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作者:成墨初 更新:2021-12-03 11:07
不要盲目责怪孩子
有逆反心理的孩子,就像弹簧一样,压得越紧,弹得就越高。面对孩子的不听话,一味地批评、责怪,只能使他们走得离父母更远。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心平气和地交谈。
多表扬、多鼓励孩子
这是一个拉近与子女关系的好办法。因为有逆反心理的孩子普遍渴望被认同感,喜欢和那些欣赏自己的人在一起。
教孩子学会把握自己
可以在机会合适的时候提醒孩子,遇事要尽力克制自己,要知道,退一步海阔天空,凸显自己的个性并非是通过与他人的对抗来实现的。
鼓励孩子多与人交流
孤僻的孩子更容易冲动,走极端。父母应该鼓励这样的孩子多交朋友,与人多交流,使之在集体环境中感受到快乐,增长经验,学习处世之道。
创造和睦的家庭气氛
父母应成为孩子的好朋友,相互信任,共同享受快乐,舒缓孩子内心的压力。另外,对家庭事务把孩子叫来一起商量讨论,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多用事实教育孩子
事实胜于雄辩,让孩子在事实面前认识自己的过错,改正自己的过错。总的来说,对这一时期的孩子进行家教,原则上是少讲道理,多摆事实,并且还要注意自己的态度,要适度;必要时,给孩子一个面子,让他有一个台阶下,让其有反思的余地,这样才能产生好的教育效果。
总之,父母扮演孩子的“监工”,不是教育的好方法,好的教育方法应该是给予孩子成长的自由,并灵活多变地帮助孩子解决成长中的各种问题。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快乐成长,健康成才。
第37招 让孩子自己作决定
“生命的价值在于选择。”但做父母的常常忘记这一点,他们不让孩子去作选择,总是忍不住要替孩子作选择。于是,孩子只能按照父母的决定去做。那么,这些决定越正确,其窒息感就可能越强。他们感受到这一点,于是想对父母说不,但他们又一直被教育听话,所以连“不”也不能说了,只好用被动的方式去叛逆。
这是因为,孩子已经有了自主意识,已经不再愿意什么事情都听父母的了,他们有了自己作决定的需求。如果孩子的这种需求长期不被满足,自主意识就会被抑制,自信心会受打击,影响孩子对自己的评价,很可能导致孩子产生消极的自我评价,而这一点可能会深植于他的内心。长大以后,孩子可能会缺乏判断力和选择的能力,缺乏责任感,凡事依赖,缺乏主见。到那时父母再想训练孩子自己做主就很难了。
要改善这一点,最好的方式就是“适当放手”,让孩子自己作决定,即父母给孩子制定一个基本的底线——认真生活不做坏事,然后放手孩子去决定自己的人生,只是在有必要的时候才去帮孩子。
一个经常为自己的人生作决定的孩子,他的生命力是汪洋恣肆的,尽管因为年轻,他会遇到一些挫折,但那些挫折最终和成就一起,让他感觉到自己的生命是丰富多彩的。
有关研究表明,总是由父母作决定的孩子,长大后常常缺乏判断力和选择的能力,而且缺乏责任感,甚至不知道如何对自己负责。因此建议父母给孩子自己作决定的机会,让孩子学会如何作决定。
马小俊是个乖巧的小女孩,因为爸爸妈妈工作忙,马小俊便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奶奶每天接送马小俊时,都会把孩子的吃穿安排好,就连喝牛奶插吸管这样的事,她也不让孩子做,总是自己做。
于是,每天早晨马小俊来幼儿园后,从不主动去玩玩具或进行户外活动,而是四处游荡,非要等老师指定她去玩什么,她才去;每当老师请她进行选择时,她便犹豫不决,事事都要由别人作决定,自己无法作决定。
妈妈认为这样可不行,同马小俊爸爸商量后,他们把马小俊接了回来。从那天开始,爸爸妈妈既不干涉马小俊做什么,也不催促她做什么。当马小俊特别想要自己脱衣服或者穿衣服时,父母就放手让她自己去穿;马小俊洗澡时,爸爸妈妈尽量让马小俊有充足的时间在澡盆里玩耍;吃饭时,爸爸妈妈让马小俊自己吃,而且不催促她,吃饱以后就不要再让马小俊留在饭桌旁了等等,他们尽量把一切马小俊自己的事情都交给她自己决定。
经过父母半年多的“自主”教育,现在,马小俊已经是个独立自主的孩子了,她有自己的眼光、自己的思维、自己的感受、自己的判断,不再是绝对听话,叫她干什么就干什么的“小木偶”了。
从案例可以看出,马小俊的奶奶是一个十分细心的人,在马小俊成长过程中,她总是事无巨细地替马小俊考虑的十分周到,孩子不管干什么,她都事先考虑到,替孩子做好,从不让孩子自己做,更别说让孩子自己作决定了。她的这种做法,就是不给孩子任何自己做事、思考、说话的机会,就是这也不准,那也不准,对孩子横加干涉,按自己的意志去左右孩子,捆住其手脚,束缚其思想。
殊不知,这样就可能把孩子变成没有主见、胆怯怕事和依赖性很强的人。这样孩子好容易萌发出来的自信心和独立性就被摧残了。但马小俊父母的做法更有利于马小俊的成长。也是教育孩子成长时应推崇的方法:
解放孩子的手、嘴和大脑
做父母的应该了解孩子在生活中的权利和职责,孩子作为家庭中的一员,有不同意父母的意见的权利,在对他们有影响的决定上,有发言权,同时,孩子也有提出不同意见和发挥自己才能的职责。观念明确了,父母就要解放孩子的手、嘴和大脑,让孩子行使自己的权利,让孩子敢想、敢说、敢做,而不是一味地顺从父母。
给孩子自己作决定的机会
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问题或危险的事情,父母都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作决定,而且要多提供机会,让孩子自己作决定,并且是真正的自己作决定,父母千万不要左右孩子。要给孩子以单独思考、学习和玩耍的时间和机会,这样,孩子才能成长为一个独立、有主见的人。
尊重孩子的意愿
做父母的应尊重孩子,把孩子当作家庭中平等的一员来对待,要尊重他在家庭中的地位,任何涉及到孩子的事情,应尊重或听取孩子的意见。要尊重孩子的见解,甚至当父母不同意时,也要以商量的口吻表示对孩子的尊重。如:对话时,不要打断或反驳孩子;不要干涉孩子自己喜欢的方式等。
给孩子自己的小天地
无论家庭的居住条件如何,父母都要给孩子一块属于自己的小天地、小角落。在这个角落里,可放置玩具架及小筐、纸盒等容器,每天给孩子一些自由支配的时间,让他自己作决定,自由地带小伙伴玩耍,自己取放玩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
当孩子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强烈地要求自主,什么都想自己去做,这种独立性的要求是合理的、积极的,是他们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必然要求。
对于孩子,父母要注意倾听和尊重他们的意见,并且放手,让孩子自己作决定,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孩子独立的精神和自信、勇敢、沉着等好品格。
第38招 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1)
对于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父母不应该干涉和束缚。在自由时间里,孩子干什么,由孩子自己决定,独处也好,静思也罢,交友聊天、伙伴嬉戏、游玩赏景、自由漫步,甚至是静静地发呆和犯傻,尝试失败和挑战……表面看来,时间好像浪费掉了,实则不然,孩子正是通过自由支配时间,通过自主安排活动,来认识、感知生活和周围的世界,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提高自身的各种素质和能力。
自由支配时间是发酵、酝酿的过程,是孩子身心发展的需要,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首要条件,奠定孩子快乐人生的基础,是无用之大用,孩子会由此实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是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非常需要父母视线之外的,由孩子自己开拓出来的,属于他们自己的自然空间和心理空间,即便是孩子,这种空间的扩大就是孩子自我的扩大。因此,保证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非常重要,让他们做自己的事,以保证这种独立空间的存在和扩大。
另外,孩子在长达一二十年的学校教育中,学习内容多而杂,难度偏大,形式单调,易使孩子产生疲劳和厌倦。
调查表明,一天下来,特别是一周下来,不少孩子普遍感到乏力、瞌睡、头痛、视力下降,感知能力下降,甚至厌学。长时间就会形成抑制状态,孩子非常需要自由支配的时间以进行有效调节,通过玩、游戏、谈心交流、散步等方式消除疲劳,缓解心理压力,以充足的精力和良好心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
给孩子自由的支配时间,能激发孩子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孩子各样浓厚的兴趣,让孩子在交往、独处、分析与解决问题时,学会思考,学会生活,提高适应、合作与协调能力。支配和控制了孩子的时间,让孩子就无法自由活动,便会极大限制了孩子身心的自由发展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还原了孩子童年的快乐、幻想和自由,奠定其幸福人生的根基。
有逆反心理的孩子,就像弹簧一样,压得越紧,弹得就越高。面对孩子的不听话,一味地批评、责怪,只能使他们走得离父母更远。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心平气和地交谈。
多表扬、多鼓励孩子
这是一个拉近与子女关系的好办法。因为有逆反心理的孩子普遍渴望被认同感,喜欢和那些欣赏自己的人在一起。
教孩子学会把握自己
可以在机会合适的时候提醒孩子,遇事要尽力克制自己,要知道,退一步海阔天空,凸显自己的个性并非是通过与他人的对抗来实现的。
鼓励孩子多与人交流
孤僻的孩子更容易冲动,走极端。父母应该鼓励这样的孩子多交朋友,与人多交流,使之在集体环境中感受到快乐,增长经验,学习处世之道。
创造和睦的家庭气氛
父母应成为孩子的好朋友,相互信任,共同享受快乐,舒缓孩子内心的压力。另外,对家庭事务把孩子叫来一起商量讨论,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多用事实教育孩子
事实胜于雄辩,让孩子在事实面前认识自己的过错,改正自己的过错。总的来说,对这一时期的孩子进行家教,原则上是少讲道理,多摆事实,并且还要注意自己的态度,要适度;必要时,给孩子一个面子,让他有一个台阶下,让其有反思的余地,这样才能产生好的教育效果。
总之,父母扮演孩子的“监工”,不是教育的好方法,好的教育方法应该是给予孩子成长的自由,并灵活多变地帮助孩子解决成长中的各种问题。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快乐成长,健康成才。
第37招 让孩子自己作决定
“生命的价值在于选择。”但做父母的常常忘记这一点,他们不让孩子去作选择,总是忍不住要替孩子作选择。于是,孩子只能按照父母的决定去做。那么,这些决定越正确,其窒息感就可能越强。他们感受到这一点,于是想对父母说不,但他们又一直被教育听话,所以连“不”也不能说了,只好用被动的方式去叛逆。
这是因为,孩子已经有了自主意识,已经不再愿意什么事情都听父母的了,他们有了自己作决定的需求。如果孩子的这种需求长期不被满足,自主意识就会被抑制,自信心会受打击,影响孩子对自己的评价,很可能导致孩子产生消极的自我评价,而这一点可能会深植于他的内心。长大以后,孩子可能会缺乏判断力和选择的能力,缺乏责任感,凡事依赖,缺乏主见。到那时父母再想训练孩子自己做主就很难了。
要改善这一点,最好的方式就是“适当放手”,让孩子自己作决定,即父母给孩子制定一个基本的底线——认真生活不做坏事,然后放手孩子去决定自己的人生,只是在有必要的时候才去帮孩子。
一个经常为自己的人生作决定的孩子,他的生命力是汪洋恣肆的,尽管因为年轻,他会遇到一些挫折,但那些挫折最终和成就一起,让他感觉到自己的生命是丰富多彩的。
有关研究表明,总是由父母作决定的孩子,长大后常常缺乏判断力和选择的能力,而且缺乏责任感,甚至不知道如何对自己负责。因此建议父母给孩子自己作决定的机会,让孩子学会如何作决定。
马小俊是个乖巧的小女孩,因为爸爸妈妈工作忙,马小俊便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奶奶每天接送马小俊时,都会把孩子的吃穿安排好,就连喝牛奶插吸管这样的事,她也不让孩子做,总是自己做。
于是,每天早晨马小俊来幼儿园后,从不主动去玩玩具或进行户外活动,而是四处游荡,非要等老师指定她去玩什么,她才去;每当老师请她进行选择时,她便犹豫不决,事事都要由别人作决定,自己无法作决定。
妈妈认为这样可不行,同马小俊爸爸商量后,他们把马小俊接了回来。从那天开始,爸爸妈妈既不干涉马小俊做什么,也不催促她做什么。当马小俊特别想要自己脱衣服或者穿衣服时,父母就放手让她自己去穿;马小俊洗澡时,爸爸妈妈尽量让马小俊有充足的时间在澡盆里玩耍;吃饭时,爸爸妈妈让马小俊自己吃,而且不催促她,吃饱以后就不要再让马小俊留在饭桌旁了等等,他们尽量把一切马小俊自己的事情都交给她自己决定。
经过父母半年多的“自主”教育,现在,马小俊已经是个独立自主的孩子了,她有自己的眼光、自己的思维、自己的感受、自己的判断,不再是绝对听话,叫她干什么就干什么的“小木偶”了。
从案例可以看出,马小俊的奶奶是一个十分细心的人,在马小俊成长过程中,她总是事无巨细地替马小俊考虑的十分周到,孩子不管干什么,她都事先考虑到,替孩子做好,从不让孩子自己做,更别说让孩子自己作决定了。她的这种做法,就是不给孩子任何自己做事、思考、说话的机会,就是这也不准,那也不准,对孩子横加干涉,按自己的意志去左右孩子,捆住其手脚,束缚其思想。
殊不知,这样就可能把孩子变成没有主见、胆怯怕事和依赖性很强的人。这样孩子好容易萌发出来的自信心和独立性就被摧残了。但马小俊父母的做法更有利于马小俊的成长。也是教育孩子成长时应推崇的方法:
解放孩子的手、嘴和大脑
做父母的应该了解孩子在生活中的权利和职责,孩子作为家庭中的一员,有不同意父母的意见的权利,在对他们有影响的决定上,有发言权,同时,孩子也有提出不同意见和发挥自己才能的职责。观念明确了,父母就要解放孩子的手、嘴和大脑,让孩子行使自己的权利,让孩子敢想、敢说、敢做,而不是一味地顺从父母。
给孩子自己作决定的机会
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问题或危险的事情,父母都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作决定,而且要多提供机会,让孩子自己作决定,并且是真正的自己作决定,父母千万不要左右孩子。要给孩子以单独思考、学习和玩耍的时间和机会,这样,孩子才能成长为一个独立、有主见的人。
尊重孩子的意愿
做父母的应尊重孩子,把孩子当作家庭中平等的一员来对待,要尊重他在家庭中的地位,任何涉及到孩子的事情,应尊重或听取孩子的意见。要尊重孩子的见解,甚至当父母不同意时,也要以商量的口吻表示对孩子的尊重。如:对话时,不要打断或反驳孩子;不要干涉孩子自己喜欢的方式等。
给孩子自己的小天地
无论家庭的居住条件如何,父母都要给孩子一块属于自己的小天地、小角落。在这个角落里,可放置玩具架及小筐、纸盒等容器,每天给孩子一些自由支配的时间,让他自己作决定,自由地带小伙伴玩耍,自己取放玩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
当孩子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强烈地要求自主,什么都想自己去做,这种独立性的要求是合理的、积极的,是他们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必然要求。
对于孩子,父母要注意倾听和尊重他们的意见,并且放手,让孩子自己作决定,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孩子独立的精神和自信、勇敢、沉着等好品格。
第38招 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1)
对于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父母不应该干涉和束缚。在自由时间里,孩子干什么,由孩子自己决定,独处也好,静思也罢,交友聊天、伙伴嬉戏、游玩赏景、自由漫步,甚至是静静地发呆和犯傻,尝试失败和挑战……表面看来,时间好像浪费掉了,实则不然,孩子正是通过自由支配时间,通过自主安排活动,来认识、感知生活和周围的世界,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提高自身的各种素质和能力。
自由支配时间是发酵、酝酿的过程,是孩子身心发展的需要,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首要条件,奠定孩子快乐人生的基础,是无用之大用,孩子会由此实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是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非常需要父母视线之外的,由孩子自己开拓出来的,属于他们自己的自然空间和心理空间,即便是孩子,这种空间的扩大就是孩子自我的扩大。因此,保证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非常重要,让他们做自己的事,以保证这种独立空间的存在和扩大。
另外,孩子在长达一二十年的学校教育中,学习内容多而杂,难度偏大,形式单调,易使孩子产生疲劳和厌倦。
调查表明,一天下来,特别是一周下来,不少孩子普遍感到乏力、瞌睡、头痛、视力下降,感知能力下降,甚至厌学。长时间就会形成抑制状态,孩子非常需要自由支配的时间以进行有效调节,通过玩、游戏、谈心交流、散步等方式消除疲劳,缓解心理压力,以充足的精力和良好心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
给孩子自由的支配时间,能激发孩子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孩子各样浓厚的兴趣,让孩子在交往、独处、分析与解决问题时,学会思考,学会生活,提高适应、合作与协调能力。支配和控制了孩子的时间,让孩子就无法自由活动,便会极大限制了孩子身心的自由发展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还原了孩子童年的快乐、幻想和自由,奠定其幸福人生的根基。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