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作者:[法]雷纳·格鲁塞 更新:2021-12-04 03:55
这些城市,集中了借大人口和物资,如何处理?还有许多耕种地,草原人到这些地方感觉很不习惯,应该如何处理?蒙古的将军们提议屠杀人民并把土地还原到草原的状态,替蒙古骑队造成最大便利,如果这样,草原地带将扩展直达黄河。我们曾见,公元四世纪,当匈人各部落以及成群的虎和狼占据这些地方时候,据《十六国春秋》的记载,这几乎已经是中国北方诸省的命运。
这种野蛮办法被一位契丹族的官员所阻止,他在北京失守时候被俘并归附于成吉思汗,成为很受重视和颇被听信的顾问,此人就是耶律楚材(生于1190 年,卒于1244 年)。[1]
根据中国历史的记载,耶律楚材被引见时候,成吉思汗对他所说的话, 充分表现出一种暖昧不明的同类感,这是斡难河的游牧人对于契丹人所怀抱的情感,他们彼此都属于蒙古种,而东胡种的女真人则是他们共同的世仇。他对耶律楚材说:“辽(中国称契丹王朝为辽)金世仇,朕已为你雪之。” 耶律楚材虽然属于契丹皇族,他的耶律姓氏,已足以说明,但是他汉化很深。他回答成吉思汗说:“我的父、祖和我自己,均称臣于金。如果仇视前主, 便是不忠。”我们知道成吉思汗怎样赞成忠于君主,就是在敌人方面,也不例外。
耶律楚材的答复使他特别高兴。耶律楚材长得魁梧、长须、声音洪亮, 也使他喜欢。况且耶律楚材还是一位灵巧的星相学者。成吉思汗叫耶律楚材跟随自己。每次出兵以前,命他验看羊胛骨烘烧出来的裂纹以卜古凶,这是蒙古人惯用的占卜方法。
耶律楚材将他在成古思汗左右所取得的信任很好地利用。当蒙古人出征唐兀人和金人的时候,蒙古各将领争着攫取敌人的子女金帛,“楚材独收中国书籍及大黄药材,既而蒙古士卒病疫,用此拯救几千人的性命。”
是耶律楚材,阻止了蒙古将领们实行他们的变中国北方为草地的计划。这是功德非浅的事,因为我们将要看到,当征服唐兀人国家时候,蒙古各将领的这种欲念比以往更加强烈。[2]
第三章 蒙古帝国的建立
第二十二节 畏吾儿“文书处”和成吉思汗的行政制度
如果我们知道成吉思汗在1223 年至1225 年之间这些“没有战争的年头”,究竟做些什么,将是特别有趣味的。似乎是在这个时期,他给新的帝国成立一种行政组织的胚胎,并在近几年以来征服的定居人口地方,建立“达鲁花”制度。拉施特征明,1225 年,鸡年,当他居留在他的斡耳朵时候,确实发表若干详细的敕令。极其遗憾,我们的各种史源都没有叙述这个时期的情况。关于成吉思汗在和平年代的历史,我们一直所知甚少。但是我们可以根据我们所知道的,不但从耶律楚材,还可以从征服者朝廷里面畏吾儿幕僚们的影响推测这一段历史可能是怎样。
我们已知,畏吾儿人是在上亚细亚突厥民族中间文化程度最高的。他们有其源自叙利亚文的独特文字,并且由他们的文字产生了蒙古文字,他们有丰富的文学作品,其中有一部分是从佛教经典翻译出来的,当摩尼教在他们中间失去了势力之后,他们在信仰上被佛教和聂思脱利派的基督教所分占, 他们对于阿尔泰山和北方草原的游牧人在文化方面有很大影响。在这一方面说,他们就象是乃蛮人和客列亦惕人的文化教师,客列亦惕人和乃蛮人的全部或一部选择了聂思脱利教无疑也是经由他们的媒介,对于蒙古人,他们将要扮演相同的角色。
我们上面说过,当成吉思汗于1204 年占领了乃蛮人的国家时候,俘获了一个畏吾儿文人,这个文人的名字,我们仅仅知道它的中国对音是:塔塔统阿,[1]他本供职于乃蛮朝廷。从他身上找出一个乃蛮君主的金印,印上的文字当然是畏吾儿文。成吉思汗在他一生中的这个时期,对于有文化的人民的习俗,还只有粗浅概念,他问塔塔统阿,这个东西有何用。塔塔统阿答道: “出纳钱谷,委任人材,一切事皆用之,以为信验耳。”成吉思汗命他保守这个神奇东西,从此之后,以蒙古国家的名义使用它。他并且叫塔塔统阿教他的四个儿子,“以畏吾儿文字书写本国(蒙古)语言”,畏吾儿文字就这样变成了蒙古公文的文字。[2]
为成吉思汗服务的另一个官吏是客列亦惕人镇海,[3]他和其他客列亦惕人一样,服膺聂思脱利教。 1221 年至1224 年,他曾陪伴被成吉思汗征召的道士丘长春,从中国至阿富汗。他在征服者的左右所执行的“文官”职务也很重要。伯希和先生说:“在中国北方所公布的任何诏书,都附有镇海的一行畏吾儿文字。”柏郎迦宾在他旅行记里面有理由地认镇海为“总文案” (按:这是罗马教廷官名,掌收发和登记),即丞相。由此可以推测,当成吉思汗在世时候已经成立了两种“中书处”,既有塔塔统阿、镇海和他们侪辈所主持的畏吾儿文书处(bureaux ouigour),也有中文文书处,由归附的人如耶律楚材等主持。这种组织须与“达鲁花”制度相辅相成,而达鲁花,这些帝国的特派员们受任征收捐说,招募附属军队并管理为帝国服务的递信驿站。
第三章 蒙古帝国的建立
第二十三节 成吉思汗最后一次出兵唐兀
我们在上面曾提到,在鄂尔多斯和甘肃的唐兀王国——中国人称为西夏的——当成吉思汗出发征伐花剌子模帝国时候,曾拒绝派兵协助。唐兀的大臣阿沙敢不对于蒙古人的这项要求,曾作特别傲慢的答复说:“你气力既不能,不必做皇帝。”成吉思汗在这个时候正忙于向花刺子模人作斗争,因而将报仇雪耻之举留待将来。一旦花刺子模人被攻破,他就以全力对付唐兀了。
他于犬年,即1226 年出师,《元史》说是在春天,《秘史》说是在秋天。
在这一次出征,他带着塔塔儿哈敦也遂做伴,就象上次出征花刺子模时候带着篾儿乞哈敦忽兰做伴一样。
这次出兵,以不祥的朕兆开始。冬天到了,成吉思汗在阿儿不合地面狩猎野马:他所骑的棕灰色马后蹄腾起,将他翻坠于地。[1]
人们扶他起来的时候,他感觉隐隐作疼[在肚腹]。于是下营搠儿合惕附近。[2]第二天早晨,也遂夫人召集各亲王和各那颜,告诉他们,汗的热度很高。众将领中一个叫脱栾扯儿必提议暂缓出师:唐兀人是有城池的百姓,不能移动,如今且回去,待皇帝安了时,再来攻取。众亲王和那颜同意这个提议。但是成吉思汗不以为然,他说:“唐兀百姓见咱回去,必以我为怯,且在这里养病,先差人去唐兀处,看他回什么话。”于是他遣使者问唐兀人, 如何补偿在1219 年至1220 年之间的无理和傲慢行为。“你曾答应做我的右手(巴刺温合儿)而不去协助我攻打撒儿塔兀勒人。给我赔偿!”
面对这种最后通牒,《秘史》称之为“不儿罕的唐兀君主,[3]准备伏罪, 但是他的凶恶卿相阿沙敢不自愿承担1220 年出言侮辱的一切责任,并且增加了新的。他说:“如果蒙古人要作战,他们可来阿拉善,我在那里有营盘, 我们较量一下!如果他们要金银绢帛,他们可以到额里合牙(即马可·波罗的Egrigala,也即现今的宁夏)或额里州(西凉,现今的凉州)来取。”
受到这样的挑衅,成吉思汗不顾因坠马而继续侵袭他的痛苦和寒热,决定将战役进行到底。他说:“现在我们不能再退回,我虽死也要报复这些话的仇恨。”他请长生天——旧日蒙古人的最高神祇,证明他的誓言。据伯希和先生的估计,他这时候不过五十九岁,可以推想,他此时已经觉得严重地和不可挽救地受伤了。
《秘史》这里所说,应否联系到长春旅行记中关于这位征服者已经有过的在另一次狩猎时的遇险呢?这是在1222 年3 月,在塔什干附近围猎的时候。成吉思汗为追逐一只熊,曾有过第一次坠马,狂怒的熊险些转身冲向成吉思汗,不幸的事件可能发生。正在成吉思汗帐幕中的道士长春,曾利用这件事对他提起严重的警告。
他曾对成吉思汗说:“坠马,天戒也。”——成吉思汗答复他说:“你所劝的很是,但是我们蒙古人从小就习骑射,未能遽已。”然而道家的话很可能对他留有印象,1226 年遇险之后,他的忧虑似有增加。
在以后的蒙古口传故事里面,成吉思汗的事先感觉变成为先知的口气。萨囊彻辰没有对我们说到围猎遇险之事,可是他说成吉思汗被难以解释的悲观和休息的需要所侵袭,在一个坚强如铁的人,这是出乎意料之外的。这位鄂尔多斯的历史家记述成吉思汗的话说:“这是一个好所在,当隐避太平, 当优游,宜猎捕麋鹿,以为老人休息之地。”“成古思汗的先见”在此书中甚至被回溯至于出兵花刺子模以前。在出发攻击“撒儿塔兀勒”以前,因为失都儿忽,即唐兀国王,傲慢地拒绝派兵协助,成吉思汗说,要在他“寿命将终时候”报复此仇,这是在四个世纪之后(按:指《蒙古源流》编写的年代)所做的一个最准确的预言。
关于对唐兀人的战争,《秘史》所说的很简单。成吉思汗进攻驻扎在阿拉善的唐兀大臣阿沙敢不击败了他,包围了这个地方,擒获了这个傲慢的人。
这种野蛮办法被一位契丹族的官员所阻止,他在北京失守时候被俘并归附于成吉思汗,成为很受重视和颇被听信的顾问,此人就是耶律楚材(生于1190 年,卒于1244 年)。[1]
根据中国历史的记载,耶律楚材被引见时候,成吉思汗对他所说的话, 充分表现出一种暖昧不明的同类感,这是斡难河的游牧人对于契丹人所怀抱的情感,他们彼此都属于蒙古种,而东胡种的女真人则是他们共同的世仇。他对耶律楚材说:“辽(中国称契丹王朝为辽)金世仇,朕已为你雪之。” 耶律楚材虽然属于契丹皇族,他的耶律姓氏,已足以说明,但是他汉化很深。他回答成吉思汗说:“我的父、祖和我自己,均称臣于金。如果仇视前主, 便是不忠。”我们知道成吉思汗怎样赞成忠于君主,就是在敌人方面,也不例外。
耶律楚材的答复使他特别高兴。耶律楚材长得魁梧、长须、声音洪亮, 也使他喜欢。况且耶律楚材还是一位灵巧的星相学者。成吉思汗叫耶律楚材跟随自己。每次出兵以前,命他验看羊胛骨烘烧出来的裂纹以卜古凶,这是蒙古人惯用的占卜方法。
耶律楚材将他在成古思汗左右所取得的信任很好地利用。当蒙古人出征唐兀人和金人的时候,蒙古各将领争着攫取敌人的子女金帛,“楚材独收中国书籍及大黄药材,既而蒙古士卒病疫,用此拯救几千人的性命。”
是耶律楚材,阻止了蒙古将领们实行他们的变中国北方为草地的计划。这是功德非浅的事,因为我们将要看到,当征服唐兀人国家时候,蒙古各将领的这种欲念比以往更加强烈。[2]
第三章 蒙古帝国的建立
第二十二节 畏吾儿“文书处”和成吉思汗的行政制度
如果我们知道成吉思汗在1223 年至1225 年之间这些“没有战争的年头”,究竟做些什么,将是特别有趣味的。似乎是在这个时期,他给新的帝国成立一种行政组织的胚胎,并在近几年以来征服的定居人口地方,建立“达鲁花”制度。拉施特征明,1225 年,鸡年,当他居留在他的斡耳朵时候,确实发表若干详细的敕令。极其遗憾,我们的各种史源都没有叙述这个时期的情况。关于成吉思汗在和平年代的历史,我们一直所知甚少。但是我们可以根据我们所知道的,不但从耶律楚材,还可以从征服者朝廷里面畏吾儿幕僚们的影响推测这一段历史可能是怎样。
我们已知,畏吾儿人是在上亚细亚突厥民族中间文化程度最高的。他们有其源自叙利亚文的独特文字,并且由他们的文字产生了蒙古文字,他们有丰富的文学作品,其中有一部分是从佛教经典翻译出来的,当摩尼教在他们中间失去了势力之后,他们在信仰上被佛教和聂思脱利派的基督教所分占, 他们对于阿尔泰山和北方草原的游牧人在文化方面有很大影响。在这一方面说,他们就象是乃蛮人和客列亦惕人的文化教师,客列亦惕人和乃蛮人的全部或一部选择了聂思脱利教无疑也是经由他们的媒介,对于蒙古人,他们将要扮演相同的角色。
我们上面说过,当成吉思汗于1204 年占领了乃蛮人的国家时候,俘获了一个畏吾儿文人,这个文人的名字,我们仅仅知道它的中国对音是:塔塔统阿,[1]他本供职于乃蛮朝廷。从他身上找出一个乃蛮君主的金印,印上的文字当然是畏吾儿文。成吉思汗在他一生中的这个时期,对于有文化的人民的习俗,还只有粗浅概念,他问塔塔统阿,这个东西有何用。塔塔统阿答道: “出纳钱谷,委任人材,一切事皆用之,以为信验耳。”成吉思汗命他保守这个神奇东西,从此之后,以蒙古国家的名义使用它。他并且叫塔塔统阿教他的四个儿子,“以畏吾儿文字书写本国(蒙古)语言”,畏吾儿文字就这样变成了蒙古公文的文字。[2]
为成吉思汗服务的另一个官吏是客列亦惕人镇海,[3]他和其他客列亦惕人一样,服膺聂思脱利教。 1221 年至1224 年,他曾陪伴被成吉思汗征召的道士丘长春,从中国至阿富汗。他在征服者的左右所执行的“文官”职务也很重要。伯希和先生说:“在中国北方所公布的任何诏书,都附有镇海的一行畏吾儿文字。”柏郎迦宾在他旅行记里面有理由地认镇海为“总文案” (按:这是罗马教廷官名,掌收发和登记),即丞相。由此可以推测,当成吉思汗在世时候已经成立了两种“中书处”,既有塔塔统阿、镇海和他们侪辈所主持的畏吾儿文书处(bureaux ouigour),也有中文文书处,由归附的人如耶律楚材等主持。这种组织须与“达鲁花”制度相辅相成,而达鲁花,这些帝国的特派员们受任征收捐说,招募附属军队并管理为帝国服务的递信驿站。
第三章 蒙古帝国的建立
第二十三节 成吉思汗最后一次出兵唐兀
我们在上面曾提到,在鄂尔多斯和甘肃的唐兀王国——中国人称为西夏的——当成吉思汗出发征伐花剌子模帝国时候,曾拒绝派兵协助。唐兀的大臣阿沙敢不对于蒙古人的这项要求,曾作特别傲慢的答复说:“你气力既不能,不必做皇帝。”成吉思汗在这个时候正忙于向花刺子模人作斗争,因而将报仇雪耻之举留待将来。一旦花刺子模人被攻破,他就以全力对付唐兀了。
他于犬年,即1226 年出师,《元史》说是在春天,《秘史》说是在秋天。
在这一次出征,他带着塔塔儿哈敦也遂做伴,就象上次出征花刺子模时候带着篾儿乞哈敦忽兰做伴一样。
这次出兵,以不祥的朕兆开始。冬天到了,成吉思汗在阿儿不合地面狩猎野马:他所骑的棕灰色马后蹄腾起,将他翻坠于地。[1]
人们扶他起来的时候,他感觉隐隐作疼[在肚腹]。于是下营搠儿合惕附近。[2]第二天早晨,也遂夫人召集各亲王和各那颜,告诉他们,汗的热度很高。众将领中一个叫脱栾扯儿必提议暂缓出师:唐兀人是有城池的百姓,不能移动,如今且回去,待皇帝安了时,再来攻取。众亲王和那颜同意这个提议。但是成吉思汗不以为然,他说:“唐兀百姓见咱回去,必以我为怯,且在这里养病,先差人去唐兀处,看他回什么话。”于是他遣使者问唐兀人, 如何补偿在1219 年至1220 年之间的无理和傲慢行为。“你曾答应做我的右手(巴刺温合儿)而不去协助我攻打撒儿塔兀勒人。给我赔偿!”
面对这种最后通牒,《秘史》称之为“不儿罕的唐兀君主,[3]准备伏罪, 但是他的凶恶卿相阿沙敢不自愿承担1220 年出言侮辱的一切责任,并且增加了新的。他说:“如果蒙古人要作战,他们可来阿拉善,我在那里有营盘, 我们较量一下!如果他们要金银绢帛,他们可以到额里合牙(即马可·波罗的Egrigala,也即现今的宁夏)或额里州(西凉,现今的凉州)来取。”
受到这样的挑衅,成吉思汗不顾因坠马而继续侵袭他的痛苦和寒热,决定将战役进行到底。他说:“现在我们不能再退回,我虽死也要报复这些话的仇恨。”他请长生天——旧日蒙古人的最高神祇,证明他的誓言。据伯希和先生的估计,他这时候不过五十九岁,可以推想,他此时已经觉得严重地和不可挽救地受伤了。
《秘史》这里所说,应否联系到长春旅行记中关于这位征服者已经有过的在另一次狩猎时的遇险呢?这是在1222 年3 月,在塔什干附近围猎的时候。成吉思汗为追逐一只熊,曾有过第一次坠马,狂怒的熊险些转身冲向成吉思汗,不幸的事件可能发生。正在成吉思汗帐幕中的道士长春,曾利用这件事对他提起严重的警告。
他曾对成吉思汗说:“坠马,天戒也。”——成吉思汗答复他说:“你所劝的很是,但是我们蒙古人从小就习骑射,未能遽已。”然而道家的话很可能对他留有印象,1226 年遇险之后,他的忧虑似有增加。
在以后的蒙古口传故事里面,成吉思汗的事先感觉变成为先知的口气。萨囊彻辰没有对我们说到围猎遇险之事,可是他说成吉思汗被难以解释的悲观和休息的需要所侵袭,在一个坚强如铁的人,这是出乎意料之外的。这位鄂尔多斯的历史家记述成吉思汗的话说:“这是一个好所在,当隐避太平, 当优游,宜猎捕麋鹿,以为老人休息之地。”“成古思汗的先见”在此书中甚至被回溯至于出兵花刺子模以前。在出发攻击“撒儿塔兀勒”以前,因为失都儿忽,即唐兀国王,傲慢地拒绝派兵协助,成吉思汗说,要在他“寿命将终时候”报复此仇,这是在四个世纪之后(按:指《蒙古源流》编写的年代)所做的一个最准确的预言。
关于对唐兀人的战争,《秘史》所说的很简单。成吉思汗进攻驻扎在阿拉善的唐兀大臣阿沙敢不击败了他,包围了这个地方,擒获了这个傲慢的人。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