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经略 第十三卷 战云密布 第二十六章 辽金间宋何偏倚
作者:府天    更新:2021-12-03 16:28
  第四百二十六章 辽金间宋何偏倚
  制举中了四等,这对于李纲和苏元老来说,都是莫大的喜事。 李纲是如愿以偿地获得了进士出身,可以不必再等两年才能参加科举,而苏元老则可以由此再进一步。
  因此,即使是苏元老这样恬淡的『性』子,但当进秘书丞,为开封府判官的诏令下达时,他还是忍不住惊呼了一声,而苏府上下更是一片欢天喜地。
  尽管三苏声名远震,但是,自从绍圣元年哲宗亲政以来,这座曾经光芒四『射』的宅邸却渐渐消沉了下来。
  先是苏轼请郡外放,之后连遭贬谪,紧接着,苏辙也同样编管异地,就是这宅院也几乎荒废。 若不是有人暗地相助,恐怕,这苏府门楣便会永远沉寂下去。
  如今可好,苏辙已经起知大名府,累进银青光禄大夫,苏元老又在仕途上步步进益,那些曾经在这里呆过十几年几十年的老家人怎能不喜?
  由于赵鼎已经离京,李纲自己也不耐烦天天呆在家里,因此倒是时常往来苏府,一来二去,他和苏元老渐渐熟悉了起来。
  当初同在江南时,由于苏元老万事不喜争先,他对其并不熟悉,只在回来之后听说和自己同试制举的是苏元老而不是赵鼎,这才动了心思,两相一交往下来,却同样是对了他的脾胃。
  这一日,他照样是兴冲冲地来到了苏府,一进门便直奔后园,大声唤道:“子廷!”
  由于春光明媚,因此苏元老还在石凳上看书,听到这声呼唤方才转过头来:“伯纪,看你春光满面的样子,可是有好消息?莫非是吏部铨选已经开始了?”
  “哪有那么快!”李纲坐下便摇了摇头,脸上仍有说不出的兴奋,“是我刚刚得了消息。 圣上准备召见于我!”
  此话一出,苏元老也同样是面带惊愕,别看往日大朝上能够看到天子官家的人不少,但是,单独奏对却很可能是一个人一生难以企及的殊荣,李纲如今不过刚刚得了进士出身,居然赐了单独晋见?转念一想,他突然问道:“定是你那篇策论对了圣上脾胃?”
  李纲也知道自己兴奋得过头了。 收敛几分便笑道:“圣上下旨刊印此次制举的所有策论,但还是留中了几篇没有发出去,其中有一篇就是我的。
  我在上头说了要联辽抗金,和时下朝廷官员地意见大悖,想不到竟为圣上所重。 ”
  联辽抗金?苏元老把这个讯息在脑子中过了好几遍,终于恍然大悟。 由于辽国连遭大变,因此朝中主张对辽开战的少壮派空前抬头,纷纷主张和女真的金国联合。
  从而北定燕云十六州,天子却一直不置可否。 他原本还以为锐意进取的天子官家心底一定是支持这个提议,却不想李纲这一道联辽抗金的策论居然会博得赏识。
  他丢下了手中书本,坐正之后便问道:“这消息可是高相公传达给你的?”
  “不错!”李纲见苏元老沉思了好一会才问了这一句,不免有些疑『惑』。 但往深处一想,他顿时恍然大悟。
  当日在江南时,和女真使节有关系的事,他直到最后才『插』手了一点。
  但也隐约能够猜到其中底细,而这一次写的策论也不过是想要在那些战意旺盛地人头上浇一桶凉水,如今竟为天子所重,其中的文章恐怕非同小可。
  思来想去,他不由小心翼翼地问道:“子廷,难道圣上和诸位相公,也同样根本就没有想到北伐?”
  “你对于军略的心得远远在我之上,这还来问我?”苏元老闻言不觉好笑。
  “事到如今,你也不用患得患失了,见过圣上之后不就水落石出了么?上次你对高相公说愿意出使辽国,依我看来,说不定此次真的能以你为副使!”
  李纲和苏元老两人在议论北方局势的时候,奉两后旨意出使宋国的耶律余睹也抵达了东京开封府。 尽管事先知道辽国此次使节非同小可,但是,由于事先消息隐瞒得极好。
  宋国这边只知道使节乃是辽国宗室。 所以。 当得知来使居然是当朝太后的妹夫,客省和四方馆上下顿时一阵鸡飞狗跳。 一边将原先的安置方案完全废弃,一边命人飞报宫中。
  “此次使节居然是耶律余睹!”
  崇政殿中,得到消息地赵佶和政事堂诸位宰臣全都是面『色』震惊。 倘若仅仅是数月之前,那么,只是区区宗室的耶律余睹自然不用太过重视,但是,如今情况却不相同。
  仁靖太后和仁和太后双双临朝称制,而耶律余睹作为仁和太后的妹夫,当初擒拿萧奉先兄弟的功臣,在新君登位之后便获封兰陵郡王,拜上京留守,可以说是货真价实的实权人物。
  辽国派这样一个人出使宋国,其意义无疑是不言而喻地。
  “这样一件大事,为何北面房谍探一点消息都没有打听到?”心烦意『乱』的赵佶忍不住拍了桌子,“倘若早得知使节是耶律余睹,我朝便能够早定方案,如今才得到消息,岂不是会被人牵了鼻子走?”
  蔡京高俅也觉得蹊跷,如今枢密院北面房在辽国的谍探网空前强大,毕竟,辽国汉人汉臣原本就多,消息传递很是方便,再者辽国屡遭大『乱』,心向中原的汉人就更多了,所以这些年下来,消息愈发灵通。
  但是,像耶律余睹这样重要地人物突然出现在中原,宋国却一点消息也没得到,这岂不是太荒唐了?
  “据最近枢密院北面房的消息称,耶律余睹奉了仁和太后的旨意训练宗室,所以很少『露』面,当初若是注意一些,便不会犯这样的疏失。
  不过,人既然已经来了,臣以为我朝便无须追究之前的事,还是应该好好思量一下该如何应对。 ”高俅沉『吟』良久,终于觉得这是一个大好机会。
  以前两国使臣都是国中地位较低的人物,而耶律余睹既然开了这么一个头,那么,有很多事情便可以迎刃而解。
  蔡京也是头脑清楚的人,很快也从起初的疑『惑』中醒觉了过来:“不错,耶律余睹乃是如今辽国重臣,有很多事情,他秉承两宫旨意,应该能够当场答应下来。
  如今之计,还是先尽快让人拟定方案地好。 ”
  “好!”赵佶重重点了点头,很快做出了决定,“政事堂和枢密院乃是文武二府,此次便迅速拟一份纲要出来。 另外,令客省和四方使不要太过张扬,免得激起更大的反应。
  这几天但凡上书言燕云之事的奏章,一律留中不发!”
  对于民间而言,辽国来使原本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毕竟,哪年辽国使臣不来这么一两拨?可是,这一年的情形却是不同,先是辽使告哀,然后便是有使臣来告新君即位,现如今辽国奇怪的政局更是让国中上下议论纷纷。
  因此,耶律余睹的到来也自然不会被人们放过。
  “听说了么,辽国朝堂上如今可是两位太后在做主!”
  “两位太后啊,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奇闻!”
  “是啊,就是先帝那会儿,钦成太后也不过还是称作皇太妃,可还不是太后!”
  “咳,辽国那就是北蛮子,北朝地礼仪,哪里能和中原大国相比!”
  “听说这一次地来使乃是辽国那位小太后的妹夫,身份可是顶尖地!”
  “可不是么,太国舅爷呢!”
  民间可以这样议论,但是,客省官员却万万不敢怠慢。
  辽国宗室不比徒富尊荣的大宋宗室,那可是个个掌兵权的,耶律余睹这个兰陵郡王更是顶尖的重臣,仅仅是相应的礼仪方面,便让这些官员焦头烂额。
  好容易安顿好了,耶律余睹并没有挑刺,这也让他们大大松了一口气。
  耶律余睹并不在意所谓的礼仪,他的心中全都是临行前萧瑟瑟吩咐的话。 对于如今国中的局面,他身为从始至终的参与者,当然很是清楚。
  仁靖太后萧夺里懒虽然同样临朝称制,但更多的是为了保全家族,具体事务上都是仁和太后萧瑟瑟主理,所以他自然而然地受到了重用。
  但是,虽然新君已立,但是国内政局并不稳定,按照辽国历来的规矩,每一位君王上台无不要经历从政变到反叛的一系列考验,如今主少国疑,更是非同小可,所以在这个时候,大宋的立场便显得至关重要。
  “大约从来没有一个辽国郡王如我这般窝囊!”
  他苦笑一声,长长叹了一口气。
  他乃是宗室中的少壮派,所以一向对己国的实力空前自信,但是,在仁和太后一次又一次地把东面的实际战局摆在他面前的时候,一向无畏的他竟也生出了几许恐惧。
  大宋已经把西夏打得透不过气来,倘若再呼应女真的步伐向辽进军,那么,很有可能大辽两百年的基业便从此毁于一旦,这是他无论如何都不想看到的情况!
  可是,他虽然只是初到,却知道大宋朝中目前联金攻辽的呼声日益高涨,即便是他,也实在没有足够的自信一定能够打动大宋君臣。
  局势瞬息万变,主动权竟是在别人的手中,无论是对大辽还是对他,这都是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