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作者:古龙岗    更新:2021-12-04 13:18
  于中笑道。
  “远交近攻?”胤禟想了一下,朝于中看了一眼。
  “没错。就是这招。旁庶普邦是印度大邦,号称‘印度粮仓”
  地位仿佛于我大清的江苏。这么好的一个地方,又是邻近我军,又岂能让别人占了去?”于中笑道。
  “呵呵,于军门果然善于谋算。”胤禟也跟着笑了起来,“那些图谋莫卧儿王室的势力恐怕都想不到,他们趁着王室攻打旁庶普邦,实力有所损失的时候再将王室打败,夺下了王室的土地财富,却也为我们扩涨势力提供了机会。以后,倒霉的就会是他们了。”
  “这岂不是说,我军出手地机会并没有很多?”图里琛一直在思索于中的这几招,得出的结论却让他感到有些气馁。
  “孙子曰: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又曾言: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昔日少见于将军与敌对决于疆场,却得皇阿玛与飞扬古诸大将军看重,连连荣升,还曾心有嫌隙。今日胤禟才知,终是皇阿玛见识高深,飞扬古诸位大将军眼光独到。伐谋伐交,而少伐兵攻城,动兵之时。多为威摄逼迫。此既,可减小伤亡,亦可增我胜算。于将军果然不愧是我朝一等一的大将!”
  胤禟打断了图里琛的抱怨,朝于中赞道。
  “九阿哥谬赞了!”这话老子爱听。于中“谦逊”地笑了一下。
  心里却有些自得,他倒是没想过这些。其实,他以前也挺想正面跟敌人打的,可是,那方面他实在是拿不太上台面,只能献丑不如藏拙了。
  “娘的,你个死老九,这么明目张胆的拍马屁,亏你做得出来。
  不要脸了你。”胤干我对胤禟的话大感鄙视。为了拉拢于中这个本地的实权派,居然这么做。在他眼里,可是丢够了皇族的人了。
  “其他势力的人难道就猜不到我们地计划?说不定,也有其他的势力会趁着我们的注意力在王室和锡克人的身上,兵力有所倾斜的时候来谋算我们呢!”胤礻我心里不满别人不知道,图里琛带来的将领又有人问起了另一个问题。
  “不错。确实是有人也在谋算我们。而且,这些势力之中,恐怕还有九阿哥的熟人呢!”于中笑道。
  “我的熟人?”胤禟一怔。
  “哦?九哥你什么时候跑到印度交过朋友?怎么没听你说过呀?”
  胤干我嘻笑道。
  “前年九阿哥不是去过江南吗?”于中提醒了一下胤禟。
  “于军门,你说是的英夷?”胤禟少有几次出差的机会,每一次都记得清清楚楚。自然是立即就想到了于中说地是谁。
  “没错。英国人在孟加拉一带活动,一直谋划着侵吞印度,只不过他们现在地实力还比较薄弱,再加上他们本国正在与人交战,腾不出手来,所以一直在等机会。现在被我们抢了先手,自然会有所不满。
  现在,据我手下北方邦那些印度贵族的查探,英国人似乎正与孟加拉一带的几个势力进行交往,想来是有所图谋。而且,针对我们地可能性还不小。”于中笑道。
  “小小英夷,也敢与我大清相争?我看他们当真是不知死活!”胤干我冷哼了一声。
  “于军门不必为此事担忧。据我所知,皇阿玛已经准备调福建水师南下支援南海水师,到时,那英夷不来便罢,来了,便不容他们轻狂!”胤禟笑道。
  “福建水师南下,那日本怎么办?满洲水师应付得过来吗?”于中皱眉问道。满洲水师这几年被康熙分出去不少,实力已经大大不如以前,恐怕很难压制得住整个日本。
  “于军门尽可放心。此事皇阿玛已有安排。八哥会取道朝鲜而入日本,‘调解,日本正争战的两方势力。就算他们要打,也得等到咱们空出手来才行!”胤禟笑道。
  “这就好。”于中松了一口气。日本的重要性可是不容置疑的。
  那么一个国家,除非完全并入中国,要不然,什么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在他看来,宁可不要印度,也绝对不能放过日本,毕竟,这两者完全不在一档次上。
  “朝廷要调派水师来助战?那领兵的是谁?难道是施世膘?他不是已经当了兵部侍郎了吗?”鄂伦岱又朝胤禟问道。
  “不是施世膘。”胤禟看着鄂伦岱的脸笑了笑,又转过头对于中说道:“其人这人于军门并不陌生,据皇阿玛所露出的口风,这位领兵的将领很有可能也是出自于军门你的麾下。”
  “难道……年羹尧?!”于中一皱眉,脱口说道。
  第三卷 物华天宝
  第三百二十八章 暂停
  说实话,于中并不想让年羹尧到印度。以那家伙的凶狠残暴,对付日本人最为合适,到南洋也可以,扔到印度就有些“大材小用”了。
  对付印度这个很难在实际上统一,性格实际上也十分软弱的国家,在康熙的众多儿子之中,于中一向认为,八面玲珑又不缺强硬手腕儿的老八才是最合适的人选,老九虽然差点儿,也算凑和。可是,康熙的做法总是让人感到难受。很显然,年羹尧是康熙用来预防他和九、十两个皇子的。那老家伙是想在印度玩个“三足鼎立”,用以确保清廷在这里的统治权。
  不过,于中也知道,海军的出战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当年为了谋算日本,他就私下准备了好几年。而从中国沿海到印度更不比去打日本或者南洋诸岛,其间有太多的不可定数。尤其是离国土太远,没有十足的准备,康熙就算要派,也要等上一段时间。
  可是,于中虽然明白康熙不会马上就派年羹尧过来,却也知道自己没有什么能够应对的法子。因为,他没有时间。太多的事情在等着他去做。
  他首先要拿下富庶的旁庶普邦,尔后再侵吞莫卧儿王室的领地和财富,占据印度北部的大部分地区,来一个“挟莫卧儿以令印度”。就算这一招没有多少用处,也会有利于他们明正言顺的侵吞印度的其他地方。不过,等到稳定了最近可以占据的地区之后,他才能进一步向东发展,将所控制的领土向海边扩张。这些事情,一两年之内根本就不可能完成,而且,由于英国等西方势力的存在,到时他也必定需要年羹尧的水师来帮忙。并且,年羹尧的势力还不能小了才成。毕竟。英国那些西方国家的海战水平不是吹出来的,而是几百年千锤百炼出来的真材实料儿。
  如果真地发生冲突,必须全力以赴,容不得半分马虎大意。
  不过,于中虽然知道,却也没有在这些方面纠缠太多的心思。印度毗邻中国,清廷只要敢下决心,任何人都休想轻易地在这里逍遥。以英国人目前在东方的实力。如果真的惹火了康熙,后果绝对难料。再加上印度的传统和各种问题,他也没有打算在这里建立什么势力。换一种说法,就是印度可以当作殖民地,却不能当作真正的国土。要不然,光是这里的宗教与民族矛盾就能让人烦不胜烦。毕竟,这也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文化历史传承的国度,没那么容易就会被中华文化改变。就算能敢变,以中国文化地强大融合力,恐怕至少也需要一百年左右的时间才行。所以。别人想闹就闹去。反正他才懒得管。而且,以康熙的见识,如果只是想彻底控制住这里想必也不会有太大的麻烦。何况。只要打通了缅甸方面,再开出一条路来,中国可以更快的出兵到达这里,到时,无论是谁在印度,都得乖乖地小心中国的态度。而为了确保在印度的巨大利益,清廷也肯定会加强对中南半岛的控制,以防其从中捣鬼,而这种控制,最好的方法自然就是直接占领了。
  所以。于中很快就把康熙这些安排所带来的不快给抛到了一边,专心进行自己地对印度北方地侵吞计划。
  而就在于中想方设法的以最小的代价来换取自己地最大利益的时候,清廷在西北的战事也进入了尾声。
  阿拉布坦趁着城破之时的混乱逃出了伊犁,躲到了俄罗斯人的阵营里。可是,对于他助战的请求,俄罗斯人却并不怎么热衷。事实上,俄罗斯并不太想与清廷交锋。他们本来的打算是威慑!以自家军队的威慑力让清军有所顾忌,放松对准葛尔的攻击,直至不得不退回原地。俄罗斯的想法很好。他们有这种想法是因为吃清朝地亏太多了。虽然他们也曾从中得益。借助跟荷兰等国的交易,成功聚集了大笔的财富,并且顺势发展了自己,还取得了梦寐以求了几百年的出海口。成了欧洲各国不得不侧目而视的北方强国。可是,同样的,他们也失去了很多,尤其是领土。虽然被清廷割去的那些领土上人烟稀少,可是,看到国家面积募地减少了那么大的一部分,俄罗斯人的感觉却并不太好。尤其是经过几年跟西欧各国地交战,他们的国库消耗已经十分严重,再加上清朝人对南方航道的开发,西伯利亚商道的利益也越来越少。他们就更加感觉自己吃了亏。
  不过,清朝终究是个庞然大物。所以,那位夺了弟弟彼德的皇位,取而代之成为俄罗斯一代英明女沙皇的苏菲娅公主最后否决了臣下重新夺回东部领土的建议,转而改为扶持准葛尔!并与准葛尔新可汗阿拉布坦秘密签定了互助合约。事实上,苏菲娅一直以为,先前俄罗斯没能完全的支持实力比阿拉布坦还要强大的葛尔丹,使之最终被康熙得以集中全力击败根本就是一个大大的失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