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苏联的新动向
作者:永远的雄猫    更新:2021-12-04 07:46
  刚看完亚洲杯国对伊朗的比赛。先是2:0领先,接着就被搞成2:2。实搞不懂,为什么国队就总学不会打顺风球?一旦领先了,好象反而不会踢了。此次被逼平,都纯属侥幸,我看来,没有输给伊朗,还真是没有天理。由于受低级虚假超联赛的影响,曾经誓只要足协一天还是官方性质,我就绝不看国队踢球,但我失言了。唉,谁叫我是国的球迷呢。
  终于上强推了,心感慨万千,无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会议一结束,我就立即让方乐和薛庆功到我办公室里,我要详细地问一问这次泄密的情况。如此严重的泄密事件,如果不加以深究,势必今后会让多的情报外泄。大约一个小时后,他俩来到办公室。我也没有客气,直接把我的问题说了出来。先是薛庆功小心地汇报道:“其实我们已经有了几个线,但这几个线牵扯到的是三个人。而此次泄密情况,据我们总参情报部分析,应该是一个人。”
  我一听,勃然大怒:“他妈的,混帐东西。知道情况的现哪一个不是身居高位?他们还出卖情报做什么?气人的是,向哪个国家出卖情报不好,非要出卖给小日本儿?快说,是哪个混帐家伙,老子立刻枪毙了他!”
  薛庆功小心翼翼地回答道:“据我们所掌握的情况来看,没有人出卖情报。”我加愤怒,奶奶的,情报部门啥意思?还想包庇某人不成?虽然这两人一直以来就从事情报工作,这两个系统内根深蒂固,但我就不相信,我还动不了他俩。看着我的脸色突然一下变得阴沉起来,薛庆功立即反应过来我的想法,他马上说道:“主席,不是您想的那样。具体情况还是让方部长向您汇报。毕竟,国内反谍这一块,基本是情报局做。”
  方乐当然知道我已经动了真怒,而且对他们也有所怀疑,所以立即说道:“是的,主席,请容我向您详细汇报。”我一挥手,示意他说下去。他有些紧张地吞了口口水,说道:“我们的国内情报司很久以前,就对党政军所有高级官员进行监控。当然并不是我们怀疑他们的忠诚,而是出于防患于未然。而且他们本人也许没有叛国和出卖情报的动机和行为,但并不代表他们不会不经意地泄漏出情报,也不能代表他们的家属都能抵制住**而不出卖情报。”我立即打断他说:“这些不用多说,直接说重点。这次有几个人牵涉进来?”
  方乐立即回答道:“初步怀疑的有三个人,是分管外交的副总理魏长安、海军副司令员简天行和国民党主席宋孝仁。经过仔细地排除,终可以确定为海军副司令员简天行。”听到这,我不由得张大了嘴巴。这下可完了,简天行几乎完全了解海军的底细。他如果叛变投敌,那海军的损失可是真的无法弥补。想到这里,我不由得打了个寒颤,说:“居然会是他,那海军的损失真的太惨重了。他怎么会叛变呢?”下意识里,我认为泄密只能是因为叛变。
  所以方乐立即“纠正”了我的错误,他说:“主席,他并没有叛变。”看到我一脸疑惑,他又说:“简天行副司令员并没有任何叛国的动机和行为,只是某些时候有些犯迷糊。简副司令员两年前,其妻因病去逝。这两年也因为工作繁忙等原因一直没有续弦,但其私生活有些不检点,其公寓里经常有不同的年轻女性出没。三个月前,不知怎么搭上了一位来自法国的女留学生。这个法国女人长得非常漂亮,简副司令员现正追求她。”
  简天行有些**,我是知道的,作为男人,我并没有干涉他这方面的行为。但他会主动追求一个外国女性,出于职业操守和领导素质,他应该非常清楚这样会对他的仕途带来灾难性的影响。当然,如果仅仅是玩玩,尝下鲜,倒也对他没有太影响。
  方乐继续说道:“国内情报司第3处立即对这名女留学生进行了详细调查,现这个法国女子有一些嫌疑。这位来自法国加莱地区的女子,其父亲是法国的一位工程师,但其母亲则是英国人。这名女子学时期曾英国读过6年书,学毕业后又英国呆了2年,然后才通过考试进入法国公派留学生来到国。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其英国期间有可能受到英国情报局的培训和指派。我们调查结果还显示,上次决策会议结束后的当天,简副司令员陪过她共进晚餐。当天晚上23时,英国大使馆就向国内过电报。当然我们目前还无法破译这些电报。”
  我想了一下说:“但这也不能证明那个法国女子就是英国间谍。”方乐点头回答道:“是的。但我们还查到,这个女子经常光顾崇门附近的一家西餐厅。而这家西餐厅似乎与使馆区的交往非常密切,毕竟,使馆区内的欧美各国使馆工作人员喜欢吃西餐。当然,与简副司令员一起吃过晚餐后,她便来到了这家餐厅。刚吃过晚餐便又进餐厅,我们可以推断出这名女子应该是与餐厅内的某人进行接触。”
  说到这里,我也明白,这次泄密只能是简天行的原因。虽然他并没有叛国,但似乎对美女的免疫能力太低,警觉性也太差了点。看样子,需要郑重考虑是否将简天行调离决策处。但紧接着,薛庆功的话立即改变了我的主意。他向我说道:“主席,虽然这次泄密确实让我们承受了较大损失。但其实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佳的机会,让我们可以向同盟国传递一些虚假情报。”
  我一听,立即觉得这是个好主意,马上拍板同意:“不错,是个好主意。先故意泄漏一些虚假甚至是真实的情报给一些低层次的特工,然后再通过这个女人来让同盟国证实其真实性。这是好办法,但事先需不需要向简天行说明呢?”方乐回答道:“肯定需要,我们需要简天行的配合,让他泄漏那些我们需要泄漏的情报。否则,他蒙鼓里,很难保证今后不会把一些非常重要的情报给泄漏出去。”
  这些方面,两人是专家,我不懂。所以我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告诉他们快抓紧时间办,尤其先要找简天行谈话,让他注意千万别把朝鲜有铀矿基地的事给不小心捅了出去。但两人并没有走的意思,我不禁有些奇怪地问:“怎么,还有什么事情吗?”
  薛庆功立即回答说:“是的,主席。总参情报部觉苏联有异动,极有可能近期采取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我听了后,根据先前的情报显示,苏联近期内至少三个月内可能还不会对国动进攻,所以有些不经意地问道:“哦,有多大规模呢?”方乐看了一下薛庆功,后者示意由他来说,于是他说道:“是全面战争的规模。”
  我“腾”地一下站起来,看到两一脸肯定的表情,知道这次玩大了,苏联一定是动真格的了。方乐继续说:“我们美国的情报人员几个小时前破译了一小段由美国往苏联的电报。破译的内容是:月底行动,可提供‘租借法案’的大部分条款内容。同时,我们还侦察到北大西洋航线上长期都有数量巨大的船队往返于美国、英国和北欧一带。另外,北欧的情报人员也经常巴伦支海现大规模船队。根据计算,平均每天运往苏联的物资多达2万吨。”
  薛庆功这时也补充道:“从今年3月起,我们苏边境苏联境内的各个侦察分队,都现了大量的军事调动和物资补充。刚才我刚刚接到情报,苏联军队编号也由原来的西伯利亚方面军、秋明方面军、远东方面军三个方面军增加到5个方面军。增加的两个方面军分别是乌拉尔方面军和高加方面军。总兵力也由原来的510万人增加到近800万人。到主席办公室前,我也已经把情报抄录了一份交给了叶总长。”
  看来事情真的大了,估计美国为了让日本能够可能长地支撑下去,不得不提前让苏联参战。为此,甚至将还未国会通过的“租借法案”也提前实施,作为对苏联的报答。苏联的工业力量虽然强大,但是其技术力量却不如人意。他们生产的技术装备已经远远落后于其它达国家,甚至有些还不如日本。如果美国提供大量技术装备,并转让相关技术,配以苏联庞大的工业生产力,那苏联的国力将会短时间内达到一个的高。
  这个时候,苏联将两个方面军近300万人的兵力投放到东方战场,他就不怕希特勒趁机动进攻吗?要知道,德国国防军的力量已经相当强大,近600万兵力配以精良的装备,连我都觉得铁血军陆军都会很吃力,他斯大林就完全不顾?既然这样,我也不会跟你客气,我让希特勒立即进攻苏联,看你斯大林怎么应付。我把我的想法给方乐两人一说,他们两人却异口同声地表示反对。
  我奇怪地问他们:“你们怎么都不赞同?”薛庆功回答道:“因为,从我们所收集到的情报看,希特勒将近期内两个方向上动进攻,但目标都不是苏联。”方乐也说道:“我们的情报也显示,希特勒可能已经与斯大林签署了秘密协议,承我立即按下桌上的按钮,让秘书立即叫来李长山、郑耀邦和叶飞。不一会儿,他们来到后,我就问叶飞:“情报你也知道了。你觉得该如何做?”叶飞显然也对这份情报给搅得心神不安,他黑着脸说道:“我现所想到的就是凭借大量的地表和地下工事群,先坚决抵挡住苏联的先期进攻。同时,西南战区也需要将主力抽调,先撑过两三个月,收拾掉朝鲜的日军后,再将东北战区一半的兵力调过去,这时候应该可以打反击了。”
  我有些不甘地问道:“我们就不能学学小日本儿?先来过主动出击,先制人?”叶飞摇了摇头说:“很难。就算打了苏联一个措手不及,没有工事依托的情况下,我们也无法保证部队能够稳定住战线。”我还是心有不甘,问道:“为什么?”叶飞也很干脆地回答:“因为实力不够。”
  接着他又向我详细介绍起来:“先说说苏联军队。他们之前就叶尼塞河以西部署有三个方面军,共计510万人,1万1千辆坦克、5000辆自行火炮、2000多架飞机,加上近30000门各种火炮。而现,他们增兵后,根据其编制情况分析,至少会有780到790万兵力,1万5千辆坦克、8千辆自行火炮、近5万门各种火炮,以及至少3000架飞机。反观我军,目前还未能完成1月会议上所作出的扩军计划。现整个西北战区只有不到200万人的兵力,5000辆坦克、8000辆装甲战车、4000辆自行火炮或火箭炮、1万5千门各种火炮。作战飞机也只有2000架左右。实力相差太悬殊了。”
  我仔细想了好一会儿,按下按钮说:“让严维宗到我办公室来。”然后我对叶飞说道:“我现要详细地知道苏军的部署情况。”他立即回答:“先前的三个方面军的部署情况已经非常清楚,但刚刚进入战区的两个方面军却无法知道其具体部署情况。我的估计是这两个的方面军是作为总预备队使用。因此,以前的三个方面军则有可能进行相应调整。我先试着分析一下调整后的部署。”说完,他走到我办公室内悬挂的地图前,拉了两下绳,调出西伯利亚战区布防示意图。
  他指着西萨彦岭说道:“西萨彦岭以北的阿巴坎一带,原来驻扎的是苏军西伯利亚方面军的第33和34集团军,这也是苏军的主要进攻出点之一。现兵力增强后,估计会将库兹涅茨克一带的第30集团军也调上来,增加第一波突击兵力。其北的克拉斯斯克一带,虽然地域广阔,但主要是沼泽和森林地带,因此,原有的第40和第41集团军不会再增加。也就是叶尼塞河沿线,苏军就至少集结了整整一个西伯利亚方面军12个集团军,共计170万人的兵力。再加上一些**的坦克集团军、摩托化集团军等,兵力应该210万人以上。”
  然后他又详细说明:“配属给西伯利亚方面军的坦克集团军有2个,即部署阿巴扎的第14坦克集团军和部署乌如尔的第18坦克集团军。而配属给该方面军的摩托化集团军则有4个,即部署阿克多武拉克的第6摩托化集团军、部署塔什塔戈尔的第11摩托化集团军、部署纳扎罗沃的第13摩托化集团军和部署比里柳瑟和钦达特的第19摩托化集团军。”
  我走到地图前,仔细看了看地图,非常讶异,转过头问叶飞:“这么小一片儿地方,他们就部署了这么多的部队?到时,他们怎么展开?”叶飞也觉得有些奇怪,但他仍然解释道:“初我们总参也觉得非常奇怪,但我们仔细研究了苏军的各种情况,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这句话引起了我的兴趣,我问道:“哦,什么情况?”然后,我又立即想到后世看的那部电影※aqu;兵临城下※raqu;的一些精典镜头:主角初上战场只了五子弹,而没有步枪。于是我又立即问道:“不会是他们的士兵手没有步枪?这怎么可能呢?苏军有那么多的坦克、大炮和飞机,不会连士兵手的步枪都无法配齐?”
  李长山突然说道:“的确是这么回事,我开始都没有想通。为此,我还专门问了一下总参情报部的薛庆功。”薛庆功此时也证实道:“确实如此,我们的侦察人员苏军阵地经过长期和仔细地观察,现苏军平均每两个人才有一枝步枪,每两个连才有一挺机枪。与我们的班排火力相差甚远。而且,他们还某些集团军配备了一些骑兵军或骑兵师、旅。这些骑兵只装备有长矛和战刀。”这一下,真的轮到我惊讶了,※aqu;兵临城下※raqu;的一些镜头我以为只是美国为了诋毁苏联而制造的噱头,没想到会是真实的。
  郑耀邦也笑着说:“我们也想不通,为什么苏军装备那么多的技术装备,却连士兵手的枪枝都配不齐。看来,苏军叶尼塞河一线部署这么多的兵力,也是无奈之举呀。我可以想象,苏军的那些政委、指挥员驱使士兵们冲锋,肯定是让没有枪的士兵们去捡战死士兵身上的枪来战斗。还真是一个有趣的现象。”
  我摇摇头说:“即便如此也不要掉以轻心,没有武器的士兵督战队的逼迫下,往往会爆出强烈的战斗意识。他们要活命,只有拼了命地向前冲,ka近身搏斗来获取武器。”然后我示意叶飞继续讲下去。
  叶飞点点头又说道:“南线的则是远东方面军,这个方面军的实力并不是很强,因为南线并不是他们的主要攻击目标。远东方面军下辖有8个集团军,另外还配属了1个坦克集团军和2个摩托化集团军,总兵力也就120万人左右。主要部署额尔齐斯河一线,重点驻扎巴甫洛达尔、埃基巴斯图兹、塞米巴拉金斯克、乌斯季卡缅涅茨克一线。该方面军除原有的10个集团军外,还加强了第10坦克集团军和第7摩托化集团军。总兵力大概有180万人。”
  我看着地图,忧心忡忡,我军的实力确实与苏军相差太远了。西北战区还没有完成扩军计划以前,确实非常难以守住战线。即便是完成扩军计划,恐怕也无法阻挡苏军的钢铁洪流。这时,我看到严维宗也走了进来,突然,一个极大胆的想法我脑海一闪。
  【……第一十一章:苏联的动向----网字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