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作者:王敬瑞 更新:2021-12-04 03:06
党组织依据公正、客观的综合测评结果,对末位者“摘帽子”,给予降职、免职和责令辞职等组织处理。四是实行待岗制度。对不胜任岗位要求、群众意见大、又一时难以安排合适岗位的干部,免去现职,实行待岗。五是实行严格的任期制度。明确规定党政领导的职务任用期限和企业管理人员聘任期限,任职期满,要进行严格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有关条件和工作要求,决定是否继续任用,或重新竞争上岗。只有在拓宽干部“上”的渠道的同时,不断疏通干部“下”的途径,才能真正建立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
“重茬庄稼不长”与干部交流
我们知道,土壤中所含的可溶性矿物质又叫无机元素,消耗以后难以很快恢复。在种过一茬对某种元素需要量大的作物后,土壤所含的这种元素会明显减少,影响第二茬作物生长。此外,种过一茬作物后,土壤中含有本作物根系,根系中携带大量病毒,这也是抑制二茬作物生长发育的原因。领导干部的成长也包含着这样的道理。一任领导在一个地方工作时间长了,会产生许多弊端:一是从自身条件看,一个干部长期固守一地,逐步会产生惰性,工作热情和兴趣相对减弱,工作劲头与创新意识渐显不足,自身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必然对工作产生不利影响;二是从所处环境看,由于在一个地方工作多年,社会关系日趋复杂,很难摆脱亲朋故旧的人际关系束缚,易被各种复杂因素困扰,处理事情往往优柔寡断,难以超脱地工作,久而久之会导致政绩平平。
干部在一个地方工作的政绩,群众的公认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一般在坐标上可描绘出这样四条几何线:一是始终平平的;二是一直走下坡路的;三是一直是上升的。这三类都是少数,多数是呈一条抛物线,即随着工作推移,逐渐政绩显露,民意看好,但到一定程度,就开始走下坡路,形成一个波峰。问题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时间长了,人际关系复杂和自身的惰性影响而致。
长期在一地工作,不利于领导干部成长。从实际情况看,由于受世俗观念的影响,尽管你有能力、有本事,也往往只能论资排辈。这样熬来熬去,自身的活力必然会减退。
一个领导干部交流到外地工作,明显有四大好处:一是领导干部新到一地工作有重塑形象的强烈愿望。要树起自己的形象,就必须卖力干几件漂亮事,这样,新的活力、新的干劲随之产生。二是“一张白纸好画画”。新到一地工作,矛盾相对较少,不需要瞻前顾后,怕这怕那,能大刀阔斧地开展工作。三是新班子新成员没看法、没成见。这样工作起来顺心、称心。能冷静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哪些是长处就继续发扬,哪些是短处就引起注意。这样,更有利于与人和谐相处。四是减少了许多麻烦事。新到一地,亲戚朋友少了,尤其是老乡少了,这样闲事就少了。不仅落个清静,而且能集中精力干好工作。
从“新陈代谢”谈干部能下机制(2)
综上所述,一个主要领导干部,在一地工作最好三至五年,不宜时间过长。干部经常易地交流,不论对自己还是对工作都有好处。人常说,“树挪死,人挪活”,这话是有道理的。
“伯乐相马”与用人原则
“伯乐相马”的故事,说的是春秋秦穆公时,有个名叫孙阳的人,对马很有研究,马的好坏优劣,一眼就能看出来,被他相中的马,价格极高。因此,人们以神话中掌管天马的星名伯乐来称呼他。有一次,伯乐看到有一匹马正在吃力地拉着盐车,由于车重坡陡,马累得浑身是汗,直喘粗气。伯乐走近盐车,那马引颈长鸣,发出金玉之声,伯乐一眼看出这是一匹千里马。让这样的宝马良驹精疲力尽地拉盐车,不能在战场上驰骋,伯乐感到十分可惜,于是脱下自己的衣服披在马身上。从此,这匹千里马得到了赏识和重用。韩愈在《马说》一文中关于伯乐与千里马的论述,以及古诗中“世上岂无千里马,人间难得九方皋”,都是在强调“伯乐”的重要性。作为领导者,要善于识别人才,爱惜人才,重用人才。在用人问题上应坚持以下原则:
用人贵在气度。只有“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才会“大业能成,成常人难成之举”。作为领导者,必须豁达大度,能容难容之事,能听难听之话,能吃难吃之亏。具体讲:一是容言。正反两方面的话都要听得进去。不能听到好话就笑,听到恶话就跳。二是容过。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作为领导者要多看别人的长处,少看别人的短处,多看长处会愈看愈顺,多看短处会愈看愈厌。三是容人。特别是能容与自己意见相左甚至竭力反对自己的人,不以个人好恶论亲疏,不以个人恩怨定去留。四是容超。要善于发现和培养人才,敢于让别人超过自己。要像教师对待学生那样,唯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把学生超过自己当作无尚荣光之事。
用人敢于破格。古人云:夫治国犹如治身,治身之道务在善神;治国之道务在举贤,是以养身求生,举贤求高。何谓贤者?德才兼备者也。选择、使用德才兼备者,要敢于破格,大胆启用。什么是“格”呢?“格”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常规、惯例。身份、年龄、学历、经历、党派都可能成为制约某些人才的“格”。因此,破格,就是要打破常规、惯例,注重人才素质方面的综合考察,使人才特别是有觉悟的能人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破格,就是要建立不比职级比政绩,不比资历比能力,不比文凭比水平的用人机制。
用人不必求全。从人才学的角度看,由于人的经历、学识、性格、行为、能力及兴趣爱好等诸方面的差异,人才就有所谓帅才、将才、相才之分,有所谓能才和专才之别。我们在选拔和使用人才时,要知人善任,量才使用,求贤不求全。选才要坚持德才兼备,但并非求全责备,不能因瑕弃瑜。我们是求能人而不是去求完人,要重人才但不能苛求全才。追求完人在理论上是形而上学的,在实践中是机械教条的。古人有言: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寻求完人自己可能成为孤家寡人。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杜拉克在《有效的管理者》一书中有一段很精辟的论述:“倘若所有的人没有短处,其结果至多是一个平平凡凡的组织。所谓样样都是,必然一无是处,才能越高的人,其缺点也可能越明显。有高峰必有深谷,谁也不可能是十全十美。”因此,正确地使用人才就是要根据每个人的特点,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大才大用,中才中用,小才小用。这样,才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要尽量做到:对有争议的人辩证看,对有失误的人全面看,对有棱角的人从本质看,对资历浅的人从发展看。这才是科学的用人之道。
用人要看实绩。西汉著名思想家董仲舒说过:功盛者赏显,罪多者罚重。不能致功,虽有贤名,不予之赏。这表明古代有识之士是非常重视官吏的政绩考核的。现在,考核任用干部仍然要重实绩。实绩就是用实干精神和实际本领创造出来的工作业绩。这些业绩能看得见、摸得着,能给老百姓带来真真切切的实惠,能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要凭实绩用干部,而不能片面强调年龄、强调文凭、强调考试成绩。
用人要听公论。公论即群众公认,就是为大多数群众所认可和拥护。干部的评价主体是与其朝夕相处的群众,他们对干部的工作了解最多,成绩和问题看得最清楚,最有发言权。坚持群众公认,就是充分相信和依靠群众,扩大民主,落实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凡是多数群众不拥护、不赞成、不认可的,不能提拔任用。要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认真听取群众对干部德、能、勤、绩、廉方面的综合评价,对那些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要委以重任;对德才平庸、力不胜任的,要坚决调整下来。
用人注重考核。要建立一整套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形成制度的用人,才是规范的用人。在建立制度的过程中,一要突出定期考核与不定期考核制度相结合。定期考核有半年考核、年终考核及届中考核、届满考核;不定期考核是根据各个时期的重点工作完成情况,随机考核。二要突出硬性考核与软性考核相结合。硬性考核是指按照工作实绩的具体指标逐一考核,打分排队,确定名次;软性考核就是要到群众中去,听取意见,侧面了解,作出评价。三要突出考核奖励与考核惩罚相结合。根据考核结果,该奖则奖,该罚则罚,该升则升,该降则降,真正形成用人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从“高速路”看用人制度改革(1)
高速路行车给我们使用干部以深刻的启迪。高速路可有效发挥好车的优势,使其快速行驶。而三级公路经常发生堵车现象,好车和劣车只能是一样的速度,你堵我,我堵你,谁也走不动。在使用干部上,现在仍然存在“三级路”拥堵现象。要让那些优秀干部脱颖而出,就必须建立“高速路用人机制”。
○从“三级路”到“高速路”○“三级路用人制度”的弊端○构建“高速路用人机制”从“三级路”到“高速路”在基层工作过的同志,经常在三级路上行车,一定受够了堵车的憋气和无奈。
“重茬庄稼不长”与干部交流
我们知道,土壤中所含的可溶性矿物质又叫无机元素,消耗以后难以很快恢复。在种过一茬对某种元素需要量大的作物后,土壤所含的这种元素会明显减少,影响第二茬作物生长。此外,种过一茬作物后,土壤中含有本作物根系,根系中携带大量病毒,这也是抑制二茬作物生长发育的原因。领导干部的成长也包含着这样的道理。一任领导在一个地方工作时间长了,会产生许多弊端:一是从自身条件看,一个干部长期固守一地,逐步会产生惰性,工作热情和兴趣相对减弱,工作劲头与创新意识渐显不足,自身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必然对工作产生不利影响;二是从所处环境看,由于在一个地方工作多年,社会关系日趋复杂,很难摆脱亲朋故旧的人际关系束缚,易被各种复杂因素困扰,处理事情往往优柔寡断,难以超脱地工作,久而久之会导致政绩平平。
干部在一个地方工作的政绩,群众的公认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一般在坐标上可描绘出这样四条几何线:一是始终平平的;二是一直走下坡路的;三是一直是上升的。这三类都是少数,多数是呈一条抛物线,即随着工作推移,逐渐政绩显露,民意看好,但到一定程度,就开始走下坡路,形成一个波峰。问题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时间长了,人际关系复杂和自身的惰性影响而致。
长期在一地工作,不利于领导干部成长。从实际情况看,由于受世俗观念的影响,尽管你有能力、有本事,也往往只能论资排辈。这样熬来熬去,自身的活力必然会减退。
一个领导干部交流到外地工作,明显有四大好处:一是领导干部新到一地工作有重塑形象的强烈愿望。要树起自己的形象,就必须卖力干几件漂亮事,这样,新的活力、新的干劲随之产生。二是“一张白纸好画画”。新到一地工作,矛盾相对较少,不需要瞻前顾后,怕这怕那,能大刀阔斧地开展工作。三是新班子新成员没看法、没成见。这样工作起来顺心、称心。能冷静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哪些是长处就继续发扬,哪些是短处就引起注意。这样,更有利于与人和谐相处。四是减少了许多麻烦事。新到一地,亲戚朋友少了,尤其是老乡少了,这样闲事就少了。不仅落个清静,而且能集中精力干好工作。
从“新陈代谢”谈干部能下机制(2)
综上所述,一个主要领导干部,在一地工作最好三至五年,不宜时间过长。干部经常易地交流,不论对自己还是对工作都有好处。人常说,“树挪死,人挪活”,这话是有道理的。
“伯乐相马”与用人原则
“伯乐相马”的故事,说的是春秋秦穆公时,有个名叫孙阳的人,对马很有研究,马的好坏优劣,一眼就能看出来,被他相中的马,价格极高。因此,人们以神话中掌管天马的星名伯乐来称呼他。有一次,伯乐看到有一匹马正在吃力地拉着盐车,由于车重坡陡,马累得浑身是汗,直喘粗气。伯乐走近盐车,那马引颈长鸣,发出金玉之声,伯乐一眼看出这是一匹千里马。让这样的宝马良驹精疲力尽地拉盐车,不能在战场上驰骋,伯乐感到十分可惜,于是脱下自己的衣服披在马身上。从此,这匹千里马得到了赏识和重用。韩愈在《马说》一文中关于伯乐与千里马的论述,以及古诗中“世上岂无千里马,人间难得九方皋”,都是在强调“伯乐”的重要性。作为领导者,要善于识别人才,爱惜人才,重用人才。在用人问题上应坚持以下原则:
用人贵在气度。只有“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才会“大业能成,成常人难成之举”。作为领导者,必须豁达大度,能容难容之事,能听难听之话,能吃难吃之亏。具体讲:一是容言。正反两方面的话都要听得进去。不能听到好话就笑,听到恶话就跳。二是容过。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作为领导者要多看别人的长处,少看别人的短处,多看长处会愈看愈顺,多看短处会愈看愈厌。三是容人。特别是能容与自己意见相左甚至竭力反对自己的人,不以个人好恶论亲疏,不以个人恩怨定去留。四是容超。要善于发现和培养人才,敢于让别人超过自己。要像教师对待学生那样,唯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把学生超过自己当作无尚荣光之事。
用人敢于破格。古人云:夫治国犹如治身,治身之道务在善神;治国之道务在举贤,是以养身求生,举贤求高。何谓贤者?德才兼备者也。选择、使用德才兼备者,要敢于破格,大胆启用。什么是“格”呢?“格”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常规、惯例。身份、年龄、学历、经历、党派都可能成为制约某些人才的“格”。因此,破格,就是要打破常规、惯例,注重人才素质方面的综合考察,使人才特别是有觉悟的能人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破格,就是要建立不比职级比政绩,不比资历比能力,不比文凭比水平的用人机制。
用人不必求全。从人才学的角度看,由于人的经历、学识、性格、行为、能力及兴趣爱好等诸方面的差异,人才就有所谓帅才、将才、相才之分,有所谓能才和专才之别。我们在选拔和使用人才时,要知人善任,量才使用,求贤不求全。选才要坚持德才兼备,但并非求全责备,不能因瑕弃瑜。我们是求能人而不是去求完人,要重人才但不能苛求全才。追求完人在理论上是形而上学的,在实践中是机械教条的。古人有言: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寻求完人自己可能成为孤家寡人。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杜拉克在《有效的管理者》一书中有一段很精辟的论述:“倘若所有的人没有短处,其结果至多是一个平平凡凡的组织。所谓样样都是,必然一无是处,才能越高的人,其缺点也可能越明显。有高峰必有深谷,谁也不可能是十全十美。”因此,正确地使用人才就是要根据每个人的特点,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大才大用,中才中用,小才小用。这样,才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要尽量做到:对有争议的人辩证看,对有失误的人全面看,对有棱角的人从本质看,对资历浅的人从发展看。这才是科学的用人之道。
用人要看实绩。西汉著名思想家董仲舒说过:功盛者赏显,罪多者罚重。不能致功,虽有贤名,不予之赏。这表明古代有识之士是非常重视官吏的政绩考核的。现在,考核任用干部仍然要重实绩。实绩就是用实干精神和实际本领创造出来的工作业绩。这些业绩能看得见、摸得着,能给老百姓带来真真切切的实惠,能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要凭实绩用干部,而不能片面强调年龄、强调文凭、强调考试成绩。
用人要听公论。公论即群众公认,就是为大多数群众所认可和拥护。干部的评价主体是与其朝夕相处的群众,他们对干部的工作了解最多,成绩和问题看得最清楚,最有发言权。坚持群众公认,就是充分相信和依靠群众,扩大民主,落实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凡是多数群众不拥护、不赞成、不认可的,不能提拔任用。要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认真听取群众对干部德、能、勤、绩、廉方面的综合评价,对那些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要委以重任;对德才平庸、力不胜任的,要坚决调整下来。
用人注重考核。要建立一整套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形成制度的用人,才是规范的用人。在建立制度的过程中,一要突出定期考核与不定期考核制度相结合。定期考核有半年考核、年终考核及届中考核、届满考核;不定期考核是根据各个时期的重点工作完成情况,随机考核。二要突出硬性考核与软性考核相结合。硬性考核是指按照工作实绩的具体指标逐一考核,打分排队,确定名次;软性考核就是要到群众中去,听取意见,侧面了解,作出评价。三要突出考核奖励与考核惩罚相结合。根据考核结果,该奖则奖,该罚则罚,该升则升,该降则降,真正形成用人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从“高速路”看用人制度改革(1)
高速路行车给我们使用干部以深刻的启迪。高速路可有效发挥好车的优势,使其快速行驶。而三级公路经常发生堵车现象,好车和劣车只能是一样的速度,你堵我,我堵你,谁也走不动。在使用干部上,现在仍然存在“三级路”拥堵现象。要让那些优秀干部脱颖而出,就必须建立“高速路用人机制”。
○从“三级路”到“高速路”○“三级路用人制度”的弊端○构建“高速路用人机制”从“三级路”到“高速路”在基层工作过的同志,经常在三级路上行车,一定受够了堵车的憋气和无奈。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