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扰攘的世界 第98节 苦命鸳鸯
作者:自由与荣耀 更新:2021-12-04 07:15
.1914年,因为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大萧条在西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英国政府为了尽快平息危机,不惜将世界第一位的黄金储备大量出售换取现金,以弥补国内的现金流动亏空,维持英镌在国际国内的地位,避免货币失信导致的整体经济灾难。只有大量的现金流进入,那国民的恐慌才能消除,在银行门口挤兑的长龙才会缩短直到消失,但是,金融危机对工业的打击尤其的沉重,这对一个工业相当发达的国家来说,足以影响政府在国民心里的地位。因此,英国政府不得不寻求转移国民视线,以避免在危机未消失之前爆发国内矛盾。
法国的情况比英国好不了多少!早在1901年到1905年,大量的法国资金就进入伦敦金融交易市场,避免了英国在布尔战争后发生灾难性的金融危机。可是这些资金都毫无例外地被石油泡沫所吸引,最终被无情的财务报表化为灰烬。这样一来,法国也发生了程度比英国、美国稍微轻一些的金融危机,但是,这些受损资金主要来自辛迪加,因此,法国政府不得不给国内资本一个交代。而最好的交代就是把阿尔萨斯和洛林的煤铁资源从德国人手里抢回来!法国政府和民间,迅速掀起了一股反德的民族主义浪潮。
对协约国的另外一个成员来说,金融危机变相地截断了来自英国和法国的资金援助。而俄国的社会改革、经济建设和军队更新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俄国马上把求救的目光投到了东方。
相对可怜的协约国和美国来说,同盟国的经济体系基本没有被触及。
此消彼长下,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实力对比发生了逆转。至少在短期内,在英国没有率先复苏前,同盟国在经济能量上要高过协约国不少。而此前,情况刚好相反。
协约国陷入经济危机,正是同盟国主张自己利益的大好时机。
1914年6月28日。一列火车从奥地利向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地首府萨拉热窝开去。火车上有一对在欧洲皇室里饱受非议地夫妇奥匈帝国皇储弗兰西斯・费迪南德大公爵和他的妻子霍恩贝格女伯爵索菲。
今天是夫妇俩结婚14周年的纪念日。这让在花车里的两夫妻既感觉幸福又有些激动,总是不停地相互回忆着,说着过去的事情。尽管有些事情并不那么令人愉快,但是对他们来说却具有特殊的纪念意义。
索菲并不是贵族出身,她的血统远远没有哈布斯堡家族来得高贵。1889年,美丽的索菲幸运地成为伊莎贝拉公主的侍女,也因此结识了当时还不是皇储的大公。两个年轻人一见钟情,不可遏止地陷入了爱河。也不知道是否是爱情的发生给大公带来好运气,他的堂兄早逝了。因此,他作为哈布斯堡家族的最佳继承人选被皇帝弗兰西斯・约瑟夫看中。皇帝对侄儿与侍女的恋情很是不满。在他看来。这是有辱皇家风范的行为,必将引来其他国家皇室地嘲笑,成为奥匈帝国在国际上给人地笑柄。因此。他坚决地反对侄儿与侍女的交往。
大公没有屈服。仍然坚持他的爱情。而同情他和索菲的伊获贝拉公主也积极地给皇帝施加影响。
1890年,皇帝终于心平气和地与大公深谈了一次。这不是一次伯父与侄儿的亲情交流,而是封建贵族意识和自由恋爱精神之间的交战,是在权力和爱情之间的无奈地妥协。大公立誓答应了伯父皇帝的要求,即:他和索菲在结婚以后,皇家并不按照惯例晋升太子妃以更高的贵族头衔(因为她的出身本来就不是贵族);同时,大公和索菲的子女不能承袭大公本人以及奥匈帝国的爵位和皇位;最令人难堪的是索菲在皇宫只能享受侍女级别的待遇。也就是说,她不能和她的丈夫在宫廷里面挽手并行,出门不能与皇储同车,甚至宫廷的大门也只给皇储地妻子打开一小半……这样,大公才成为奥匈帝国的皇储。而他的妻子和孩子,则一直受到皇家的冷遇、白眼和欧洲皇室的嘲笑。
大公之所以借到波黑的机会带妻子出来,是想给妻子一个愉快的结婚纪念日。在这里,妻子能够和军职丈夫一样享受最高的待遇。作为奥匈帝国武装部队的总监(检察长),弗兰西斯・费迪南德大公网、刚结束对驻波黑两个奥匈军的检阅,此时去萨拉热窝完全是一次临时的访问。无非是想让妻子在那里感受了太子妃的光荣而已。在大公心里,一直对妻子索菲,儿子恩斯特、马克西米连和女儿索菲抱有愧疚。他希望通过这次旅行,能够向妻子在这10多年来受到的不公正待遇作出一点也许微不足道的弥补。
可以这么说,弗兰西斯・费迪南德大公不是一个好皇储,也不是一个好军人,但是绝对是一个好丈夫和父亲。难得的是,他一直挚爱着妻子而没有任何的绯闻发生。当然,14年的努力坚持也得到了一些回报。1909年,在帝国成功吞并波黑以后,高兴中的皇帝大发善心给了宫廷侍女一个伯爵的头衔,这样才使得索菲的处境略微改善了一些。
在维也纳遭受不公正待遇,可在萨拉热窝又会怎么样呢?
6月28日,对巴尔干的斯拉夫人来说也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在很久以前的1389年的这一天,斯拉夫人在科索汰战争中败给土耳其人,从此开始了长达500多年的被奴役的生活。因此,这个日子被成为“维多万。”即耻辱日。到了1912年,这个日子因为土耳其的失败从耻辱纪念日变成了狂欢的节日。
再看1914年,奥匈军队代替了土耳其人驻扎在波黑,这个日子又很快成为使民族主义者愈发仇恨奥匈的警醒日。这一天,“团结或死亡”组织发布了暗杀令,这个命令由七名外围成员来负责执行。他们。现在就潜伏在市内街道上。准备袭击来访的弗兰西斯・费迪南德大公。
可怜的大公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危险,当然暗杀者也没有意识到这位大公并不对驻军问题负责,但是他作为奥匈帝国地皇储,却必然成为暗杀者们垂涎的目标。
车队从萨拉热窝火车站接到了大公夫妇,因为这次访问的随意性和临时性,警卫安排得很松弛,在车队经过的街道沿途,只有少量的警察在维持秩序。大公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担心奥匈军队进城保护自己会激化这里的民族矛盾和反奥情绪,所以他把自己的安全。把妻子的安全交给了不称职的萨拉热窝市警察专员。
弗兰西斯・费迪南德大公夫妇坐在第二辆车上,他们尽量地保持着善意地微笑,还不时地向周围的群众挥手致意。也许,他们希望自己成为弗兰茨皇帝和茜茜皇后那样有魅力的人。前辈可以用个人魅力征服匈牙利人民和贵族的心,造就了二元君主国的长期稳定,那么大公也想在波黑重现这一幕。他们没有想到。自己实际上成了奥匈帝国压迫波黑斯拉夫人的象征!
车队在经过市中心楚穆尔亚桥时。两名刺杀者发动了袭击。一名刺杀者在正要掏炸弹的时候,恰好一名警察走到他面前,于是,他停止了动作。而另外一名刺杀者则向大公地绿羽毛将军头盔扔出了炸弹。
“轰隆”一声,炸弹在大公座车后方爆炸,因为敞蓬车的帆布车蓬把炸弹弹了开去。这颗炸弹只炸裂了大公后面一辆汽车的轮胎,并用弹片杀伤了几名围观者和奥匈帝国驻波黑军政长官波蒂奥雷克将军的中校副官及索菲的女官兰尤斯女伯爵。
扔出炸弹的刺杀者立即被逮捕。这个时候大公有些恼怒了。他甚至不顾安全常识地跳下座车到后面来安慰受伤者。所幸的是,附近没有出现新地杀手。
现场很快得到了处理,伤者被送去医院,访问继续进行。
市政厅里,弗兰西斯・费迪南德大公抓住了市长的手臂抗议道:“我来这里友好访问却遭到了炸弹的对待!市长先生,这,真是岂有此理!您,必须给我一个说法!”
可怜的市长好不容易才安抚下了暴怒的大公。当然,索菲的帮助劝慰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如果这个时候弗兰西斯・费迪南德大公就此待在市政厅以炸弹事件为借口招来军队的话,下面的事情就不会发生了。可是。在市长和要员们向大公致以热烈的“欢迎辞”后,大公却想到了医院里面受伤的人们,他决定改变访问计划去医院探望。所以,他对市长先生说了一句:“我对你们的关心与好感并不因为小小的愉快而改变。”
车队再次出发,而司机们却意外地没有接到改变后的行程通知。在加强了警戒的车队发现走错路掉头的时候,大公的座车刚好停在了暗杀者加夫里洛・普林齐普的面前。这位年仅19岁的谋杀者是7人小组中最为坚决、最为执拗的成员。他迅速地拔出了比利时生产的勃郎宁手枪,在相隔不过的距离上五英尺开了两枪。随后,刺杀者被包围起来,他吞了随身带着的氰化物却因为药品浓度的问题没有死亡,只是剧烈地呕吐而束手就擒。
一发子弹射进了弗兰西斯・费迪南德大公的脖子,切断了颈静脉。另一发子弹则钻进了索菲的腹部击破了一根动脉,但是突然来到的袭击和因此带来伤害让两夫妇完全没有反映过来,只是呆呆地坐在汽车后座上。军政长官没有发现殿下夫妇已经中弹,为了避免再次受到袭击,他中断了访问医院的计划,命令汽车返回市政厅。此时大公的副官哈拉希伯爵领会到了将军的意思,从前座转过头向殿下报告:“殿下,我们将回到市政厅。”
身受重伤的大公一开口,鲜血就喷射到了副官的脸上。
索菲在中弹后的麻木状态中看到这一幕,惊惶地抓住她的丈夫喊道:“上帝,我的上帝,你怎么了?”然后,她自己也从座位上无力地滑落下去,只能用脸去贴在大公的膝盖表示自己的关切和担心。
“索菲,亲爱的,死不得!活下去,看在上帝和孩子的份上,活下去。”弗兰西斯・费迪南德大公一句一口鲜血地向妻子喊道,可是他的妻子却陷入了昏迷状态。
大公鼓起余力想搂起妻子,却无力地失败了,只是把头上绿毛头盔弄掉在座位上而已。
“殿下,殿下!您没事吧?”副官一边催促司机开车一边问道,他想通过问话来保持殿下的意识清醒。
“没什么,没什么,没什么……”弗兰西斯・费迪南德大公在搂住妻子的身体含糊不清地说着。这个时候的他在瞬间回忆起了14年来的生活,想起了还在维也纳的三个孩子。
1914年6月28日上午11点,奥匈帝国皇储弗兰西斯・费迪南德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医院去世,一对苦命鸳鸯最终幸运地一起往登天堂……
谋杀。并没有马上引起国际局势的恶化。
当正在萨尔茨堡夏季别墅休憩的奥匈帝国皇帝弗兰西斯・约瑟夫从他年轻时代的好朋友,他一直没有更换过的副官――爱德华・帕尔伯爵手里接过电报记录后,只咕哝了一句:“上帝,太可怕了。”然后,这位皇帝闭上了眼睛长长地出了口气,说了一句让伯爵记录在日记里的话:“触犯全能的上帝是不能不受到惩罚的,老天爷恢复了我不幸未能维持的秩序。”
这是一句很明显的暗示,皇帝对皇储的被谋杀并未感到悲痛,而是有一种如释重负的味道。他对他的继承人以犯贵贱通婚之罪来向他挑战而遭到了上帝的惩罚表示出了对神的敬畏和感谢。
不过,老皇帝的思想并不代表奥匈帝国所有人的思想,也不代表全世界的思想。在当天晚些时候,在“霍亨索仑号”皇家游艇上的德国皇帝威廉正在庆祝德皇威廉运河(基尔运河)开通19周年,他接到电报后,脸色发白,一声不响地回到了舱室。大公是他的好朋友好猎伴,皇帝真心喜欢并尊敬这位专情倔强的朋友。
消息,很快就传递到了全世界……
英国政府为了尽快平息危机,不惜将世界第一位的黄金储备大量出售换取现金,以弥补国内的现金流动亏空,维持英镌在国际国内的地位,避免货币失信导致的整体经济灾难。只有大量的现金流进入,那国民的恐慌才能消除,在银行门口挤兑的长龙才会缩短直到消失,但是,金融危机对工业的打击尤其的沉重,这对一个工业相当发达的国家来说,足以影响政府在国民心里的地位。因此,英国政府不得不寻求转移国民视线,以避免在危机未消失之前爆发国内矛盾。
法国的情况比英国好不了多少!早在1901年到1905年,大量的法国资金就进入伦敦金融交易市场,避免了英国在布尔战争后发生灾难性的金融危机。可是这些资金都毫无例外地被石油泡沫所吸引,最终被无情的财务报表化为灰烬。这样一来,法国也发生了程度比英国、美国稍微轻一些的金融危机,但是,这些受损资金主要来自辛迪加,因此,法国政府不得不给国内资本一个交代。而最好的交代就是把阿尔萨斯和洛林的煤铁资源从德国人手里抢回来!法国政府和民间,迅速掀起了一股反德的民族主义浪潮。
对协约国的另外一个成员来说,金融危机变相地截断了来自英国和法国的资金援助。而俄国的社会改革、经济建设和军队更新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俄国马上把求救的目光投到了东方。
相对可怜的协约国和美国来说,同盟国的经济体系基本没有被触及。
此消彼长下,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实力对比发生了逆转。至少在短期内,在英国没有率先复苏前,同盟国在经济能量上要高过协约国不少。而此前,情况刚好相反。
协约国陷入经济危机,正是同盟国主张自己利益的大好时机。
1914年6月28日。一列火车从奥地利向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地首府萨拉热窝开去。火车上有一对在欧洲皇室里饱受非议地夫妇奥匈帝国皇储弗兰西斯・费迪南德大公爵和他的妻子霍恩贝格女伯爵索菲。
今天是夫妇俩结婚14周年的纪念日。这让在花车里的两夫妻既感觉幸福又有些激动,总是不停地相互回忆着,说着过去的事情。尽管有些事情并不那么令人愉快,但是对他们来说却具有特殊的纪念意义。
索菲并不是贵族出身,她的血统远远没有哈布斯堡家族来得高贵。1889年,美丽的索菲幸运地成为伊莎贝拉公主的侍女,也因此结识了当时还不是皇储的大公。两个年轻人一见钟情,不可遏止地陷入了爱河。也不知道是否是爱情的发生给大公带来好运气,他的堂兄早逝了。因此,他作为哈布斯堡家族的最佳继承人选被皇帝弗兰西斯・约瑟夫看中。皇帝对侄儿与侍女的恋情很是不满。在他看来。这是有辱皇家风范的行为,必将引来其他国家皇室地嘲笑,成为奥匈帝国在国际上给人地笑柄。因此。他坚决地反对侄儿与侍女的交往。
大公没有屈服。仍然坚持他的爱情。而同情他和索菲的伊获贝拉公主也积极地给皇帝施加影响。
1890年,皇帝终于心平气和地与大公深谈了一次。这不是一次伯父与侄儿的亲情交流,而是封建贵族意识和自由恋爱精神之间的交战,是在权力和爱情之间的无奈地妥协。大公立誓答应了伯父皇帝的要求,即:他和索菲在结婚以后,皇家并不按照惯例晋升太子妃以更高的贵族头衔(因为她的出身本来就不是贵族);同时,大公和索菲的子女不能承袭大公本人以及奥匈帝国的爵位和皇位;最令人难堪的是索菲在皇宫只能享受侍女级别的待遇。也就是说,她不能和她的丈夫在宫廷里面挽手并行,出门不能与皇储同车,甚至宫廷的大门也只给皇储地妻子打开一小半……这样,大公才成为奥匈帝国的皇储。而他的妻子和孩子,则一直受到皇家的冷遇、白眼和欧洲皇室的嘲笑。
大公之所以借到波黑的机会带妻子出来,是想给妻子一个愉快的结婚纪念日。在这里,妻子能够和军职丈夫一样享受最高的待遇。作为奥匈帝国武装部队的总监(检察长),弗兰西斯・费迪南德大公网、刚结束对驻波黑两个奥匈军的检阅,此时去萨拉热窝完全是一次临时的访问。无非是想让妻子在那里感受了太子妃的光荣而已。在大公心里,一直对妻子索菲,儿子恩斯特、马克西米连和女儿索菲抱有愧疚。他希望通过这次旅行,能够向妻子在这10多年来受到的不公正待遇作出一点也许微不足道的弥补。
可以这么说,弗兰西斯・费迪南德大公不是一个好皇储,也不是一个好军人,但是绝对是一个好丈夫和父亲。难得的是,他一直挚爱着妻子而没有任何的绯闻发生。当然,14年的努力坚持也得到了一些回报。1909年,在帝国成功吞并波黑以后,高兴中的皇帝大发善心给了宫廷侍女一个伯爵的头衔,这样才使得索菲的处境略微改善了一些。
在维也纳遭受不公正待遇,可在萨拉热窝又会怎么样呢?
6月28日,对巴尔干的斯拉夫人来说也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在很久以前的1389年的这一天,斯拉夫人在科索汰战争中败给土耳其人,从此开始了长达500多年的被奴役的生活。因此,这个日子被成为“维多万。”即耻辱日。到了1912年,这个日子因为土耳其的失败从耻辱纪念日变成了狂欢的节日。
再看1914年,奥匈军队代替了土耳其人驻扎在波黑,这个日子又很快成为使民族主义者愈发仇恨奥匈的警醒日。这一天,“团结或死亡”组织发布了暗杀令,这个命令由七名外围成员来负责执行。他们。现在就潜伏在市内街道上。准备袭击来访的弗兰西斯・费迪南德大公。
可怜的大公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危险,当然暗杀者也没有意识到这位大公并不对驻军问题负责,但是他作为奥匈帝国地皇储,却必然成为暗杀者们垂涎的目标。
车队从萨拉热窝火车站接到了大公夫妇,因为这次访问的随意性和临时性,警卫安排得很松弛,在车队经过的街道沿途,只有少量的警察在维持秩序。大公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担心奥匈军队进城保护自己会激化这里的民族矛盾和反奥情绪,所以他把自己的安全。把妻子的安全交给了不称职的萨拉热窝市警察专员。
弗兰西斯・费迪南德大公夫妇坐在第二辆车上,他们尽量地保持着善意地微笑,还不时地向周围的群众挥手致意。也许,他们希望自己成为弗兰茨皇帝和茜茜皇后那样有魅力的人。前辈可以用个人魅力征服匈牙利人民和贵族的心,造就了二元君主国的长期稳定,那么大公也想在波黑重现这一幕。他们没有想到。自己实际上成了奥匈帝国压迫波黑斯拉夫人的象征!
车队在经过市中心楚穆尔亚桥时。两名刺杀者发动了袭击。一名刺杀者在正要掏炸弹的时候,恰好一名警察走到他面前,于是,他停止了动作。而另外一名刺杀者则向大公地绿羽毛将军头盔扔出了炸弹。
“轰隆”一声,炸弹在大公座车后方爆炸,因为敞蓬车的帆布车蓬把炸弹弹了开去。这颗炸弹只炸裂了大公后面一辆汽车的轮胎,并用弹片杀伤了几名围观者和奥匈帝国驻波黑军政长官波蒂奥雷克将军的中校副官及索菲的女官兰尤斯女伯爵。
扔出炸弹的刺杀者立即被逮捕。这个时候大公有些恼怒了。他甚至不顾安全常识地跳下座车到后面来安慰受伤者。所幸的是,附近没有出现新地杀手。
现场很快得到了处理,伤者被送去医院,访问继续进行。
市政厅里,弗兰西斯・费迪南德大公抓住了市长的手臂抗议道:“我来这里友好访问却遭到了炸弹的对待!市长先生,这,真是岂有此理!您,必须给我一个说法!”
可怜的市长好不容易才安抚下了暴怒的大公。当然,索菲的帮助劝慰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如果这个时候弗兰西斯・费迪南德大公就此待在市政厅以炸弹事件为借口招来军队的话,下面的事情就不会发生了。可是。在市长和要员们向大公致以热烈的“欢迎辞”后,大公却想到了医院里面受伤的人们,他决定改变访问计划去医院探望。所以,他对市长先生说了一句:“我对你们的关心与好感并不因为小小的愉快而改变。”
车队再次出发,而司机们却意外地没有接到改变后的行程通知。在加强了警戒的车队发现走错路掉头的时候,大公的座车刚好停在了暗杀者加夫里洛・普林齐普的面前。这位年仅19岁的谋杀者是7人小组中最为坚决、最为执拗的成员。他迅速地拔出了比利时生产的勃郎宁手枪,在相隔不过的距离上五英尺开了两枪。随后,刺杀者被包围起来,他吞了随身带着的氰化物却因为药品浓度的问题没有死亡,只是剧烈地呕吐而束手就擒。
一发子弹射进了弗兰西斯・费迪南德大公的脖子,切断了颈静脉。另一发子弹则钻进了索菲的腹部击破了一根动脉,但是突然来到的袭击和因此带来伤害让两夫妇完全没有反映过来,只是呆呆地坐在汽车后座上。军政长官没有发现殿下夫妇已经中弹,为了避免再次受到袭击,他中断了访问医院的计划,命令汽车返回市政厅。此时大公的副官哈拉希伯爵领会到了将军的意思,从前座转过头向殿下报告:“殿下,我们将回到市政厅。”
身受重伤的大公一开口,鲜血就喷射到了副官的脸上。
索菲在中弹后的麻木状态中看到这一幕,惊惶地抓住她的丈夫喊道:“上帝,我的上帝,你怎么了?”然后,她自己也从座位上无力地滑落下去,只能用脸去贴在大公的膝盖表示自己的关切和担心。
“索菲,亲爱的,死不得!活下去,看在上帝和孩子的份上,活下去。”弗兰西斯・费迪南德大公一句一口鲜血地向妻子喊道,可是他的妻子却陷入了昏迷状态。
大公鼓起余力想搂起妻子,却无力地失败了,只是把头上绿毛头盔弄掉在座位上而已。
“殿下,殿下!您没事吧?”副官一边催促司机开车一边问道,他想通过问话来保持殿下的意识清醒。
“没什么,没什么,没什么……”弗兰西斯・费迪南德大公在搂住妻子的身体含糊不清地说着。这个时候的他在瞬间回忆起了14年来的生活,想起了还在维也纳的三个孩子。
1914年6月28日上午11点,奥匈帝国皇储弗兰西斯・费迪南德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医院去世,一对苦命鸳鸯最终幸运地一起往登天堂……
谋杀。并没有马上引起国际局势的恶化。
当正在萨尔茨堡夏季别墅休憩的奥匈帝国皇帝弗兰西斯・约瑟夫从他年轻时代的好朋友,他一直没有更换过的副官――爱德华・帕尔伯爵手里接过电报记录后,只咕哝了一句:“上帝,太可怕了。”然后,这位皇帝闭上了眼睛长长地出了口气,说了一句让伯爵记录在日记里的话:“触犯全能的上帝是不能不受到惩罚的,老天爷恢复了我不幸未能维持的秩序。”
这是一句很明显的暗示,皇帝对皇储的被谋杀并未感到悲痛,而是有一种如释重负的味道。他对他的继承人以犯贵贱通婚之罪来向他挑战而遭到了上帝的惩罚表示出了对神的敬畏和感谢。
不过,老皇帝的思想并不代表奥匈帝国所有人的思想,也不代表全世界的思想。在当天晚些时候,在“霍亨索仑号”皇家游艇上的德国皇帝威廉正在庆祝德皇威廉运河(基尔运河)开通19周年,他接到电报后,脸色发白,一声不响地回到了舱室。大公是他的好朋友好猎伴,皇帝真心喜欢并尊敬这位专情倔强的朋友。
消息,很快就传递到了全世界……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