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拜访大师(1)
作者:思雨    更新:2021-12-04 08:50
  (凌云志没有去参加‘吴城五虎’的拜老大酒宴,善言安抚了几句,约定了再见日期,就与常先五人分手。
  他不是真想收这几个纨绔子弟为小弟,只是针对当时的情形而实施的权宜之计而已,此时贵族的尊卑等级观念虽然不像春秋时期那么等级森严,但仍然存在,一介平民想凌驾于贵族子弟之上,后果可想而知。
  当然,他也不会轻易放过这几个纨绔子弟,通过他们进入权贵的社交***,对开拓珠宝首饰市场也不失为一条很好的路子,这在他考虑如何处理与‘五虎’的冲突时,就已经想到了。
  随后,凌云志接受了柳乾、吴衎的邀请,前去拜见大儒南宫吟,据史记载荀子十四岁至十九岁左右曾在苏杭一带读书,此时有可能正在此地,一见荀况的想法始终让他念念不忘。
  南宫吟的宅院位于居民区的一个小巷中,矮门、宽院、陈旧的木质平房收拾得非常干净,能看得出这位越国的大儒生活得很是清贫。
  左侧的厢房中传出朗朗的读书声。
  吴衎快步向厢房走去,柳乾把凌云志让进了正房堂厅中。
  时间不长,一位年近五十,相貌清瘦,唇留三绺长须,神态儒雅、面色和蔼的褐衣文士走了进来,这位应该就是南宫吟了。
  跟在他身后的是一个年在四十二、三间的中年人,脸膛棱角分明,双眼神光充足,下嘴巴蓄着一把大胡子,不知是何人。
  跟在最后的是吴衎,脸上带着欣喜的笑容。
  在凌云志打量来人的同时,对方也在观察他。
  褐衣文士把凌云志上下仔细看了一番,悠然道:“凌先生果然一表人才、气宇非凡,难怪吴衎对你赞不绝口,极力推崇。快请坐。”褐衣文士将身子一蹲,跪坐于席,脸带微笑,沉稳而儒雅,颇有长者风度,让人不禁产生孺慕之情。
  凌云志脸上挂着从容的微笑,拱手一礼,跪坐下位,然后恭敬地说道:“夫子当是大儒南宫前辈吧?曾闻柳兄、吴兄谈论您的学问,令学生孺慕不已,冒昧来访,还请见谅。”凌云志言谈举止不亢不卑,举止从容,让人心折。
  几人依次跪坐,仇戈站于凌云志的身后,面色冰冷,柳乾笑道:“凌兄,这位正是家师。”
  南宫吟神色自若,并不因凌云志的夸赞而矜持自得,脸上挂着宽容温和的笑容。
  这时跪坐于南宫吟身边的中年男子,朗声笑道:“闻凌先生智谋过人,令横行一时的‘吴城五虎’折羽而归,真是大快人心!”中年男子双目炯炯闪亮,声音洪亮,让人顿生爽朗之感。
  凌云志从容一笑,只听南宫吟介绍道:“凌先生,这位是我的好友墨门公输梨。”
  墨门源于墨子,尚俭、尚贤、兼爱、非命、非攻、尚鬼、尚同、节葬,尚发明创造,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是唯一的一个组织严密、带有宗教色彩的集团,墨门的首领叫钜子。
  墨者多精于武技、奇巧之技,著名的建筑大师、守城专家公输般就是墨者中的名家,凌云志闻言眼睛一亮,墨门是能工巧匠最集中的所在,而此人名叫公输黎,难道是公输般的后人?心中欣喜,他恭谨地起身来,拱手为礼,道:“学生见过公输大师。墨门的武技、奇巧之技,学生仰慕已久,今得见大师,甚感荣幸。”脸上露出钦敬之色,话语中更是推崇备至。
  当时诸子百家的士人所追求的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武技自然倍受尊崇,奇巧之技多为一些改善生产生活的技术,也就是后世的科技,属于平民的技术,在士人的眼中自然不受重视,很少有人将奇巧之技与武技相提并论。
  公输黎微愕,随即露出爽朗的笑容,一捋长须,大笑道:“凌先生确实与众不同,众皆推崇墨之武技和守城之术,独先生推许墨门的奇巧之技,愿闻其祥。”一张嘴笑起来非常大,显示出他那豪爽的性格。
  凌云志对公输黎有种亲切感,可能是有感于他的豪爽吧,潇洒一笑,说道:“奇巧之技源于发明创造,实在是富国强民之翅膀,人不能正确认识而已。比如生产工具从古至今经历了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青铜工具,到现在铁制工具的出现,每一次进步都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没有人去正确地深思是什么带来了这些进步。学生认为既不是帝王带来的,也不是某种政治秩序带来的,而恰恰是被一些人认为是操持‘贱业’的敢发人先者的发明创造带来的,也就是所谓的奇巧之技。难道这些生产工具发展到现在就不需要再发展进步了吗?当然不是,国要富强,民要富裕,这是不可阻挡的潮流,要富裕就必须让生产工具更加进步,生产工具要进步,就必须提高、引导奇巧之技的发明创造。这就是学生推崇奇巧之技的原因。”
  凌云志从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的生产工具来阐述自己对奇巧之技的认识,可谓发人深省。无论是儒家、墨家,还是其他的诸子之家所阐述的观点、学说如何异同,都离不开人类生存这个基本点。所以他的阐述容易产生共鸣,很有说服力。
  凌云志的观点让厅中四人很是动容,各自陷入沉思之中,他们显然是从没有从这个角度去考虑过这个问题。
  公输黎感触可能最深吧,棱角分明的脸上挂着惊喜,他当然是最盼望凌云志的观点能够成立,那样不但能给整个墨门带来转机,也可以使自己这一派的墨者解除危机,扬眉吐气。
  南宫吟眉毛紧蹙,脸上从容的微笑不见了,换上了沉疑未决的肃容,正沉吟思考,儒家最是反对奇巧之技,认为这些奇巧之技将给已有社会秩序带来危害,会破坏社会等级间的平衡。
  柳乾、吴衎则更多地是感觉到凌云志观点的新奇,对于他们来说,任何一种新生的事物对他们都有着莫大的吸引力。
  南宫吟终于还是问出他所担心的问题,“凌先生所论非常新颖,不过,奇巧之技进步会破坏社会规范,引发奢侈习气,引起不平和争斗,会引发混乱,秩序混乱又怎么谈得到国富民强呢?”
  凌云志从容笑道:“夫子所担心者,人之生活有其等级和规范,奇巧之技造新奇之物,此两者均将被破坏。而且可使有权力和财力的人不能任意享用,而使其余的人看了起不平之念,致生争斗;或者不顾财力,互相追逐,致以社会之生活程度衡之,不免流于奢侈。其实不难解决,只要国重视奇巧之技,以提高发明创造者的地位来奖励他的发明,分类控制,使国能控制涉及国计民生的奇巧之技,鼓励大量生产,则国富民强,各等之民各得其所,自然步入良性循环,当然仍会有所疏漏,但疏漏不掩主流,利大于弊就可为之。可惜,难者国不能重视耳。”
  南宫吟沉吟良久,微微点头,感叹道:“凌先生所言一语中地,再好的政治经略学说不为诸侯所重视,也是妄言而已。”儒家学说不被诸侯看中,他自然感触颇多。
  公输黎一捋长须,爽朗笑道:“哈哈,凌先生,闻君一席话,令公输黎茅塞顿开,无论如何总算有人对奇巧之技说了一句公道话。”
  南宫吟面色开朗,温厚地笑道:“还是公输贤弟心胸豁达宽广,南宫吟多有不及。吾辈之追求在于长远,岂能因眼前的得得失失而计较。”
  凌云志对两位大师宽广豁达的胸怀和对学问的孜孜不倦的追求和探究精神充满了敬意,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学者又有几人的学说能够得到诸侯的政治验证,但这仍没有打消他们对学说的探究和追求,这种精神正是中华民族最可贵的财富吧。
  厅内的气氛逐渐热烈起来,众人谈古论今,畅谈不休。凌云志倾听为主,偶尔也参与谈话,毕竟他对这个时期的了解多通过史料和淳于髠、郁林两位老师的介绍,自然不及厅中的这些学者,所以他是听的多,说得少。
  堂厅中的四人皆是儒家、墨家的优秀之人,每人的谈话各有其特点,南宫吟知识渊博、所学涉猎百家,又能融会到儒学之中,对社会现象和事物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分析问题往往一矢中地,大开儒家学说之新天地,令人赞服。
  公输黎则对社会底层的生活多有了解,语言风趣爽朗,直言不讳,其在奇巧之技和武技等方面的卓越见解和其爽直的言谈举止不得不令人叹服。
  这时的学风确实非常宽松开放,从柳乾、吴衎的言谈就可看出,针对某一个问题,两人往往旁征博引与老师展开辩论,没有后世学生对老师所言盲从的弊垢,令人耳目一新。
  请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