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作者:成墨初    更新:2021-12-03 11:07
  《不打不骂教孩子60招》(选载)
  作者:成墨初
  申明:本书由奇书网(www.Qisuu.Com)自网络收集整理制作,仅供预览交流学习使用,版权归原作者和出版社所有,如果喜欢,请支持订阅购买正版.
  第一部分
  引言 不打不骂也能教出好孩子(1)
  打和骂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
  教育专家认为:打骂教育是中国传统专制家庭制度的残余,会对青少年身心造成严重摧残。打骂教育,也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不仅不会使孩子成才,而且还有可能酿成家庭悲剧。
  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早在300年前就提出:要尊重孩子,要精心爱护和培养孩子的荣誉感和自尊心,反对打骂孩子。他断言:“打骂式的管教,其所养成的只会是‘奴隶式’的孩子。”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父母们的普遍愿望。但是,由于他们教育“失重”、“失度”,有意或无意中采取了打骂的教育方式,结果事与愿违,出现了不少触目惊心的家庭悲剧。
  打骂教育倒不单纯是为了显示父母的权威,很大程度上是父母受一种错误的教育观念所支配,那就是“不打不成才”。有人在一所小学校里以“你的父母打过你吗?”为题,请孩子们认真思考后举手表态,几乎百分百的孩子回答是:挨过父母的打和骂。至于不幸被打死打残的新闻也屡有报道,有的故事还被搬上银幕。当然这算极端的例子,但绝对不是耸人听闻。
  用打骂的方法教育孩子,“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是祸害”、“棍棒底下出孝子”、“树不修不成料,儿不打不成才”、“舍不得重打,上房揭瓦;捶捶打打,出匹良马”就是许多家庭世代相传的教子经验。
  打骂孩子乃至造成终生遗憾的,其实并非是许多父母的本意。父母之所以面对那嫩生生的骨肉下得了拳脚,实在是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无能而已。打骂孩子的父母,过后没有不后悔的。但是到了下一次,再遇到所谓的“忍无可忍”的时候,那暴力的手就还会打向孩子。
  教育专家指出:打骂孩子还说明某些父母的头脑里还存在封建父母的旧意识,没有充分认识打骂、体罚孩子的危害性。他们不考虑孩子的需要与特点,一味地从自我出发,不允许孩子有半点差错或异议,使孩子感受不到亲子之情和慈母之爱,使孩子处于不安和焦虑之中,体力智力发展受到不良影响。
  同时,由于得不到应有的爱和支持,孩子往往形成冷漠、孤僻、仇视、攻击、自信心差等心理问题,并且这些心灵创伤,往往会成为日后不良行为甚至犯罪的根源。
  打骂孩子造成终生遗憾的事情时有发生,孩子不堪忍受上吊自杀的有之,离家出走的有之,父母失手打死孩子的有之。
  打骂从表面上可以使孩子暂时克服自己不正确的欲望和控制不正确的行为,但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弄不好还可能使孩子养成说谎的毛病,变得阳奉阴违,父母面前不做、背后做。孩子幼稚无知,分不清善恶好坏,也没有坚强的性格,父母就要耐心细致地教他学会分辨,积极地启发和引导。
  打骂会污辱孩子人格和扼杀孩子个性,会使孩子反感、对立,还容易使孩子丧失自尊心,失去生活支柱,逆来顺受,畏首畏尾。长大后不能独立自主,凡事都要依赖他人,容易形成“随风倒”的性格。
  打骂孩子是父母无能和缺乏修养的表现,还可能引起孩子对父母的蔑视,降低父母的威信。有的孩子在脑子里根深蒂固地形成“你有错,我就打你”的观念后,他就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其他孩子,还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下一代,将来会成为权威型、暴力型的父母。
  打骂是对孩子行为后果的一种不良处理方式,父母目的是为了使孩子克服缺点、纠正错误,帮助他们分清是非,明确努力方向。但是,打骂本身并未指明什么样的行为是正确的,应该的,与之相伴随的常常是孩子的消极情绪。因此,父母教育孩子要做到有理、有力、有效、适度、适时。
  打骂教育,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在现代的家庭中,应该避免出现。
  打骂教育只会摧残孩子的身心
  中国人历来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其实,这种粗暴的家教方式只能摧残孩子的心灵。教育孩子只能说服,不能压服,只能用爱交换爱,用信任交换信任。
  教育专家认为:打骂不是教育孩子的好方法,“棍棒底下出孝子”这句中国老话实际上是按父母的意志来改变孩子的行为,结果必然会伤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
  父母打孩子,实际上是向孩子表示:当别人的需要与你的需要发生冲突时,武力(或权力)是有效的解决办法。这样孩子长大后,他很可能会以武力解决人际冲突,结果是受挫或破坏良好的人际关系。
  另一方面,这种管教并不能增加孩子的自律。当有人管着的时候,这种孩子常常不敢表达自己,但没人管的时候又什么都敢做。这种教育方式很可能培养出一个“两面人”。
  那些被打骂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虽然已看不到他们身体上挨打的伤痕。但在他们的内心,仍然保留着幼年时挨打的痕迹,其后果是造成对自己没有信心,莫名的内疚,这种内疚会有不同的表现:性格有攻击性,跟人相处困难,或工作不负责任等等。
  这种幼年遭受打骂造成的人生不自信,不仅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身心,还会直接限制孩子个性的发展,阻碍了孩子特长的发挥,和很大程度地影响孩子未来的事业成功。
  引言 不打不骂也能教出好孩子(2)
  世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尊重被教育的对象,是教育的实质和精华。”教人首先要教心,在人类精神财富的合声中最细腻、最柔和的旋律应该是对他人尊重的心声。
  尊重孩子就是要承认他的人格尊严,倾听他的意见,接纳他的感受,包容他的缺点,分享他的喜悦。
  尊重孩子应当是无条件的,也就是这份尊重不决定于孩子的行动而是对孩子的整体接纳,尤其对暂时后进的孩子更要尊重和相信他的价值和潜能。
  综上所述,打骂只会摧残孩子的身心,使孩子失去人生自信,而唯有尊重,才能让孩子鼓起人生信心的风帆。所以,作为父母,一定要避免打骂教育在自己家里出现。
  不打不骂照样教出优秀的孩子
  管教孩子的方法有千百种,打骂孩子可以说是最常见最直接的方式。但是时代在变,家教观念也在更新,父母管教孩子的方法当然也不可能不变通。也许父母会感到疑惑,如果把棍子收起来,是不是就会宠坏孩子?其实,当孩子犯错时,以尊重的态度让孩子自己负责,反而更能培养孩子独立而理性的人格。
  世界著名教育家爱德华教授认为:父母的手应该充满关爱与温暖,而不是让孩子感到陌生和恐惧。一个在战战兢兢中长大的孩子,会渐渐发展出负面的行为,例如:不敢表达自己真实的感觉就说谎,有需求不敢说就偷窃等。不过,有些父母又时常感到很为难,因为除了打骂之外,他们似乎总是难以找到有效的教育方法。
  当被问到为什么要打骂孩子时,许多父母的回答都是“不听管教”。针对这种情况,教育专家指出:父母在打骂孩子的时候,总是把原因全部推到孩子身上,认为是孩子逼自己这样去做,却很少去寻求其他的方式来教导孩子。其实,不管用什么管教方式来对待孩子,其责任都要由父母来担起,而不是孩子。
  正是因为父母不愿意花心思去寻找其他的教育方法,所以才会有打骂孩子的草率表现。一般来说,父母之所以要打骂孩子,主要有以下四大原因。
  1传统教养观念影响
  不可否认,传统的教养观念对许多父母仍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等。因为在传统观念中,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就是上对下,并没有尊重孩子、和孩子平等相处的概念。传统文化的尊重多放在平辈的相处上,而在亲子关系中十分欠缺。
  2自我情绪管理不佳
  如果父母的心智不够成熟,那么对孩子而言就是很沉重的压力与包袱。当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或挫折时,有些父母就容易把怨气发泄到孩子身上。当父母对自己生活或工作的期望无法满足时,就更希望孩子可以完全按照他的指示来行事,一旦孩子的表现不能令父母满意,那么父母多半会采取打骂教育的方式。
  3自我的成长经验示范
  由于没有及时接受新知识,或是经验不足,所以有些父母就直接套用原来父母的管教模式——只要不顺父母的意,就会受到打骂的处罚。因此,当父母无法使自己的孩子照他的方式来做事或生活时,也就直接采用最熟悉的方式管教孩子。
  4寻求快速方便的方法
  有些父母懒得思考其他的方法来管教孩子,认为打骂教育最方便,见效也最快。因此,每当孩子犯错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打骂孩子。
  很少有父母天生就会教孩子,也很少有父母能自然而然地成为家教高手。所以,想做一个成功的父母,就需要不断地充实新知识。如果父母从小就没有得到太多良好的教育体验,现在又很难去思考应该如何对待孩子,那么请参考一下教育专家提出的“不打不骂”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