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作者:弃智    更新:2021-12-04 09:24
  “我倒不这么看。”叶扬天哈哈一笑,“师太,董双蔻要做的改革,恐怕是会自上而下……我觉得,他应该会找个合适地时候,对全世界说他是神仙----反正他也能证明,不怕别人不信。然后……不是要光大道门?那就得拆庙了,用迅雷不及掩耳地手段,把什么佛教名山,古刹大庙都一勺烩了,弄不好还会去国外找基督教、天主教、回教、犹太教……嗯,还有什么教?总之,全都给灭了……其实,这样挺好。”
  “啊?”净妙被叶扬天的狂言惊得呆了,只喃喃地,“他……敢如此?”
  “有什么不敢的?”叶扬天淡淡地反问净妙,“他是神仙,有这个本事。”
  “但……”净妙面上起了愤懑之色,正要反驳,却又被叶扬天打断。
  “师太,你是要说佛门也不是好欺负的?我看未必。”叶扬天笑问,“你以为董双蔻这么做了,观世音菩萨,还有上帝耶和华,真主……叫什么来着?阿拉还是阿訇?这个……罪过,当我没说---我是说,他们会出来干涉吗?”
  净妙默然。
  “不可在世称神。”叶扬天地神色从未有过地严肃起来。
  “我想过很多,全世界有很多教派,信仰不一,我总算也上过天庭,知道这些教派和信仰所宣扬地神迹都是真地----现代社会,信仰缺失,他们为什么不多派几个神仙、使徒下界?起码也能让人心向善不是?”
  “阿弥陀佛。”净妙低头念了一声佛号,并不回答。
  “就是不可在世称神。”叶扬天重复了一遍,轻轻地说了下去,“现实社会有它自己地规律,如果各种教派都派人下来---结果就是宗教战争蜂起----不但是神与神之间,整个世界全会卷入,最后不可收拾。”
  “天庭度我成仙,这种手段已然违规,往最轻里说也是打了一个擦边球。”叶扬天叹息着,“我算是小心的,不敢站到最前头来……啊,当然我也懒……”
  “阿弥陀佛。”净妙似乎是要保持这种沉默到底了。
  “看样子我说得太多了。”叶扬天盘膝坐下,冲净妙微笑起来,“师太,我不再多说就是。”
  “阿弥陀佛。”净妙又称了一声佛号,这才开口,“叶施主,凡事心知便可,不必付诸言语……”
  “我说了我不再多说。”叶扬天点头,忽然又说,“不过师太可以放心,董双蔻……不会有好果子吃就是了----你说等我离开这朵莲花就可以去找他,去除他的心底魔障什么的,我看,也用不着我。”
  “哦?叶施主这是何意?”净妙眉毛一跳。
  “古代----大概是南宋?梁山泊一百零八将聚义地那个年头,有这么一句话:若要官,杀人放火受招安。我看董双蔻要改革局面,走的恐怕也是杀人放火的路子。可是……”叶扬天笑着,顾左右而言他,“他是神仙,理所当然地要站在最高处----师太你想,谁会招安一个神仙回来成天供着他?”
  “嗯?”净妙的眉头轻轻皱起,像是想到了什么却又不敢肯定的模样。
  “师太,我打包票。”叶扬天的笑容有些诡秘,神色发冷,语气却是恨恨的,“咱们那位韩处长,可不简单得很呢!”
  第十四集
  第七十九章 这年头,一切为了全人类的信仰自由。(上)
  董双蔻发自内心地笑着。
  面对韩无熠摆出的这副架势,他由衷地感到好笑:这年头,居然真有人敢杀神仙?
  如果换成是个不懂利害的疯汉如此叫嚣,董双蔻或许还不会笑得如此欢畅,但韩无熠数日以来小心翼翼百依百顺的姿态早说明了他非常清楚天命不可违背,神仙不可亵渎,这样一个人竟然也会孤注一掷搞图穷匕见的把戏,这不得不让董双蔻发笑。
  “韩无熠,你想过后果没有?”董双蔻好笑地发问。
  韩无熠的面孔在他对面,一块液晶屏幕上显露出来,屏幕很大,连毛孔也能看得分明,更显得韩无熠的表情僵硬,脸色铁青。
  这里,是新疆的戈壁,一座空旷的地下军事基地,离当初曾被叶扬天利用过的“公安九处特别训练场”不远。
  几天之前,董双蔻踏进韩家在中南海西侧的小楼,轻描淡写地吩咐韩无熠为他做事,韩无熠将脸色苦了又苦,终于还是答应下来----当时董双蔻已动杀心,若听得半个不字,韩无熠的下场就是跟叶扬天一样变成了渣飞得“到处都是”,也由不得他不应。
  于是,董双蔻便下了第一道“灭佛令”。
  董双蔻出现在韩无熠面前的时机经过他的计算:以渤海海滨舰队出动的架势,他自看得出“官家”已下了诛杀的决心,便是这其中经过了叶扬天的鼓动也罢,事过之后,自己再度出现就隐有兴师问罪之意,未免尴尬。
  董双蔻自不在意这些,他只想着如何出现更能对韩无熠造成心理压力,这才刻意多拖了几日。果不其然,韩无熠当真是言听计从了。
  书房夜谈的第二天,一篇《有关在全国范围内加强打击封建迷信,破除佛教腐朽思想的建议》首先被炮制出来。堂而皇之地提交到了国家宗教事务局。这篇“大文章”骈五骊六地说了一大套,中心思想就是五个字:“我讨厌和尚!”
  《建议》直接就把宗教事务局上下人等砸了个晕头转向外加义愤填膺----除开最近新疆、青岛闹灾的不和谐音,“人飞”已经大行其道,多少年没人见过的满身神通本领的老道士一窝一窝地冒出来,宗教事务局恰逢其会扬眉吐气,正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出气都比往常粗三分的时候,居然有人就敢太岁头上动土了?
  要依局里多数人的意见,管那个提出《建议》地家伙去死。不找座名山大寺里的高僧念经把他咒杀了就算对得起人了,局长曾景善却力排了众议,对《建议》极为重视:他认得这份《建议》的起草者虽然只是个没什么名气的政协委员,但那人是“另一套系统”里的----现在国际局势紧张,最上头那一位又莫名其妙地重病不起,明摆着是要“变天”,这个节骨眼儿上。作为有数的几个政府机关的领导人之一,最重要的就是:不能站错队!
  也就是说,这份《建议》非得认真对待不可。
  但这位可怜地曾局长挠破了头皮也没弄明白:
  和尚怎么就招人讨厌了?前几天我还刚发表讲话说是“与中国文化水乳交融”,怎么一转眼就成了“腐朽思想”?
  话说回来我专管这个,怎么就没人通知我一声呢?
  按理为了表示对这份《建议》的重视。曾局长应该召集全局人员开会讨论,但这个会傻子也知道根本开不得:虽然宗教事务局的人员不全都是和尚老道,但既然吃这碗饭,耳濡目染的也有了不少信徒,对外不好说什么,对内一个个地都虔诚得紧,每年都抢着去烧寺里的头柱香;把这么一伙人叫到一块儿讨论“怎么破除佛教腐朽思想”?
  曾局长还不想尝试一下被群众嘘声轰下台的滋味。
  另外他也纳闷:如果说是上头风向要变。甚至就是说要冒天下之大不韪拿佛教开刀了,也不该把这份《建议》送到宗教事务局来啊?人代会、党代会,管事不管事的还有政协会议,都是干什么吃地?
  不管宗教事务局的曾景善曾局长的两头受气左右为难,在韩无熠授意之下做出来的这件没谱的事情,实际上是下了一步闲棋,做给董双蔻看地:
  您老人家不是说要灭佛?您看,我都把灭佛的檄文送进他们老窝里头去了……
  如果换成叶扬天,自然能够一眼看穿韩无熠是在敷衍塞责,但董双蔻却不然。让一个空降到现实社会的大罗金仙弄明白政府机构的运转规律,需要耗费时日、更需要一些血的教训----至于得到了“血的教训”之后这位大罗金仙有没有完蛋大吉,那不在韩无熠的考虑范围之内。
  不过,总之。董双蔻以为是官僚扯皮。这才没有让自己地命令得以贯彻实施。。。这让他毫无办法,从天到地。但凡管事的人一多,效率自然就上不去,这是普遍规律,怪不到任何人的头上。
  对于天庭倡导的“改革”,董双蔻的理解很简单,就是让“凡人”信仰我教,有本事的活着飞升,为天庭补充下层官员;没本事的带着信仰转去阴曹地府,从鬼兵干起,到头来简拔为普通天兵;简而言之,就是用尽一切手段,为天庭补充有生力量。
  为达成这一目标,首要的就是信仰的培植,灭佛,实乃题中应有之义。
  然而正是在董双蔻看来毫不稀奇自然而然的“应有之义”,教韩无熠下定了决心----这决心实际上是他早已有了地,但董双蔻的态度让他更加坚定起来。
  于是便有了眼下这一幕:董双蔻对着一台远程控制的电脑屏幕发出冷笑。
  在那日的夜访后,董双蔻与韩无熠之间便建立了联系,以董双蔻地高傲,他原本大可以只下命令,给出期限,然后等期限到了再找韩无熠察看落实情况;但韩无熠说服了他----能教一个凡人找到自己,这对于董双蔻来说并不为难,尤其是,韩无熠给出地理由是在情况难以掌控的时候好来借用他地力量。这种小小的马屁也叫董双蔻颇为受用。
  从一开始,董双蔻就把韩无熠当成了一个小人,还是能够为了达成目地而不择手段的那种。结合韩无熠用道门禁法对付韩国珍的事实,这看法未尝有错。
  一心以雷厉风行的手段进行“改革”的董双蔻乐于使用小人作为武器,他自信,大罗金仙在现实社会没有对手,他相信自己可以随心所欲,也不怕任何人能对他造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