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集 第六十九章 魏县告破
作者:梧桐疏影 更新:2021-12-04 14:39
月,高畅亲率大军从聊城出发,向魏县进发。
李神通率领大军从聊城败退之后,一直停留在魏县,一方面收拢残兵,另一方面修筑营寨,凭借良好的防御工事抵御高畅军的进攻,顺便等待关中援军的到来。
黎阳是一个重镇,若是丢弃,对关中李唐来说将是一个重大的损失,丧失了黄河以北的这个基地,李唐要想进袭河北高畅,日后将变得更为困难,所以,为了天下大局,黎阳断不能丢。
但是,要想保住黎阳,凭借李神通率领的这数千关西唐军,以及李世绩据守黎阳的数千原瓦岗精锐,再加上一万多投靠李唐的乌合之众抵御三万精锐夏军的进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况且,在李神通看来,只是保住黎阳并算不得了什么,保住黎阳,他在和高畅交锋的过程中依然会处在下风,他想要做的是在黎阳战役中彻底将高畅击败。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李神通决定采用了节节抵抗的战略,利用深沟高垒,层层防御,拖垮高畅军的节奏,减缓其进攻的势头,让夏军的进攻锐气得到削弱,以地盘换取时间和空间,拉长夏军的粮道,避其锋锐,最后乘夏军疲惫之际,再利用生力军一战而下,将其击溃,甚而全歼。
所谓的生力军,来自于关西方向。
在聊城被高畅打了个措手不及之后。在率军西返地途中,李神通就向关中派出了信使,希望高坐在长安庙堂之上的李渊能够向关东派出援军,争取能毕其功于一役,在一次大战之中彻底击溃河北的高畅集团。
在李神通看来,高畅所创建的政权就和瓦岗军差不多。几乎全靠个人的威望在维持,政权的根基远远比不上像李唐这样地世家大族所建立的政权稳固。
李密当初也被称之为战神,百战百胜,几乎就没有打过什么败仗,然而,一个大的败仗打下来,李密所领导的瓦岗集团顿时就分崩离析,他自己的尸首也不知所踪。高畅和李密相比,并无什么不同,他自称是天上的神君转世,天上的神灵啊!自然不是凡人可以打败的,可是,要是他真地吃了败仗,他那些狂热的信徒们还会相信那个所谓的灵宝神教吗?就算是那些信徒依旧相信,河北大地那些被他大力打压的世家豪族恐怕就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了吧?
所以,李神通决定调集重兵在黎阳给高畅重重一击,彻底粉碎他那个战无不胜的神话。
李家虽然进入关中也不过一年的时光。然而,李家本身就是世家豪族,在关中根深蒂固,经营了数十年,关中人心已然尽得,关中的人力物力也尽入其手。所以,对关中能否派出援军,李神通并不担心。
早在年初,李唐集团就有了改变兵制的打算,最新的兵制采用的是府兵制,所谓府兵制,该制度最重要地特点是兵农合一。府兵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府兵参战武器和马匹自备,这样,朝廷的财政负担当得到极大的减轻,相当于。把压力转交到了府兵身上。
李唐的地盘内,各个道都有负责府兵选拔训练的折冲府。
军府所在有地团,兵士不能随便迁徙出界;平时务农,农闲练武,有事出征,其主要任务是番上宿卫和征防。番上宿卫,即轮流到京师宿卫,由十二卫将军分领。出兵征防则由朝廷命将统率,调遣时必须持兵部所下鱼符,经州刺史和折冲府将领勘合后,才得发兵。战争结束则兵散于府,将归于朝。这样,将帅就不能拥兵自重。这是李渊为了防备拥有重兵地武将造反的一个策略。
这个制度训练出来的士卒自然比不上夏国募军制下的职业化军人,但是,按照夏国的军制,以河北诸郡那般广博的地盘,最多也只能供养八万人而已,而采用了府兵制的李唐,若是全国动员,就算是数十万大军也不难在一个月之内征召起来。
所以,单是比拼兵力的话,关中李唐远远在高畅之上,只是,李神通并不知晓地是夏国还有所谓的预备役兵制,那些预备役的民兵就相当于李唐的府兵,平时在家务农,闲时在那些退伍老兵地带领下进行军事训练,正规军若是受到了损伤,他们随时都可以补充进去。
虽然如此,李神通的盘算也不算错,夏国的士卒一个人的消耗最起码也相当于四五个唐军,不止是武器,马匹,铠甲,还有军饷,伤亡之后的抚恤金,免除的田赋,免费供应的种子,耕牛,这些都需要政府来付出,所以,夏国用来征战的军队最多只
在八万人左右,若非万不得已,高畅不会动用更多的战,不然,夏国的经济根本就支撑不起。
据李神通了解,在他领兵出征之时,兵制的改编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在他率军围攻聊城宇文化及之时,新兵制已经初见成效了!
李唐设立了十二卫,将关内各地征集来的士卒分配到各军之中,各军使用的乃是天上星辰的名字,各道的征兵府称为车骑府,每府设将军一名,副将一名,由有威望的将领担任,李神通派出使者到长安求援,并向李渊展示自己的行动计划时,李唐的十二卫已经全部建成,最初每一卫一万五千人,合计共有十八万人。
收到李神通的信件后,李渊决定采纳他的建议,向他派出援军,在黎阳重创高畅,继而北上进攻夏国,可是,这个时候定杨军刘武周在山西的攻势越发强盛,兵锋已经直指河东,河东一下,关中也就像美丽的宫女一样**裸地摆在了定杨军的面前。
晋阳,河东,关中是李唐立家的根本,不容有失,相比之下,关东的黎阳就没有这么重要了,毕竟,和定杨军作战是在李唐的腹地,和夏军作战,却是在别人的地盘内,孰重孰轻,自然不言而喻。
—
因此,就在关中的大军准备向关东进发之际,一个从皇宫飞马奔来的信使止住了他们的行动,他们仍然要出兵,目的地却转为了河东,就在不久前,定杨军的黄子英部刚刚击败了姜宝谊和李仲文,河东战事吃紧,前方的裴寂急需援军。
最后,魏县的李神通等来的却只是李渊的一封信,在信中,李渊向李神通坦承了皇朝所面临的困难,他希望李神通能发扬李家皇族特有的坚韧性情,利用不多的一点残兵在黎阳拖住夏军前进的步伐,保住黎阳仓,保住黄河以北的前进基地,待唐军主力在河东击败定杨军,定会在第一时间穿越太行,前来救援。
看了李渊的来信,李神通气得满面通红,很不客气地将自己这个堂兄的来信撕得粉碎。
他生气并非因为李渊没有向关东派来援军,他生气的是,李唐尚未真正统一天下,底下的那些文武大臣们就在为权力展开了争斗,而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不和睦。
这次,李渊之所以没有派击败了西秦薛仁果的秦王李世民去迎战定杨军,而是让裴寂带兵迎战,就是出于政治上的一种考量,他这样做是为了维护太子李建成的威权。
裴寂和刘文静都是太原起兵的重要功臣,现在,裴寂位在刘文静之上,一是裴寂和李渊的交情要深厚一些,然而,更重要的是,裴寂支持的是太子李建成,而刘文静却和秦王李世民交情甚密,为了日后不致发生骨肉相残的悲剧,李渊才借着打压刘文静警告建立了大功劳的秦王李世民,让其安分守己。
所以,在正该派秦王李世民出征河东迎战定杨军的时候,李渊没有让正在长春宫(今陕西大荔县)练兵的李世民出战,而是让裴寂担任了前军统帅。
在李神通看来,这简直就是一个昏招,裴寂常年参赞军机,却没有独自领军作战的经验,让他和骁勇善战的定杨军作战,凶多吉少啊!
可是,李神通人在关东,距离关中有千里之遥,也无法当面劝说李渊,生气虽然生气,却也只能徒唤奈何,也只好按照李渊的军令行事了。
当高畅率领大军从聊城出发,气势汹汹朝魏县杀奔而来时,李神通不仅没有主动迎敌,也没有凭借事先修好的防御工事抵御,而是采取了退缩的姿态。
他将元宝藏和他的本部人马留在了魏县,让其抗击高畅军的进攻,务必坚守三天,减缓夏军的行进步伐,他自己则率领主力向西退却,与黎阳的李世绩会师,在黎阳修筑了第二道防线。
元宝藏并没有能减缓夏军的行进步伐,在夏军抵达魏县的当天,魏县守军就在夏军大规模的投石车打击之下士气尽丧,没待夏军展开正式的攻城行动,元宝藏就已开城投降了,不管怎么说,他对李唐的忠心还没有达到以身殉城的地步啊!
六月中,夏军沿永济渠进抵内黄,同日,孟海公部进入了东平郡,而夏军李靖部前锋已然进入了彭城郡,兵锋直指彭城。58
李神通率领大军从聊城败退之后,一直停留在魏县,一方面收拢残兵,另一方面修筑营寨,凭借良好的防御工事抵御高畅军的进攻,顺便等待关中援军的到来。
黎阳是一个重镇,若是丢弃,对关中李唐来说将是一个重大的损失,丧失了黄河以北的这个基地,李唐要想进袭河北高畅,日后将变得更为困难,所以,为了天下大局,黎阳断不能丢。
但是,要想保住黎阳,凭借李神通率领的这数千关西唐军,以及李世绩据守黎阳的数千原瓦岗精锐,再加上一万多投靠李唐的乌合之众抵御三万精锐夏军的进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况且,在李神通看来,只是保住黎阳并算不得了什么,保住黎阳,他在和高畅交锋的过程中依然会处在下风,他想要做的是在黎阳战役中彻底将高畅击败。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李神通决定采用了节节抵抗的战略,利用深沟高垒,层层防御,拖垮高畅军的节奏,减缓其进攻的势头,让夏军的进攻锐气得到削弱,以地盘换取时间和空间,拉长夏军的粮道,避其锋锐,最后乘夏军疲惫之际,再利用生力军一战而下,将其击溃,甚而全歼。
所谓的生力军,来自于关西方向。
在聊城被高畅打了个措手不及之后。在率军西返地途中,李神通就向关中派出了信使,希望高坐在长安庙堂之上的李渊能够向关东派出援军,争取能毕其功于一役,在一次大战之中彻底击溃河北的高畅集团。
在李神通看来,高畅所创建的政权就和瓦岗军差不多。几乎全靠个人的威望在维持,政权的根基远远比不上像李唐这样地世家大族所建立的政权稳固。
李密当初也被称之为战神,百战百胜,几乎就没有打过什么败仗,然而,一个大的败仗打下来,李密所领导的瓦岗集团顿时就分崩离析,他自己的尸首也不知所踪。高畅和李密相比,并无什么不同,他自称是天上的神君转世,天上的神灵啊!自然不是凡人可以打败的,可是,要是他真地吃了败仗,他那些狂热的信徒们还会相信那个所谓的灵宝神教吗?就算是那些信徒依旧相信,河北大地那些被他大力打压的世家豪族恐怕就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了吧?
所以,李神通决定调集重兵在黎阳给高畅重重一击,彻底粉碎他那个战无不胜的神话。
李家虽然进入关中也不过一年的时光。然而,李家本身就是世家豪族,在关中根深蒂固,经营了数十年,关中人心已然尽得,关中的人力物力也尽入其手。所以,对关中能否派出援军,李神通并不担心。
早在年初,李唐集团就有了改变兵制的打算,最新的兵制采用的是府兵制,所谓府兵制,该制度最重要地特点是兵农合一。府兵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府兵参战武器和马匹自备,这样,朝廷的财政负担当得到极大的减轻,相当于。把压力转交到了府兵身上。
李唐的地盘内,各个道都有负责府兵选拔训练的折冲府。
军府所在有地团,兵士不能随便迁徙出界;平时务农,农闲练武,有事出征,其主要任务是番上宿卫和征防。番上宿卫,即轮流到京师宿卫,由十二卫将军分领。出兵征防则由朝廷命将统率,调遣时必须持兵部所下鱼符,经州刺史和折冲府将领勘合后,才得发兵。战争结束则兵散于府,将归于朝。这样,将帅就不能拥兵自重。这是李渊为了防备拥有重兵地武将造反的一个策略。
这个制度训练出来的士卒自然比不上夏国募军制下的职业化军人,但是,按照夏国的军制,以河北诸郡那般广博的地盘,最多也只能供养八万人而已,而采用了府兵制的李唐,若是全国动员,就算是数十万大军也不难在一个月之内征召起来。
所以,单是比拼兵力的话,关中李唐远远在高畅之上,只是,李神通并不知晓地是夏国还有所谓的预备役兵制,那些预备役的民兵就相当于李唐的府兵,平时在家务农,闲时在那些退伍老兵地带领下进行军事训练,正规军若是受到了损伤,他们随时都可以补充进去。
虽然如此,李神通的盘算也不算错,夏国的士卒一个人的消耗最起码也相当于四五个唐军,不止是武器,马匹,铠甲,还有军饷,伤亡之后的抚恤金,免除的田赋,免费供应的种子,耕牛,这些都需要政府来付出,所以,夏国用来征战的军队最多只
在八万人左右,若非万不得已,高畅不会动用更多的战,不然,夏国的经济根本就支撑不起。
据李神通了解,在他领兵出征之时,兵制的改编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在他率军围攻聊城宇文化及之时,新兵制已经初见成效了!
李唐设立了十二卫,将关内各地征集来的士卒分配到各军之中,各军使用的乃是天上星辰的名字,各道的征兵府称为车骑府,每府设将军一名,副将一名,由有威望的将领担任,李神通派出使者到长安求援,并向李渊展示自己的行动计划时,李唐的十二卫已经全部建成,最初每一卫一万五千人,合计共有十八万人。
收到李神通的信件后,李渊决定采纳他的建议,向他派出援军,在黎阳重创高畅,继而北上进攻夏国,可是,这个时候定杨军刘武周在山西的攻势越发强盛,兵锋已经直指河东,河东一下,关中也就像美丽的宫女一样**裸地摆在了定杨军的面前。
晋阳,河东,关中是李唐立家的根本,不容有失,相比之下,关东的黎阳就没有这么重要了,毕竟,和定杨军作战是在李唐的腹地,和夏军作战,却是在别人的地盘内,孰重孰轻,自然不言而喻。
—
因此,就在关中的大军准备向关东进发之际,一个从皇宫飞马奔来的信使止住了他们的行动,他们仍然要出兵,目的地却转为了河东,就在不久前,定杨军的黄子英部刚刚击败了姜宝谊和李仲文,河东战事吃紧,前方的裴寂急需援军。
最后,魏县的李神通等来的却只是李渊的一封信,在信中,李渊向李神通坦承了皇朝所面临的困难,他希望李神通能发扬李家皇族特有的坚韧性情,利用不多的一点残兵在黎阳拖住夏军前进的步伐,保住黎阳仓,保住黄河以北的前进基地,待唐军主力在河东击败定杨军,定会在第一时间穿越太行,前来救援。
看了李渊的来信,李神通气得满面通红,很不客气地将自己这个堂兄的来信撕得粉碎。
他生气并非因为李渊没有向关东派来援军,他生气的是,李唐尚未真正统一天下,底下的那些文武大臣们就在为权力展开了争斗,而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不和睦。
这次,李渊之所以没有派击败了西秦薛仁果的秦王李世民去迎战定杨军,而是让裴寂带兵迎战,就是出于政治上的一种考量,他这样做是为了维护太子李建成的威权。
裴寂和刘文静都是太原起兵的重要功臣,现在,裴寂位在刘文静之上,一是裴寂和李渊的交情要深厚一些,然而,更重要的是,裴寂支持的是太子李建成,而刘文静却和秦王李世民交情甚密,为了日后不致发生骨肉相残的悲剧,李渊才借着打压刘文静警告建立了大功劳的秦王李世民,让其安分守己。
所以,在正该派秦王李世民出征河东迎战定杨军的时候,李渊没有让正在长春宫(今陕西大荔县)练兵的李世民出战,而是让裴寂担任了前军统帅。
在李神通看来,这简直就是一个昏招,裴寂常年参赞军机,却没有独自领军作战的经验,让他和骁勇善战的定杨军作战,凶多吉少啊!
可是,李神通人在关东,距离关中有千里之遥,也无法当面劝说李渊,生气虽然生气,却也只能徒唤奈何,也只好按照李渊的军令行事了。
当高畅率领大军从聊城出发,气势汹汹朝魏县杀奔而来时,李神通不仅没有主动迎敌,也没有凭借事先修好的防御工事抵御,而是采取了退缩的姿态。
他将元宝藏和他的本部人马留在了魏县,让其抗击高畅军的进攻,务必坚守三天,减缓夏军的行进步伐,他自己则率领主力向西退却,与黎阳的李世绩会师,在黎阳修筑了第二道防线。
元宝藏并没有能减缓夏军的行进步伐,在夏军抵达魏县的当天,魏县守军就在夏军大规模的投石车打击之下士气尽丧,没待夏军展开正式的攻城行动,元宝藏就已开城投降了,不管怎么说,他对李唐的忠心还没有达到以身殉城的地步啊!
六月中,夏军沿永济渠进抵内黄,同日,孟海公部进入了东平郡,而夏军李靖部前锋已然进入了彭城郡,兵锋直指彭城。58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