中心。最后再取得日本军部的支持,全面夺取中国的东北,建立「满蒙」,以做为日本未来的日苏决战的战略基地所在。
而出身工兵懂得爆破的河本中尉,被参与石原计划的关东军奉天特务机关辅助官花谷正少佐,特别被选为执行这个任务的领导者。河本率领爆破小组的成员出外夜巡,在当时而言,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因为自从年中以来,整个驻防在中国东北的关东军部队,由于万宝山与中村事件所产生的高度紧绷情势,早已进入一级备战的状态,高密度的实兵实弹军事演习,几乎不断的在持续进行。而河本的上级长官川岛正队长,早已与石原等人互通声气,完全知道今天晚上排演的戏码。
关东军经过完整的参谋作业与多次的全盘.演,早已经完成全面进攻中国东北的所有作战细部计划,而且关东军进行日以继夜的反复实兵.演,使得不断的枪炮声,已经的成为东北军民日夜都最为熟悉的噪音。(奇.书.网--整.理.提.供)就像九一八当天夜间,在沈阳北大营附近的日军南满铁路守备中队,已经由川岛队长下令,进行夜间出击演习,地点正在离北大营不远的文官屯附近,而川岛也非常的清楚,部队的演习只是一个军事活动的借口,而日军真正的目的是,等待爆炸的讯号出现,就开始对北大营的东北军发动攻击。
河本在离中国驻军的北大营不到八百公尺的地方,下令部属在南满铁路的铁轨上,开始布置炸药,河本知道,炸药的设计是,只要造成重大的声光效果,但是不能实际的产生破坏铁路运输能力(这就是为什么不能选择铁路桥梁的原因,怕爆炸造成交通的中断与抢修的困难),因此他特别用心的计算过,用药的份量与埋藏炸药的方式,这个爆炸的声响既要能引起北大营中国守军的出外察看,以制造与日军武装冲突的机会,但是又不能真的破坏了铁路运输的功能,因为随后关东军的整个攻占南满的军事调动,还要使用这条铁路做为运兵的主要工具。
炸药很快就装置妥当,河本看表,等着从长春开到沈阳的夜快车经过,十点二十分,火车声音远远的传来,当火车通过埋置炸药的地点时,河本压下引爆的电制,一声巨大的爆炸声震响了夜空,而铁轨的一边只受到约略一·五公尺的破坏,并未影响到南下夜快车的行进,整列火车通过爆炸的现场时,只是摇晃几下,仍然安全的通过爆炸现场,而准时的在十时三十分,驶达沈阳车站,没有任何的人员伤亡,也没有其它运输设备的损坏。
但是令河本中尉感到意外的是,爆炸声虽然震动了北大营,但是却没有任何的中国军人出外察看,虽然在附近演习的日军,在听到爆炸声之后,立刻向爆炸地点集合,但是却没有看到任何的中国军人或是平民出现,因此关东军根本不能乘机开枪制造冲突现场,只有推出两具身穿军服的中国人尸体。不过河本仍然下令部属,径自朝向北大营开枪射击,一方面以军用电话向在沈阳城内的日本奉天特务机关辅助官花谷正少佐报告状况。这时候,等在北大营四围的演习的日本部队,在听到爆炸声与枪声之后,立刻按照演习的计划,开始向北大营进行正式的武装攻击,这时枪炮声开始响彻沈阳城的夜空。
而在花谷正身边的,正是执行这次「满洲事变」的灵魂人物,关东军高级参谋垣征四郎大佐,当垣听到河本的报告,中国军队并未因为听到爆炸声音而出外查看,因此无法制造日军与中国军队冲突的现场时,仍然断然决定,按照计划对中国东北各地发动攻击。同时以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中将的名义,对在东北所有的关东军部队,发出了事先已经准备好的四项作战指令,要求关东军立刻依照最近的演习计划,全面攻击沈阳、长春、营口等在南满地区的中国军政中心。
1.2 没有敕令的军事叛变行动
垣的这项作法,可以说是近乎一种军事的「叛变」,因为根据日本军队的作战规定,日军任何正式的对外作战行动,一定要奉到日皇的敕令许可,但是垣不但没有得到日皇的正式命令,甚至也没有征求关东军司令官的同意,竟然以一个高级参谋的地位,就以司令官的名义,对关东军发出全面作战的命令,这种目无军纪与长官的做法,正是日本当时政治上最为可怕与失控的「病态」。
在当时日本的少壮派的军人,根本不把国家的法律,军队的军纪,人民的意愿当成一回事。这群军人根据自己的「理念」,决定采取断然的行动之后,他们就会铤而走险的独断专行,遇到任何的阻碍,就动用刺杀或是政变的手法拔除障碍,假如真的失败,就来个震动人心的切腹自杀。日本少壮派军官的断然行为,往往能够以鲜血刺激日本狂热的民气,在民气反应热烈的状况下,一种民粹主义的「类民主」热诚,就成为推动日本军国主义独裁的背后动力,日本少壮派军官认为,日本人民会坚决的支持他们,他们可以至死不悟的推动日本军国主义的历史大业。
垣在发出作战命令,各地的日军开始展开作战攻击行动之后,才向关东军在旅顺的司令部报告,声称『中国军队破坏南满铁路,并且与护路的日军发生战斗,日军不得不发动反击』。这时候已经是夜间十一时半之后了。
当时在旅顺的关东军司令部内,绝大多数的参谋军官,都是这次事变计划的知情者,特别是作战参谋主任石原莞尔中佐,更是整个计划的倡议者与制订者,
垣、石原与花谷三人,是发动这个夺取满蒙事变计划的核心铁三角。因此当天夜晚,石原早就在司令部内,等待着垣的报告,在接到报告之后,关东军司令部立刻举行紧急军事会议,所有的与会参谋军官们,根本不去查证事件的真相,立刻异口同声的表示,关东军必须立刻进行对中国军队的攻击,占领中国东北所有的军政中心,以「膺惩暴支」[1]。当时刚刚到任关东军司令官的本庄繁中将,虽然事先没有「直接」的介入这个事变计划详情,但是本庄在八月一日正式出任关东军司令官时,就已耳闻关东军的少壮派军官们,正在推动攻击中国军队的各种军事准备。本庄也明知,当时中国东北当局,根本无意也不敢惹关东军在满洲的任何行动(当时东北军主力早已入关一年了,因此东北的中国军力空虚,自顾尚且不足,那里有能力去招惹关东军?),但是本庄中将却郑重其事到处视察关东军的战备演习,并且一再发表严厉的指令,要求关东军的部队,随时做好反击中国军队制造事端的准备,同时故意的不去追查各种有关关东军正在准备发动满洲事变的「谣言」,而这个谣言的中心,就是在关东军司令部之内。
因此,关东军司令部的参谋军官,在接到垣的报告之后,几乎立刻做出对中国发动攻击的作战建议,而且在午夜晋见司令官本庄繁,报告这个根本没有中国军队出现的军事「事变」,但是本庄却立刻毫无疑义的接受了对中国军队发动攻击的建议,同时追认了垣先前以他名义发出的作战命令,并且签署了由石原所事先拟好的另外八项全面作战的命令,下令关东军进入全面的作战反击行动。
对于河本中尉而言,已非常清楚当天晚上自己的任务,因为早在半年前,关东军参谋部的作战参谋主任石原莞尔中佐,已动员属下的参谋人员们,拟出一个由关东军发动军事攻击,以占领整个中国东北的作战计划。而这个军事攻击行动,需要一个引爆行动的「借口」,以方便日军有对个外宣示其军事行动的「正当」理由。经过石原的规划,这个借口就是选择「破坏」在北大营附近南满铁路柳条湖段的铁轨。
其实这是一个连正式名字都没有的地方,附近的地名叫做柳条湖,铁路是在平地上铺设的,但是在日本记者发出事件的新闻号外时,擅自命名称为「柳条沟」,也有名为「柳条桥」。而将这个无名地方,硬加上「沟」或「桥」的原因,是暗示被破坏的地方是一座铁路桥梁,因此这个破坏铁路的行动,对于日本所管理的南满铁路运输安全,造成重大的威胁,所以关东军不得不为护路而战,因为有谁会在离兵营极近的平地上破坏铁路呢?
而这个引爆中日历史大战前因的事件发生地点,就被无中生有的被误传为「柳条沟」了,从此所谓「柳条沟」就这样成为九一八事变的历史起源地,其实原本就是没有这个地名的。同时关东军的特务机关八五八书房,也预备了两个穿著军装的中国人尸体,当成现场被日军击毙的人证。
由于爆炸地点,离中国东北军的主要防卫据点北大营是如此的近,难道不怕受到中国军队的发现与阻止吗?
事实上,这正是关东军求之不得的事情,因为关东军认为,只要有爆炸声响,中国军队必然会出营察看(这就是为什么爆炸地点要选在北大营附近的原因),这样关东军理所当然的将铁路被破坏的责任,推给出来察看的中国军队,奇-_-書--*--网-QISuu.cOm然后在混乱的黑夜现场,设法安排与制造造中、日军队相互射击的冲突。只要有了枪战的现场与死伤的记录,这样关东军立刻就能够以自卫与护路为名,发兵攻占中国东北南部的所有军政中心。最后再取得日本军部的支持,全面夺取中国的东北,建立「满蒙」,以做为日本未来的日苏决战的战略基地所在。
而出身工兵懂得爆破的河本中尉,被参与石原计划的关东军奉天特务机关辅助官花谷正少佐,特别被选为执行这个任务的领导者。河本率领爆破小组的成员出外夜巡,在当时而言,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因为自从年中以来,整个驻防在中国东北的关东军部队,由于万宝山与中村事件所产生的高度紧绷情势,早已进入一级备战的状态,高密度的实兵实弹军事演习,几乎不断的在持续进行。而河本的上级长官川岛正队长,早已与石原等人互通声气,完全知道今天晚上排演的戏码。
关东军经过完整的参谋作业与多次的全盘.演,早已经完成全面进攻中国东北的所有作战细部计划,而且关东军进行日以继夜的反复实兵.演,使得不断的枪炮声,已经的成为东北军民日夜都最为熟悉的噪音。(奇.书.网--整.理.提.供)就像九一八当天夜间,在沈阳北大营附近的日军南满铁路守备中队,已经由川岛队长下令,进行夜间出击演习,地点正在离北大营不远的文官屯附近,而川岛也非常的清楚,部队的演习只是一个军事活动的借口,而日军真正的目的是,等待爆炸的讯号出现,就开始对北大营的东北军发动攻击。
河本在离中国驻军的北大营不到八百公尺的地方,下令部属在南满铁路的铁轨上,开始布置炸药,河本知道,炸药的设计是,只要造成重大的声光效果,但是不能实际的产生破坏铁路运输能力(这就是为什么不能选择铁路桥梁的原因,怕爆炸造成交通的中断与抢修的困难),因此他特别用心的计算过,用药的份量与埋藏炸药的方式,这个爆炸的声响既要能引起北大营中国守军的出外察看,以制造与日军武装冲突的机会,但是又不能真的破坏了铁路运输的功能,因为随后关东军的整个攻占南满的军事调动,还要使用这条铁路做为运兵的主要工具。
炸药很快就装置妥当,河本看表,等着从长春开到沈阳的夜快车经过,十点二十分,火车声音远远的传来,当火车通过埋置炸药的地点时,河本压下引爆的电制,一声巨大的爆炸声震响了夜空,而铁轨的一边只受到约略一·五公尺的破坏,并未影响到南下夜快车的行进,整列火车通过爆炸的现场时,只是摇晃几下,仍然安全的通过爆炸现场,而准时的在十时三十分,驶达沈阳车站,没有任何的人员伤亡,也没有其它运输设备的损坏。
但是令河本中尉感到意外的是,爆炸声虽然震动了北大营,但是却没有任何的中国军人出外察看,虽然在附近演习的日军,在听到爆炸声之后,立刻向爆炸地点集合,但是却没有看到任何的中国军人或是平民出现,因此关东军根本不能乘机开枪制造冲突现场,只有推出两具身穿军服的中国人尸体。不过河本仍然下令部属,径自朝向北大营开枪射击,一方面以军用电话向在沈阳城内的日本奉天特务机关辅助官花谷正少佐报告状况。这时候,等在北大营四围的演习的日本部队,在听到爆炸声与枪声之后,立刻按照演习的计划,开始向北大营进行正式的武装攻击,这时枪炮声开始响彻沈阳城的夜空。
而在花谷正身边的,正是执行这次「满洲事变」的灵魂人物,关东军高级参谋垣征四郎大佐,当垣听到河本的报告,中国军队并未因为听到爆炸声音而出外查看,因此无法制造日军与中国军队冲突的现场时,仍然断然决定,按照计划对中国东北各地发动攻击。同时以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中将的名义,对在东北所有的关东军部队,发出了事先已经准备好的四项作战指令,要求关东军立刻依照最近的演习计划,全面攻击沈阳、长春、营口等在南满地区的中国军政中心。
1.2 没有敕令的军事叛变行动
垣的这项作法,可以说是近乎一种军事的「叛变」,因为根据日本军队的作战规定,日军任何正式的对外作战行动,一定要奉到日皇的敕令许可,但是垣不但没有得到日皇的正式命令,甚至也没有征求关东军司令官的同意,竟然以一个高级参谋的地位,就以司令官的名义,对关东军发出全面作战的命令,这种目无军纪与长官的做法,正是日本当时政治上最为可怕与失控的「病态」。
在当时日本的少壮派的军人,根本不把国家的法律,军队的军纪,人民的意愿当成一回事。这群军人根据自己的「理念」,决定采取断然的行动之后,他们就会铤而走险的独断专行,遇到任何的阻碍,就动用刺杀或是政变的手法拔除障碍,假如真的失败,就来个震动人心的切腹自杀。日本少壮派军官的断然行为,往往能够以鲜血刺激日本狂热的民气,在民气反应热烈的状况下,一种民粹主义的「类民主」热诚,就成为推动日本军国主义独裁的背后动力,日本少壮派军官认为,日本人民会坚决的支持他们,他们可以至死不悟的推动日本军国主义的历史大业。
垣在发出作战命令,各地的日军开始展开作战攻击行动之后,才向关东军在旅顺的司令部报告,声称『中国军队破坏南满铁路,并且与护路的日军发生战斗,日军不得不发动反击』。这时候已经是夜间十一时半之后了。
当时在旅顺的关东军司令部内,绝大多数的参谋军官,都是这次事变计划的知情者,特别是作战参谋主任石原莞尔中佐,更是整个计划的倡议者与制订者,
垣、石原与花谷三人,是发动这个夺取满蒙事变计划的核心铁三角。因此当天夜晚,石原早就在司令部内,等待着垣的报告,在接到报告之后,关东军司令部立刻举行紧急军事会议,所有的与会参谋军官们,根本不去查证事件的真相,立刻异口同声的表示,关东军必须立刻进行对中国军队的攻击,占领中国东北所有的军政中心,以「膺惩暴支」[1]。当时刚刚到任关东军司令官的本庄繁中将,虽然事先没有「直接」的介入这个事变计划详情,但是本庄在八月一日正式出任关东军司令官时,就已耳闻关东军的少壮派军官们,正在推动攻击中国军队的各种军事准备。本庄也明知,当时中国东北当局,根本无意也不敢惹关东军在满洲的任何行动(当时东北军主力早已入关一年了,因此东北的中国军力空虚,自顾尚且不足,那里有能力去招惹关东军?),但是本庄中将却郑重其事到处视察关东军的战备演习,并且一再发表严厉的指令,要求关东军的部队,随时做好反击中国军队制造事端的准备,同时故意的不去追查各种有关关东军正在准备发动满洲事变的「谣言」,而这个谣言的中心,就是在关东军司令部之内。
因此,关东军司令部的参谋军官,在接到垣的报告之后,几乎立刻做出对中国发动攻击的作战建议,而且在午夜晋见司令官本庄繁,报告这个根本没有中国军队出现的军事「事变」,但是本庄却立刻毫无疑义的接受了对中国军队发动攻击的建议,同时追认了垣先前以他名义发出的作战命令,并且签署了由石原所事先拟好的另外八项全面作战的命令,下令关东军进入全面的作战反击行动。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