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作者:赤虎    更新:2021-12-03 11:13
  潜艇继续前行,现在的高度是水下四千四百米。罗亦安正在接近的似乎是城市中心。
  越往中心走。建筑的格局越宏伟。在这个位置上,二三十米的建筑物就如同小孩丢弃的玩具一般,随处可见。上百米的建筑残骸更是比比皆是。
  屏幕显示。这片海域并不平静,水流冲击到建筑残骸,再顺着建筑物地方向流淌,巨大的、捉摸不定的洋流四处激荡。潜艇虽然具备强大的能量,但仍可以感觉到,计算机的忙碌,奇+++*/#書*-/+6*网收集整理它频频调整个方向,每刻不停。
  又航行了不多久,海底地势陡然一降,面前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冲击坑。类似于安第斯山蓝血人的营地。冲击坑正中心,是一座规模庞大的、难以度量的超巨型金字塔。
  洋流在金字塔周围环绕冲刷,水流地痕迹不需要任何探测仪器,用肉眼也可以看清。光柱打上去,就可以看到因水速过激而产生的折射光,恍如同一个巨大的快速旋转的漩涡。
  此时,潜艇的反重力装置已经打开,罗亦安感觉不到周围的重力变化,他开动潜艇前方的破浪锥。让它高速旋转起来,在艇身周围形成一个强劲涡流,而后全速向那座巨大的金字塔撞去。
  “呲”的一声,潜艇像一枚钢针戳穿薄纸一样,穿透那层涡流,而后陡然一沉,一头向金字塔底部扎去。
  灯光闪烁,潜艇的动力系统冲到了满负荷状态,几经挣扎,潜艇恢复了平稳。
  然后是绝对的寂静,难以想象的死寂。
  水流似乎静止,时光似乎静止,屏幕上的灯光也静止不动。罗亦安怀疑自己看错了,等了许久,动力系统的灯光才熄灭了一盏,让他轻轻松了口气。
  原来,时光并没有静止,只是周围寂静得可怕。在这绝对的寂静中,连心跳声也声如霹雳,呼吸声像列车嘶吼般响亮。
  罗亦安现在停身所在,离那金字塔的塔身还有一段距离,这段距离说远不远,只是十数个潜艇艇身的长度——也就是数百米的距离。罗亦安开动机器,却不直冲金字塔塔身,他让潜艇缓缓的在这片寂静水域游动着。
  水底无日月。罗亦安不知道潜艇游动了多长时间,只记得自己好像百无聊赖之余,打了个盹,醒来又打了个盹,潜艇这才完成环绕金字塔一圈的扫描工作。
  当然,这也跟这片水域的寂静有关,潜艇现在动用了百分之八十的能量,速度却并不快,仿佛潜艇本身也害怕螺旋桨声惊扰了这个沉睡的金字塔。
  金字塔塔身的腰部,有一片肉眼可辨,明显不同于周围的区域。在一片平整的石料当中,那个缺口向金字塔的眼睛一样俯视苍生。按照金字塔的传统规矩,这里应该是入口。罗亦安分析完了这幅金字塔的外部图纸,驾着潜艇慢慢滑向那个入口。
  这样一座庞大的城市,该居住多少人呢?这样一座庞大地金字塔,要耗去多少人力?而这一切,都是在远古时期建成的。远古时期。真的离科技很远吗?
  这一切都是谜。
  也许,这谜团将在罗亦安手中揭开。
  史前时代,南美洲的玛雅人开凿出重达二点五吨的巨大石块,建筑成宏伟的金字塔式神庙,但后人没有发现他们用什么工具,他们甚至连轮子都没有,怎么可能完成这一“不可能的任务”?
  那座金字塔花了他们多少人力?用了多少岁月才完成,这一切还是谜。
  在潜艇驶向入口的时候。罗亦安脑海中不自觉地冒出另一幅图像。
  那是中国抚仙湖水下金字塔地声纳扫描图。据测算,抚仙湖水下金字塔有二点四公里宽。
  世界各地,不同的文明为什么都选择了同样的锥形,来建造它们的陵墓?
  要知道,仅仅是青铜铸造技术传入中国,就花了3000多年时间,金字塔技术传入中国,又花了多长时间?
  眼前这座金字塔有多宽呢?
  罗亦安说不出它的大小,因为在这里,很多探测仪器已经失效。这片水域的水波似乎格外粘稠。传回的数据全是混乱的,需要进行大量的计算机处理。
  美国登月所采集的数据,动用世界上最庞大最高速地计算机群。计算了整整三十一年七个月,才算是将数据理清。罗亦安即使拥有智能高超地计算机,但他也不奢望能在一个小时内把这些数据计算完成。
  潜艇缓缓靠近了金字塔入口,高速旋转的破浪锥慢慢的停止了转动,现在,潜艇静静地横在金字塔入口处,像一头鲨鱼正在好奇的打量自己的食物。
  罗亦安不知道的是,此刻,潜艇百分之五十的能量用于通讯联络,它发射的中子波穿透了地壳。从地底按直线距离抵达智脑,而后,它按智脑的指示,从破浪锥处发出一串串电波信号。
  静寂,罗亦安在静寂中等的不耐烦了,他伸手想夺回潜艇的控制权,正在这时,金字塔的石门无声无息地裂开了一道缝。潜艇随即漂进大门,漂进那条进入金字塔的甬道。
  这甬道不知有多长。
  潜艇不断地向前漂。罗亦安感觉到水流状况有点不对,他连忙打开船尾的雷达,随后,他发现那扇大门在他身后合拢,甬道内的水正从一个未知的地方泻去。
  甬道内的水越来越少,渐渐的,潜艇的背鳍露了出来。幸好路螺旋桨还在水中,潜艇尚未失去动力。
  前方又是一道大门。这次,潜艇似乎没有停顿,那扇大门在潜艇探照灯光刚刚照到时,无声无息的打开。顺着涌入地水流,潜艇像搁浅的鱼一样冲刷入这扇大门。而后,这扇大门又在潜艇身后合拢。
  就这样,连续经过七重大门,甬道内的水流越来越浅。到了最后,潜艇的螺旋桨已完全离开了水面,失去动力全凭水流冲刷,搁浅在水洼里。
  七重门后,金字塔再无动作,潜艇也静止不动。罗亦安等了片刻,明白了自己该做什么,他自觉地站起身来,检查了下武器枪支,顺手拿了支手电筒,准备出艇。
  “你的随身物品带齐了吗?”消失很久的智脑再度出声提醒。
  “随身物品?”罗亦安按了按腰间,那是一柄马格南手枪。他又摸了摸裤兜,那里装着原子切割刀和三只弹夹。
  此外,他的鼻梁上架着透视眼睛,头顶上戴着安全头盔,上面别着四支弹夹,腰背后还别着一个微型热核电池……
  罗亦安歪着头想了片刻,肯定的回答:“带全了。”
  “我是说你从游艇里拿下来的个人物品”,智脑见罗亦安依旧懵懂,干脆把话挑明了:“那副面具,那副钻石面具,还有那个反物质能源棒,我希望你带在身上。”
  罗亦安的脚已经迈在空中,听到智脑的提醒,他伸出的那只脚悬停半空,迟疑未定的问:“你是说。一旦我出去,可能无法再回到潜艇?所以必须把随身物品全部带上?”
  “不,我的意思是说,你进入金字塔后,或许能用到某些东西,最好把它随身带上。”
  罗亦安那只脚重重的落下。
  智脑的意思难道是说:如果需要时,罗亦安连回来取地时间都没有?
  “我需要一个伙伴,让底舱上来一位卡姆人。帮我提箱子。我不希望带太多的东西,影响我的行动。”
  智脑默认了罗亦安的要求。
  甬道内很干燥,七重门后的水槽内,只剩浅浅的一洼水,不知道这座古老的金字塔用什么手段隔绝了潮气。让塔内空气毫无潮气。
  罗亦安拎着手枪,慢慢的走在石阶上,甬道内地情景,在透视眼睛下,光亮得如同白昼。他身后不远处,在浓浓的黑暗中。一个卡姆人拎着他的两个大旅行箱。若即若离的尾随着。
  这是巨人的建筑,每一个台阶都有两米高,即使以罗亦安的身手。他爬得也很艰苦。可在黑暗里活动惯的卡姆人,却一点没被两个大旅行箱所拖累。罗亦安走得快,他也跟的紧,罗亦安稍事停留,他也停下,总是与罗亦安保持一段距离。
  那石阶也很宽,罗亦安稍微测量了一下,这里的每节台阶大约有六米宽,长度则无法衡量。加上它的两米高度,简直就是巨人地楼梯。
  整个金字塔都是由这样地台阶组成。罗亦安身处金字塔的腰线部位,攀上十数阶台阶之后,是个长长的大长廊,其后则是不断地向下。按照金字塔通常的建筑格局,它的内部应该是左右对称的格局。
  此时,罗亦安行走在金字塔左侧,在不断向下的过程中,他发现了六个长廊,每个长廊对应的是一间巨大的石屋。这些石屋都没有门,里面空空如也。但岁月却没有在这里留下痕迹,那些空置的石屋里面,空气清洁,没有丝毫异味。墙壁上也很难发现灰尘。
  金字塔是一种奇怪的建筑格局。埃及胡夫金字塔被发掘出来时,已经有七千年的历史,塔内地每个石屋,也异常清洁。所以,罗亦安对眼前所看到的情景也没有丝毫惊讶。
  金字塔式建筑还有一个神奇之处,那就是世界各地,世界各民族其所建筑的金字塔,内部格局完全相似。
  按照现在的研究结果,金字塔是从内部开始建造的,先建立一个升降井,而后通过升降井吊装石料。而罗亦安进入的甬道,就是运送石料的通道,他现在踏上的、不断向下的折梯,就是吊装石料地升降井。
  这样的升降井在金字塔的左右各有一个,这就是金字塔建筑格局对称的原因。
  不知走了多久,感觉似乎走到了金字塔的基线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