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作者:梁羽生 更新:2021-12-03 15:55
看来他是有意让张大洪受伤的了。
阳宗海自恃武艺高强,满心以为百招之内,定能将于承珠制伏,却不料于承珠乘他分神说话的当口,忽地施展出“穿花绕树”的身法,四面游走,阳宗海挺剑来追,好几次剑尖已堪堪刺到她的背心,都被她溜走避开,屋外围观的人乱拍马屁,阳宗海每出一手剑招,他们就啧啧赞赏道:“阳总管好剑法!”岂知阳宗海出手如风,连刺了数十百剑,如还未能伤得于承珠毫发,不但阳宗海自觉面上无光,旁观喝彩的人渐渐也叫不响了。
阳宗海勃然大怒,冷冷笑道:“张丹枫的徒弟连一招也不敢接么?”其实,于承珠的“穿花绕树”身法,只能应付一时,久缠下去,定因气力不继而露出破绽。阳宗海的武功和气力都较她强,只要沉得住气,终能取胜。不过阳宗海自持身份,总觉得在百招之外,纵然能够将她擒获,亦是胜之不武。故此急着要激她还手、接招。
于承珠果似被他激怒,忽地回眸,一声冷笑,喝道:“接招!”陡然间剑光一闪,锋锋两声,金花从剑底飞出,阳宗海防不及防,只得退后几步,举剑一格,说时迟,那时快,第三第四朵金花又相继射到,阳宗海掌劈剑挡,将金花一震飞,哈哈笑道:“米粒之珠,也放光华!”说话之间,五、六、七、八朵金花连翩飞至,阳宗海卖弄本领,纵身一跃,一招“神龙入海”,长剑一个盘旋,但听得一阵钵钮之声,四朵金花都给荡开,阳宗海得意之极,发声狂笑,却不料先前给他格开的那几朵金花,在空中斜飞急射,忽地又掉转头来,对准他的穴道射下,阳宗海一怔,刚刚震飞的那四朵金花也一齐掉头飞回,全奔向他的大穴。
阳宗海这才看出,那满空飞舞的金花,走的都是弧线,虽然给他震飞,却是丝毫不乱,竟似都有轨迹可循。阳宗海吃了一惊,心道:“这小丫头的手法好古怪!”转瞬间于承珠已是一连发出十八朵金花,在空中织成金光闪闪的大网,将阳宗海的身形笼罩在光网之下,阳宗海多好武功,这时也不禁有点手忙脚乱。”
于承珠所用的手法,正是她从阿萨玛兄弟的金球手法中所参悟出来的,可惜时日无多,未臻化境,要不然就凭这一手暗器的功夫,便可制阳宗海的死命。这时阳宗海虽然有些忙乱,但金花却伤不了他,只见他把一柄长剑舞得风雨不透,金花一沾着他的剑尖,立刻便给荡开,铮铮之声,祟音密响,不绝于耳!却无一朵能透过他的剑圈!
阳宗海怒极气极,把手一挥,只听得轰隆隆几声大响,那座客厅左右西边的四扇大门全都关闭,于承珠早已绝了逃走之念,仗着一口宝剑,十八朵金花,和阳宗海硬拼,但见满屋子里金光闪烁,有如流星掠空;剑气纵横,伊若银虹交错。屋内的灯火虽然全都熄灭,但在金花宝剑的光芒闪耀之下,对方的身形移动,都看得清清楚。
阳宗海一声大吼,振剑疾择,左手又使出劈空掌的功夫,竟然在金花交织的网中,硬冲而出,于承珠吃了一惊,却也不惧,青冥剑盘空一转,抢着占了上首,和他抢攻。阳宗海的武功虽然较于承珠高出不止一筹,但这时他既要防备那满空飞舞的金花,又得提防自己手中的长剑会给于承珠的宝剑削断,有此两重顾忌,竟然还给于承珠稍占上风。这一战双方都使出平生绝技,阳宗海心中暗暗叫苦,他本来尚有其他办法可令于承珠束手就擒,但自己说话在先,若然连一个“黄毛丫头”都无法降服,面子何在?因此只好与于承珠苦斗,只听得外面晨鸡三唱,窗孔渐渐透入微弱的光线,他们大约是在四更之时动手,这时不知不觉已过了一个更次,双方部已感到筋疲力倦,仍是分不出高下,苦战不休!伏在外面从窗眼偷窥的人,都在暗暗担心,却又不敢叫阳宗海罢手。
阳宗海也想不出如何了结,又过片刻,于承珠气喘的声息可闻,阳宗海的头上也冒出腾腾白气,他的内力虽较于承珠远为深厚,但于承珠的金花暗器过于厉害,只要有半点疏神,就会被打中穴道,阳宗海两面照顾,比于承珠自是吃力得多。再过片刻,窗孔中透入来的光线更为明亮,想来外面已是天光大白了。
忽听得外面有人叫道:“阳大人,王将军有请!”阳宗海正巴望有此一唤,应了一声,振剑一封,将于承珠逼退两步,大声喝道:“小丫头,让你多活几个时辰,待我回来再慢慢地收拾你。”于承珠冷笑道:“大总管想逃走了么?”阳宗海顾不得和她斗口,突然振臂一冲,平地拔起,只听得“轰隆”一声,屋顶开了一个天窗,阳宗海箭一般地冲了出去,于承珠正想随着出去,就在这刹那之间,屋子里突然天摇地动,那丫环本是躲在一个“死角”,藉着大理石桌遮蔽,不敢动弹,这时急得冲了出来,急声唤道:“于姑娘,于姑娘!你在哪儿?”于承珠心头一凛:我怎么忘记了她?柔声答道:“别怕,别怕!我在这里呢!”回身将她抓着,说时迟,那时快,上面天窗已闭,同时,屋中突然裂开了一个大洞,于承珠抱着那个丫环,使不出力来,跟着她一同坠下,下面竟是个黑黝黝伸手不见五指的地牢,于承珠气得大骂,想不到阳宗海的身份,竟然会使出这种下流手段。正是:
填池也自风波险,虎穴龙潭又一遭。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正文 第二十回
于承珠正在破口大骂,闻得水声淙淙,遍体生寒,上面有人声说道:“阳总管有话吩咐,叫你将宝剑与书信抛上来,否则休怪我们不留情面,先把你淹个半死。”于承珠道:“好,你把地牢打开!”待上面露出天光,于承珠立刻施展“一鹤冲天”之技,同时嗖、嗖、嗖地发出三朵金花,那地牢深达十余丈,于承珠不知深浅,纵起丈余,手刚碰着石壁,只听得“轰隆”一声,地牢的铁盖又再关闭,上面的人哈哈笑道:“城隍庙里弄鬼,孔夫门前卖文,哈哈,倒教咱们发了横财!哼,小丫头,你不老实,那只有启讨苦吃!”水声渐来渐大,渐渐淹至膝盖,于承珠气得半死,那小丫环直冻得牙关打颤。
于承珠解下一件衣裳,将她搂着,道:“你害怕吗?”那丫环眨眨眼睛,说道:“本来害怕,和你在一起,就不害怕啦。”于承珠微笑道:“为什么?”那丫环道:“因为你是我朝第一个大忠臣的女儿。我想令尊大人当年为了挽救国家,甘受灭门之祸,倘且不惧,咱们挨点饿,受点冷,又算得什么?”于承珠大为感动,心道:“古语云:死有重于泰山,真是不错,我父亲虽然含冤屈死,但令得天下妇孺也闻风而起,这死也值得了。”
那丫环抬起眼睛,道:“于姑娘,我得见你,这一生总算没有白过了。我家小姐对你仰慕得很。”于承珠道:“我对你家的少爷小姐也感激得很。你叫什么名字?”那丫环道:“我叫杜余娥,是大理的白族人,从小就服侍沐小姐。”于承珠道:“嗯,你们怎么知道我的来历?”杜金娥道:“是小姐告诉我的。她还知道是你打伤了张大洪和王金镖呢。”于承珠诧道:“她怎么知道?”杜金娥道:“昨日在西山巡逻的兵丁,将他们两个人抬回来,恰好沐公爹不在,大家都出来看热闹,沐小姐认得那王金镖是王将军营里朝。问他们为什么受伤,他们不肯说。后来王将军就派人将他们领走了。沐小姐匆匆出去,过了一会儿回来,就要我到旅舍找你。”于承珠道:“他们既没有说,你家小姐又怎知道是我打伤的?”杜金娥道:“她认得你的金花暗器,她说天下能发这种暗器的只有两人,不是张大侠的夫人就是你了。”
于承珠疑云大起,心中想道:“沐小姐兰闺弱质,公府千金,怎的这样熟悉武林之事,再说,她又怎么知道我在那间旅舍居住?”恨不得即刻飞出去找着沐小姐将这个闷葫芦打破,但在这深不可测的水牢中,天大的武功,亦是插翼难飞。好在水淹过膝盖之后,就不再上涨了。那丫环又冷又饿,连说话的气力也没有了。于承珠一直将她抱着,不让她受水浸,渐渐于承珠也觉饥饿难堪,气力渐感不支,忽地上面亮光一闪,有一包东西“卜”地跌落下来,于承珠急忙接着,上面铁盖关闭,水牢中又是漆黑一片。
于承珠只觉手心温润,原来上面抛下的竟是一大包荷叶饭,饭的香味和荷叶的清香混和,透人鼻观,十分诱人。那丫环精神一振,抬起头道:“好香,好香!”于承珠心头一动,想道:“他们不是恫吓说要饿死我吗?怎么又把食物抛下来了?莫非这荷叶饭中下了毒药?”忽所得一个声音在耳边说道:“别怕,别怕,你放心食好了。”于承珠吓了一跳,只觉得这声音似曾熟识,但透过石壁,原音己变,怎样也分辨不出。
内功有了火候的人,能够鼓气行远,声音比常人传得远倍,这也不足为奇。但这地牢密不通风,声音竟然能透壁穿入,这份功夫,却是非同小可!于承珠想道:“此人竟然具有传音入密的上乘内功,若要擒我,那是易如反掌,何须下毒骗我?”那丫环馋涎欲滴,呻吟说道:“饿死我啦,饿死我啦。你拿的是什么东西?”
于承珠微微一笑,道:“是荷叶饭。”将荷叶解开,拔下一支银簪插入饭中一试,银簪毫不变色,于承珠放心递给那个丫环,那丫环也无暇问她这饭是怎么来的?用银簪把饭分成两半,而人都吃得津津有味,但觉这一包极其寻常的荷叶饭,胜似任何海味山珍。
阳宗海自恃武艺高强,满心以为百招之内,定能将于承珠制伏,却不料于承珠乘他分神说话的当口,忽地施展出“穿花绕树”的身法,四面游走,阳宗海挺剑来追,好几次剑尖已堪堪刺到她的背心,都被她溜走避开,屋外围观的人乱拍马屁,阳宗海每出一手剑招,他们就啧啧赞赏道:“阳总管好剑法!”岂知阳宗海出手如风,连刺了数十百剑,如还未能伤得于承珠毫发,不但阳宗海自觉面上无光,旁观喝彩的人渐渐也叫不响了。
阳宗海勃然大怒,冷冷笑道:“张丹枫的徒弟连一招也不敢接么?”其实,于承珠的“穿花绕树”身法,只能应付一时,久缠下去,定因气力不继而露出破绽。阳宗海的武功和气力都较她强,只要沉得住气,终能取胜。不过阳宗海自持身份,总觉得在百招之外,纵然能够将她擒获,亦是胜之不武。故此急着要激她还手、接招。
于承珠果似被他激怒,忽地回眸,一声冷笑,喝道:“接招!”陡然间剑光一闪,锋锋两声,金花从剑底飞出,阳宗海防不及防,只得退后几步,举剑一格,说时迟,那时快,第三第四朵金花又相继射到,阳宗海掌劈剑挡,将金花一震飞,哈哈笑道:“米粒之珠,也放光华!”说话之间,五、六、七、八朵金花连翩飞至,阳宗海卖弄本领,纵身一跃,一招“神龙入海”,长剑一个盘旋,但听得一阵钵钮之声,四朵金花都给荡开,阳宗海得意之极,发声狂笑,却不料先前给他格开的那几朵金花,在空中斜飞急射,忽地又掉转头来,对准他的穴道射下,阳宗海一怔,刚刚震飞的那四朵金花也一齐掉头飞回,全奔向他的大穴。
阳宗海这才看出,那满空飞舞的金花,走的都是弧线,虽然给他震飞,却是丝毫不乱,竟似都有轨迹可循。阳宗海吃了一惊,心道:“这小丫头的手法好古怪!”转瞬间于承珠已是一连发出十八朵金花,在空中织成金光闪闪的大网,将阳宗海的身形笼罩在光网之下,阳宗海多好武功,这时也不禁有点手忙脚乱。”
于承珠所用的手法,正是她从阿萨玛兄弟的金球手法中所参悟出来的,可惜时日无多,未臻化境,要不然就凭这一手暗器的功夫,便可制阳宗海的死命。这时阳宗海虽然有些忙乱,但金花却伤不了他,只见他把一柄长剑舞得风雨不透,金花一沾着他的剑尖,立刻便给荡开,铮铮之声,祟音密响,不绝于耳!却无一朵能透过他的剑圈!
阳宗海怒极气极,把手一挥,只听得轰隆隆几声大响,那座客厅左右西边的四扇大门全都关闭,于承珠早已绝了逃走之念,仗着一口宝剑,十八朵金花,和阳宗海硬拼,但见满屋子里金光闪烁,有如流星掠空;剑气纵横,伊若银虹交错。屋内的灯火虽然全都熄灭,但在金花宝剑的光芒闪耀之下,对方的身形移动,都看得清清楚。
阳宗海一声大吼,振剑疾择,左手又使出劈空掌的功夫,竟然在金花交织的网中,硬冲而出,于承珠吃了一惊,却也不惧,青冥剑盘空一转,抢着占了上首,和他抢攻。阳宗海的武功虽然较于承珠高出不止一筹,但这时他既要防备那满空飞舞的金花,又得提防自己手中的长剑会给于承珠的宝剑削断,有此两重顾忌,竟然还给于承珠稍占上风。这一战双方都使出平生绝技,阳宗海心中暗暗叫苦,他本来尚有其他办法可令于承珠束手就擒,但自己说话在先,若然连一个“黄毛丫头”都无法降服,面子何在?因此只好与于承珠苦斗,只听得外面晨鸡三唱,窗孔渐渐透入微弱的光线,他们大约是在四更之时动手,这时不知不觉已过了一个更次,双方部已感到筋疲力倦,仍是分不出高下,苦战不休!伏在外面从窗眼偷窥的人,都在暗暗担心,却又不敢叫阳宗海罢手。
阳宗海也想不出如何了结,又过片刻,于承珠气喘的声息可闻,阳宗海的头上也冒出腾腾白气,他的内力虽较于承珠远为深厚,但于承珠的金花暗器过于厉害,只要有半点疏神,就会被打中穴道,阳宗海两面照顾,比于承珠自是吃力得多。再过片刻,窗孔中透入来的光线更为明亮,想来外面已是天光大白了。
忽听得外面有人叫道:“阳大人,王将军有请!”阳宗海正巴望有此一唤,应了一声,振剑一封,将于承珠逼退两步,大声喝道:“小丫头,让你多活几个时辰,待我回来再慢慢地收拾你。”于承珠冷笑道:“大总管想逃走了么?”阳宗海顾不得和她斗口,突然振臂一冲,平地拔起,只听得“轰隆”一声,屋顶开了一个天窗,阳宗海箭一般地冲了出去,于承珠正想随着出去,就在这刹那之间,屋子里突然天摇地动,那丫环本是躲在一个“死角”,藉着大理石桌遮蔽,不敢动弹,这时急得冲了出来,急声唤道:“于姑娘,于姑娘!你在哪儿?”于承珠心头一凛:我怎么忘记了她?柔声答道:“别怕,别怕!我在这里呢!”回身将她抓着,说时迟,那时快,上面天窗已闭,同时,屋中突然裂开了一个大洞,于承珠抱着那个丫环,使不出力来,跟着她一同坠下,下面竟是个黑黝黝伸手不见五指的地牢,于承珠气得大骂,想不到阳宗海的身份,竟然会使出这种下流手段。正是:
填池也自风波险,虎穴龙潭又一遭。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正文 第二十回
于承珠正在破口大骂,闻得水声淙淙,遍体生寒,上面有人声说道:“阳总管有话吩咐,叫你将宝剑与书信抛上来,否则休怪我们不留情面,先把你淹个半死。”于承珠道:“好,你把地牢打开!”待上面露出天光,于承珠立刻施展“一鹤冲天”之技,同时嗖、嗖、嗖地发出三朵金花,那地牢深达十余丈,于承珠不知深浅,纵起丈余,手刚碰着石壁,只听得“轰隆”一声,地牢的铁盖又再关闭,上面的人哈哈笑道:“城隍庙里弄鬼,孔夫门前卖文,哈哈,倒教咱们发了横财!哼,小丫头,你不老实,那只有启讨苦吃!”水声渐来渐大,渐渐淹至膝盖,于承珠气得半死,那小丫环直冻得牙关打颤。
于承珠解下一件衣裳,将她搂着,道:“你害怕吗?”那丫环眨眨眼睛,说道:“本来害怕,和你在一起,就不害怕啦。”于承珠微笑道:“为什么?”那丫环道:“因为你是我朝第一个大忠臣的女儿。我想令尊大人当年为了挽救国家,甘受灭门之祸,倘且不惧,咱们挨点饿,受点冷,又算得什么?”于承珠大为感动,心道:“古语云:死有重于泰山,真是不错,我父亲虽然含冤屈死,但令得天下妇孺也闻风而起,这死也值得了。”
那丫环抬起眼睛,道:“于姑娘,我得见你,这一生总算没有白过了。我家小姐对你仰慕得很。”于承珠道:“我对你家的少爷小姐也感激得很。你叫什么名字?”那丫环道:“我叫杜余娥,是大理的白族人,从小就服侍沐小姐。”于承珠道:“嗯,你们怎么知道我的来历?”杜金娥道:“是小姐告诉我的。她还知道是你打伤了张大洪和王金镖呢。”于承珠诧道:“她怎么知道?”杜金娥道:“昨日在西山巡逻的兵丁,将他们两个人抬回来,恰好沐公爹不在,大家都出来看热闹,沐小姐认得那王金镖是王将军营里朝。问他们为什么受伤,他们不肯说。后来王将军就派人将他们领走了。沐小姐匆匆出去,过了一会儿回来,就要我到旅舍找你。”于承珠道:“他们既没有说,你家小姐又怎知道是我打伤的?”杜金娥道:“她认得你的金花暗器,她说天下能发这种暗器的只有两人,不是张大侠的夫人就是你了。”
于承珠疑云大起,心中想道:“沐小姐兰闺弱质,公府千金,怎的这样熟悉武林之事,再说,她又怎么知道我在那间旅舍居住?”恨不得即刻飞出去找着沐小姐将这个闷葫芦打破,但在这深不可测的水牢中,天大的武功,亦是插翼难飞。好在水淹过膝盖之后,就不再上涨了。那丫环又冷又饿,连说话的气力也没有了。于承珠一直将她抱着,不让她受水浸,渐渐于承珠也觉饥饿难堪,气力渐感不支,忽地上面亮光一闪,有一包东西“卜”地跌落下来,于承珠急忙接着,上面铁盖关闭,水牢中又是漆黑一片。
于承珠只觉手心温润,原来上面抛下的竟是一大包荷叶饭,饭的香味和荷叶的清香混和,透人鼻观,十分诱人。那丫环精神一振,抬起头道:“好香,好香!”于承珠心头一动,想道:“他们不是恫吓说要饿死我吗?怎么又把食物抛下来了?莫非这荷叶饭中下了毒药?”忽所得一个声音在耳边说道:“别怕,别怕,你放心食好了。”于承珠吓了一跳,只觉得这声音似曾熟识,但透过石壁,原音己变,怎样也分辨不出。
内功有了火候的人,能够鼓气行远,声音比常人传得远倍,这也不足为奇。但这地牢密不通风,声音竟然能透壁穿入,这份功夫,却是非同小可!于承珠想道:“此人竟然具有传音入密的上乘内功,若要擒我,那是易如反掌,何须下毒骗我?”那丫环馋涎欲滴,呻吟说道:“饿死我啦,饿死我啦。你拿的是什么东西?”
于承珠微微一笑,道:“是荷叶饭。”将荷叶解开,拔下一支银簪插入饭中一试,银簪毫不变色,于承珠放心递给那个丫环,那丫环也无暇问她这饭是怎么来的?用银簪把饭分成两半,而人都吃得津津有味,但觉这一包极其寻常的荷叶饭,胜似任何海味山珍。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