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作者:刘墉    更新:2021-12-04 11:57
  所以他们心中的哲理可能是:
  你成功,所以我们奉承你。由于我们如此地奉承,所以你应该成功。如果你失败,则有
  负于我们的招待。不知你听完这段话,会有什么感想?你觉得人们大现实?还是维系成功的
  不易?
  其实这世界本来是如此的,譬如看戏时,掌声会引来更多的掌声;嘘声也可能勾起更多
  的嘘声。不论我们怎么说“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那添花的毕竟要比送炭的多。
  所以,当你获得奉承的时候,千万要注意你为什么被奉承,而且应该知道,如果失去了
  那被奉承的东西,你也可能失去己获得的一切。
  由于你在学校担任指导数学的工作,那些被指导的同学,为了表达他们的谢意,纷纷请
  你看电影,你觉得别人的盛情难却,而一一赴约,使我不得不讲以上的这段故事给你听。
  请不要觉得我太现实,否定了人们超现实的一面与友情的价值。但我也必须强调,在任
  何情况之下,你都要保护自己的根本,如同那位写时事评论的学者所说:“今天我不赴约,
  只要稿子写得好,改天还有得约。相反地,今天我去了,写作的水准降低,连着几次,就再
  也没人请了!”
  这种道理,不仅今天值得你深思,而且可能受用一辈子!
  有一天你会发现总是拉你一把,那强有力
  的大手,居然孱弱而颤抖地伸出来,请求你的
  扶持;有一天你心中永不衰颓的老人,可能写
  出最后两个,已经难以辨认的字:“救我!”
  恒星的殒落
  上个星期天下午,看见你祖母坐教会的交通车回来,我叫你出去接,并从窗帘间察看,
  发现你站在车门前,盯着八十罗的老祖母,颤悠悠地从高大的车上溜下来,竟然不知道过去
  扶一把。天哪!我当时真是火冒三丈。如果是如此,我又何必叫你出去接车呢?
  多日来,我试着平复火气,思索这个问题,并从自己的成长经验中寻找答案,终于在报
  纸的一条新闻里找到了原因,我发现即使是今天的我自己,也可能犯有跟你同样的错误。
  “巨人离席——一敬悼一代文学大师梁实秋先生”
  当我早晨在报纸的副刊上看到那巨大的黑字标题时,真是惊恸极了,不仅由于梁实秋先
  生曾是我们的旧识和家中贵客,且是收藏我作品的知音,更因为他是我最敬重的一位学者。
  我常对朋友说,梁实秋教授才称得上是真正的才子,因为他不仅从年轻时,就成为文艺界的
  先兵,更毕生致力,直到八十多了,仍然创作不懈。有些人是一闪即逝的流星,有些人是偶
  然出现的慧星,梁实秋先生却有如长久不衰的恒星。
  但是恒星似乎也有陨落的时刻,虽然他是那么豁达,认为“人死即如烛灭”.更说“死
  欲速朽,何用铺张”,但是在生命终途的时刻,还是做出最后的挣扎。
  当我谈到丘彦明小姐记录,梁教授在临终时写下“救我”的纸条,又狂喊“我要死
  了!”“给我大量的氧!”时,我有一种无比的惊动,我不敢相信,这是那位蒲洒视生死如
  浮云的一代大师所说出的话,我甚至有些发怒,责怪他为什么如此不够豁达?而真正应该
  说,我懊恼他居然毁坏了我心中的文学偶像———永不衰老、永不停笔的梁实秋。
  但,人毕竟是要老的,即使在千万人心中不朽的英雄,也会像射出的箭,无论多么强
  劲,在飞越呼啸之后,总有坠地的一刻。对于崇拜他的人,或许会有短暂无法接受的时间,
  但终究要承认这个千古不易的事实。
  同样地,我发现把你从小照顾到大的祖母,在你的心中,即使已经八十高龄,仍然是那
  个一如往昔伟大的奶奶。虽然过去,你曾是她一手抱在杯中,一手炒菜的娃娃,而今则已高
  出她两个头。但在她心中,你仍是娃娃;在你心中,她也仍然是能将你一手举起的超级祖母
  (SuperGrandma)。
  问题是,大家都错了!如同我一直到梁教授死去,仍难以接受现实般,我们都应该逐步
  调整自己的位置,即使这调整是痛苦的,带有英雄偶像破灭的感觉,但若不这样,世界如何
  继往开来。新旧交替呢?
  年轻人!有一天你会发觉,总是跑在你前面,被你同学称为“不累的机器人”的父亲,
  居然会跟在你身后狂喘;有一天你会发现别人买你的面子,却不再买你父母的交情;有一天
  你会发现总是拉你一把,那强有力的大手,居然孱弱而颤抖地伸出来,请求你的扶持;有一
  天你心中永不衰颓的老人,可能写出最后两个,已经难以辨认的字:“救我!”
  年轻人!扶你的祖母一把!在外出时,为她探看前面的路,预警每一块不平的地面,并
  为她推开厚重的门,说:“小心!别辗了手!该带的东西带了吗?”如同老人家以前对你说
  的一般。
  这样,你就真正地成熟了。而且老一辈也便可以安然地离去,因为留在你心中的,是他
  们不朽的精神形象,而非暂时的肉体衰逝!
  书印好了,就是死的,人脑则是活的,你必
  须将这些死的资料,用最有效的语言、方法,输
  入你的人脑之中。
  读书的方法
  今天你问我该怎么念书。如果你指的是读课本、考高分,我想自已是没有资格回答的,
  因为我高中的学业成绩并不好,全靠联考之前的猛力冲刺,才进入师范大学。但是,我又
  想,说不定这种冲刺的经验,倒可以供你参考。
  我觉得脑子里一定有个死角,因为念书时,常有些东西硬是进不去。碰到这种情况,我
  绝不硬背,而将那正面的冲突改为消耗战。方法是将背不进的要点,写在课本靠近页边的位
  置,每次读书之前,先快速翻阅一遍,使那些字闪过脑海,仿佛分期付款,一个月下来,自
  然就记住了,反比那硬背的东西结实。
  我也利用谐音的方式来记东西,这是从初中。许多学生就使用的方法。譬如“危险”是
  “单脚拉屎”(Dangerous)。“大学”是“由你玩四年(University)。又譬如我背长江
  沿岸的十个二等港,只用了一句话“震元安九月常常杀一万”,意思是“政治不安定,九月
  秋决时处死的人往往高达一万”,虽然句子没有道理,却让我到今天还能记得“镇江、芜
  湖、安庆、九江,岳阳、长沙、常德。沙市、宜昌、万县”,有人大为惊讶,封我为“电
  脑”,岂知我是用了特殊的读书方法。
  如果你到我书架上找,当会发现一大包“方块字”。以小纸片做札记,和以立块字帮助
  记忆,是我至今仍用的方法。譬如近来临习明朝韩道亨的“草诀百韵歌”,由于草字与楷书
  的笔画顺序有很大差异,许多字不易记得,我就将它们制成方块字,正面写楷书,背面写草
  字,口袋里揣上一把,随时摸出来,看到楷书就想草书,见到草字则加以辨别,倒也能事半
  功倍。
  此外,古人有所谓的’锦囊集句”,方法是将平日的灵感写在小纸条上,先投入锦囊,
  有空时再取出来整理,将断片的灵感集合为大的篇章。我也采取这个方法,不论乘车、走
  路,甚至上厕所时,只要有灵感,就写在随身携带的小本子或名片背后,统统集中在一个地
  方,虽然很可能一两年之后,才有暇拿出来整理。但是就用这个方法,我在百忙中居然能写
  成七本《萤窗小语》和《点一盏心灯》。如果我不知道把握每一个小灵感而任它飞逝,怎么
  可能有这些成绩呢?
  还有一点,在这个知识爆发的时代,你会发现书念不完,在做学问时却又需要有广博的
  涉猎,所以你必需懂得整理繁杂的资料。书买回来,即使没时间细看,也要将前言、目录翻
  过。则碰到问题时,可以回想曾在某书见过相关的资料,而找到需要的东西。
  同样的道理,百科全书的检索目录、各种字典、辞典、植物典、句典、名典、世界历史
  年表、地图,也是必备的。甚至像国家地理杂志这类书,由于资料丰富,很具有参考价值,
  为了检索方便,你也可以去函买一本数十年来的目录。纽约时报集合各种重大新闻的(首版
  集成》(PageOne),和百科全书的年鉴也很有用。
  总之,书印好了,就是死的,人脑则是活的,你必须将这些死的资料,用最有效的语
  言、方法,输入你的人脑中。并将这些资料,放在身边,如同电脑磁碟一般,随时等你插
  入,将你要的东西整理出来!
  每个人都有他自己读书的方法,我只是将自己的提出来,供作参考。如果你的程序语言
  (Language)更适用,当然还是用你自己的比较好。
  最好的老师,教你活的学问,且由其中引
  导出更宽广的天地。
  活的历史
  听完你讲述历史老师给的假期作业,实在令我佩服他。
  相信你们现在正念到欧洲的百年战争,所以老师会教你们假设自己是生在那个时代,而
  又身为报纸的主编,以现代的方式,来编写一份当时的报纸。
  于是你们要与社论,根据事实绘声绘影地写专访、配插图、漫画、气象预报,甚至还杜
  撰几个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