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逸”史 分节阅读 29
作者:而山 更新:2021-12-04 05:30
,陈艳不顾三女再三的挽留,还是告辞回府了,走时眼睛总是不舍地看着林逸的书房的方向。
“陈姐姐,还是等林哥哥回来,你再走吧!”马紫芳说。
“不了,我想好好休息,不打扰你们了。”陈艳神情忧伤道。
陈艳的离去,三女也很无奈,她们知道林逸是怎么样的人,只是希望林逸能给予陈艳一些安慰关怀。可能她们自己也做错了什么,可能是林逸太优秀,她们太爱林逸,太在乎林逸,个人的力量不足以留住他,想群大家的力吧!更多可能是她们相信林逸,放心林逸。
第三十章 攀湛贵计划
公元1852年7月4日,林逸召开人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会议,会议决定休整了大半年的人民军各部队展开新的军事行动,扩大根据地范围:驻广西东部的第三军,翻过粤桂交界处的云开大山山脉,进入高州府与雷州府地区,主要占领赤坎(今湛江市地区),夺起人民军的第一个大的深水良港,为人民军海军的建立打下基础;驻广西北部的第二军一部由胡野林率领出河池州,进入贵州地界,向贵阳方向进攻;驻云南北部的第一军大部由曲靖府、昭通府两地出发进入贵州地界,向贵阳进攻,跟第二军胡野林部会合于贵阳城下;驻四川南部的第四军,由攀枝花出发向北进攻,占领西昌、昭觉等地。
这次军事行动主要为了占领贵州全境,夺得赤坎出海港,纵深攀枝花工业基地战略空间,所以称之为“攀湛贵”计划。
贵州省简称“黔”或“贵”,是一个山川秀丽、气候宜人、资源富集、民族众多的内陆山区省,位于中国西南的中部,东靠湖南,南邻广西,西毗云南,北连四川和重庆,是一个多山的石灰岩地区,山多石多,生产条件很恶劣,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受大气环流及地形等影响,贵州气候呈多样性,“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就是其真实写照。气候不稳定,灾害性天气种类较多,干旱、秋风、凌冻、冰雹等频度大,对农业生产危害严重,致使大多数的农民生活贫困,而住在山上的各族少数民族更是生活在温饱线之下。
贵州的人口稀少,经上次“广西州进剿”战役后,贵州清军近一年来也未能恢复元气。其实清政府现在正忙于围追堵截流窜的太平军,那顾得上贫穷的贵州啊?当时,全国农民起义不断,清军军力吃紧,财政拮据,准允各地编练民团,乡兵。可贵州贫困,没有什么大地主大富豪出得起钱训练乡兵,因此贵州整体来说兵力空虚,人民军占领贵州并不难,难的是管理,缺少大量的人力资源,财政资源啊!
但占领贵州又是势在必行的,一是为扩大根据地的领土范围;二是能从侧翼威胁湖南、四川、湖北三省的清军,使他们不能肆无忌惮地去围剿太平军;三是人民军需北上进攻,向东发展,贵州都是必经之地。因此林逸下定决心,再苦的果子也要吞!再重的包袱也要背!
鲁万常中将命第一军第四师进驻云南北部的昭通城,以确保与第四军的联系后,自己则亲率第一军第一、二、三师从曲靖和东川两城出发,向贵阳方向进发了。他命令从两城出发的部队务必于7月8日在贵州省边境的盘州厅(今盘县地区)汇合。
鲁万常将军人如其名,五大三粗,浓密的连腮胡,看起来很威严,他比林逸主席稍矮一点,强健的身胚,很魁梧。鲁万常将军不喜出风头,大胆心细,做事沉稳踏实。他是第一期在琼台讲武堂学习的学员中年纪较大的一个,今年有三十一岁了。
在所有的高级将领中,鲁万常可以说默默无闻,没有什么显赫的战功。因为他总是在林逸的直接领导指挥下,所以他所有的光环都被林逸的光芒笼罩了。因此鲁万常将军给人的印象就是无声无息中又高升了,但因为是林逸主席指名提拔的,也没有人敢反对,敢轻视他,尽管闲言碎语还是有的。直到林逸在滇池湖地区失踪后的那段日子,鲁万常才有了独挡一面,施展才华的机会。他的不急不燥,把握大局,堪担大任的表现,令所有的人交耳称赞,这也让大家认识到他鲁万常是一个当之无愧的将军。其实,林逸主席当初提拔鲁万常就是看中了他的沉稳,一丝不苟,毫无差错,尽管鲁万常不能成为创造奇迹的将军,但一定是一员优秀的守成之将。
鲁万常河南商丘人氏,从小父母双亡,1850年经人介绍来广东做事,不想一天店里失窃了东西,老板怀疑他,工钱也未给就把他辞了。
鲁万常只得流落街头,两天只吃了一顿饭,饿得正难受时,看见一群衣着褴褛的人跟着一个强壮的青年男子屁股后面走,鲁万常就也莫名其妙地跟着他们一起去了。
原来那青年男子是当时林逸派遣去大陆招收穷苦学员的朱达。朱达后来清点人数时,不知怎么多了一个人?查清多的一个人是鲁万常后,朱达认为他年龄偏大,想叫他离开。可鲁万常实在饿得不行,一个劲哀求,朱达看他也是一个苦命的人,就勉强答应了。不过,当时朱达的想法是等到了海南后,随便安排他做点别的事的,就算做一件好事吧。不想鲁万常很是好学,在很多方面都是一个表率,这也算朱达无心插柳柳成荫得到的意外收获!
对于林逸,鲁万常觉得那就是一个神话。他不同于别人仅是从林逸的功绩上崇拜他,他是从林逸的言行上,思想中去体会,是通过阅读、理解、消化林逸写的书籍、讲义,去发现他的伟大,这是更深层次地崇拜。
鲁万常自认自己是相当镇定的人了,可林逸比他更胜一筹。在“那陈战役”掩护部队后撤中,林逸在那样危 ōm险的环境中,仍面不改色,纹丝不动地站在掩护部队的最前沿,沉着冷静地指挥,给他留下永不可磨灭的印象。如果当时不是有林逸的泰山崩而色不变的镇定,可能人民军早就崩溃了。鲁万常当时就在那一拨的掩护部队中,目睹了林逸指挥作战的全过程,那一刻对鲁万常一生影响极大。
此次出征,林逸只对鲁万常说了一句话:“打贵州容易,守贵州难,有你在我放心。”鲁万常双眼有点湿润,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带着林逸的信任踏上了征途。
鲁万常中将除了率领的第一军三个师外,随同一路的还有二千多位政工干部。两路部队在贵州盘州厅会师后,一路行至安顺城外的黄果树附近,都未遇到什么强有力的抵抗,部队边行军边接收,进军顺利得很。
黄果树距安顺府不到百里,风景秀丽,山清水秀,因瀑布而闻名。我国著名的地理家、旅行家徐霞客描述黄果树大瀑布“水由溪上石,如烟雾腾空,势其雄厉,所谓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具不足拟其状也。”奔腾的河水自70米高的悬崖绝壁上飞流直泻犀牛潭,发出震天巨响,如千人击鼓,万马奔腾,声似雷鸣,远震数里之外,使游人惊心动魄。那瀑布激起的水珠,溅在千古恒生的岩石上,水花四射,如云漫雾绕,阳光直射,生出绚丽的彩虹,最妙的是这彩虹居然能随着人的走动而变化移动。鲁万常将军准备让部队在黄果树休息一天。
同时,由胡野林少将率领的第二军第三、四师穿过贵州都匀府地区,逼近了都匀城。都匀府是布依族等少数民族集中居住的地区,在部队出发前,各部队都接到林逸的指令:少数民族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是一个政策问题,细致的问题,平等的问题,各部队政工干部工作要做到细处,严格按照人民党的《民族政策草案》执行;可以先宣传,宣传到位后,再实行,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传统习俗要尊重。
基本上新进入少数民族地区的部队,都没有急于求成,对于当地的寨主、藩司、族长都没有触及他们的切身利益,只是少数罪恶特别巨大,人民群众反应特别强烈的恶霸才施行了高压政策。尽管人民军没有得到少数民族的热烈欢迎,积极拥护,但至少是没有激化矛盾,都顺利通过了少数民族地区。要知道,当时汉族跟少数民族的矛盾冲突是很尖锐的,经常有因争水争地而引发的族与族,村与村之间的打架群殴。
第三十一章 贵州战役(一)
云南、广西两省的丢失,令清廷非常震怒,负有直接责任的云贵总督吴文熔被撤职查办;广西巡抚周天爵侥幸仅被贬;朝廷钦差——大学士赛尚阿驰被召回问罪;蒙古都统巴德因为战死,免于追究。清廷重新任命了一些官员负责西南事宜,原两江总督李星沅为西南各省钦差,统领军政事务;满洲副都统达洪阿统领贵州军务。并下旨从四川、湖北两省各调五千清军进驻贵阳,同时调满洲、山东、山西清军南下,协同清剿匪军。
清军副都统达洪阿接到有两路匪军齐头并进进攻贵州的军情报告后,随即命令贵州境内的清军收缩兵力,令北部、东部、西部的清军、乡兵集中于贵阳城,重新编组。如此,加上四川、湖北驰援的一万清军,贵阳城清军总兵力达到了五万人。
“死守肯定是不行的,太被动了!两路匪军齐头并进,犯了兵家分兵大忌,正好可以利用这点,集中优势兵力为一路,各个击破。”达洪阿不愧为清军的高级将领,心里很快有了对敌之策。他命令镇标柳中度率领一万清军从安顺府开始,层层阻击西路匪军,重点固守安顺府,情况危急时,可以撤出安顺城,至少滞缓西路匪军十五天;自己则亲率三万清军在独水河畔围歼南路匪军;剩下的一万清军留守贵阳城作为机动。
这一计策不可谓不高明,也确实抓住了人民军的弱点:总兵力不足,西路军人多,南路军人少,还兵力分散。可达洪阿还是估错了人民军的战力,人多并不是决定因素,人员的素质,武器的装备有时也能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
清军镇标柳中度也是一个稳沉的人,在大哨山与人民军第一军第一师首次接触后,意识到人民军火器的厉害,就采取了规避政策,一直撤退到了安顺城,想凭借安顺府坚固的城墙坚守五天、八天的。
鲁万常中将接到军情部内线报告,贵阳清军集中优势兵力出城伏围南路人民军去了,他大急,马上调整部署,一改近几天蜗牛式的进军步伐,急行军奔向贵阳。他想“围魏救赵”,只要能迫使达洪阿令伏围的清军回援贵阳,就解除了南路人民军的危情。
大出清军镇标柳中度的意外,人民军并没有围攻安顺府,而是从安顺府的西侧穿了过去,然后大踏步地向贵阳进发。“如果这样,叛匪只需三天就能抵达贵阳城下,那都统达洪阿交给自己的任务铁定完成不了了。”柳中度想到后果,惊出一身冷汗,马上命令部队尾随追击。
鲁万常将军知道安顺府的清军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人民军经过,而无动于衷,他早有计定,命令前锋第一师不必顾及后面的部队,全速前进;第三师派出一小部分部队层层阻击,步步撤退;第二师紧随第一师前进,至猫猫洞附近停下,设好埋伏圈。
追赶的安顺府清军,一会儿遇到猛烈抵抗,一会儿又遇到一触即溃的骚扰。开始柳中度还怕中埋伏,步步为营地试探性前进,次数多了,加上抵抗阻击越来越弱,意识到匪军可能大多直奔贵阳城了。于是,他放心大胆地紧跟着人民军的后路到了猫猫洞。毕竟战术服从于战略,南路匪军吃紧啊!
猫猫洞是一个天然的伏击场所,两边山高树密,中间成盆地形,两头出入口狭小,阴森森的。清军保持适度的警惕进入猫猫洞山谷盆地时,前方又传来了稀散的枪声,柳中度还是以为像以前一样,仅是小股部队在阻击,命令一队清军前去清理后,就想带领大部清军快速通过山谷地区。
这时,两侧响起了密集的枪声,情况明显不对,柳中度魂惊魄散,赶紧命令部队分层次抵抗,候机突围。他仔细扫视周围的环境,想寻找一个突围方向,看到一批批的清军倒下,包围圈越来越小,他焦虑万分,知道再不赶快确定突围方向,就只能坐以待毙了。
他命士兵冲上后侧面的山头,然后俯冲向西突围,可清军站起来只冲了十多米,就又被密集的子弹给压了回来。越逼越近的人民军出现在眼前时,一切都已结束,柳中度颓丧地命令残剩的清军放下武器投降,没必要再作无谓的抵抗。
没了后顾之忧的鲁万常中将,只留下第三师一个团的兵力收拾残局,令其打扫完战场后,反头攻下安顺府,畅通人民军的后勤保障线路,再行增援大部队。
攻下都匀城的胡野林部,并没有如西路人民军一样接到军情部贵阳情报站的情报。因为传送消息的情报员在化装潜出时,被清军发现,关进了大牢。等到贵阳的军情部情报站发现出了问题时,为时晚矣!那位被抓的情报员顶不住清军的严刑拷打,屈服招供了,随后人民军在贵阳的情报站被清军彻底摧毁。
失去内部情报的提供,胡野林本部的侦察兵搜索范围也不大,加上达洪阿有意为之,胡野林所部在独水河畔吃了大亏。]其实当胡野林部到达独水河畔时,清军都统达洪阿的大部队还在离独水河五里之外的地方,只有少量精悍的清军和大量火炮先期躲藏在河边的乱草丛中。人民军先期过河的侦察兵不是被抓就是被射杀,少量走错方向的侦察兵又不可能发现什么异常动静,所以向对岸的人民军发出了“平安无事”的信号。
人民军搜集到的渡船并不多,很多班排都是用自己编扎的竹排当作渡船的。看到人民军
“陈姐姐,还是等林哥哥回来,你再走吧!”马紫芳说。
“不了,我想好好休息,不打扰你们了。”陈艳神情忧伤道。
陈艳的离去,三女也很无奈,她们知道林逸是怎么样的人,只是希望林逸能给予陈艳一些安慰关怀。可能她们自己也做错了什么,可能是林逸太优秀,她们太爱林逸,太在乎林逸,个人的力量不足以留住他,想群大家的力吧!更多可能是她们相信林逸,放心林逸。
第三十章 攀湛贵计划
公元1852年7月4日,林逸召开人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会议,会议决定休整了大半年的人民军各部队展开新的军事行动,扩大根据地范围:驻广西东部的第三军,翻过粤桂交界处的云开大山山脉,进入高州府与雷州府地区,主要占领赤坎(今湛江市地区),夺起人民军的第一个大的深水良港,为人民军海军的建立打下基础;驻广西北部的第二军一部由胡野林率领出河池州,进入贵州地界,向贵阳方向进攻;驻云南北部的第一军大部由曲靖府、昭通府两地出发进入贵州地界,向贵阳进攻,跟第二军胡野林部会合于贵阳城下;驻四川南部的第四军,由攀枝花出发向北进攻,占领西昌、昭觉等地。
这次军事行动主要为了占领贵州全境,夺得赤坎出海港,纵深攀枝花工业基地战略空间,所以称之为“攀湛贵”计划。
贵州省简称“黔”或“贵”,是一个山川秀丽、气候宜人、资源富集、民族众多的内陆山区省,位于中国西南的中部,东靠湖南,南邻广西,西毗云南,北连四川和重庆,是一个多山的石灰岩地区,山多石多,生产条件很恶劣,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受大气环流及地形等影响,贵州气候呈多样性,“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就是其真实写照。气候不稳定,灾害性天气种类较多,干旱、秋风、凌冻、冰雹等频度大,对农业生产危害严重,致使大多数的农民生活贫困,而住在山上的各族少数民族更是生活在温饱线之下。
贵州的人口稀少,经上次“广西州进剿”战役后,贵州清军近一年来也未能恢复元气。其实清政府现在正忙于围追堵截流窜的太平军,那顾得上贫穷的贵州啊?当时,全国农民起义不断,清军军力吃紧,财政拮据,准允各地编练民团,乡兵。可贵州贫困,没有什么大地主大富豪出得起钱训练乡兵,因此贵州整体来说兵力空虚,人民军占领贵州并不难,难的是管理,缺少大量的人力资源,财政资源啊!
但占领贵州又是势在必行的,一是为扩大根据地的领土范围;二是能从侧翼威胁湖南、四川、湖北三省的清军,使他们不能肆无忌惮地去围剿太平军;三是人民军需北上进攻,向东发展,贵州都是必经之地。因此林逸下定决心,再苦的果子也要吞!再重的包袱也要背!
鲁万常中将命第一军第四师进驻云南北部的昭通城,以确保与第四军的联系后,自己则亲率第一军第一、二、三师从曲靖和东川两城出发,向贵阳方向进发了。他命令从两城出发的部队务必于7月8日在贵州省边境的盘州厅(今盘县地区)汇合。
鲁万常将军人如其名,五大三粗,浓密的连腮胡,看起来很威严,他比林逸主席稍矮一点,强健的身胚,很魁梧。鲁万常将军不喜出风头,大胆心细,做事沉稳踏实。他是第一期在琼台讲武堂学习的学员中年纪较大的一个,今年有三十一岁了。
在所有的高级将领中,鲁万常可以说默默无闻,没有什么显赫的战功。因为他总是在林逸的直接领导指挥下,所以他所有的光环都被林逸的光芒笼罩了。因此鲁万常将军给人的印象就是无声无息中又高升了,但因为是林逸主席指名提拔的,也没有人敢反对,敢轻视他,尽管闲言碎语还是有的。直到林逸在滇池湖地区失踪后的那段日子,鲁万常才有了独挡一面,施展才华的机会。他的不急不燥,把握大局,堪担大任的表现,令所有的人交耳称赞,这也让大家认识到他鲁万常是一个当之无愧的将军。其实,林逸主席当初提拔鲁万常就是看中了他的沉稳,一丝不苟,毫无差错,尽管鲁万常不能成为创造奇迹的将军,但一定是一员优秀的守成之将。
鲁万常河南商丘人氏,从小父母双亡,1850年经人介绍来广东做事,不想一天店里失窃了东西,老板怀疑他,工钱也未给就把他辞了。
鲁万常只得流落街头,两天只吃了一顿饭,饿得正难受时,看见一群衣着褴褛的人跟着一个强壮的青年男子屁股后面走,鲁万常就也莫名其妙地跟着他们一起去了。
原来那青年男子是当时林逸派遣去大陆招收穷苦学员的朱达。朱达后来清点人数时,不知怎么多了一个人?查清多的一个人是鲁万常后,朱达认为他年龄偏大,想叫他离开。可鲁万常实在饿得不行,一个劲哀求,朱达看他也是一个苦命的人,就勉强答应了。不过,当时朱达的想法是等到了海南后,随便安排他做点别的事的,就算做一件好事吧。不想鲁万常很是好学,在很多方面都是一个表率,这也算朱达无心插柳柳成荫得到的意外收获!
对于林逸,鲁万常觉得那就是一个神话。他不同于别人仅是从林逸的功绩上崇拜他,他是从林逸的言行上,思想中去体会,是通过阅读、理解、消化林逸写的书籍、讲义,去发现他的伟大,这是更深层次地崇拜。
鲁万常自认自己是相当镇定的人了,可林逸比他更胜一筹。在“那陈战役”掩护部队后撤中,林逸在那样危 ōm险的环境中,仍面不改色,纹丝不动地站在掩护部队的最前沿,沉着冷静地指挥,给他留下永不可磨灭的印象。如果当时不是有林逸的泰山崩而色不变的镇定,可能人民军早就崩溃了。鲁万常当时就在那一拨的掩护部队中,目睹了林逸指挥作战的全过程,那一刻对鲁万常一生影响极大。
此次出征,林逸只对鲁万常说了一句话:“打贵州容易,守贵州难,有你在我放心。”鲁万常双眼有点湿润,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带着林逸的信任踏上了征途。
鲁万常中将除了率领的第一军三个师外,随同一路的还有二千多位政工干部。两路部队在贵州盘州厅会师后,一路行至安顺城外的黄果树附近,都未遇到什么强有力的抵抗,部队边行军边接收,进军顺利得很。
黄果树距安顺府不到百里,风景秀丽,山清水秀,因瀑布而闻名。我国著名的地理家、旅行家徐霞客描述黄果树大瀑布“水由溪上石,如烟雾腾空,势其雄厉,所谓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具不足拟其状也。”奔腾的河水自70米高的悬崖绝壁上飞流直泻犀牛潭,发出震天巨响,如千人击鼓,万马奔腾,声似雷鸣,远震数里之外,使游人惊心动魄。那瀑布激起的水珠,溅在千古恒生的岩石上,水花四射,如云漫雾绕,阳光直射,生出绚丽的彩虹,最妙的是这彩虹居然能随着人的走动而变化移动。鲁万常将军准备让部队在黄果树休息一天。
同时,由胡野林少将率领的第二军第三、四师穿过贵州都匀府地区,逼近了都匀城。都匀府是布依族等少数民族集中居住的地区,在部队出发前,各部队都接到林逸的指令:少数民族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是一个政策问题,细致的问题,平等的问题,各部队政工干部工作要做到细处,严格按照人民党的《民族政策草案》执行;可以先宣传,宣传到位后,再实行,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传统习俗要尊重。
基本上新进入少数民族地区的部队,都没有急于求成,对于当地的寨主、藩司、族长都没有触及他们的切身利益,只是少数罪恶特别巨大,人民群众反应特别强烈的恶霸才施行了高压政策。尽管人民军没有得到少数民族的热烈欢迎,积极拥护,但至少是没有激化矛盾,都顺利通过了少数民族地区。要知道,当时汉族跟少数民族的矛盾冲突是很尖锐的,经常有因争水争地而引发的族与族,村与村之间的打架群殴。
第三十一章 贵州战役(一)
云南、广西两省的丢失,令清廷非常震怒,负有直接责任的云贵总督吴文熔被撤职查办;广西巡抚周天爵侥幸仅被贬;朝廷钦差——大学士赛尚阿驰被召回问罪;蒙古都统巴德因为战死,免于追究。清廷重新任命了一些官员负责西南事宜,原两江总督李星沅为西南各省钦差,统领军政事务;满洲副都统达洪阿统领贵州军务。并下旨从四川、湖北两省各调五千清军进驻贵阳,同时调满洲、山东、山西清军南下,协同清剿匪军。
清军副都统达洪阿接到有两路匪军齐头并进进攻贵州的军情报告后,随即命令贵州境内的清军收缩兵力,令北部、东部、西部的清军、乡兵集中于贵阳城,重新编组。如此,加上四川、湖北驰援的一万清军,贵阳城清军总兵力达到了五万人。
“死守肯定是不行的,太被动了!两路匪军齐头并进,犯了兵家分兵大忌,正好可以利用这点,集中优势兵力为一路,各个击破。”达洪阿不愧为清军的高级将领,心里很快有了对敌之策。他命令镇标柳中度率领一万清军从安顺府开始,层层阻击西路匪军,重点固守安顺府,情况危急时,可以撤出安顺城,至少滞缓西路匪军十五天;自己则亲率三万清军在独水河畔围歼南路匪军;剩下的一万清军留守贵阳城作为机动。
这一计策不可谓不高明,也确实抓住了人民军的弱点:总兵力不足,西路军人多,南路军人少,还兵力分散。可达洪阿还是估错了人民军的战力,人多并不是决定因素,人员的素质,武器的装备有时也能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
清军镇标柳中度也是一个稳沉的人,在大哨山与人民军第一军第一师首次接触后,意识到人民军火器的厉害,就采取了规避政策,一直撤退到了安顺城,想凭借安顺府坚固的城墙坚守五天、八天的。
鲁万常中将接到军情部内线报告,贵阳清军集中优势兵力出城伏围南路人民军去了,他大急,马上调整部署,一改近几天蜗牛式的进军步伐,急行军奔向贵阳。他想“围魏救赵”,只要能迫使达洪阿令伏围的清军回援贵阳,就解除了南路人民军的危情。
大出清军镇标柳中度的意外,人民军并没有围攻安顺府,而是从安顺府的西侧穿了过去,然后大踏步地向贵阳进发。“如果这样,叛匪只需三天就能抵达贵阳城下,那都统达洪阿交给自己的任务铁定完成不了了。”柳中度想到后果,惊出一身冷汗,马上命令部队尾随追击。
鲁万常将军知道安顺府的清军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人民军经过,而无动于衷,他早有计定,命令前锋第一师不必顾及后面的部队,全速前进;第三师派出一小部分部队层层阻击,步步撤退;第二师紧随第一师前进,至猫猫洞附近停下,设好埋伏圈。
追赶的安顺府清军,一会儿遇到猛烈抵抗,一会儿又遇到一触即溃的骚扰。开始柳中度还怕中埋伏,步步为营地试探性前进,次数多了,加上抵抗阻击越来越弱,意识到匪军可能大多直奔贵阳城了。于是,他放心大胆地紧跟着人民军的后路到了猫猫洞。毕竟战术服从于战略,南路匪军吃紧啊!
猫猫洞是一个天然的伏击场所,两边山高树密,中间成盆地形,两头出入口狭小,阴森森的。清军保持适度的警惕进入猫猫洞山谷盆地时,前方又传来了稀散的枪声,柳中度还是以为像以前一样,仅是小股部队在阻击,命令一队清军前去清理后,就想带领大部清军快速通过山谷地区。
这时,两侧响起了密集的枪声,情况明显不对,柳中度魂惊魄散,赶紧命令部队分层次抵抗,候机突围。他仔细扫视周围的环境,想寻找一个突围方向,看到一批批的清军倒下,包围圈越来越小,他焦虑万分,知道再不赶快确定突围方向,就只能坐以待毙了。
他命士兵冲上后侧面的山头,然后俯冲向西突围,可清军站起来只冲了十多米,就又被密集的子弹给压了回来。越逼越近的人民军出现在眼前时,一切都已结束,柳中度颓丧地命令残剩的清军放下武器投降,没必要再作无谓的抵抗。
没了后顾之忧的鲁万常中将,只留下第三师一个团的兵力收拾残局,令其打扫完战场后,反头攻下安顺府,畅通人民军的后勤保障线路,再行增援大部队。
攻下都匀城的胡野林部,并没有如西路人民军一样接到军情部贵阳情报站的情报。因为传送消息的情报员在化装潜出时,被清军发现,关进了大牢。等到贵阳的军情部情报站发现出了问题时,为时晚矣!那位被抓的情报员顶不住清军的严刑拷打,屈服招供了,随后人民军在贵阳的情报站被清军彻底摧毁。
失去内部情报的提供,胡野林本部的侦察兵搜索范围也不大,加上达洪阿有意为之,胡野林所部在独水河畔吃了大亏。]其实当胡野林部到达独水河畔时,清军都统达洪阿的大部队还在离独水河五里之外的地方,只有少量精悍的清军和大量火炮先期躲藏在河边的乱草丛中。人民军先期过河的侦察兵不是被抓就是被射杀,少量走错方向的侦察兵又不可能发现什么异常动静,所以向对岸的人民军发出了“平安无事”的信号。
人民军搜集到的渡船并不多,很多班排都是用自己编扎的竹排当作渡船的。看到人民军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