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作者:吴越 更新:2021-12-04 03:58
而最最干净利落的办法,莫过于在半路上打伏击,让他连村子边儿也挨不着就打发他回姥姥家去。不单自己损失少,实底儿也让他摸不着。今天我一路走来,已经看好几处地方了。只要刺探军情准确,我包你打一个大胜仗,叫他们到不了舒洪镇就乖乖儿地滚回去,先给咱们树一树威风,叫姓金的不敢正眼儿觑着咱们,咱们也好有足够的时间来操练人马、巩固山寨。在这期间,白知府的咒灵不灵,大概也应验了。要是真能够把姓金的参下来呢,那当然好;姓金的一倒台,姓林的也会吃不了兜着走,咱们大家都回家去各安生计;要是白知府这一本参不动姓金的呢,不是我拿话吓唬大家,不单有家回不得,只怕连这条命也只好豁出去,非造反到底不可的了。大家想想:本来是一个小山城里几十个人闹的一点儿小事儿,没什么可以大惊小怪的;如今一闹闹到京城里去了,要参的知县又参不倒,军机处还不批覆到府里命镇台带兵来剿哇?那时候,不单眼下这一百个人不够用,只怕再招几百,也不嫌多呢!那时候,就不是只打几十个人的狙击战、伏击战了,几百人的攻城战、上千人的大会战,就都免不了啦!那时候,那么多的人马要穿衣吃饭,除了攻城杀赃官收缴国库之外,像林炳那样的豪绅,能不砍了他脑袋抄了他的家吗?那时候,朝廷早就认定了你是反贼,跟你做定了冤家,你就是不想造反,也由不得你啦!”
一席话,说得争执双方心悦诚服,不同的主见也得到了统一,连今后的前景都给指点得明明白白了。在座的人,对刘保义的洞察力无不佩服得五体投地:在他们看来,这个人不单相貌像刘教师,言语神态行动坐卧像刘教师,就是身上的本事、胸中的韬略,也跟刘教师不相上下。山寨里有了这么一个智勇双全的人,如虎添翼,有他为山寨出谋划策,能叫大伙儿少吃多少苦楚、少折多少兵将啊!
雷一飞高兴之极,提起酒壶来,斟了满满一怀,站起来恭恭敬敬地双手捧定,嘴里说:
“前年我大哥从城里回来,说起刘教师为人如何豪爽,武艺如何了得,胸襟如何开阔,眼光如何远大,叫我佩服之极,只恨自己无缘,不能得见一面。今年春节,我大哥跑码头回来,我就和大哥说好了,等到正月十五,跟我大哥一起到壶镇去拜见刘教师,以解朝夕思念之苦,顺便也看看远近闻名的壶镇灯节。没想到小虎回来报了凶情,才知道刘教师那年从县里回去,就遭到林炳的谋害,已经仙去多时,再也无缘拜见了。今天天从人愿,叫师叔千里迢迢到缙云来投亲,到了我们小寨,这不是老天有意替我们请一位教师来,传授武艺韬略,替山寨出谋划策,击退官兵,生擒林炳,为刘教师报仇雪恨么?想当年刘教师不嫌吴石宕地方小生活苦,为吴家培植了许多将材;我们雷家寨坐落在深山老林里,地方更偏僻,要是师叔不嫌这里日子苦的话,小子斗胆,敢请师叔就留在小寨,当我们的教师吧!这是上天的旨意,师叔要是上顺天意,下从人心,请先尽此怀,另择吉日,再引一众子弟们来给师傅磕头。”说着,就把酒杯双手高举过头,献到了刘保义面前。
刘保义没有想到雷一飞会说出这样的话来,虽然也从座位上站起身来了,却不知怎么回答是好,因此并没有伸手去接。立本听雷一飞的口气,是想把刘保义留在他们寨子里当教师,与吴石宕人无关了,怎肯答应?没等刘保义答茬儿,赶紧也站起来把话头抢过去说:
“一飞兄弟说到哪里去了?刘教师是我们月娥的义父,又是叫林炳给害死的。刘教师跟我们吴家有亲,跟林家有仇;如今他兄弟千里迢迢来投亲,当然要跟我们同命运,共呼吸,先把仇人除了,把冤仇报了,才提得到上哪个村子去落脚。如今吴石宕的男丁大都上山来了,往后这个仗怎么打,这个仇怎么报,我是一点儿主意也没有。俗话说:蛇无头不行,鸟无头不飞;咱们这个山寨,当然也得有一个打头的,才好统一号令。这个打头的,除了他刘二兄弟,还上哪儿去找更合适更有本事的人呢?二兄弟要是愿替刘教师报仇,愿替我们吴石宕人作主,就请满饮此杯,我们不论男女老幼,全听你的号令行事!”说着,提过酒壶来把酒杯斟满了,也双手捧到了刘保义的面前。
一个酒杯捧过来,就已经使刘保义感到为难,如今又添上一杯,使他更加无所适从了。正当他一只手推开一杯酒,打算来一个两头谢的时候,只见二虎扶着桌子也站了起来,笑嘻嘻地说:
“你们两方且不要争,刘师叔也别忙辞,先听我来说一句公道话。要是大伙儿听着觉得还公道,那就照我说的办;要是谁说不公道呢,那就请他把公道的拿出来,咱们大伙儿评评。按情理说,刘师叔一千多里路大老远地赶来,遇上了这些挠头的事儿,不论是为了刘教帅还是为了吴石宕人,当然是以留在山上共商御敌大计为重。刘师傅没了,来了刘师叔,要是都惦着往自己村子里让,那么,我也是给刘师傅磕过头的正宗徒弟,我出面把师叔迎到银田村去,不也满可以说得通吗?其实,挑这个头儿的也不是一飞哥,要追起根儿来,还得说是我立本叔。本来,咱们雷、吴、张三姓,一起在城里起手造反,又一起退到这白水山来,就已经变成了一家人,再也不应该分谁是什么族、什么姓、什么村。官兵杀来,抡刀就砍,绝不会问你姓什么,原住哪个村的。咱们三家,既是同一命运,就只能同舟共济,别的事情暂且都丢开,先一起来对付眼前就要打上山来的官兵,才是最最要紧的事情。说句公平话,这场祸端本来跟雷家寨人是毫无牵连的,是雷大哥见义勇为,路遇不平,拔刀相助,才把祸事引到他自己身上去了。又多亏一众雷家寨人舍命相救,才能幸兔于难,不过苦头也吃足了。事情都到了这步田地,可我立本叔还相信朝廷会拿问贪官豪绅,会开恩赦免咱们,心里想的,不是怎么出主意把官兵打败,倒是怎么回吴石宕去打石头。自从上山以来,大伙儿推举立本叔打头儿,也就是山寨里主事的。一寨之主跟大伙儿不能想到一块儿去,怎么能怪一飞哥想把刘师叔长留在雷家寨呢?这事儿要是听我的,咱们从今往后都是山寨上的人,再也不许提谁是哪儿来的。不管是立本叔掌令也好,还是刘师叔掌令也好,咱们大伙儿全得听着。山寨上的各种规矩,刘师叔是带过兵的人,得帮着咱们快点儿定出来,该赏该罚,该怎么办,也好有个依据。我的话谁觉着不近人情道理,就请当面反驳;要是觉得还公道合理呢,来,咱们一起来干了这一杯!”说着,提过酒壶来,把各人面前的酒杯都斟满了。
二虎的话,不单替刘保义解了围,也博得在座诸位的一致赞同,纷纷起立端起酒来。刘保义一手举杯,一手做了个“且慢”的手势,郑重其事地说:
“我刘某穷途落魄,千里投亲不遇,承蒙诸位乡亲父老不弃,留我在山上共商退敌大计,杀败官兵,生擒林炳,为家兄报仇雪恨。这是诸位的器重,刘某敢不应命?自古以来,贤者为主,能者为辅,刘某德望浅薄,身无寸功,更兼刚刚上山,人情地理都不熟悉。在江湖上闯荡半主,没有成功的经验,只有失败的教训。有道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承诸位看得起我,留在山上,协助寨主出出主意,定定计谋,也许倒能少走一些前人走过的弯路,少栽几个跟头,少受一些损失。要是容我在此效劳,我一定尽我所知,出谋划策,上阵冲锋,奋力杀敌;如果要我来担当寨主,那就是强人之所难,刘某断难从命,就此告辞,下山去了。”
大伙儿见刘保义言词恳切,反倒帮着他来劝立本。立本见无法再推了,只好答应仍由自己暂充寨主,屈刘保义坐了第二把交椅。大家一齐举杯庆贺,接着商议山寨当前所最急于要办的事务。按照刘保义的推测和安排,当前山寨的第一件大事是如何迎敌。金鸡太爷得了林炳报去的确实消息,责令守备火速进剿,势在必行。除了官兵之外,舒洪团防局的团勇人数不少,地方又熟,也是一支不可低估的劲敌。据雷一鸣的介绍,舒洪团防局的总办,就是那个在上倪村修建花坟并用童男童女殉葬的马翰林,马富禄中进士的时候,就已经年过半百,点进翰林院当了十几年庶吉士,除了在南书房替皇上写过几块牌匾的字模①之外,没有当过什么美差。虽经大考,由于他舍不得花钱托人情打关节,也得不到升迁,在翰林院这个“清水衙门”里混了十几年的马富禄,依旧是个“穷翰林”。看看年纪一年比一年大了,孙子媳妇都进门儿了,依旧得不到肥缺,于是忽萌“灰心仕途”之念,于前年告老还乡,安度晚年,享受四世同堂的天伦之乐。他家住在洪坑桥,离舒洪十二三里。他是个六十多岁的在籍翰林,刀不会使,箭不会射,把他请出来当团总,一者借他的官衔名声,二者他是南乡首富,从北边的白水山到南边的古方山,大都是他家的产业;舒洪镇上的当铺、粮行、木料栈、百货店,也大都是他家的买卖;而更主要的,还在于他那第三个儿子人称马三公子的,从小不爱读书,专好舞刀弄枪,请过好几个拳教师,学成了一身好武艺,却只为好玩儿,并不图功名出身,所以并没有赶过科场,只在团防局里当一名帮办。太平军入浙,到过缙云县县城五云镇、东乡壶镇镇、西乡新建镇,唯独没有进过山高林密的南乡舒洪镇。
一席话,说得争执双方心悦诚服,不同的主见也得到了统一,连今后的前景都给指点得明明白白了。在座的人,对刘保义的洞察力无不佩服得五体投地:在他们看来,这个人不单相貌像刘教师,言语神态行动坐卧像刘教师,就是身上的本事、胸中的韬略,也跟刘教师不相上下。山寨里有了这么一个智勇双全的人,如虎添翼,有他为山寨出谋划策,能叫大伙儿少吃多少苦楚、少折多少兵将啊!
雷一飞高兴之极,提起酒壶来,斟了满满一怀,站起来恭恭敬敬地双手捧定,嘴里说:
“前年我大哥从城里回来,说起刘教师为人如何豪爽,武艺如何了得,胸襟如何开阔,眼光如何远大,叫我佩服之极,只恨自己无缘,不能得见一面。今年春节,我大哥跑码头回来,我就和大哥说好了,等到正月十五,跟我大哥一起到壶镇去拜见刘教师,以解朝夕思念之苦,顺便也看看远近闻名的壶镇灯节。没想到小虎回来报了凶情,才知道刘教师那年从县里回去,就遭到林炳的谋害,已经仙去多时,再也无缘拜见了。今天天从人愿,叫师叔千里迢迢到缙云来投亲,到了我们小寨,这不是老天有意替我们请一位教师来,传授武艺韬略,替山寨出谋划策,击退官兵,生擒林炳,为刘教师报仇雪恨么?想当年刘教师不嫌吴石宕地方小生活苦,为吴家培植了许多将材;我们雷家寨坐落在深山老林里,地方更偏僻,要是师叔不嫌这里日子苦的话,小子斗胆,敢请师叔就留在小寨,当我们的教师吧!这是上天的旨意,师叔要是上顺天意,下从人心,请先尽此怀,另择吉日,再引一众子弟们来给师傅磕头。”说着,就把酒杯双手高举过头,献到了刘保义面前。
刘保义没有想到雷一飞会说出这样的话来,虽然也从座位上站起身来了,却不知怎么回答是好,因此并没有伸手去接。立本听雷一飞的口气,是想把刘保义留在他们寨子里当教师,与吴石宕人无关了,怎肯答应?没等刘保义答茬儿,赶紧也站起来把话头抢过去说:
“一飞兄弟说到哪里去了?刘教师是我们月娥的义父,又是叫林炳给害死的。刘教师跟我们吴家有亲,跟林家有仇;如今他兄弟千里迢迢来投亲,当然要跟我们同命运,共呼吸,先把仇人除了,把冤仇报了,才提得到上哪个村子去落脚。如今吴石宕的男丁大都上山来了,往后这个仗怎么打,这个仇怎么报,我是一点儿主意也没有。俗话说:蛇无头不行,鸟无头不飞;咱们这个山寨,当然也得有一个打头的,才好统一号令。这个打头的,除了他刘二兄弟,还上哪儿去找更合适更有本事的人呢?二兄弟要是愿替刘教师报仇,愿替我们吴石宕人作主,就请满饮此杯,我们不论男女老幼,全听你的号令行事!”说着,提过酒壶来把酒杯斟满了,也双手捧到了刘保义的面前。
一个酒杯捧过来,就已经使刘保义感到为难,如今又添上一杯,使他更加无所适从了。正当他一只手推开一杯酒,打算来一个两头谢的时候,只见二虎扶着桌子也站了起来,笑嘻嘻地说:
“你们两方且不要争,刘师叔也别忙辞,先听我来说一句公道话。要是大伙儿听着觉得还公道,那就照我说的办;要是谁说不公道呢,那就请他把公道的拿出来,咱们大伙儿评评。按情理说,刘师叔一千多里路大老远地赶来,遇上了这些挠头的事儿,不论是为了刘教帅还是为了吴石宕人,当然是以留在山上共商御敌大计为重。刘师傅没了,来了刘师叔,要是都惦着往自己村子里让,那么,我也是给刘师傅磕过头的正宗徒弟,我出面把师叔迎到银田村去,不也满可以说得通吗?其实,挑这个头儿的也不是一飞哥,要追起根儿来,还得说是我立本叔。本来,咱们雷、吴、张三姓,一起在城里起手造反,又一起退到这白水山来,就已经变成了一家人,再也不应该分谁是什么族、什么姓、什么村。官兵杀来,抡刀就砍,绝不会问你姓什么,原住哪个村的。咱们三家,既是同一命运,就只能同舟共济,别的事情暂且都丢开,先一起来对付眼前就要打上山来的官兵,才是最最要紧的事情。说句公平话,这场祸端本来跟雷家寨人是毫无牵连的,是雷大哥见义勇为,路遇不平,拔刀相助,才把祸事引到他自己身上去了。又多亏一众雷家寨人舍命相救,才能幸兔于难,不过苦头也吃足了。事情都到了这步田地,可我立本叔还相信朝廷会拿问贪官豪绅,会开恩赦免咱们,心里想的,不是怎么出主意把官兵打败,倒是怎么回吴石宕去打石头。自从上山以来,大伙儿推举立本叔打头儿,也就是山寨里主事的。一寨之主跟大伙儿不能想到一块儿去,怎么能怪一飞哥想把刘师叔长留在雷家寨呢?这事儿要是听我的,咱们从今往后都是山寨上的人,再也不许提谁是哪儿来的。不管是立本叔掌令也好,还是刘师叔掌令也好,咱们大伙儿全得听着。山寨上的各种规矩,刘师叔是带过兵的人,得帮着咱们快点儿定出来,该赏该罚,该怎么办,也好有个依据。我的话谁觉着不近人情道理,就请当面反驳;要是觉得还公道合理呢,来,咱们一起来干了这一杯!”说着,提过酒壶来,把各人面前的酒杯都斟满了。
二虎的话,不单替刘保义解了围,也博得在座诸位的一致赞同,纷纷起立端起酒来。刘保义一手举杯,一手做了个“且慢”的手势,郑重其事地说:
“我刘某穷途落魄,千里投亲不遇,承蒙诸位乡亲父老不弃,留我在山上共商退敌大计,杀败官兵,生擒林炳,为家兄报仇雪恨。这是诸位的器重,刘某敢不应命?自古以来,贤者为主,能者为辅,刘某德望浅薄,身无寸功,更兼刚刚上山,人情地理都不熟悉。在江湖上闯荡半主,没有成功的经验,只有失败的教训。有道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承诸位看得起我,留在山上,协助寨主出出主意,定定计谋,也许倒能少走一些前人走过的弯路,少栽几个跟头,少受一些损失。要是容我在此效劳,我一定尽我所知,出谋划策,上阵冲锋,奋力杀敌;如果要我来担当寨主,那就是强人之所难,刘某断难从命,就此告辞,下山去了。”
大伙儿见刘保义言词恳切,反倒帮着他来劝立本。立本见无法再推了,只好答应仍由自己暂充寨主,屈刘保义坐了第二把交椅。大家一齐举杯庆贺,接着商议山寨当前所最急于要办的事务。按照刘保义的推测和安排,当前山寨的第一件大事是如何迎敌。金鸡太爷得了林炳报去的确实消息,责令守备火速进剿,势在必行。除了官兵之外,舒洪团防局的团勇人数不少,地方又熟,也是一支不可低估的劲敌。据雷一鸣的介绍,舒洪团防局的总办,就是那个在上倪村修建花坟并用童男童女殉葬的马翰林,马富禄中进士的时候,就已经年过半百,点进翰林院当了十几年庶吉士,除了在南书房替皇上写过几块牌匾的字模①之外,没有当过什么美差。虽经大考,由于他舍不得花钱托人情打关节,也得不到升迁,在翰林院这个“清水衙门”里混了十几年的马富禄,依旧是个“穷翰林”。看看年纪一年比一年大了,孙子媳妇都进门儿了,依旧得不到肥缺,于是忽萌“灰心仕途”之念,于前年告老还乡,安度晚年,享受四世同堂的天伦之乐。他家住在洪坑桥,离舒洪十二三里。他是个六十多岁的在籍翰林,刀不会使,箭不会射,把他请出来当团总,一者借他的官衔名声,二者他是南乡首富,从北边的白水山到南边的古方山,大都是他家的产业;舒洪镇上的当铺、粮行、木料栈、百货店,也大都是他家的买卖;而更主要的,还在于他那第三个儿子人称马三公子的,从小不爱读书,专好舞刀弄枪,请过好几个拳教师,学成了一身好武艺,却只为好玩儿,并不图功名出身,所以并没有赶过科场,只在团防局里当一名帮办。太平军入浙,到过缙云县县城五云镇、东乡壶镇镇、西乡新建镇,唯独没有进过山高林密的南乡舒洪镇。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