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捭壑股掌
作者:思雨 更新:2021-12-04 08:53
(苏秦受命出访中原各国,他首先来到了赵国,由干四年前的六国大战,秦、齐、楚、魏、韩、宋六国国力军力都大受损失,因此创造出了一段难得的和平环境,使赵国可以无后顾之忧地全力发展生产,几年间综合国力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到处显示出繁荣的景象,国富民强,军队力量也强大到了令人担忧的地步。
一路所见,令苏秦很是不安,邻居强大对汉国来说绝非福音,如何才能遏制甚至削弱赵国的力量呢?他一路苦思。
进了邯郸城后他并没有马上去见赵武灵王,而是找了一家不起眼的酒楼住下。当晚他便服秘密约见了密营驻赵国的负责人,然后在酒楼中足不出户,一住就是几天。
肆间渐渐传出齐国准备攻击赵国,以报复四年前入齐抢掠的仇恨,从边境地区逐渐扩展到了邯郸,朝野一片沸腾。
赵武灵王急忙召集文武大臣商量对策,调集兵力加强防御,预防齐国的偷袭,一时间赵国草木皆兵,风声鹤起。
苏秦便服出城,换上一身华丽服饰,在城门处报名求见赵武灵王。
赵武灵王得闻汉国左相苏秦来赵,心中大喜,派肥义、楼缓亲往城门迎接。
肥义、楼缓将苏秦轻到马车上,两人陪同他一起进宫,三人本不陌生,肥义沉稳地望着苏秦,微微一笑道:“苏相国出访各国的消息,在下早已听闻,第一站就来到赵国,真乃赵国之幸事也。”
苏秦潇洒笑道:“肥大夫真是客气了,赵国乃我国之盟国,此次学生受汉王委派出访各国,贵国理应为首站也。”
楼缓一双极有城府的眼睛望着苏秦,试探地问道:“苏相此次出访专为经商之事吗?”
苏秦从容笑道:“然也,我国大王乃商贾而起。自然深体商贾之难也,故仁慈厚泽商贾,使其于各国不受责难,此乃学生这次出访的主要任务。”
肥义、楼缓心里同时闪过不以为然地想法,一国之君不去关心国家强大、诸侯争霸之大事,却偏偏为此鸡毛蒜皮之小事大费精力,真乃本末倒置之废王也。
楼缓眼睛一转,继续问道:“苏相一路前来。可曾听说什么传闻?”
苏秦露出惊讶之色,道:“楼大夫可是说的齐国要攻击贵国的传闻?呵呵,市井传闻多捕风捉影,不可轻信!”
肥义、楼缓互视一眼,均闪过一丝喜色,肥义道:“还是苏相目光如炬,如今我国朝野被这一传言弄得草木皆兵,大王犹疑。还请苏相为我王释疑,在下感激不尽。”
苏秦望了望肥义、楼缓,笑道:“看来两位大夫都是不信这传闻的了?”
楼缓叹道:“我们不信有何用。
要大王不信才妥。可惜朝中多有相信者,弄得大王犹疑不定,若不制止。假的传闻也会演变成真的事实,还请苏相大力相助。”
苏秦慨然道:“喏,学生自会相机劝解。”
肥义、楼缓连声相谢。
入宫,见赵武灵王,苏秦见礼毕,说明了此次前来地目的。
赵武灵王爽朗笑道:“苏先生请放心,我国一定会按照盟约规定,保护、善待贵国商贾的,先生不妨在邯郸多停留几日,到处看看就知本王所言不虚了。”
苏秦笑道:“大王素来重诺守信。我王常赞于口,学生怎会不信”,赵武灵王笑道:“先生坐。”待苏秦坐下,他又望了一眼肥义、楼缓一眼,道:“两位爱卿也坐吧。”
待大家都坐下,赵武灵王眼里闪过一丝睿智,望着苏秦道:“先生可曾听闻齐国要进攻我国,以报四年前我国与贵国帮助魏国之仇?”
苏秦微微一笑,道:“学生已经得闻。”
赵武灵王顿时变得目光炯炯。接着问道:“唇亡齿寒,齐国既然要报复,我国之后恐怕就要轮到贵国了,先生作何想法?”
苏秦悠然道:“此乃市井流言尔,不足取信也,大王何必当真。”
赵武灵王目光中射出锐利,道:“正所谓无穴不起风,无风不起浪。空穴来风,自非无因。”
苏秦道:“大王何不派一使者前往齐国,以释心中疑问。”
赵武灵王瞅了苏秦一眼,心中一动,道:“我国使者齐国未必肯真言也,奈何?”
苏秦起身道:“此既然也涉及我国之事,学生不才愿为大王前往齐国一探究竟,以释大王心中疑问。”
肥义、楼缓互视一眼,暗道,此不失为一妙计,不过这苏秦可信吗?按理齐国若真是为了复仇攻赵,汉国自然会担心成为下一个目标,自应竭力阻止,没有不尽力的道理,心中遂释然。
赵武灵王看了看肥义、楼缓,见二臣均露欣然之色,遂大笑道:
“先生真乃急公好义之贤者,如此辛苦了,寡人定当重谢。”
苏秦慨然道:“此事宜早不宜迟,学生这就前往齐国,事成再来领大王的重赏,告辞!”欣然而去。
世人皆好利,无利而不往,苏秦好利,赵王君臣信其真,肥义、楼缓急忙起身,代赵武灵王热情相送。
齐国临淄城,孟尝君府。
相国孟尝君田文正在烦恼呢,近日赵国境内忽然传出齐国要进攻赵国的流言,赵国朝廷如临大敌般往边境地区集结军队,消息传到齐国,朝廷一片哗然,武将们一致认为此乃赵国要进攻齐国而找的借口,主张应立刻调集军队布防齐赵边境,而文臣们则认为此乃他国挑拨离间之计,应马上派使者向赵国解释此事。
布防和解释原本也不冲突,可同时进行的,问题却出在满朝文武竟无人肯出使赵国上,原因很简单,一旦此乃赵国为进攻齐国故意散布地,使者的命运可想而知,九死一生都难,十成十的去送死,自然无人肯去了。
这下可让一向看孟尝君不顺眼的齐宣王找到机会了。当朝宣布派他出使赵国解释此事。
孟尝君田文也怕死啊,不去,齐宣王就有借口对付他了;去,摆明了去送死嘛,一下将他卡死局里了,正无解呢,忽闻老管事传报,汉国左相苏秦府前求见。
孟尝君闻言大喜。连声道:“快请!快请!”他立刻向外急冲冲地迎了出去,跑得比管事还快,弄得老管事只好气喘吁吁地跟在他后面一路小跑。
孟尝君的热情程度让苏秦也大感意外,待他述说完心中的苦恼后才恍然大悟所为何来。
苏秦笑道:“田相何必烦恼,要不是学生身有要务,替你跑一趟赵国又何妨。”
孟尝君闻言顿时两眼放光,大为心动,这才想起苏秦这次来齐的目地,急忙说道:“先生是否为了协调履行盟约中的商贾最惠待遇而来?”
苏秦道:“然也,此乃学生此次访问各国的主要目地。”
孟尝君急忙道:“此事就包在在下地身上。一定确保我国按盟约约定执行。”
苏秦谢道:“如此倒是要好好谢谢田相了。”
孟尝君静静地等候苏秦的下文。等了半天,见苏秦根本就没有继续说下去的意思,心里这个急啊。对方既然不想说了,他只好厚颜主动提出了,委婉道:“苏相,你看此次赵国出现地流言乃何方所为?”
苏秦心中暗笑,故作为难地说道:“田相,此事怎好妄加推测,弄不好会给我国召祸地,还请见谅。”
孟尝君闻言,忽然冷静了下来,暗责自己关心则乱。过于孟浪了,急忙调整了一下心态,神色顿时恢复了从容,微微一笑,道:“苏相此次周游诸国,能第一站就来我国,真乃我国之幸也。”
苏秦笑道:“不瞒田相,学生已经去过赵国了。”
孟尝君闻言,心中一动。审视地望着苏秦,道:“哦,不知赵王可曾谈及流言之事?”
苏秦神色一肃,道:“兵者国之大事,不足为外人道也,赵王怎会轻泄,这道理你我岂能不知。”
孟尝君闻言,心中一寒,看来赵国制造借口是真的了,略一沉吟,笑道:“苏相准备何时面见我国大王?在下也好为你通报。”
苏秦笑道:“不急,何时见都可,看大王的时间吧。”
孟尝君忽然站起身来,喊来老管事附耳嘀咕了几句。
再坐下,他不谈通报之事,转而大谈两人的交情,并着重提起苏秦引见汉王之事,大表感谢。
时间不长,只见两个壮汉抬着一个大箱子进来,老管事跟随在后,打发走两个壮汉,回禀道:“主人,已经办妥。”
孟尝君点了点头,示意老管事可以下去了,待老管事去后,他望着苏秦笑道:“蒙先生厚爱,在下一直想表示感谢的,可惜一直未得机会,这里是黄金五千,还请先生笑纳。”随手一指那大箱子。
苏秦顿时脸现笑容,两眼放光,道:“哎呀,这怎么好意思,愧」
领,愧领。”他竟然坦然收下了。
孟尝君见他不拒财货,心里顿时有了底。
投桃报李,苏秦笑道:“既蒙田相厚爱,在下自然要有所回报,此次在赵,在下所见皆大军调动也,贵国与赵国这一战恐怕是难以避免的了,为田相计,当如此如此……田相即可免去一次危险,又可取信于贵大王,何乐而不为。”
孟尝君闻言从心里往外佩服苏秦,顿时眉开眼笑,满脸奸猾,笑道:“妙计,妙计,在下定当敬奉以从。”
两人相对奸笑不已。
翌日,早朝散后,齐宣王在偏殿接见了苏秦,孟尝君一侧相陪。
苏秦向齐宣王说明了自己此次来访的目的,齐宣王也没意外,满口保证一定遵守盟约。
得闻苏秦从赵而来,齐宣王眼睛一眯,道:“先生从赵而来,可曾听闻赵境盛传之流言?”
苏秦神色一肃,道:“有所耳闻,因齐、赵皆汉之盟国不敢细究尔。”
齐宣王神色变冷,道:“先生以为本王若何?”
苏秦悠然道:“齐南有泰山,东有琅邪,西有清河,北有渤海。此所谓四塞之国也。齐地方二千里,带甲数十万,粟如丘山。齐车之良,五家之兵,疾如锥矢,战如雷电,解若风雨,即有军役。未尝倍太山、绝清河、涉渤海也。临淄之中七万户,在下窃度之,下户三男子,三七二十一万,不待发杀远县,而临淄之卒,固以二十一万矣。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芋、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者;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
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扬。夫以大王之贤是与齐之强。天下不能当。”
齐宣王神色稍缓,道:“赵王如何?”
苏秦侃侃而谈道:“赵东有河、薄洛之水,与齐、中山共之,无舟辑之用,自常山以至代、上党,北有汉,胡之境,而西有楼烦、秦,韩之边,南与魏交错。地方二千徐里,带甲数十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数年。民风强悍、骁勇乐战,赵王大志,多年图治,民日富,国渐强。久必称雄于诸侯,不可小视也!”
齐宣王脸现睥睨傲气,道:“赵国不过小国,能与本王比肩者唯秦也,小国以鸟卵击石,本王求之不得。田爱卿速往赵国,警告赵王,告而后诛之。”
孟尝君神色一反之前,从容而自然。
苏秦淡然一笑道:“兵贵神速,告而后诛之,愚蠢之至也。在下已明大王之意,和者为上,大莫善焉!”他故意曲解齐宣王的意思。
齐宣王眉毛一扬,怒火上涌,想喝斥苏秦,可又无从挑出语病,强压怒火,冷笑道:“是汉王派你来说和地吗?”
苏秦淡然笑道:“以汉王地仁义若得闻此事定会嘱咐在下为两国说和地,可惜,在下还没有接到汉王的命令,自然不会贸然多事的。大王何必以此责难在下呢?”
然后颇似随意地说道:“前者赵王派使说我王,言意欲联合赵秦汉地力量共同瓜分齐地,我王就曾告之,齐,汉之盟也,背盟取利,信誉何在,无信誉何以立于世,使者狼狈而去,此事才作罢。由此可知我王的圣明仁义了。”
汉王凌云志素重信誉之名天下皆知,对此齐宣王倒是深信不疑,闻苏秦辩解之言愈信赵国有侵齐国之心,遂放下这个话题不再谈论,也不再提让孟尝君出使赵国之事。
苏秦见目地已达自然也不会再提,随意交谈了几句,然后就提出告辞,圆满结束齐国之行,离开临淄城,临去带走一个大木箱子,派人送回汉国。
在苏秦离开的同时,孟尝君也秘密离开临淄城,前往魏国大梁。
苏秦离开齐国,再次来到赵国邯郸,面见赵武灵王,肥义、楼缓闻讯而来。
赵武灵王迫不及待地问道:“苏先生,齐国如何说?”
苏秦满脸忧色,道:“一路所见,齐**队纷纷集结,显然是在作战事准备。面见齐宣王,学生曾委婉相询,齐王却指责贵国制造谣言,为攻齐造势,并称他还求之不得呢。学生努力为贵国辩解,言此可能为他国挑拨之计,齐王竟怖然大怒,责怪学生多事,差点没将学生留在淄博,以免泄密,幸亏学生机警言明奉汉王之命还要西上出访秦、韩等国,这才放行。”说完,额上竟出现冷汗,伸手轻抹,显然后怕不已。
赵武灵王、肥义、楼缓闻言均是神色一黯,明白大战已经不可避免。肥义仍抱一线希望地问道:“苏相,以你之见,齐王确实想打这场大战吗?”
苏秦沉重地点了点头,道:“学生推测齐王不但极想发动这场战争,而且还有些迫不及待地味道。来赵的途中,学生已经派人回汉通知我国朝廷,可惜,距学生所知汉王目前已不在都城,据悉已前往大草原处理华王后之事去了。”
汉王不在国内,等于断了赵国想从汉国得到军事援助的可能。
赵武灵王振奋精神,道:“幸得先生不畏艰险前往齐国,使我国明了敌情,有所准备,皆先生之功也。”遂赐赏苏秦饰车百乘,黄金千溢,白璧百双,锦绣千纯。
苏秦派人将赵王所赐送回汉国,他又踏上了前往韩国的出访之路。
汉历三年六月初十。
齐国说动魏国。两国各出动大军二十万,十万,同时开始进攻赵国。赵国两线作战,颇感吃力,求救于韩,韩以楚窥视于侧为由拒不发救兵。
而苏秦此时,早已前往秦国。秦初置丞相,以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樗里疾亲往城门处相接。显示出两国关系的亲密。
两人坐在豪华大马车上,樗里疾首先询问起汉王凌云志的近况,苏秦介绍道:“华王后前往东胡奔丧、处理后事,遇到麻烦,大王已率人亲自去处理去了。”
樗里疾眼里闪过一丝睿智,颇含深意地笑道:“汉王一向深谋远略,常常有出人意表之举,这次不会是看上了大草原吧?呵呵”
苏秦来秦途中,已得知大草原归服之事,大局已定。两个强邻齐、赵正打得热火朝天。所以也不怕说出来了。他坦然对樗里疾一笑,道:“大草原除了畜牧外,可说资源匮乏。得来又有何用处。不过,对方若是愿意归服,想必汉王也不会拒绝地。”
樗里疾眼里透出一丝亲近,笑道:“嗯,先生所言甚是,草原之民对提升国力可说作用不大,不过,若不收服,时时来骚扰,也是个祸端。倒不如一劳永逸地收服了来的稳妥。”言下对汉国有可能收服草原并没有太重视。
苏秦顿时放心,笑道:“还未恭喜大人荣升丞相之位呢。”说着在马车里一拱手。
樗里疾也一拱手,笑道:“此皆我王厚恩,汉王提点之功也。呵呵。”能看得出来樗里疾正春风得意,心情非常好。
苏秦闻言,暗道,看来樗里疾能够出任丞相,大王也出了力的,难怪他一路上会对自己这么亲热。他笑道:“大人素有智囊之称。本身出众,自然会得到提升了。在下此次前来,主要还是协调商业最惠待遇一事的。”
樗里疾早已得闻,开朗笑道:“以我们秦汉地关系,这点小事不成问题,苏先生见过我国大王,不妨在咸阳多玩几天,也好让在下尽尽地主之谊。”
此行只有楚、越两国未访问了,苏秦遂笑道:“如此倒是有劳大人了。”
樗里疾很高兴,道:“先生是准备住在馆舍,还是住在汉王的凌府?”
苏秦马上道:“还是住在凌府吧,出入还自由一些。”
樗里疾将苏秦直接送入宫里,面见秦武王。秦武王对苏秦的态度也很是亲切,满口答应了苏秦的请求,并询问了凌云志的近况,得知这位辽东奇人竟然又跑到大草原上去了,秦武王也是一边听苏秦介绍,一边暗自好笑。
见过秦王,樗里疾亲将苏秦送回凌府,管事米山早已候在门里等候,自然安排稳妥。当晚樗里疾设宴款待了苏秦。
翌日,太阳已升起老高,苏秦仍在酣睡,一是一路车马劳顿实在是困倦了,再加上昨晚畅饮了几爵,所以睡得特别踏实香甜。
忽然传来敲门声,惊醒了苏秦,接着传来米山地声音,“苏大人,秦国宣太后来访。”
苏秦闻言急忙爬起身来,对门外吩咐道:“米管事,你先接待一下,在下梳洗一下就过去。”对这位凌府管事,他还是很客气地。
苏秦匆匆梳洗了一下,急忙来到前房堂厅,只见宣太后容色端庄雍容地坐在那里,见苏秦进来,淡淡一笑。
苏秦对这位宣太后不敢怠慢,大礼参拜道:“臣苏秦叩见太后。”
自然礼从大王凌云志了。
宣太后一双妙目扫了苏秦一眼,笑道:“苏先生请起。”待苏秦坐下,她问道:“你们大王现在正忙什么呢?”
苏秦急忙又介绍了一遍大王地去向。
宣太后不由笑道:“大草原有什么好地,倒让他亲自跑去。”
两人先谈了几句,宣太后拿出一封密函,道:“此信帛你要亲手交给你主子,万不可遗失。”随后又命令随行的人员搬来很多贵重地物品,交待清楚都是给谁的,自然里面也有给苏秦的赏赐,随即起身离去。
...
一路所见,令苏秦很是不安,邻居强大对汉国来说绝非福音,如何才能遏制甚至削弱赵国的力量呢?他一路苦思。
进了邯郸城后他并没有马上去见赵武灵王,而是找了一家不起眼的酒楼住下。当晚他便服秘密约见了密营驻赵国的负责人,然后在酒楼中足不出户,一住就是几天。
肆间渐渐传出齐国准备攻击赵国,以报复四年前入齐抢掠的仇恨,从边境地区逐渐扩展到了邯郸,朝野一片沸腾。
赵武灵王急忙召集文武大臣商量对策,调集兵力加强防御,预防齐国的偷袭,一时间赵国草木皆兵,风声鹤起。
苏秦便服出城,换上一身华丽服饰,在城门处报名求见赵武灵王。
赵武灵王得闻汉国左相苏秦来赵,心中大喜,派肥义、楼缓亲往城门迎接。
肥义、楼缓将苏秦轻到马车上,两人陪同他一起进宫,三人本不陌生,肥义沉稳地望着苏秦,微微一笑道:“苏相国出访各国的消息,在下早已听闻,第一站就来到赵国,真乃赵国之幸事也。”
苏秦潇洒笑道:“肥大夫真是客气了,赵国乃我国之盟国,此次学生受汉王委派出访各国,贵国理应为首站也。”
楼缓一双极有城府的眼睛望着苏秦,试探地问道:“苏相此次出访专为经商之事吗?”
苏秦从容笑道:“然也,我国大王乃商贾而起。自然深体商贾之难也,故仁慈厚泽商贾,使其于各国不受责难,此乃学生这次出访的主要任务。”
肥义、楼缓心里同时闪过不以为然地想法,一国之君不去关心国家强大、诸侯争霸之大事,却偏偏为此鸡毛蒜皮之小事大费精力,真乃本末倒置之废王也。
楼缓眼睛一转,继续问道:“苏相一路前来。可曾听说什么传闻?”
苏秦露出惊讶之色,道:“楼大夫可是说的齐国要攻击贵国的传闻?呵呵,市井传闻多捕风捉影,不可轻信!”
肥义、楼缓互视一眼,均闪过一丝喜色,肥义道:“还是苏相目光如炬,如今我国朝野被这一传言弄得草木皆兵,大王犹疑。还请苏相为我王释疑,在下感激不尽。”
苏秦望了望肥义、楼缓,笑道:“看来两位大夫都是不信这传闻的了?”
楼缓叹道:“我们不信有何用。
要大王不信才妥。可惜朝中多有相信者,弄得大王犹疑不定,若不制止。假的传闻也会演变成真的事实,还请苏相大力相助。”
苏秦慨然道:“喏,学生自会相机劝解。”
肥义、楼缓连声相谢。
入宫,见赵武灵王,苏秦见礼毕,说明了此次前来地目的。
赵武灵王爽朗笑道:“苏先生请放心,我国一定会按照盟约规定,保护、善待贵国商贾的,先生不妨在邯郸多停留几日,到处看看就知本王所言不虚了。”
苏秦笑道:“大王素来重诺守信。我王常赞于口,学生怎会不信”,赵武灵王笑道:“先生坐。”待苏秦坐下,他又望了一眼肥义、楼缓一眼,道:“两位爱卿也坐吧。”
待大家都坐下,赵武灵王眼里闪过一丝睿智,望着苏秦道:“先生可曾听闻齐国要进攻我国,以报四年前我国与贵国帮助魏国之仇?”
苏秦微微一笑,道:“学生已经得闻。”
赵武灵王顿时变得目光炯炯。接着问道:“唇亡齿寒,齐国既然要报复,我国之后恐怕就要轮到贵国了,先生作何想法?”
苏秦悠然道:“此乃市井流言尔,不足取信也,大王何必当真。”
赵武灵王目光中射出锐利,道:“正所谓无穴不起风,无风不起浪。空穴来风,自非无因。”
苏秦道:“大王何不派一使者前往齐国,以释心中疑问。”
赵武灵王瞅了苏秦一眼,心中一动,道:“我国使者齐国未必肯真言也,奈何?”
苏秦起身道:“此既然也涉及我国之事,学生不才愿为大王前往齐国一探究竟,以释大王心中疑问。”
肥义、楼缓互视一眼,暗道,此不失为一妙计,不过这苏秦可信吗?按理齐国若真是为了复仇攻赵,汉国自然会担心成为下一个目标,自应竭力阻止,没有不尽力的道理,心中遂释然。
赵武灵王看了看肥义、楼缓,见二臣均露欣然之色,遂大笑道:
“先生真乃急公好义之贤者,如此辛苦了,寡人定当重谢。”
苏秦慨然道:“此事宜早不宜迟,学生这就前往齐国,事成再来领大王的重赏,告辞!”欣然而去。
世人皆好利,无利而不往,苏秦好利,赵王君臣信其真,肥义、楼缓急忙起身,代赵武灵王热情相送。
齐国临淄城,孟尝君府。
相国孟尝君田文正在烦恼呢,近日赵国境内忽然传出齐国要进攻赵国的流言,赵国朝廷如临大敌般往边境地区集结军队,消息传到齐国,朝廷一片哗然,武将们一致认为此乃赵国要进攻齐国而找的借口,主张应立刻调集军队布防齐赵边境,而文臣们则认为此乃他国挑拨离间之计,应马上派使者向赵国解释此事。
布防和解释原本也不冲突,可同时进行的,问题却出在满朝文武竟无人肯出使赵国上,原因很简单,一旦此乃赵国为进攻齐国故意散布地,使者的命运可想而知,九死一生都难,十成十的去送死,自然无人肯去了。
这下可让一向看孟尝君不顺眼的齐宣王找到机会了。当朝宣布派他出使赵国解释此事。
孟尝君田文也怕死啊,不去,齐宣王就有借口对付他了;去,摆明了去送死嘛,一下将他卡死局里了,正无解呢,忽闻老管事传报,汉国左相苏秦府前求见。
孟尝君闻言大喜。连声道:“快请!快请!”他立刻向外急冲冲地迎了出去,跑得比管事还快,弄得老管事只好气喘吁吁地跟在他后面一路小跑。
孟尝君的热情程度让苏秦也大感意外,待他述说完心中的苦恼后才恍然大悟所为何来。
苏秦笑道:“田相何必烦恼,要不是学生身有要务,替你跑一趟赵国又何妨。”
孟尝君闻言顿时两眼放光,大为心动,这才想起苏秦这次来齐的目地,急忙说道:“先生是否为了协调履行盟约中的商贾最惠待遇而来?”
苏秦道:“然也,此乃学生此次访问各国的主要目地。”
孟尝君急忙道:“此事就包在在下地身上。一定确保我国按盟约约定执行。”
苏秦谢道:“如此倒是要好好谢谢田相了。”
孟尝君静静地等候苏秦的下文。等了半天,见苏秦根本就没有继续说下去的意思,心里这个急啊。对方既然不想说了,他只好厚颜主动提出了,委婉道:“苏相,你看此次赵国出现地流言乃何方所为?”
苏秦心中暗笑,故作为难地说道:“田相,此事怎好妄加推测,弄不好会给我国召祸地,还请见谅。”
孟尝君闻言,忽然冷静了下来,暗责自己关心则乱。过于孟浪了,急忙调整了一下心态,神色顿时恢复了从容,微微一笑,道:“苏相此次周游诸国,能第一站就来我国,真乃我国之幸也。”
苏秦笑道:“不瞒田相,学生已经去过赵国了。”
孟尝君闻言,心中一动。审视地望着苏秦,道:“哦,不知赵王可曾谈及流言之事?”
苏秦神色一肃,道:“兵者国之大事,不足为外人道也,赵王怎会轻泄,这道理你我岂能不知。”
孟尝君闻言,心中一寒,看来赵国制造借口是真的了,略一沉吟,笑道:“苏相准备何时面见我国大王?在下也好为你通报。”
苏秦笑道:“不急,何时见都可,看大王的时间吧。”
孟尝君忽然站起身来,喊来老管事附耳嘀咕了几句。
再坐下,他不谈通报之事,转而大谈两人的交情,并着重提起苏秦引见汉王之事,大表感谢。
时间不长,只见两个壮汉抬着一个大箱子进来,老管事跟随在后,打发走两个壮汉,回禀道:“主人,已经办妥。”
孟尝君点了点头,示意老管事可以下去了,待老管事去后,他望着苏秦笑道:“蒙先生厚爱,在下一直想表示感谢的,可惜一直未得机会,这里是黄金五千,还请先生笑纳。”随手一指那大箱子。
苏秦顿时脸现笑容,两眼放光,道:“哎呀,这怎么好意思,愧」
领,愧领。”他竟然坦然收下了。
孟尝君见他不拒财货,心里顿时有了底。
投桃报李,苏秦笑道:“既蒙田相厚爱,在下自然要有所回报,此次在赵,在下所见皆大军调动也,贵国与赵国这一战恐怕是难以避免的了,为田相计,当如此如此……田相即可免去一次危险,又可取信于贵大王,何乐而不为。”
孟尝君闻言从心里往外佩服苏秦,顿时眉开眼笑,满脸奸猾,笑道:“妙计,妙计,在下定当敬奉以从。”
两人相对奸笑不已。
翌日,早朝散后,齐宣王在偏殿接见了苏秦,孟尝君一侧相陪。
苏秦向齐宣王说明了自己此次来访的目的,齐宣王也没意外,满口保证一定遵守盟约。
得闻苏秦从赵而来,齐宣王眼睛一眯,道:“先生从赵而来,可曾听闻赵境盛传之流言?”
苏秦神色一肃,道:“有所耳闻,因齐、赵皆汉之盟国不敢细究尔。”
齐宣王神色变冷,道:“先生以为本王若何?”
苏秦悠然道:“齐南有泰山,东有琅邪,西有清河,北有渤海。此所谓四塞之国也。齐地方二千里,带甲数十万,粟如丘山。齐车之良,五家之兵,疾如锥矢,战如雷电,解若风雨,即有军役。未尝倍太山、绝清河、涉渤海也。临淄之中七万户,在下窃度之,下户三男子,三七二十一万,不待发杀远县,而临淄之卒,固以二十一万矣。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芋、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者;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
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扬。夫以大王之贤是与齐之强。天下不能当。”
齐宣王神色稍缓,道:“赵王如何?”
苏秦侃侃而谈道:“赵东有河、薄洛之水,与齐、中山共之,无舟辑之用,自常山以至代、上党,北有汉,胡之境,而西有楼烦、秦,韩之边,南与魏交错。地方二千徐里,带甲数十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数年。民风强悍、骁勇乐战,赵王大志,多年图治,民日富,国渐强。久必称雄于诸侯,不可小视也!”
齐宣王脸现睥睨傲气,道:“赵国不过小国,能与本王比肩者唯秦也,小国以鸟卵击石,本王求之不得。田爱卿速往赵国,警告赵王,告而后诛之。”
孟尝君神色一反之前,从容而自然。
苏秦淡然一笑道:“兵贵神速,告而后诛之,愚蠢之至也。在下已明大王之意,和者为上,大莫善焉!”他故意曲解齐宣王的意思。
齐宣王眉毛一扬,怒火上涌,想喝斥苏秦,可又无从挑出语病,强压怒火,冷笑道:“是汉王派你来说和地吗?”
苏秦淡然笑道:“以汉王地仁义若得闻此事定会嘱咐在下为两国说和地,可惜,在下还没有接到汉王的命令,自然不会贸然多事的。大王何必以此责难在下呢?”
然后颇似随意地说道:“前者赵王派使说我王,言意欲联合赵秦汉地力量共同瓜分齐地,我王就曾告之,齐,汉之盟也,背盟取利,信誉何在,无信誉何以立于世,使者狼狈而去,此事才作罢。由此可知我王的圣明仁义了。”
汉王凌云志素重信誉之名天下皆知,对此齐宣王倒是深信不疑,闻苏秦辩解之言愈信赵国有侵齐国之心,遂放下这个话题不再谈论,也不再提让孟尝君出使赵国之事。
苏秦见目地已达自然也不会再提,随意交谈了几句,然后就提出告辞,圆满结束齐国之行,离开临淄城,临去带走一个大木箱子,派人送回汉国。
在苏秦离开的同时,孟尝君也秘密离开临淄城,前往魏国大梁。
苏秦离开齐国,再次来到赵国邯郸,面见赵武灵王,肥义、楼缓闻讯而来。
赵武灵王迫不及待地问道:“苏先生,齐国如何说?”
苏秦满脸忧色,道:“一路所见,齐**队纷纷集结,显然是在作战事准备。面见齐宣王,学生曾委婉相询,齐王却指责贵国制造谣言,为攻齐造势,并称他还求之不得呢。学生努力为贵国辩解,言此可能为他国挑拨之计,齐王竟怖然大怒,责怪学生多事,差点没将学生留在淄博,以免泄密,幸亏学生机警言明奉汉王之命还要西上出访秦、韩等国,这才放行。”说完,额上竟出现冷汗,伸手轻抹,显然后怕不已。
赵武灵王、肥义、楼缓闻言均是神色一黯,明白大战已经不可避免。肥义仍抱一线希望地问道:“苏相,以你之见,齐王确实想打这场大战吗?”
苏秦沉重地点了点头,道:“学生推测齐王不但极想发动这场战争,而且还有些迫不及待地味道。来赵的途中,学生已经派人回汉通知我国朝廷,可惜,距学生所知汉王目前已不在都城,据悉已前往大草原处理华王后之事去了。”
汉王不在国内,等于断了赵国想从汉国得到军事援助的可能。
赵武灵王振奋精神,道:“幸得先生不畏艰险前往齐国,使我国明了敌情,有所准备,皆先生之功也。”遂赐赏苏秦饰车百乘,黄金千溢,白璧百双,锦绣千纯。
苏秦派人将赵王所赐送回汉国,他又踏上了前往韩国的出访之路。
汉历三年六月初十。
齐国说动魏国。两国各出动大军二十万,十万,同时开始进攻赵国。赵国两线作战,颇感吃力,求救于韩,韩以楚窥视于侧为由拒不发救兵。
而苏秦此时,早已前往秦国。秦初置丞相,以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樗里疾亲往城门处相接。显示出两国关系的亲密。
两人坐在豪华大马车上,樗里疾首先询问起汉王凌云志的近况,苏秦介绍道:“华王后前往东胡奔丧、处理后事,遇到麻烦,大王已率人亲自去处理去了。”
樗里疾眼里闪过一丝睿智,颇含深意地笑道:“汉王一向深谋远略,常常有出人意表之举,这次不会是看上了大草原吧?呵呵”
苏秦来秦途中,已得知大草原归服之事,大局已定。两个强邻齐、赵正打得热火朝天。所以也不怕说出来了。他坦然对樗里疾一笑,道:“大草原除了畜牧外,可说资源匮乏。得来又有何用处。不过,对方若是愿意归服,想必汉王也不会拒绝地。”
樗里疾眼里透出一丝亲近,笑道:“嗯,先生所言甚是,草原之民对提升国力可说作用不大,不过,若不收服,时时来骚扰,也是个祸端。倒不如一劳永逸地收服了来的稳妥。”言下对汉国有可能收服草原并没有太重视。
苏秦顿时放心,笑道:“还未恭喜大人荣升丞相之位呢。”说着在马车里一拱手。
樗里疾也一拱手,笑道:“此皆我王厚恩,汉王提点之功也。呵呵。”能看得出来樗里疾正春风得意,心情非常好。
苏秦闻言,暗道,看来樗里疾能够出任丞相,大王也出了力的,难怪他一路上会对自己这么亲热。他笑道:“大人素有智囊之称。本身出众,自然会得到提升了。在下此次前来,主要还是协调商业最惠待遇一事的。”
樗里疾早已得闻,开朗笑道:“以我们秦汉地关系,这点小事不成问题,苏先生见过我国大王,不妨在咸阳多玩几天,也好让在下尽尽地主之谊。”
此行只有楚、越两国未访问了,苏秦遂笑道:“如此倒是有劳大人了。”
樗里疾很高兴,道:“先生是准备住在馆舍,还是住在汉王的凌府?”
苏秦马上道:“还是住在凌府吧,出入还自由一些。”
樗里疾将苏秦直接送入宫里,面见秦武王。秦武王对苏秦的态度也很是亲切,满口答应了苏秦的请求,并询问了凌云志的近况,得知这位辽东奇人竟然又跑到大草原上去了,秦武王也是一边听苏秦介绍,一边暗自好笑。
见过秦王,樗里疾亲将苏秦送回凌府,管事米山早已候在门里等候,自然安排稳妥。当晚樗里疾设宴款待了苏秦。
翌日,太阳已升起老高,苏秦仍在酣睡,一是一路车马劳顿实在是困倦了,再加上昨晚畅饮了几爵,所以睡得特别踏实香甜。
忽然传来敲门声,惊醒了苏秦,接着传来米山地声音,“苏大人,秦国宣太后来访。”
苏秦闻言急忙爬起身来,对门外吩咐道:“米管事,你先接待一下,在下梳洗一下就过去。”对这位凌府管事,他还是很客气地。
苏秦匆匆梳洗了一下,急忙来到前房堂厅,只见宣太后容色端庄雍容地坐在那里,见苏秦进来,淡淡一笑。
苏秦对这位宣太后不敢怠慢,大礼参拜道:“臣苏秦叩见太后。”
自然礼从大王凌云志了。
宣太后一双妙目扫了苏秦一眼,笑道:“苏先生请起。”待苏秦坐下,她问道:“你们大王现在正忙什么呢?”
苏秦急忙又介绍了一遍大王地去向。
宣太后不由笑道:“大草原有什么好地,倒让他亲自跑去。”
两人先谈了几句,宣太后拿出一封密函,道:“此信帛你要亲手交给你主子,万不可遗失。”随后又命令随行的人员搬来很多贵重地物品,交待清楚都是给谁的,自然里面也有给苏秦的赏赐,随即起身离去。
...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