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乱与定(5)
作者:华人    更新:2021-12-04 18:43
  “毕竟天下以农为本,他们如此行事未见是长久之计,钱财如此来得便利,那天下愚民谁还愿意辛苦务农?无人务农粮食何来?无粮不稳,银钱何处买粮?”
  “大帅明鉴,这地方也并非弃农逐末,其先,该处近三年安定,人民得休养生息,人口增加,外来流民增加了劳力,徐陈等将得自多方的大牲畜用于农业,其次,其组织百姓在农闲时兴修水利以工代赈,除了灌溉用的沟渠之外,还在上游筑堤坝蓄水,平日蓄水,待干旱时灌溉,遇到洪水上游还可以暂时阻遏水势,使之缓缓下泄不使下游遭到水患。近年皖省下游淮河水患大减实赖此举之功。”
  曾国藩对治水也是很有兴趣的,以为这是莫大之功,后来当权也致力过此事的,此时却道:“自大禹治水,都是导而不堵,徐陈为一时之力在上游筑坝蓄水,虽然得一时小利,但是倘若水势猛烈,堤坝溃决,大难更甚矣。此法短视。”
  “大帅,他们修的大坝据说与平常不同,乃是用大量钢筋水泥修筑,不是平常土石之堤坝。”
  “水泥?何物?”
  “这个也是洋式工厂机器造物,将一些山上采集的可用之石料,以机器新法烧制成粉末,加入钢条,沙石、石灰之类物料凝固后坚固无比,可与钢铁相仿。徐陈军在大别山修造的工事就是此法建成,极其坚固,又如同房屋,兵士居住其间并无野外长期居住之困苦。另外前些日子皖北所传徐陈水军运送物资之所谓‘石船’也当是此类钢筋水泥建造而成,此法比洋人的铁架船要轻,而且一样坚固,又节省了制造的钢铁,实在合用。”
  李续宜道:“其实还是奇技yin巧而已。”
  彭玉麟反驳:“师夷之长未必不可,我们现在的案情修造所制造枪炮和火轮何尝不也是在师夷之长?我湘勇成军,所向无敌,虽然主要是大帅英明,而且我军是抱定忠君报国,光复名教的正道,可是我军面对长毛能以一当十、当百,枪炮犀利也是重要一条,当初从广东定购的洋炮未到之时,大帅也不让我们草率进兵的。”
  “师夷之末技未尝不可,可是徐陈等国贼,在京师逐退英法之后,不思猛追穷寇报效朝廷,而是挟洋自重,逼迫朝廷以国家重器相授,复与洋人勾连卖国,增租界、开口岸不说,还允准洋人公使驻京,最为可恨的是还允准洋人设教堂自由传教,败坏我大清民心,这些入教的刁民背后有了洋人撑腰,欺压我大清本分良善之百姓,朋比为奸,必将败坏我大清江山社稷…”
  曾国藩摆手道:“此事,徐陈二人曾联名致书老夫解释,称我中华名教当有自信之心,有了洋教竞争,我们这些孔孟门生才有危机之感对昌大中华文明反而有利,否则各自懈怠,使民多目不识丁,名教大义多不得与闻,未必就好。现在在我国国土,洋教如竞争过我们的正教,人都须反省,深思怎样为昌大名教尽力,而非一味去堵禁洋教传播,任由洋教传播而我中华文明仍不改国教主流,那才彰显我名教的正道之义,复传播于外夷、海外。且言唐时,外夷遍布长安,盛唐更盛就是明证。虽是狡辩之词,其实也有几分道理。况此次洋人公使入京,罪名确实加不到徐陈头上,先前朝廷与洋人已经有此条款,徐陈与洋人定约加上我朝天使亦驻节对方国都,也算争回了些颜面,况且自从江宁条约之后,与外夷战而后定约不割地、不赔款已属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