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作者:梁羽生 更新:2021-12-03 15:54
只见他一提马缰,巨棒照着装运官银的铁甲车乱打,几寸厚的铁皮,也不过挨了三棒便都裂开,他连碎三辆银车,指挥群盗,将里面的银鞘,全部驼上马背运走。那五百军官,打死的占十之六七,打伤的占十之一二,还有一些最精壮的全给群盗虏去。只有樊英和于、陆两个军官能够逃生。那蒙面大盗粗旷的笑声,手起棒落的威猛姿态,不但令得那两个军官这几天来常在梦中惊醒,即樊英想起,也觉心悸。
这蒙面大盗的来历,樊英全然不知,思量再三,只有张风府可以将他制伏,可是张风府却忽然失踪,而小虎子竟把他们锁在这个石室之内!
樊英正在闭目遐思,忽听得那两个军官道:“那小、小、小顽童还没有回来,咱们可要饿死啦!”他们本来想骂“小蛮牛”“小强盗”的,话到口边,却改称了“小顽童”,樊英禁不住“噗嗤”一笑,睁眼一瞧,但见室中漆黑,墙壁上的气孔透进一丝亮光,想来外面的天色已黑了,樊英也觉腹中有些饥饿,只好静坐运气,不去想它。那两个军官可是饿得肚中咕咕作响,虽然不敢再骂,却是低声埋怨。
樊英心中疑团埂塞:这山村能有多大?小虎子为什么没有找到他的父亲回来?难道张风府也遭了意外?不,不!张风府在百万军中犹自可以进出自如,他绝不会遭了意外,但是他为什么还没回来呢?
也不知过了多少时候,但觉凉意越浓,想已是夜深时分,两个军官又饿又冷,瑟缩墙角,低声叫道:“樊大哥,樊大哥!”樊英道:“怎么?”姓于的那个军官道:“你和张大人的交情到底如何?”樊英道:“四年前我曾见过他。”两个军官叫声“苦也!”同声埋怨道:“原来你和他不是深交,只怕他非但不肯出手相助,还要将我们关在这里活活饿死。你听那小、小、小顽童的口气,他不知为何如此怨恨朝廷,只怕他立心要将我们弄死了。”樊英又好气,又好笑,道:“张大人光明磊落,他纵是要弄死你们!也不用使这奸计。”两个军官更吓得手颤脚颤,道:“那你是说,他真要弄死我们了。”樊英笑道:“在他手下丧生的都是成名之辈,咱们只恐还没有这个资格。”姓陆的那个军官道:“那他为什么不回来放我们出去?连那小顽童也没见回来。”樊英心中焦躁,道:“你问我,我怎么知道?”两个军官正想说话,忽见墙上的气孔透进亮光,三人精神一振,忽听得一阵桀桀的怪笑,罂室之中,如闻鬼叫,不觉毛骨悚然,那两个军官噤声不敢说话,笑声过后,一个人说道:“张大人,你隐居这里享得好清福呵,只是苦了咱们兄弟找寻了。”樊英心中一凛,原来张风府已经回来,心道:“这人的笑声和说话怎么这般难听?难道是张世伯的仇家?他久历江湖,深知凶险,捏了那两个军官一把,示意叫他们不要作声,随即施展“壁虎游墙”的功夫,附在墙上,眼睛贴着墙上的一个气孔。
隔室像是一间书房,当中一张圆形的石桌,坐着三人,面向着樊英的正是张风府,这时他已是年过五旬,但剑眉虎目,不怒自威,仍似当年模样。左边坐的那人,一个斗大的头颅,身躯却甚矮小,生成一副怪相。右边坐的却是一张阴阳面,两额太阳穴突起,一看便知是内功精深之士。石桌后面是两张书橱,比一个人还要高,张风府本来只是粗识文字,只因受了张丹枫的影响,归隐之后,倒读了不少诗书。
只听得张风府“哼”了口声,道:“两位大人有何见教?”那阴阳面汉说道:“张大人归隐八年,皇上可挂念得紧呵!兄弟也曾寻过三次,却原来张大人在这里纳福。张大人现在是无官一身轻,但既已享了八年清福,似乎也该为皇上分忧才是。”张风府双眼闪闪发光,似乎直可看穿对方的肺腑,那大头汉子笑嘻嘻地帮腔说道:“是呀,现在正是国家多事之秋,皇上闻鼓声而思良将,只怕不能任由张大人逍遥自在了。”张风府道:“两位大人之言差矣,当今满朝文武,人材济济,像两位大人就是栋梁之材,想张某年纪老迈,尚有何能为,有劳皇上挂念?而今天下太平无事,瓦刺国中内乱,也先早已被除,焉得谓为‘多事之秋’?两位大人所言,我实在不明其意。”双方说话客气非常,其实却是针锋相对。
那阴阳面汉子忽地打了一个哈哈,抬头说道:“张大人,咱们都是直肠直肚的汉子,说话不必文绉绉地兜圈子了!你可知道太上皇图谋复辟,近年羽毛渐丰,已结成了党羽吗?”张风府道:“我如今是一介山野小民,久已不闻外事,皇家大事,更不敢过问。”那阴阳面汉子道:“有说张大人当年挂冠而去;为的就是眷恋故主,因此不肯替当今皇上当差?”张风府手按圆桌,沉声说道:“皇上若然疑心张某,尽可用一纸诏书赐死,何劳两位明查暗访。”张风府想起前朝忠臣云靖被赐死之事,心中激愤,说到后来,话声高亢,那阴阳面汉子道:“张大人言重,当今皇上,正是因为对你信赖,所以才再三叫兄弟访寻,这是圣上求宝,可不用说是什么明查暗访呵。”顿了一顿,续道:“适才闻统领所说的‘国家多事之秋’所指的并不是番邦作乱,而是要防萧墙之内,太上皇的作乱。张大人,你瞧,皇上若然不将你仍当为心腹,他肯将这些话都叫兄弟转告于你?”张风府厌烦之极,端坐不言,那大头汉子摇头摆脑地嘻嘻一笑,道:“以前张大人不肯出山,兄弟们只好滥芋充数,此次张大人复出,我与战老兄可以卸下担子,何幸如之!张大人,这可用不着客气推让,你瞧,这是皇上的密诏,诏书上写得明明白自,‘著张风府官复原二职,任御林军统领兼锦衣卫总指挥。’张大人你瞧,咱兄弟俩可有半句谎言?皇上对你,可真是倚若长城,恩典如山哪!”
樊英三人在隔墙听得骇然,室中这两个汉子竟然是京师的御林军统领和锦衣卫总指挥,都是当今声名正盛的一等高手,那阴阳面汉子名叫战三山,他练的分筋错骨手是武林一绝,现居锦衣卫总指挥之职,初到京师之时,曾在御苑比武,一日之间,连用分筋错骨手扭断十二名一级武士的臂膊,名震一时。那大头汉子名叫闻铁声,别看他样子滑稽,手底下可真有惊人的技业,他精于五行剑,能用剑尖刺穴,又擅打歹毒暗器,还有一身独到的北派地躺拳的功夫,现居御林军统领之职。当今皇上竟然派他们两个一同出马,劝张风府回朝,他两人所说的话,想来不假。
只见张风府面色一沉,徐徐说道:“这诏书我不敢接。”闻铁声道:“张大人还嫌官小么?”张风府道:“为臣子的不敢逢君之恶,而应导君于善,请问两位大人,假如你见人家骨肉相残,手足相争,你们是劝阻的呢?还是去煽风点火,为他们助拳呢?”战、闻二人想不到张凤府说话如此坦率,竟然直议皇上之非,都不觉一怔,闻铁声忽地笑嘻嘻地道:“想不到张大人竟然弃武修文,学了一套腐儒的口吻了?张大人,你休怪我直说,你的高论可是迂阔不近人情。”张风府翻眼道:“怎么?”闻铁声道:“太上皇与皇上争位,你我岂能劝阻?为臣子的只能效忠一人,张风府你到底认谁是你的主子?”
张风府冷冷说道:“我只不过是一个山野小民,哪一个皇帝登基我照样纳租缴税。”闻铁声搔头抓脑,作出一个无可奈何的神气道:“张大人你倒说得轻松,可教咱们兄弟如何复命?”战三山忽地阴恻恻地笑道:“太上皇若是复辟成功,别的不知,有一个人可是难逃性命!”张风府道:“谁?”战三山道:“那自然是于阁老了!”张风府道:“大明的江山靠于阁老只手挽回,天下谁人不知?”闻铁声嘻嘻笑道:“当今主上是于谦所立,太皇因此丢了皇位,此事又谁人不知?”张风府道:“那时太上皇蒙尘异国,国家不可一日无君,于阁老所为,国人皆谅。”战三山阴恻恻地道:“可是有一人必然不谅,这个人就是太上皇!”闻铁声也笑道:“张大人,你在这儿替于阁老辩解,可是毫无用处。除非你接了皇上的诏书,替皇上效忠,制止太上皇的复辟,那才能保得住于谦的性命。”张风府内心交战,面色惨白,心道:“于阁部老成谋国,天下所钦,太上皇纵然复辟成功,也未必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将他除掉。”陡然想起张丹枫所说的话,张丹枫是当年和云重一同到瓦刺去接太上皇回国之人,据张丹枫之见,太上皇实是忘恩负义的人,以今晚所闻,则当今皇上也是天性凉薄之辈。张风府曾在大内多年,深知皇室的心狠手辣,这时听出两人的口气,竟然以于谦的性命作为要挟,不禁打了一个寒噤,心中踌躇难决。
阴阳面战三山冷冷地盯了张风府一眼,将诏书摊在桌上,道:“张大人,你还是接了吧。”忽见张风府面色有异,战三山侧耳一听,张风府冷然说道:“想不到我倒交了老运,一晚之中竟然有两拨人来相访。”
樊英在隔墙正听得出神,忽见战三山与闻铁声一把抓起诏书,低声说道:“张大人,为祸为福都全在你一念之间了。”两人一个转身,藏到书橱后面,樊英大感奇怪,只见张风府打开了门,在墙角的松枝火把照耀之下,面色显得份外阴沉,忽听得轻轻一响,门外突然跃进两个人来,一身黑色的武士服饰,看他似旋风一样的入门来,那一跃一纵的身法,矫捷之极,功夫不在战、闻二人之下。樊英心中叹了口气,暗自想道:“我练了十多年的接暗器功夫,来人到了门前,这才发现,不但远远不如张世伯,即战、闻二人世比我强得多。”
这蒙面大盗的来历,樊英全然不知,思量再三,只有张风府可以将他制伏,可是张风府却忽然失踪,而小虎子竟把他们锁在这个石室之内!
樊英正在闭目遐思,忽听得那两个军官道:“那小、小、小顽童还没有回来,咱们可要饿死啦!”他们本来想骂“小蛮牛”“小强盗”的,话到口边,却改称了“小顽童”,樊英禁不住“噗嗤”一笑,睁眼一瞧,但见室中漆黑,墙壁上的气孔透进一丝亮光,想来外面的天色已黑了,樊英也觉腹中有些饥饿,只好静坐运气,不去想它。那两个军官可是饿得肚中咕咕作响,虽然不敢再骂,却是低声埋怨。
樊英心中疑团埂塞:这山村能有多大?小虎子为什么没有找到他的父亲回来?难道张风府也遭了意外?不,不!张风府在百万军中犹自可以进出自如,他绝不会遭了意外,但是他为什么还没回来呢?
也不知过了多少时候,但觉凉意越浓,想已是夜深时分,两个军官又饿又冷,瑟缩墙角,低声叫道:“樊大哥,樊大哥!”樊英道:“怎么?”姓于的那个军官道:“你和张大人的交情到底如何?”樊英道:“四年前我曾见过他。”两个军官叫声“苦也!”同声埋怨道:“原来你和他不是深交,只怕他非但不肯出手相助,还要将我们关在这里活活饿死。你听那小、小、小顽童的口气,他不知为何如此怨恨朝廷,只怕他立心要将我们弄死了。”樊英又好气,又好笑,道:“张大人光明磊落,他纵是要弄死你们!也不用使这奸计。”两个军官更吓得手颤脚颤,道:“那你是说,他真要弄死我们了。”樊英笑道:“在他手下丧生的都是成名之辈,咱们只恐还没有这个资格。”姓陆的那个军官道:“那他为什么不回来放我们出去?连那小顽童也没见回来。”樊英心中焦躁,道:“你问我,我怎么知道?”两个军官正想说话,忽见墙上的气孔透进亮光,三人精神一振,忽听得一阵桀桀的怪笑,罂室之中,如闻鬼叫,不觉毛骨悚然,那两个军官噤声不敢说话,笑声过后,一个人说道:“张大人,你隐居这里享得好清福呵,只是苦了咱们兄弟找寻了。”樊英心中一凛,原来张风府已经回来,心道:“这人的笑声和说话怎么这般难听?难道是张世伯的仇家?他久历江湖,深知凶险,捏了那两个军官一把,示意叫他们不要作声,随即施展“壁虎游墙”的功夫,附在墙上,眼睛贴着墙上的一个气孔。
隔室像是一间书房,当中一张圆形的石桌,坐着三人,面向着樊英的正是张风府,这时他已是年过五旬,但剑眉虎目,不怒自威,仍似当年模样。左边坐的那人,一个斗大的头颅,身躯却甚矮小,生成一副怪相。右边坐的却是一张阴阳面,两额太阳穴突起,一看便知是内功精深之士。石桌后面是两张书橱,比一个人还要高,张风府本来只是粗识文字,只因受了张丹枫的影响,归隐之后,倒读了不少诗书。
只听得张风府“哼”了口声,道:“两位大人有何见教?”那阴阳面汉说道:“张大人归隐八年,皇上可挂念得紧呵!兄弟也曾寻过三次,却原来张大人在这里纳福。张大人现在是无官一身轻,但既已享了八年清福,似乎也该为皇上分忧才是。”张风府双眼闪闪发光,似乎直可看穿对方的肺腑,那大头汉子笑嘻嘻地帮腔说道:“是呀,现在正是国家多事之秋,皇上闻鼓声而思良将,只怕不能任由张大人逍遥自在了。”张风府道:“两位大人之言差矣,当今满朝文武,人材济济,像两位大人就是栋梁之材,想张某年纪老迈,尚有何能为,有劳皇上挂念?而今天下太平无事,瓦刺国中内乱,也先早已被除,焉得谓为‘多事之秋’?两位大人所言,我实在不明其意。”双方说话客气非常,其实却是针锋相对。
那阴阳面汉子忽地打了一个哈哈,抬头说道:“张大人,咱们都是直肠直肚的汉子,说话不必文绉绉地兜圈子了!你可知道太上皇图谋复辟,近年羽毛渐丰,已结成了党羽吗?”张风府道:“我如今是一介山野小民,久已不闻外事,皇家大事,更不敢过问。”那阴阳面汉子道:“有说张大人当年挂冠而去;为的就是眷恋故主,因此不肯替当今皇上当差?”张风府手按圆桌,沉声说道:“皇上若然疑心张某,尽可用一纸诏书赐死,何劳两位明查暗访。”张风府想起前朝忠臣云靖被赐死之事,心中激愤,说到后来,话声高亢,那阴阳面汉子道:“张大人言重,当今皇上,正是因为对你信赖,所以才再三叫兄弟访寻,这是圣上求宝,可不用说是什么明查暗访呵。”顿了一顿,续道:“适才闻统领所说的‘国家多事之秋’所指的并不是番邦作乱,而是要防萧墙之内,太上皇的作乱。张大人,你瞧,皇上若然不将你仍当为心腹,他肯将这些话都叫兄弟转告于你?”张风府厌烦之极,端坐不言,那大头汉子摇头摆脑地嘻嘻一笑,道:“以前张大人不肯出山,兄弟们只好滥芋充数,此次张大人复出,我与战老兄可以卸下担子,何幸如之!张大人,这可用不着客气推让,你瞧,这是皇上的密诏,诏书上写得明明白自,‘著张风府官复原二职,任御林军统领兼锦衣卫总指挥。’张大人你瞧,咱兄弟俩可有半句谎言?皇上对你,可真是倚若长城,恩典如山哪!”
樊英三人在隔墙听得骇然,室中这两个汉子竟然是京师的御林军统领和锦衣卫总指挥,都是当今声名正盛的一等高手,那阴阳面汉子名叫战三山,他练的分筋错骨手是武林一绝,现居锦衣卫总指挥之职,初到京师之时,曾在御苑比武,一日之间,连用分筋错骨手扭断十二名一级武士的臂膊,名震一时。那大头汉子名叫闻铁声,别看他样子滑稽,手底下可真有惊人的技业,他精于五行剑,能用剑尖刺穴,又擅打歹毒暗器,还有一身独到的北派地躺拳的功夫,现居御林军统领之职。当今皇上竟然派他们两个一同出马,劝张风府回朝,他两人所说的话,想来不假。
只见张风府面色一沉,徐徐说道:“这诏书我不敢接。”闻铁声道:“张大人还嫌官小么?”张风府道:“为臣子的不敢逢君之恶,而应导君于善,请问两位大人,假如你见人家骨肉相残,手足相争,你们是劝阻的呢?还是去煽风点火,为他们助拳呢?”战、闻二人想不到张凤府说话如此坦率,竟然直议皇上之非,都不觉一怔,闻铁声忽地笑嘻嘻地道:“想不到张大人竟然弃武修文,学了一套腐儒的口吻了?张大人,你休怪我直说,你的高论可是迂阔不近人情。”张风府翻眼道:“怎么?”闻铁声道:“太上皇与皇上争位,你我岂能劝阻?为臣子的只能效忠一人,张风府你到底认谁是你的主子?”
张风府冷冷说道:“我只不过是一个山野小民,哪一个皇帝登基我照样纳租缴税。”闻铁声搔头抓脑,作出一个无可奈何的神气道:“张大人你倒说得轻松,可教咱们兄弟如何复命?”战三山忽地阴恻恻地笑道:“太上皇若是复辟成功,别的不知,有一个人可是难逃性命!”张风府道:“谁?”战三山道:“那自然是于阁老了!”张风府道:“大明的江山靠于阁老只手挽回,天下谁人不知?”闻铁声嘻嘻笑道:“当今主上是于谦所立,太皇因此丢了皇位,此事又谁人不知?”张风府道:“那时太上皇蒙尘异国,国家不可一日无君,于阁老所为,国人皆谅。”战三山阴恻恻地道:“可是有一人必然不谅,这个人就是太上皇!”闻铁声也笑道:“张大人,你在这儿替于阁老辩解,可是毫无用处。除非你接了皇上的诏书,替皇上效忠,制止太上皇的复辟,那才能保得住于谦的性命。”张风府内心交战,面色惨白,心道:“于阁部老成谋国,天下所钦,太上皇纵然复辟成功,也未必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将他除掉。”陡然想起张丹枫所说的话,张丹枫是当年和云重一同到瓦刺去接太上皇回国之人,据张丹枫之见,太上皇实是忘恩负义的人,以今晚所闻,则当今皇上也是天性凉薄之辈。张风府曾在大内多年,深知皇室的心狠手辣,这时听出两人的口气,竟然以于谦的性命作为要挟,不禁打了一个寒噤,心中踌躇难决。
阴阳面战三山冷冷地盯了张风府一眼,将诏书摊在桌上,道:“张大人,你还是接了吧。”忽见张风府面色有异,战三山侧耳一听,张风府冷然说道:“想不到我倒交了老运,一晚之中竟然有两拨人来相访。”
樊英在隔墙正听得出神,忽见战三山与闻铁声一把抓起诏书,低声说道:“张大人,为祸为福都全在你一念之间了。”两人一个转身,藏到书橱后面,樊英大感奇怪,只见张风府打开了门,在墙角的松枝火把照耀之下,面色显得份外阴沉,忽听得轻轻一响,门外突然跃进两个人来,一身黑色的武士服饰,看他似旋风一样的入门来,那一跃一纵的身法,矫捷之极,功夫不在战、闻二人之下。樊英心中叹了口气,暗自想道:“我练了十多年的接暗器功夫,来人到了门前,这才发现,不但远远不如张世伯,即战、闻二人世比我强得多。”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