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作者:[美]莫妮卡·莱温斯基    更新:2021-12-03 17:06
  在一篇文章里,她试图要探寻自己内心最深处的想法,她认为一个巫婆向父亲下了一道魔咒,受到魔咒的蒙蔽,父亲因此忽视了她的成长与需要。现在,她相信这个魔咒已经被解开,父亲重新拾回了对她的关心和爱意,而且可以勇敢地将这种感情表达出来。虽然接受治疗的历程非常艰辛,莫妮卡不得不与自己长期以来养成的暴食作战,可是她毕竟是成功了,走出诊所时,她不仅比原先苗条多了,而且重新找回了昔日的自己,她说,“我突然变得神采奕奕,而且觉得很快乐。”不过之后,她还是继续看了一段时间医生。
  在康复后,她做出一个重要决定,离开贝弗利山高中,去一个相对更平民的学校。她母亲选择了贝尔·艾尔预科学校,一个规模比贝弗利山高中小很多的私立学校,这里强调的是导师与学生之间一对一的学习与帮助。这里的学习气氛和师资力量都要明显优于贝弗利山高中,而且不像那里一样以貌取人、看重学生的家世背景。
  在这种有利的背景中,16岁的莫妮卡突然出落成了众人的焦点。她的英文教师埃弗洛尔·布特沃思,重新激发起了她对语言的热爱,鼓励她发展对诗歌的爱好。她的阅读面相当广泛,很多诗人,像惠特曼、庞德、弗罗斯特、艾略特,都给了她很大启发,尤其是艾略特,他的那首《普鲁弗洛克的情歌》是她最喜欢的诗。在诗歌的海洋中徜徉,几乎可以说是点亮了莫妮卡一度灰暗的生活,她说,“诗歌改变了我的人生。”
  在一篇关于她最喜爱的诗歌和诗人的作文里,她用自己的语言去剖析了这些诗歌,她还在文中尝试着写诗,从一篇名为《情绪的战争》的诗歌中,人们可以窥见当年她曾经历的困扰和迷茫。这首诗这样写道:我蜷缩在角落,只我一个人进行这场情感的战争与恐惧、妒忌、沮丧和失落作战我只能挣扎我想生存,它们却在撕扯着我它们扯得越厉害,我便越虚弱惟有为生存而祈祷诗歌恰恰触动了莫妮卡的浪漫情怀。在无数个白日梦里,莫妮卡常常梦想着,将有一位白骑士向她奔来,誓死保护她,并且爱慕地亲吻她的脚趾。她是个感性的小妇人,喜欢古董、玫瑰花和非常女性化的装饰品,她还不好意思地承认,“我动不动就会哭。”
  事情在向她的方向发展,她喜欢表达自己的性格促使她参加了学校的表演,在音乐剧《悲惨世界》中,她唱了歌曲《只有我自己》,因此获得了大奖。事实上,她有一副非常动听的嗓子,她的同学甚至相信,她是这班同学里最有可能成为明星的人。事实上后来发生的事证明了她的同学的预见。
  莱温斯基家的传统(5)
  虽然自己的生活还有种种问题,可莫妮卡仍然算得上是一个意志坚定的女孩,从不怯于表达自己的意见。有一件事情可以非常好地说明她的这种个性和她对忠诚的信念。1991年5月,就在她18岁生日前不久,她向贝尔·艾尔预科学校的校长写了封情真意切的信,请求他重新考虑开除一个同学的决定,那个同学出身非常值得人们同情。在信中她写道,“我乞求您拿出点同情心,收回您的决定,无论如何让他毕业,这样,他就不至于流落街头,体会悲惨的人生。”同时她还在信中指出,这位同学一直是个好学生,她本人也从他身上受益良多。
  虽然重拾自信,恢复了对学业的兴趣,可是她的体重仍然是莫妮卡的一块心病。她的朋友尼莎·德曼·厄伯兰是与她一起从贝弗利山高中转入贝尔·艾尔预科学校的,她说,“莫妮卡一直对自己的身材很不满意,她确实有点丰满,而且习惯用吃东西来安慰自己,一旦她觉得不开心,就会一个劲儿地往嘴里塞东西吃。她为自己没有一个男朋友而难过,于是吃得益发多,于是她就更没有魅力,这就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莫妮卡的浪漫情怀,加上她对安全感和爱情的渴望,使得她一再陷入无疾而终的感情里。在贝弗利山高中时,她曾经喜欢上了一个比她大四岁的学长,之后,一个她喜欢的男孩却爱上了她的一个长得非常苗条的朋友,这件事给她的打击很大。
  由于无法开展一段新恋情,使得她不得不退而求其次,希望与初中时的恋人亚当·戴夫复合。想要重新与他在一起的另一个原因在于,莫妮卡觉得亚当是她过去生活的一面窗口,透过他,她可以重新忆起当年她父母还没离婚时的日子,那时她没有现在这么胖,而且在学校里的成绩很出色。她喜欢他陪伴在自己身边的那种感觉,于是,她常常会送给他一些小礼物,或者送给戴夫她自己写的诗歌,她承认,“我觉得我又一次爱上了他,于是不断纠缠他。”
  亚当并没有莫妮卡那么热衷。他不是一个好男友,对莫妮卡时冷时热,好的时候他与莫妮卡非常亲热,不好的时候就干脆对她置之不理。莫妮卡的满腔热情就如同一拳打在棉花上,根本没有得到她想要的回应,亚当如同大部分轻率的年轻人一样,对莫妮卡的态度非常残忍,因为他早就吃透了莫妮卡的心思,知道无论他对她有多坏,她都还是会原谅他。对莫妮卡来说,缺乏安全感,长得又过胖,加上缺乏应有的自信,这使得她迫切需要别人对自己的肯定,亚当被她看做了救命稻草,可是,对方却一再羞辱她,这段感情成了一段难以回首的经历,莫妮卡一言以蔽之,“这段情史简直令人作呕。”可是,她也根本没有决心亲手了结它,预科到大学一年级期间,她始终与亚当保持着这种不平等的关系,直到最后,两人才最终分道扬镳。
  与花花公子的恋情。处在不断打击中的莱温斯基,与父亲关系接近冰点,他不愿意为她支付就读大学的费用。莱温斯基的打工生活包括了按揭一辆母亲开过的二手吉普车。还要应付一段索然无味的爱情。并且她认识了自己生命中的犹大:那位将自己的病史与总统间的秘密出卖掉的艾索拉心理医生。
  离开贝弗利山高中后,莫妮卡仍然在学校的戏剧协会中工作,现在,既然她跟这所学校一点关系都没有了,她再为各种演出制作戏服,学校就会适当地给她支付些报酬。早些时候,戏剧协会里那个已经工作多年、为人相当负责的技工离职,新来的这个技工叫安迪·布莱勒,他是一个瘦削、浅金色头发的年轻人,当时25岁,很快这位仁兄就出了名,大家发现他虽然已经有了固定女友,对方叫凯特·纳森,是个比他大8岁,带着个女儿的离婚女人,可是,他还是经常向女学生调情。莫妮卡在贝弗利山高中时,她曾经听说过安迪·布莱勒这么个人,因为当时他与她的一个朋友正在秘密交往。
  莫妮卡发现,她也毫无例外地成为布莱勒猎艳的目标,一次她去戏剧协会工作时,布莱勒热情地跑来恭维她,可是考虑到布莱勒的花名在外,她根本没怎么注意他。接着,到了1991年5月的一天晚上,在一场演出结束后,他陪伴她一起去车库取车,两人聊了起来,不知怎么回事,莫妮卡竟然向他谈起了她曾经遇到的种种困扰,这时她发现布莱勒是个很好的听众,他对她的过去抱以极大同情。谈话终于结束,她准备回去时,布莱勒上前亲吻了她。不过,他们这时还并未发生关系,莫妮卡在19岁之前,一直都是处女身。
  莱温斯基家的传统(6)
  安迪·布莱勒并没有结婚,虽然婚事已近,他却并没有告诉任何人他即将结婚的消息。虽然他比莫妮卡大了8岁,可是那年暑假,他还是不断挑逗莫妮卡,找她要电话号码,而且经常对她甜言蜜语——这完全不是一个新婚在即的男人应该做的事情。可是莫妮卡并没有明确拒绝布莱勒,此时,她的生活再一次遇到了重大危机,她与父亲之间的关系陷入了有史以来的最低谷,她也正需要一个男人的注意,也许这样会让她觉得轻松些。
  事情发生在莫妮卡在贝尔·艾尔预科学校的最后一年,也就是1991年,当时全家人正在为迈克尔举行成人仪式。尽管教堂里的神职人员建议他们全家人能够在教堂里坐在一起,可是莫妮卡的父亲却坚持坐在前妻和儿女们的后排,而且一定要和他的新女友芭芭拉·莱纳坐在一起,后来,芭芭拉成为了他的第二任妻子,为了座位的问题,玛西娅和伯尼·莱温斯基及其家人互相之间都吵得很厉害,原本客客气气的亲戚像是仇人般瞪着对方。在弟弟的成人仪式上,莫妮卡唱了一首歌,她母亲回忆说,“她的歌声如此美妙,至今还让我难以忘怀,她的弟弟甚至为此感动得流下眼泪。”莫妮卡带着痛苦回忆起了这段往事,“这件事真是让人很难堪,父母亲人竟然像仇人一样对骂,而且是在那样神圣的教堂里,我觉得自己被伤害得体无完肤。”她强调,虽然当年父亲没有为她在教堂举行成人仪式,可她并不会因此而妒忌弟弟,“我不会妒忌迈克尔得到的任何东西,我根本就不会说,‘你们不应该为迈克尔举办成人仪式,你们本应当为我在教堂举办成人礼。’”
  接着是更大的打击,当她从贝尔·艾尔预科学校毕业时,作为优等生,她在毕业典礼上对着学生、家长和工作人员,进行了演讲,她觉得父亲肯定会愿意替她支付大学四年的学费。于是,没有征求他的意见,她就向加州和其他几个州的大学提出了入学申请,可是后来她才知道,尽管她在贝尔·艾尔预科学校的成绩优异,由于她在高一,也就是父母离婚的那年,英文考试的成绩只有“D”,她没能取得加州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因为加州大学拒绝所有在任何一门主修科目中得“D”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