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作者:萧湉    更新:2021-12-04 17:09
  叹气归叹气,我也就是在旁边听着,反正莫大娘是谁我还不知道,告诉了莫大娘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若是换了别人,那可一准得把娘拦住。
  果然,莫大娘一听我们家的事,脸上一副肃然起敬的神情,我挺了挺胸,爹和祖父为了国家、为了百姓战死沙场,这是作女儿的最值得自豪的。
  娘和莫大娘还要说话,门口忽然大响了一阵,一个小孩风风火火地冲了进来,还没进门就吆喝:“娘!我饿了!”
  莫大娘站起身,一把接住冲进来的小孩,笑着领过来见娘:“这是我儿一郎。”
  小程咬金一双眼睛骨碌碌地转,却就是不朝娘看,他从豆沙包看到发糕,就差一张嘴淌下一滩哈喇子了。我探头探脑地张他,他和二哥差不多的年纪,可没二哥长得好看,皮肤黑得多了,小小年纪额头上就都是抬头纹,现在还看不出蝙蝠样,不过照这么看,说不定以后他脸上还真有可能变出五只蝙蝠来,所谓“五福临门”的面相。二哥已经站起身来,和小程并肩站着,小程比二哥矮上半头,不过却是一副敦敦实实的模样。我偷偷摸着下巴点头,这就是将来靠三斧头称雄的福将程咬金。
  娘带着我们在程家住了几天,就拿出了带的金银,变卖了,买下了隔壁的院子,从此就和程家比邻而居。
  一开始的日子,真是多亏了莫大娘,她教会了娘生火做饭洗衣缝补等必需的生活技能,我和二哥也跟小程混熟了。
  以前看小说,说我二哥和小程是发小,从小一起玩到大的,其实我看那吹牛的成份多些。二哥人虽小,可比总理还忙,娘最常跟二哥说的故事就是祖逖闻鸡起舞。我们家没养鸡,可是对门的刘大爷家养了只鸡,天不亮就杀鸡似地叫唤,我窝在被子里装没听见,可二哥就没那么好运了,一大早就被大哥抓起来,跑马习武,等我打着呵欠起床的时候,二哥已经汗都出了好几身了。
  等大哥终于放了二哥,娘就开始拽着二哥了,读书认字。我常常敲着饭碗在边上旁听,每次二哥被我的乒乓声引得掉头来看,娘的戒尺就毫不客气地咵嚓一下,二哥还没叫,我早就抱着头呜哇呜哇地叫开了。二哥气极了,跳下来就要赶我出去,每次都是娘拦着,娘不许二哥赶我,无论我在旁边干什么,娘都没意见,也不来问我,只管教二哥的功课。
  唔……其实我也不总捣乱,娘的课我还是挺喜欢听的,娘常讲前人的故事给我们听,虽然好多故事我都知道,可娘讲起来就是不一般,娘会把我们自己,或者认识的人套在故事里,就比如闻鸡起舞,到娘的嘴里,就成了大哥和二哥互相激励、闻鸡起舞、建功立业、光宗耀祖。
  过了晌午,娘总是让二哥背功课,什么千字文、诗经、论语,没有三字经,那位作者应该还没有生出来,我听二哥吃力地背书,在边上把千字文默了个完整,扔下笔就跑出去玩了。自此,每每过午,就是我撒了欢儿地在外头玩的时候,而最常陪我玩的,就是隔壁的一郎。
  小程是个活宝,钓龙虾摸鱼捉麻雀,没有一件是他不会的,长得又壮实,和他在一起,别的小孩都不敢来招惹我们。那阵子,我们两个人常常溜到小河边,小程摸鱼,我就在边上捡几块石头搭个灶,多亏了上辈子小时候常常野营,一个石头灶搭得有模有样的,连风向我都算得准准的,生起火来不会被烟熏着。等小程摸了鱼上来,再弄点野菜,一个鱼汤可鲜了!
  鱼足汤饱以后,我就靠着树干翘着二郎腿,哇啦哇啦地唱山歌:“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若打此前过,留下买路财!牙缝里崩半个不字,尔来观看,双锏是管杀不管埋!”因为家传瓦面金装锏,所以我自动就把这套绿林切词的最后一句用双锏替换了上去。
  说来也真怪,程咬金这家伙,常被莫大娘抱怨记不住书,但这几句词,他居然学得恁快,而且从他的嘴里出来,那就又添油加醋地多了好些语气词,比如他每次开场之前,必定要加一个“呔”。像这样:“呔!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就这么稍作修改,就比我的版本多了十足的气势。他不喜欢双锏,喜欢大刀,就自动改成了“大刀是管杀不管埋”,我听不过去,这怎么行,别误人子弟了,小程可是用斧子的,于是就拉着他,一定要他说“大斧是管杀不管埋”,他扭捏了两天,架不住我以誓不搭灶台子相胁,终于还是说出了“大斧是管杀不管埋”。于是,鱼足汤饱以后,就换我靠着树干,眯着眼睛欣赏小程拖着根树杈杈上窜下跳地吆喝,果然是将来劫皇杠的主儿,这么点大,绿林的切口滚得一点顿都不打,涨红着脸咬着牙挺着肚子吆喝的时候,若不是我看惯了,怕是还真会有些腿软。
  说起来,虽然我早知道小程将来大名程咬金,字知节,可这会儿,不得不时常提醒自己,小程现在只有乳名,大名还没取呢。可这事儿吧,有时候它不如人意。有一回我玩疯了,爬在一棵槐树上冲树下的小程张牙舞爪,大喊了一声:“呔!程咬金!”话一出口,我自己就先吓了一跳,天,怎么把这天机给漏出去了。树下的小程显然也是一愣,我刚还想着这可怎么解释,没想到小程扒拉了一下手上的树杈,吼得比我响得多:“呔!秦咬银!”
  我一个踉跄,差点就从树上摔了下来。小程很天真地问我:“秦瑶喜欢金银吗?”
  我张口结舌地说不出话来,只好一通猛点头糊弄了过去。
  我们就这么一直玩到小程和莫大娘搬走,临走的时候,小程神神秘秘地凑近我,趴在我耳边说,有一个算命先生,跟他娘说,他命里缺金,所以应该叫程咬金,表字知节。我干瞪着他,见他冲我挤眉弄眼,我就知道,这小子不定是动了什么手脚了。没想到,程咬金的名字就是这么定下了。
  第二章
  论急智秦安授锏 打兵器叔宝遇祸
  到我七岁那年,大哥回禀了娘,打算开始教我习武。秦家比较开明,秦家锏没有什么“传子不传女”的规矩,相反,按照大哥的说法,将门就应当出虎女。我到底还是有些发怵,毕竟上辈子我“手无缚鸡之力”,“书生”和“弱女子”都占全了,而且这辈子从小就看二哥习武,起早摸黑,辛苦得很。大哥没说什么,只把我带到了娘的屋里,告诉我,娘有话对我说。
  我战战兢兢地缩在墙角,低着头偷眼看娘,娘招了招手要我过去,我一步三挪,蹭到娘的身边,娘笑了笑,让我坐下,她自己站在我的身后,打开被我跑乱的发髻,重新替我梳着。
  “瑶儿,”娘一边替我梳头,一边轻声地开了口,“秦安都跟我说了,瑶儿是不是不想学武?”
  我心里那个矛盾,老实说,我也不是不想学武,毕竟在这个乱世,有点武艺防身总是好的,而且,有哪个看着《说唐》垂涎智勇福三将多么威武的现代女孩子,能有这么个机会学秦家锏,我可是比中了彩票的头奖还走运呢!可是……就是……太苦了啊…………
  “瑶儿,你知道你爹去时,跟为娘的说了些什么?”
  娘说得很慢,我忙忙地要回头去看娘,往常娘说起爹,总免不了悲戚。可我却忘了,我的头发还在娘的手里,我这么一动,娘来不及松手,头发牵着头皮,我“哎呀”地一声就叫了起来。
  平日里,我有些什么痛娘都心疼得了不得,若是平时,我这么一叫,娘一定早就松手了,可这次,娘却动都不动,手里还拽着我的头发,任我“哇哇”地喊疼,就是硬起心肠冷着脸不理我。我哭了一会儿,觉得实在没用,只好又乖乖地坐好,头发松了些,不再那么疼了。
  “瑶儿,娘平日疼你,可你爹的嘱咐,娘一日都不敢忘。”娘见我不叫唤了,便又接着说下去,“那一日,你爹说,太平郎儿有栋梁之才,而我们的瑶儿,是会纵横经纬的。”
  听娘这么说,我又感觉到了在书房里面对着爹时的那种愧疚,原来爹给我的评价,甚至比给二哥的还高。可是……我是假的……作了弊的……二哥才真正是顶天立地的开国名将。
  “娘知道,瑶儿的志趣不在习武上,可这世道,哪天说乱就乱了,”娘的声音低了下去,我知道她又想起了爹和祖父战死的那天,抬起手往上够,摸着了她的手,轻轻握着,娘终是缓了过来,笑了一声,又道,“为娘没有什么别的念想,只要瑶儿平安比什么都好。倘使将来,瑶儿如你爹所说的,‘纵横经纬’,为娘望瑶儿拿着秦家锏护了自己周全。”
  娘说了这许久,我的发髻还没有梳好。娘说完了,便闷头替我梳起来,娘的梳子一下一下地划过我的头顶,我的心里也打定了主意。
  娘终于帮我梳好了头,两个发髻又整齐得一丝不乱了。我站起身,回身冲娘作了一个揖,很坚决地道:“娘,瑶儿明白了!瑶儿这就跟大哥习武去!”
  我一转身跑出了屋子,不用看也知道娘脸上必定是往日看我默书时常见的欣慰,或者说是满足的笑意。
  然而,想和做是两回事,这条经典的论述在我学武的过程中又一次得到了不容置疑的验证。
  我是“奇”,可这所谓的“奇”也不过是因为我比同龄人多了二十五年的阅历,而这二十五年,可是没有一丝一毫和武艺、和锏有关的……
  那些口诀,我早就背熟了,可是要把它们付诸实践,那可真是难上加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