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教导队
作者:周荣钧 更新:2021-12-04 03:54
这天上午,排以上干部准时来到司令部会议室,大家都想见识司令员和政委的讲课风采。顾国华考虑要整理讲稿,在太原师范学生中,抽孙树开和另一个学生一起参加。
朱钢没说什么客套话,首先分析八路军和日军的特点、长处和短处。
日军特点:
人数多,在华北有十几万,还有大量伪军。
装备好,日军的每个班有一挺轻机枪,加强班还配置一个掷弹筒。日军一个小队的人数多于我们一个排,有三个班和一个装备三个掷弹筒的掷弹筒班,也就是一个小队有三挺轻机枪,三个掷弹筒,恐怕我们一个连都没有这样的装备。日军的陆军有大炮坦克,还有空军支援,国内军事工业发达。
士兵个人军事素质好,都经过长期的军事训练,射击准、刺杀狠,个人战术熟练,军官大部分是军校生。
八路军特点:
人数少,八路军总共三个师,东进支队目前只有一百多人。
装备差,中国历代政府腐败,长期封建专制积贫积弱,清朝那个叫慈禧太后的女人,为了给自己做寿,把海军的军费拿来造御花园。推翻清朝后又是军阀混战,工业底子薄发展慢,尤其是军事工业没法和日本比。拿中国装备最好的中央军和日军比,差一大截,只有很少的海军和空军。红军改编为八路军,老蒋偏心眼,第二战区阎老西又抠门,所以八路军的装备比晋绥军差,比中央军差,比日军更差。
战士个人军事素质低,八路军大多是农民出身,中国人善良,从来没想到要侵略人家,如果没有战争,大家可能还在家弄个一亩三分地。但是万恶的日本鬼子来了,把战火烧到我们家门口,把刀架到我们脖子上,昨天的农民成了今天的军人。我们的战士军事素质低,不怪他们。
讲到这里一个排长忍不住说:“司令员,你怎么尽讲泄气话,照这样我们没法和鬼子打了?”
“问得好,但你的结论不对。我问你,刚才说的军队数量、装备、个人军事素质三方面,日军强八路军弱,是不是事实?”
“是事实。”
“是事实就要面对事实,根据实际情况制订正确的战略战术,八路军的战略战术就是游击战。以八路军现在的人数和装备,和装备精良的日军打阵地战硬拼,不是聪明的办法。
“要扬长避短,变短为长。我们在这里建立根据地,就应不顾一切限制扎下根,这里是东进支队的地盘,不允许别的政治军事势力产生和渗透。大力发动群众迅速扩军,缩短数量方面八路军和日军的差距。”
朱钢又着重指出必须加强军事训练:
“东进支队所有新战士,除特殊情况,一律先进教导队,不经过训练不下连队不上战场。改变有的新战士还没摸过枪就上战场的现象,这是对新战士生命不负责。
“努力提高战士的个人军事素质,提高干部指挥作战水平。
“夺取敌人的武器武装自己,尽量缩小八路军和日军在装备上、训练上的差距。”
朱钢接着仔细讲述八路军游击战的战略战术。
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这是红军的老传统,打鬼子也一样,不和鬼子硬拼,找准战机,有便宜就占,赔本的买卖不干;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重点消灭日军有生力量。
集中优势兵力打击小股敌人,积小胜为大胜。可能有人要问,刚才不是说八路军人数少,日军人数多,怎么集中优势兵力?其实兵力多少,也是相对的。比如有日军五百人,八路军二百人,搞两军决战咱们不干,五百个鬼子驻扎在城里,我们不去攻城。如果日军派五十个鬼子到村里来,就用二百人吃掉他五十人,尽管鬼子装备好,个人军事素质好,八路军四个人打他一个人,咬也把他咬死!一次吃掉鬼子五十人,十次就能把五百人消灭光,这就是集中局部优势兵力打击小股敌人,积小胜为大胜。所以目前东进支队不能打大仗,要积极地多打巧仗小仗。今后在战斗中,我们和日军的兵力配置要达到三比一,甚至四比一,没有这样的优势宁可不打,这要成为制度和原则。
集中优势兵力,还体现在一线兵力配置上。战斗要留预备队,要布置阻击力量,如果这几方面的兵力安排过多,而一线最早和日军战斗的兵力过少,这就不是集中优势兵力。如果把主要兵力放在一线,其它地方只放少量人,看似冒险其实不然。一线兵力越多,战斗时间越短,可能敌人的增援部队还没到,战斗就结束了。还要善于抓住一切有利时机打鬼子,什么叫有利时机?就是鬼子人少地形不好又没准备的时候。鬼子人数比我们多,不打;鬼子地形好,不打;鬼子有准备,不打。总之,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
朱钢还指出:将勇兵则强,但将不但要勇还要有智谋。战场上的变化往往在于瞬间,指挥员要深入战斗第一线,要有当机立断的果敢和智慧。
大家听了津津有味,忍不住议论起来,朱钢用手指敲敲桌子:“安静点,会安排讨论,现在听我讲。”
朱钢乘兴又讲了根据日军重武器多远程武器多,八路军不打少打阵地战,多打运动战;不打少打攻坚战,多打野战;不打少打消耗战,多打近战、快战。扬我地形熟、吃苦勇敢之长,避我装备差之短,让鬼子的大炮、坦克、飞机不起作用。还介绍红军时代游击战的三大绝招:半路伏击、远途奔袭、化妆袭击。四快战术:快集中、快出击、快分散、快转移。
“你打你的武士道,我打我的游击战,扬长避短,灵活运用,以我之长击敌之短,敌后抗战一定有光明的前程!”朱钢用这句话结束上午的课。
下午由俞胜华讲课。
上课前朱钢首先问:“古戏三国都看过吧,大家说是刘关张本事大,还是军师诸葛亮本事大?”
邹军一听立即说:“我看是刘关张本事大,刘备暂且不谈,关云长手拿青龙刀,身骑赤兔马,万马军中取上将首级如囊中取物。张飞手持八丈长矛,长板坡一声吼,吓退曹操十万大军。”
“要我说诸葛亮本事大,刘关张没遇到诸葛亮尽打败仗,要不刘关张怎么会三顾茅庐呢?”潘龙有自己的看法。
“说得对,”朱钢表示同意:“依我看,刘关张不过是匹夫之勇,诸葛亮的计谋那才叫本事。咱们政委也是大学问,对中国兵法特别有研究,昨天我听了一下,政委说起兵法来头头是道,就象诸葛重生孔明再世。”朱钢说到最后几句,模仿起京戏里的行腔。
朱钢的话引得大家哈哈大笑,俞胜华也忍不住说:“司令员,你尽拿我开涮取笑。”
“活跃活跃气氛,我的课太严肃,你肯定讲得比我好。言归正传,欢迎政委讲兵法。”朱钢带头鼓掌,大家也都鼓起了掌。
待掌声停下来俞胜华说:“司令员刚才出了个题目,是刘关张本事大,还是军师诸葛亮本事大,我说他们本事都大,刘关张之勇、诸葛亮之谋天下闻名。但是现代战争要求指挥员具有综合素质,在座各位都身经百战,不缺刘关张之勇,但还要学诸葛亮的智慧和计谋,做到既有勇又有谋。今天我给大家讲中国古代兵法——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的部分内容。”
俞胜华转过身在黑板上写了“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几个字。
接着俞胜华介绍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的来历、主要军事思想:
《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理论著作,揭示了一系列指导战争的规律。《孙子兵法》提出,军事斗争必须巧妙地运用计谋,即“上兵伐谋”,认为“不战而屈人之兵”是高明的军事家追求的理想战争结局。指出要做到“知彼知己”,才能“百战不殆”。提出了“以正合,以奇胜”和“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的作战思想。
《三十六计》是根据我国古代的军事思想和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分为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等六套,共三十六计。
俞胜华对三十六计中的部分计谋作重点讲解,并举了不少中国古代战例:
《三十六计》第二计“围魏救赵”中说“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意思是说打集中的敌人,不如设法分散它再打;先打气势旺盛的敌人,不如后打气势旺盛的敌人。
围魏救赵的故事,讲的是战国时期齐国与魏国的桂陵之战。
公元前354年,魏王派大将庞涓攻打赵国都城邯郸。赵王求救于齐国,齐王派兵救援,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田忌想直接发兵到赵国的邯郸,孙膑献计:现在魏国精兵倾国而出国内空虚,我们如果攻打魏国,庞涓肯定回师解救,这样一来邯郸之围自行解除。我们在庞涓回去的路上伏击,魏军必定失败。
田忌依计而行,先大造声势攻打魏国,庞涓听到国内危急,急忙从邯郸退兵,齐军埋伏在魏军回去的路上桂陵。魏军长途跋涉来到桂陵已疲惫不堪,两军交战齐军大胜,赵国之围随之解除。
我国历史上也有不少“围魏救赵”的经典战例。
太平天国后期,清军数十万大军进攻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就是现在的南京),清军仗着人马众多,层层包围,使天京成为一座孤城。
为解救天京洪秀全召集大家商讨对策,李秀成献上一计:“如今,清军人马众多,硬拼只会凶多吉少。我率领一支人马,乘夜突围,偷袭敌军屯粮之地杭州,这样,敌人一定会分兵救援抗州。然后天京的军队乘机突围,我也回兵天京,对清军形成两面夹击之势,天京之围可解。”
洪秀全采用李秀成的计策,解除了天京之围。
《三十六计》第四计“以逸待劳”出自《孙子•军争篇》: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这句话的意思是:军队的斗志早晨最旺,中午次之,晚上最低,善于用兵的人,避开敌军斗志旺盛的时候,在敌军斗志最低的时候打击他。
三国时,吴国杀了关羽,刘备大怒亲率七十万大军讨伐吴国。孙权命陆逊率五万人迎战。陆逊熟悉兵法认为刘备现在锐气旺盛,吴军难以进攻。于是决定实行战略退却以观其变。这样,蜀军在五六百里的山地一带难以展开,反而处于被动地位,欲战不能兵马疲劳,相持半年蜀军斗志松懈。陆逊看到蜀军战线绵延数百里首尾难顾,在山林安营扎寨,犯了兵家之忌。时机成熟,陆逊下令全面反攻,—把火烧毁蜀军七百里连营,蜀军大乱伤亡惨重。
《三十六计》第十五计“调虎离山”……
俞胜华指出:“小时侯听说书的说,一个少年学武艺要学天下第一招,师傅告诉他,天下任何招术环环相克,没有第一就看你如何运用。军事谋略也一样,你有你的谋略,我有我的谋略,任何谋略都不是万能的,都有缺陷和弱点,都有破解之法。运用谋略最忌一成不便,敌对双方都在研究对方的战术和谋略,一成不便的战术谋略反而给对方有机可乘,也就是常说的‘将计就计’;要‘一计不成又来一计’;把几种谋略放在一起综合运用,这就是‘连环计’。”
俞胜华又说:“我讲的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和司令员讲的游击战术有相通之处,也就是说司令员已经把中国古代兵法,运用到游击战之中。要我说,司令员才是诸葛重生孔明再世。”
朱钢笑着骂道:“六月里的债还得快。”
一个排长不知高低说:“司令员是诸葛重生,政委是孔明再世。”
潘龙看过不少古书,呸了一声:“你懂个屁,诸葛孔明是一个人。”
那个排长虽然不知怎么两个人一下变成一个人,脑子一转忙改口:“我是说司令员和政委团结得象一个人。”
朱钢只得说:“那是,那是。”
最后,俞胜华说:“各位身经百战,其实在平时的战斗中自觉或不自觉也运用了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只不过没提升到理论高度。今天我只是理论讲解,特别缺少现代战争的战例,如果有现代战例会更好理解。大家从红军到八路军,有不少战斗经历,希望多提供战例。”
“对,从红军到八路军,不管是指挥的战斗,还是参加的战斗,每人讲一个故事,由顾干事他们整理。对提供战例的人,名字都上教材,大伙也扬扬名。”朱钢想想补充道:“邹军,如果是你提供的战例,教材上就这样写:话说当年,在一次战斗中,邹军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对战士面授机宜,如此这般,天机不可泄露。”
“哈哈哈。”大家一阵笑。
邹军脸一红:“我参加的战斗,哪次不是你指挥的,应该是你朱钢对我面授机宜,如此这般,天机不可泄露。”
“我可不要抢你的功,每个人讲一个故事。”
这时顾国华插话:“听了司令员和政委的讲课,我突然有个想法,是不是可以搞一个小册子,收集中国历代的军事论述和名言,比如兵贵神速,机不可失;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还有兵不厌诈、诱敌深入等,有些在学校上国文课都学过,再和孙树开他们商量商量,凑一下就可以搞出来。”
朱钢大为赞尝:“好,大家都开动脑筋事情就好办,这些军事名言浅显易懂,不用作什么讲解。”
大家对一天的课进行讨论,提出在游击战里增加麻雀战、冷枪战,对兵法讲解也提了些建议,有的还提出讲授战术理论和图上作业。
朱钢说:“会后各连自行任命班排副职,报支队部备案。做到班排干部一正一副,甚至可以一正两副,从现在起,让副职负责除了战斗指挥以外的各项管理,正职多看多指点。这几天,教导队干部班抓紧教材准备和教员培训,下次发动群众小分队回来就开班,也就是五六天工夫。军事干部除了学战术和谋略,还有部队的日常管理,由两个连来讲。一连讲如何带兵,二连讲连队怎样做政治工作,主要是平时的经验体会。”见两个连长面露难色,朱钢强调:“你们谁讲我不管,要知道是代表你们连来讲的,有那么多学员听,讲不好丢整个连的脸。”
张大林笑道:“司令员又用激将法了。”
过了一天,讲课稿和大家提供的战例记录整理完毕,朱钢和俞胜华看了一遍,把讲稿分别取名为《扬长避短——八路军游击战术初探》和《中国兵法点滴》。朱钢根据自己了解的情况,对有些战例作了部分改动补充,红军时期的战例,考虑到抗战期间国共合作,把原来写的蒋匪军改成某某军,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指的是谁。有的干脆只写我军敌军,有的把时间模糊掉,只说在一次战斗中如何如何。至于署名,只写某某指挥这次战斗,某某参加了这次战斗。好在名字都上了教材,众人是皆大欢喜。
顾国华和孙树开完成《中国古代军事名句摘录》的编写,发下去很受欢迎,一些名句成了大家的口头禅。孙树开等人也深受鼓舞,学到的知识有了用武之地。
骑兵排到三个村送交枪奖励的战士回来说,有的村民把钱收下,有的死活不肯收。还说八路军打鬼子连命都舍得,捡来的枪有什么舍不得,大家听了十分感动。
十里坡、大王庄、杨家滩的村长会如期召开。其中还有一个插曲,大王庄村长说,昨天村里来了四五个土匪敲诈勒索,现在还在村里待着。朱钢立即派宋强带骑兵排赶到大王庄,打死一个抓了四个缴获三支枪,土匪教育一番释放。村长会还沒散,骑兵排就赶回孙家峪把缴获的枪放在大家面前,村长们大为震动。
俞胜华乘势讲起八路军保一方平安,朱钢却在想各村应组织民兵,必须具有基本自我保护能力。朱钢对村长说:“今后再有人来派粮收款,你们就说这里归八路军管,让他们来找东进支队。”宋强事后说,最好天天打几个土匪,缴几支枪。
会后,一连、二连、骑兵排和村长一起开进三个村。
朱钢和俞胜华继续留在孙家峪。
这几天朱钢精力主要放在教导队,和贺大成等人组织战士演练准备教授的各种战术,还反复强调:“干部班战术演练是重点,学员轮流当指挥官,通过演练掌握各种战术。再创造部队班排环境,学员分几个班,实行值日制,值日员就是当天的班长管理班里事务,在实践中学习。”
把孙树开等九个师范学生,和梁家勇挑出来准备进后勤科的新兵合在一起,专门派人训练了几天射击和投弹。在师范学生中挑出两人,跟着姜大海和吴强林,让他们上公开课,组织教导队教员和师范学生听课评论。
在新兵中开展情况登记,了解新兵的年龄、文化、职业。从中发现几个猎户,一试枪达到神枪手水平,他们说:“打猎,枪不准会被野兽吃掉。”朱钢说:“打鬼子也这样,你死我活。”安排猎户担任射击教员。
俞胜华多次和姜大海商量民运工作,决定民运科人员到位后先集中学习统一战线各项政策,如三三制、减租减息等。还抽空到周围几个村转了一圈,作社会调查,主要了解农村的政权组织结构、税收、土地分布等情况。
看了新兵情况登记表,俞胜华找到朱钢说:“把新兵中有文化的人集中起来,专门为一个班,他们的学习内容三分军事七分政治,今后有时间再加强军事训练。这些人以后大部分到连队任文化干事,教战士学文化,没有文化的部队是打不好胜仗的。有的充实到民运科,还要成立宣传队。”
“好,”朱钢表示赞同:“以后民运科专门做群众工作和地方工作,部队集中精力多打鬼子。”
“还要在文化干事中发展党员,今后可以成为连队指导员。”
“对,不但要培养军事干部,也要培养政治干部。”
俞胜华在新兵中挑出七八人,成立文化干事训练班。又开设党课,听课的有文化干事班成员、太原师范学生和部分新兵,讲授党的基本知识和党员的要求条件等。
五天后,发动群众的小分队归队,这次带来新兵四十多,枪八枝,其中两支驳克枪。经朱钢批准,驳克枪给邹军、张大林使用。新兵进教导队,有六人到文化干事班,太行山的新兵完成训练回连队。
军事干部班如期开班,学员是各连的班排副职,也有部分老战士,共二十余人。邹军、张大林叫起来:“一下子抽掉这么多骨干,万一发生战斗仗沒法打了。”朱钢手一挥:“还是那句老话。”邹军、张大林忙说:“咬紧牙度难关。”
干部班上,一连、二连讲了课,好像有什么约定似的,两位连长都沒上台。
一连强调,要带好兵必须官兵一致同甘共苦,干部平时吃苦在前,战时冲锋在前,这样在战士中才有威信。
二连认为政治工作人员不但要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还要具备一定的军事素质,不能光耍嘴皮做军事门外汉。当前最好的思想工作就是激发对鬼子的仇恨,树立鬼子必败中国必胜的信心。要讲解八路军的政策和纪律,战士理解了才会自觉执行。
两个连的讲课反映都不错,邹军见了张大林说:“还是二连讲得好。”张大林回应道:“听了一连讲课收益匪浅,什么时侯有空,请邹连长到二连传传经。”其实他们心里都为自己连讲课取得的效果暗自得意。
民运科正式成立,人员连姜大海共六人,先集中学习。
一时间,孙家峪成了巨大的练兵场。战士班、干部班、文化干事班、民运科,都以不同形式训练,投弹、刺杀、射击、演讲、战术演练,喊杀声此起彼伏。大家都憋着一股劲:学好本领杀鬼子!
朱钢天天泡在教导队,主要盯着干部班,及时和教员商量改进教学。一次干部班进行队形演练,朱刚突然有了启发,各种队形最终由士兵组成,现在新兵只是训练基本战斗技能,再训练队形沒那么多时间,如果组织新兵观看干部班的队形演练,配上讲解,半天就能对各种队形有初步了解。又联想到挖工事战壕,这也是士兵的基本技能,孙家峪村口的工事都是老兵挖的,组织新兵参观,使新兵知道该挖成什么样就可以了。朱钢把想法和贺大成几个一说,他们都觉得不错,于是把这两个内容加进新兵的教学计划。
文化干事班和民运科举行演讲比赛,两天比一次,一天上课学习,半天自我准备,半天比赛。姜大海请朱钢当裁判,朱钢推说这事归政委管,两个师范女学生陈蓉、林海云提意见说,司令员不关心民运工作,朱钢只得去了两次。陈蓉和林海云不愧为师范优等生,几次演讲都得了第一、第二名。
朱钢和陈蓉、林海云几次交谈,发现陈蓉还是个文艺骨干,“陈蓉,能不能教战士唱唱歌,又活跃气氛又鼓干劲。”朱钢问。
陈蓉闪动着大眼睛:“可以啊,唱什么歌呢?”
“不要多,先学‘游击队之歌’、‘在太行山上’、‘大刀进行曲’几首。”
不几天,大部分战士都能象模象样地唱起来,还搞了次歌咏赛。
俞胜华高兴地说:“好,这就是有文化的军队。”
一天陈蓉找朱钢:“司令员为东进支队写首歌吧,你写词,曲子我来。”
“我哪会写。”朱钢忙推辞。
“写一首,有感而发嘛。”俞胜华在一旁朝朱钢眨眨眼睛。
朱钢被逼不过,只得说:“试试看吧。”
第二天朱钢拿出歌词:
好铁要打钉,好人要当兵。八路杀敌最勇敢,当兵要当八路军。八路扛枪打鬼子,保家卫国为百姓。
俞胜华一看:“这好是好,不过不够抒情。”
陈蓉却说:“司令员是专为民运科写的,以后我们发动群众就唱这首歌。”两天后陈蓉拿出歌谱,一唱娓婉动听充满山西韵味,朱钢心想这陈蓉还真有音乐才华。陈蓉把这首歌取名为《当兵要当八路军》,还写上朱钢词陈蓉曲,拿到民运科教唱去了。
第三批三个村的发动群众工作完成,招了二十多个新兵,收来两支枪,东进支队派粮范围扩大到十来个村。
朱钢算算新兵招了一百多,枪只增加十多支,眼前最缺的还是武器啊。
朱钢没说什么客套话,首先分析八路军和日军的特点、长处和短处。
日军特点:
人数多,在华北有十几万,还有大量伪军。
装备好,日军的每个班有一挺轻机枪,加强班还配置一个掷弹筒。日军一个小队的人数多于我们一个排,有三个班和一个装备三个掷弹筒的掷弹筒班,也就是一个小队有三挺轻机枪,三个掷弹筒,恐怕我们一个连都没有这样的装备。日军的陆军有大炮坦克,还有空军支援,国内军事工业发达。
士兵个人军事素质好,都经过长期的军事训练,射击准、刺杀狠,个人战术熟练,军官大部分是军校生。
八路军特点:
人数少,八路军总共三个师,东进支队目前只有一百多人。
装备差,中国历代政府腐败,长期封建专制积贫积弱,清朝那个叫慈禧太后的女人,为了给自己做寿,把海军的军费拿来造御花园。推翻清朝后又是军阀混战,工业底子薄发展慢,尤其是军事工业没法和日本比。拿中国装备最好的中央军和日军比,差一大截,只有很少的海军和空军。红军改编为八路军,老蒋偏心眼,第二战区阎老西又抠门,所以八路军的装备比晋绥军差,比中央军差,比日军更差。
战士个人军事素质低,八路军大多是农民出身,中国人善良,从来没想到要侵略人家,如果没有战争,大家可能还在家弄个一亩三分地。但是万恶的日本鬼子来了,把战火烧到我们家门口,把刀架到我们脖子上,昨天的农民成了今天的军人。我们的战士军事素质低,不怪他们。
讲到这里一个排长忍不住说:“司令员,你怎么尽讲泄气话,照这样我们没法和鬼子打了?”
“问得好,但你的结论不对。我问你,刚才说的军队数量、装备、个人军事素质三方面,日军强八路军弱,是不是事实?”
“是事实。”
“是事实就要面对事实,根据实际情况制订正确的战略战术,八路军的战略战术就是游击战。以八路军现在的人数和装备,和装备精良的日军打阵地战硬拼,不是聪明的办法。
“要扬长避短,变短为长。我们在这里建立根据地,就应不顾一切限制扎下根,这里是东进支队的地盘,不允许别的政治军事势力产生和渗透。大力发动群众迅速扩军,缩短数量方面八路军和日军的差距。”
朱钢又着重指出必须加强军事训练:
“东进支队所有新战士,除特殊情况,一律先进教导队,不经过训练不下连队不上战场。改变有的新战士还没摸过枪就上战场的现象,这是对新战士生命不负责。
“努力提高战士的个人军事素质,提高干部指挥作战水平。
“夺取敌人的武器武装自己,尽量缩小八路军和日军在装备上、训练上的差距。”
朱钢接着仔细讲述八路军游击战的战略战术。
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这是红军的老传统,打鬼子也一样,不和鬼子硬拼,找准战机,有便宜就占,赔本的买卖不干;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重点消灭日军有生力量。
集中优势兵力打击小股敌人,积小胜为大胜。可能有人要问,刚才不是说八路军人数少,日军人数多,怎么集中优势兵力?其实兵力多少,也是相对的。比如有日军五百人,八路军二百人,搞两军决战咱们不干,五百个鬼子驻扎在城里,我们不去攻城。如果日军派五十个鬼子到村里来,就用二百人吃掉他五十人,尽管鬼子装备好,个人军事素质好,八路军四个人打他一个人,咬也把他咬死!一次吃掉鬼子五十人,十次就能把五百人消灭光,这就是集中局部优势兵力打击小股敌人,积小胜为大胜。所以目前东进支队不能打大仗,要积极地多打巧仗小仗。今后在战斗中,我们和日军的兵力配置要达到三比一,甚至四比一,没有这样的优势宁可不打,这要成为制度和原则。
集中优势兵力,还体现在一线兵力配置上。战斗要留预备队,要布置阻击力量,如果这几方面的兵力安排过多,而一线最早和日军战斗的兵力过少,这就不是集中优势兵力。如果把主要兵力放在一线,其它地方只放少量人,看似冒险其实不然。一线兵力越多,战斗时间越短,可能敌人的增援部队还没到,战斗就结束了。还要善于抓住一切有利时机打鬼子,什么叫有利时机?就是鬼子人少地形不好又没准备的时候。鬼子人数比我们多,不打;鬼子地形好,不打;鬼子有准备,不打。总之,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
朱钢还指出:将勇兵则强,但将不但要勇还要有智谋。战场上的变化往往在于瞬间,指挥员要深入战斗第一线,要有当机立断的果敢和智慧。
大家听了津津有味,忍不住议论起来,朱钢用手指敲敲桌子:“安静点,会安排讨论,现在听我讲。”
朱钢乘兴又讲了根据日军重武器多远程武器多,八路军不打少打阵地战,多打运动战;不打少打攻坚战,多打野战;不打少打消耗战,多打近战、快战。扬我地形熟、吃苦勇敢之长,避我装备差之短,让鬼子的大炮、坦克、飞机不起作用。还介绍红军时代游击战的三大绝招:半路伏击、远途奔袭、化妆袭击。四快战术:快集中、快出击、快分散、快转移。
“你打你的武士道,我打我的游击战,扬长避短,灵活运用,以我之长击敌之短,敌后抗战一定有光明的前程!”朱钢用这句话结束上午的课。
下午由俞胜华讲课。
上课前朱钢首先问:“古戏三国都看过吧,大家说是刘关张本事大,还是军师诸葛亮本事大?”
邹军一听立即说:“我看是刘关张本事大,刘备暂且不谈,关云长手拿青龙刀,身骑赤兔马,万马军中取上将首级如囊中取物。张飞手持八丈长矛,长板坡一声吼,吓退曹操十万大军。”
“要我说诸葛亮本事大,刘关张没遇到诸葛亮尽打败仗,要不刘关张怎么会三顾茅庐呢?”潘龙有自己的看法。
“说得对,”朱钢表示同意:“依我看,刘关张不过是匹夫之勇,诸葛亮的计谋那才叫本事。咱们政委也是大学问,对中国兵法特别有研究,昨天我听了一下,政委说起兵法来头头是道,就象诸葛重生孔明再世。”朱钢说到最后几句,模仿起京戏里的行腔。
朱钢的话引得大家哈哈大笑,俞胜华也忍不住说:“司令员,你尽拿我开涮取笑。”
“活跃活跃气氛,我的课太严肃,你肯定讲得比我好。言归正传,欢迎政委讲兵法。”朱钢带头鼓掌,大家也都鼓起了掌。
待掌声停下来俞胜华说:“司令员刚才出了个题目,是刘关张本事大,还是军师诸葛亮本事大,我说他们本事都大,刘关张之勇、诸葛亮之谋天下闻名。但是现代战争要求指挥员具有综合素质,在座各位都身经百战,不缺刘关张之勇,但还要学诸葛亮的智慧和计谋,做到既有勇又有谋。今天我给大家讲中国古代兵法——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的部分内容。”
俞胜华转过身在黑板上写了“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几个字。
接着俞胜华介绍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的来历、主要军事思想:
《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理论著作,揭示了一系列指导战争的规律。《孙子兵法》提出,军事斗争必须巧妙地运用计谋,即“上兵伐谋”,认为“不战而屈人之兵”是高明的军事家追求的理想战争结局。指出要做到“知彼知己”,才能“百战不殆”。提出了“以正合,以奇胜”和“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的作战思想。
《三十六计》是根据我国古代的军事思想和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分为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等六套,共三十六计。
俞胜华对三十六计中的部分计谋作重点讲解,并举了不少中国古代战例:
《三十六计》第二计“围魏救赵”中说“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意思是说打集中的敌人,不如设法分散它再打;先打气势旺盛的敌人,不如后打气势旺盛的敌人。
围魏救赵的故事,讲的是战国时期齐国与魏国的桂陵之战。
公元前354年,魏王派大将庞涓攻打赵国都城邯郸。赵王求救于齐国,齐王派兵救援,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田忌想直接发兵到赵国的邯郸,孙膑献计:现在魏国精兵倾国而出国内空虚,我们如果攻打魏国,庞涓肯定回师解救,这样一来邯郸之围自行解除。我们在庞涓回去的路上伏击,魏军必定失败。
田忌依计而行,先大造声势攻打魏国,庞涓听到国内危急,急忙从邯郸退兵,齐军埋伏在魏军回去的路上桂陵。魏军长途跋涉来到桂陵已疲惫不堪,两军交战齐军大胜,赵国之围随之解除。
我国历史上也有不少“围魏救赵”的经典战例。
太平天国后期,清军数十万大军进攻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就是现在的南京),清军仗着人马众多,层层包围,使天京成为一座孤城。
为解救天京洪秀全召集大家商讨对策,李秀成献上一计:“如今,清军人马众多,硬拼只会凶多吉少。我率领一支人马,乘夜突围,偷袭敌军屯粮之地杭州,这样,敌人一定会分兵救援抗州。然后天京的军队乘机突围,我也回兵天京,对清军形成两面夹击之势,天京之围可解。”
洪秀全采用李秀成的计策,解除了天京之围。
《三十六计》第四计“以逸待劳”出自《孙子•军争篇》: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这句话的意思是:军队的斗志早晨最旺,中午次之,晚上最低,善于用兵的人,避开敌军斗志旺盛的时候,在敌军斗志最低的时候打击他。
三国时,吴国杀了关羽,刘备大怒亲率七十万大军讨伐吴国。孙权命陆逊率五万人迎战。陆逊熟悉兵法认为刘备现在锐气旺盛,吴军难以进攻。于是决定实行战略退却以观其变。这样,蜀军在五六百里的山地一带难以展开,反而处于被动地位,欲战不能兵马疲劳,相持半年蜀军斗志松懈。陆逊看到蜀军战线绵延数百里首尾难顾,在山林安营扎寨,犯了兵家之忌。时机成熟,陆逊下令全面反攻,—把火烧毁蜀军七百里连营,蜀军大乱伤亡惨重。
《三十六计》第十五计“调虎离山”……
俞胜华指出:“小时侯听说书的说,一个少年学武艺要学天下第一招,师傅告诉他,天下任何招术环环相克,没有第一就看你如何运用。军事谋略也一样,你有你的谋略,我有我的谋略,任何谋略都不是万能的,都有缺陷和弱点,都有破解之法。运用谋略最忌一成不便,敌对双方都在研究对方的战术和谋略,一成不便的战术谋略反而给对方有机可乘,也就是常说的‘将计就计’;要‘一计不成又来一计’;把几种谋略放在一起综合运用,这就是‘连环计’。”
俞胜华又说:“我讲的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和司令员讲的游击战术有相通之处,也就是说司令员已经把中国古代兵法,运用到游击战之中。要我说,司令员才是诸葛重生孔明再世。”
朱钢笑着骂道:“六月里的债还得快。”
一个排长不知高低说:“司令员是诸葛重生,政委是孔明再世。”
潘龙看过不少古书,呸了一声:“你懂个屁,诸葛孔明是一个人。”
那个排长虽然不知怎么两个人一下变成一个人,脑子一转忙改口:“我是说司令员和政委团结得象一个人。”
朱钢只得说:“那是,那是。”
最后,俞胜华说:“各位身经百战,其实在平时的战斗中自觉或不自觉也运用了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只不过没提升到理论高度。今天我只是理论讲解,特别缺少现代战争的战例,如果有现代战例会更好理解。大家从红军到八路军,有不少战斗经历,希望多提供战例。”
“对,从红军到八路军,不管是指挥的战斗,还是参加的战斗,每人讲一个故事,由顾干事他们整理。对提供战例的人,名字都上教材,大伙也扬扬名。”朱钢想想补充道:“邹军,如果是你提供的战例,教材上就这样写:话说当年,在一次战斗中,邹军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对战士面授机宜,如此这般,天机不可泄露。”
“哈哈哈。”大家一阵笑。
邹军脸一红:“我参加的战斗,哪次不是你指挥的,应该是你朱钢对我面授机宜,如此这般,天机不可泄露。”
“我可不要抢你的功,每个人讲一个故事。”
这时顾国华插话:“听了司令员和政委的讲课,我突然有个想法,是不是可以搞一个小册子,收集中国历代的军事论述和名言,比如兵贵神速,机不可失;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还有兵不厌诈、诱敌深入等,有些在学校上国文课都学过,再和孙树开他们商量商量,凑一下就可以搞出来。”
朱钢大为赞尝:“好,大家都开动脑筋事情就好办,这些军事名言浅显易懂,不用作什么讲解。”
大家对一天的课进行讨论,提出在游击战里增加麻雀战、冷枪战,对兵法讲解也提了些建议,有的还提出讲授战术理论和图上作业。
朱钢说:“会后各连自行任命班排副职,报支队部备案。做到班排干部一正一副,甚至可以一正两副,从现在起,让副职负责除了战斗指挥以外的各项管理,正职多看多指点。这几天,教导队干部班抓紧教材准备和教员培训,下次发动群众小分队回来就开班,也就是五六天工夫。军事干部除了学战术和谋略,还有部队的日常管理,由两个连来讲。一连讲如何带兵,二连讲连队怎样做政治工作,主要是平时的经验体会。”见两个连长面露难色,朱钢强调:“你们谁讲我不管,要知道是代表你们连来讲的,有那么多学员听,讲不好丢整个连的脸。”
张大林笑道:“司令员又用激将法了。”
过了一天,讲课稿和大家提供的战例记录整理完毕,朱钢和俞胜华看了一遍,把讲稿分别取名为《扬长避短——八路军游击战术初探》和《中国兵法点滴》。朱钢根据自己了解的情况,对有些战例作了部分改动补充,红军时期的战例,考虑到抗战期间国共合作,把原来写的蒋匪军改成某某军,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指的是谁。有的干脆只写我军敌军,有的把时间模糊掉,只说在一次战斗中如何如何。至于署名,只写某某指挥这次战斗,某某参加了这次战斗。好在名字都上了教材,众人是皆大欢喜。
顾国华和孙树开完成《中国古代军事名句摘录》的编写,发下去很受欢迎,一些名句成了大家的口头禅。孙树开等人也深受鼓舞,学到的知识有了用武之地。
骑兵排到三个村送交枪奖励的战士回来说,有的村民把钱收下,有的死活不肯收。还说八路军打鬼子连命都舍得,捡来的枪有什么舍不得,大家听了十分感动。
十里坡、大王庄、杨家滩的村长会如期召开。其中还有一个插曲,大王庄村长说,昨天村里来了四五个土匪敲诈勒索,现在还在村里待着。朱钢立即派宋强带骑兵排赶到大王庄,打死一个抓了四个缴获三支枪,土匪教育一番释放。村长会还沒散,骑兵排就赶回孙家峪把缴获的枪放在大家面前,村长们大为震动。
俞胜华乘势讲起八路军保一方平安,朱钢却在想各村应组织民兵,必须具有基本自我保护能力。朱钢对村长说:“今后再有人来派粮收款,你们就说这里归八路军管,让他们来找东进支队。”宋强事后说,最好天天打几个土匪,缴几支枪。
会后,一连、二连、骑兵排和村长一起开进三个村。
朱钢和俞胜华继续留在孙家峪。
这几天朱钢精力主要放在教导队,和贺大成等人组织战士演练准备教授的各种战术,还反复强调:“干部班战术演练是重点,学员轮流当指挥官,通过演练掌握各种战术。再创造部队班排环境,学员分几个班,实行值日制,值日员就是当天的班长管理班里事务,在实践中学习。”
把孙树开等九个师范学生,和梁家勇挑出来准备进后勤科的新兵合在一起,专门派人训练了几天射击和投弹。在师范学生中挑出两人,跟着姜大海和吴强林,让他们上公开课,组织教导队教员和师范学生听课评论。
在新兵中开展情况登记,了解新兵的年龄、文化、职业。从中发现几个猎户,一试枪达到神枪手水平,他们说:“打猎,枪不准会被野兽吃掉。”朱钢说:“打鬼子也这样,你死我活。”安排猎户担任射击教员。
俞胜华多次和姜大海商量民运工作,决定民运科人员到位后先集中学习统一战线各项政策,如三三制、减租减息等。还抽空到周围几个村转了一圈,作社会调查,主要了解农村的政权组织结构、税收、土地分布等情况。
看了新兵情况登记表,俞胜华找到朱钢说:“把新兵中有文化的人集中起来,专门为一个班,他们的学习内容三分军事七分政治,今后有时间再加强军事训练。这些人以后大部分到连队任文化干事,教战士学文化,没有文化的部队是打不好胜仗的。有的充实到民运科,还要成立宣传队。”
“好,”朱钢表示赞同:“以后民运科专门做群众工作和地方工作,部队集中精力多打鬼子。”
“还要在文化干事中发展党员,今后可以成为连队指导员。”
“对,不但要培养军事干部,也要培养政治干部。”
俞胜华在新兵中挑出七八人,成立文化干事训练班。又开设党课,听课的有文化干事班成员、太原师范学生和部分新兵,讲授党的基本知识和党员的要求条件等。
五天后,发动群众的小分队归队,这次带来新兵四十多,枪八枝,其中两支驳克枪。经朱钢批准,驳克枪给邹军、张大林使用。新兵进教导队,有六人到文化干事班,太行山的新兵完成训练回连队。
军事干部班如期开班,学员是各连的班排副职,也有部分老战士,共二十余人。邹军、张大林叫起来:“一下子抽掉这么多骨干,万一发生战斗仗沒法打了。”朱钢手一挥:“还是那句老话。”邹军、张大林忙说:“咬紧牙度难关。”
干部班上,一连、二连讲了课,好像有什么约定似的,两位连长都沒上台。
一连强调,要带好兵必须官兵一致同甘共苦,干部平时吃苦在前,战时冲锋在前,这样在战士中才有威信。
二连认为政治工作人员不但要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还要具备一定的军事素质,不能光耍嘴皮做军事门外汉。当前最好的思想工作就是激发对鬼子的仇恨,树立鬼子必败中国必胜的信心。要讲解八路军的政策和纪律,战士理解了才会自觉执行。
两个连的讲课反映都不错,邹军见了张大林说:“还是二连讲得好。”张大林回应道:“听了一连讲课收益匪浅,什么时侯有空,请邹连长到二连传传经。”其实他们心里都为自己连讲课取得的效果暗自得意。
民运科正式成立,人员连姜大海共六人,先集中学习。
一时间,孙家峪成了巨大的练兵场。战士班、干部班、文化干事班、民运科,都以不同形式训练,投弹、刺杀、射击、演讲、战术演练,喊杀声此起彼伏。大家都憋着一股劲:学好本领杀鬼子!
朱钢天天泡在教导队,主要盯着干部班,及时和教员商量改进教学。一次干部班进行队形演练,朱刚突然有了启发,各种队形最终由士兵组成,现在新兵只是训练基本战斗技能,再训练队形沒那么多时间,如果组织新兵观看干部班的队形演练,配上讲解,半天就能对各种队形有初步了解。又联想到挖工事战壕,这也是士兵的基本技能,孙家峪村口的工事都是老兵挖的,组织新兵参观,使新兵知道该挖成什么样就可以了。朱钢把想法和贺大成几个一说,他们都觉得不错,于是把这两个内容加进新兵的教学计划。
文化干事班和民运科举行演讲比赛,两天比一次,一天上课学习,半天自我准备,半天比赛。姜大海请朱钢当裁判,朱钢推说这事归政委管,两个师范女学生陈蓉、林海云提意见说,司令员不关心民运工作,朱钢只得去了两次。陈蓉和林海云不愧为师范优等生,几次演讲都得了第一、第二名。
朱钢和陈蓉、林海云几次交谈,发现陈蓉还是个文艺骨干,“陈蓉,能不能教战士唱唱歌,又活跃气氛又鼓干劲。”朱钢问。
陈蓉闪动着大眼睛:“可以啊,唱什么歌呢?”
“不要多,先学‘游击队之歌’、‘在太行山上’、‘大刀进行曲’几首。”
不几天,大部分战士都能象模象样地唱起来,还搞了次歌咏赛。
俞胜华高兴地说:“好,这就是有文化的军队。”
一天陈蓉找朱钢:“司令员为东进支队写首歌吧,你写词,曲子我来。”
“我哪会写。”朱钢忙推辞。
“写一首,有感而发嘛。”俞胜华在一旁朝朱钢眨眨眼睛。
朱钢被逼不过,只得说:“试试看吧。”
第二天朱钢拿出歌词:
好铁要打钉,好人要当兵。八路杀敌最勇敢,当兵要当八路军。八路扛枪打鬼子,保家卫国为百姓。
俞胜华一看:“这好是好,不过不够抒情。”
陈蓉却说:“司令员是专为民运科写的,以后我们发动群众就唱这首歌。”两天后陈蓉拿出歌谱,一唱娓婉动听充满山西韵味,朱钢心想这陈蓉还真有音乐才华。陈蓉把这首歌取名为《当兵要当八路军》,还写上朱钢词陈蓉曲,拿到民运科教唱去了。
第三批三个村的发动群众工作完成,招了二十多个新兵,收来两支枪,东进支队派粮范围扩大到十来个村。
朱钢算算新兵招了一百多,枪只增加十多支,眼前最缺的还是武器啊。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