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作者:冰龙 更新:2021-12-03 09:02
但是公立学校往往将这一条排在第一位。也就是说一个学生的学校表现和出勤率、平均成绩都很重要。
第二个就是DSJ的成绩。不过这是公开的,每个学校都在招生简章中公布录取新生的DSJ标准。
第三个标准是学生的社交参与能力,要在你的履历上写明参加过什么社团,担任过什么职务,有什么体育特长。做过多少义务工作,例如到老人福利院去帮助老弱病残者,或者到医院、慈善基金会帮助过多少人士。你有什么组织能力,担任过学生会主席或者编辑过学生刊物等等,都是学生能力的表现。这样,帝国的大学就突出重视动手能力和实际交际能力,只有好成绩的学生充其量也不过是书呆子而已,这样的学生不要说一流学校没有兴趣,即便是地方性高校也不会刮入囊中。
如果说上述三条是比较硬性的规定,那么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标准,虽然有点主观性,但是在大学录取中也非常重要。那就是本人写的一份自荐信,你为什么要选择这所大学。这是一篇不超过两页纸的信,实际上就是一篇文章,你要一下子打动看信人的心,使他愿意看下去。这一点是方云根据自己的经历强硬要加进去的。
这样,学校录取新生的程序就是一拿到申请学生的档案袋,首先就取出这份信件。如果这封信写得够得上他们认为的标准,就开始打开其他材料,一份一份地仔细阅读。如果这封信无法打动他,他就把这个档案袋封起来了。他们认为如果一个学生连一封推荐自己的信件都写不好,其他方面再好也是没有用的。当然,这也有弊端,就是容易让人作假,编造一些动人的故事来打动录取官,这就要建立一个核查机制。因为假的东西终是缺少感情,写得再好,只要细节出错,整篇文章就如沙上建屋一样经不起推敲。
除了上述标准之外,每个学生都要附上三位教师的推荐信,这也是录取官第二要看的内容。只有在这些软性的标准通过之后,录取官才细心地察看你的其他资料。
这些标准和要求一经媒体公布,立即引起了轰动。要知道在大汉帝国这个社会里,读书受教育基本上都只是有钱人或者是大户人家的特权。这样一个翻天覆地的改革,不仅是有利于社会的团结,也体现了国家实力的增强。这些都是从小开始培养一个人的社会道德心,绝大多数有识之士都看到了这项改革对大汉民族将来的影响,纷纷通过各种渠道表示了对教育改革制度的拥护。
※
西元1939年11月底,苏芬战争再次爆发。大汉帝国和德国以怀疑的眼光注视着这场战争。方云不是很看好还沉浸在肃反运动中的苏军,而希特勒却认为,小小的芬兰是不可能顶住强大苏联的进攻的,他是同情芬兰人的,但他现在还不能得罪斯大林。对于苏联,希特勒背后不知道咒骂了多少次:德国在全线进攻波兰的时候,眼看就要获取最大胜利的时候,苏联出兵了。苏军是9月17日开始行动的,不到几天就占领了按德苏协定分给他们的领土。德苏军队在布列斯特一带会师,苏军开到了匈牙利边境。这立即引起罗马尼亚和巴尔干半岛国家的强烈不安。波兰人的命运是个什么样子?这个问题在当时是要立即有个答复的。于是德国的里宾特洛甫前往苏联与斯大林谈判。
9月27日和28日两天里,在克里姆林宫举行的三次会谈中,斯大林掌握了主动权,要求对德苏达成的协定作出修改。斯大林第一个要求是放弃成立一个独立的波兰国的任何主张,因为这样一个国家可能引起德苏之间的摩擦―――――这是彬彬有礼的说法,实际上是,一个独立的波兰可能被德国用来反对苏联。代替的办法是波兰将由德苏两国彻底瓜分。
斯大林的第二个要求是把立陶宛划入苏联而不是德国的势力范围。作为报酬,他愿意在波兰中部作出让步,把位于瓜分线以东的卢布林和比沙的一部分让给德国。在苏联进入立陶宛的时候,苏联也愿意在苏瓦乌机三角地带对东普鲁士的边界进行调整,使之对德国有利。最后,斯大林还明确表示,他准备“立即着手解决波罗的海国家的问题”,而且他希望在同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达成解决问题的办法的时候,能得到德国的慷慨支持,这些问题的解决将使苏联在波罗的海地区获得它所希望的海空军基地。
为了同苏联达成协议,希特勒很干脆地付出了代价,但确没占到什么便宜,特别是日尔曼文明在东方的传统前哨波罗的海国家,不得不让给了苏联人。
为什么希特勒对于保持同苏联的友好关系如此重视呢?一部分原因是他知道伦敦和巴黎还在指望德苏之间发生争吵。一部分原因是他希望得到苏联的经济援助,是他能打破英国的封锁。然而,最终的主要原因还是希特勒看到,至少暂时把东欧问题搁置一下会有好处,这可以使他腾出手来全力对付西方。
希特勒想尽早同法国开战,但由于天气原因迟迟不能如愿。所以在苏芬开战后,他下令德国驻外使团和德国的报刊电台,都要支持苏联的“正当行为”,不得对芬兰人保持同情。苏联的中立对希特勒很重要,他想的是,只要德国在进攻法国的时候,苏联不插手,他是不会顾忌苏联现在在芬兰的行动的。
对于德国如此顾忌苏联,方云感到有点不可思议。他命令情报部门把苏联和德国的军备武器情况要了一份过来,还真的被两国的武器装备吓了一跳,什么对什么啊,简直就是一堆钢铁垃圾,而且德军早期的装甲部队还比不上苏军,用45MM火炮能够击穿KV-1的装甲简直是痴人说梦。
妈的,怪不得苏联和英国在自己打交道的时候像老鼠见猫一样,就连德国人都愿意出高价钱购买他手中的相对老式的坦克。不知何时,他手里已经是握有了一支当前世界上最强大的坦克装甲部队,就是早期的豹式一型的76。2MM的长身坦克火炮就可以把德国、苏联所谓的坦克打个呜乎哀哉,更不要说刚刚开始列装部队的豹式4型坦克了,105MM口径的长身坦克火炮绝对是对方的噩梦。想到这里,方云又想起了在龙腾基地秘密制造的原子弹,心里的热血不由沸腾起来。
※
中南海内阁会议室,方云召见了总议长王力军、总理王文宾和国安局局长杜英豪。三人都有点摸不着头脑,不知道方云为何突然要召见他们。
方云把一些文件让他们三人看了,这些都是西方列强的一些武器装备情报。等他们把文件看完后,问:“看出什么?”王力军、王文宾有点茫然地摇摇头,对这些军事参数两人可以说是门外汉。
杜英豪则是有点苦笑地摇摇头。这些情报都是从他这里出去的,他当然清楚,所以他心里明白方云又开始打周边土地的主意了。其实这些情报杜英豪是早就明白其中的含义的,只不过不想方云走得那么快,毕竟大汉帝国的底子还是薄的,一味的军事扩张,到头来只能是穷兵黩武。
“英豪,你说说看。”方云故意点了他的名字。
杜英豪心里叹了口气,说:“这些情报说明,我们大汉帝国目前的武器装备是世界上最好的。”
方云说:“哦,你现在也知道了啊?那为什么这些情报不上报到我这里来?如果我不问你要,你是不是打算把这些情报永远隐瞒下去?”说到后面,语气有点严厉起来。王力军和王文宾的脸色也严肃起来,隐瞒情报,这可不是一个小的罪名。
“总统,这些情报我不会永远对你隐瞒。只是当时的条件不成熟。”杜英豪分辨道。
“什么叫作条件不成熟?那么现在条件也不成熟吗?”方云问,眼光也开始锐利起来。
“是的,现在条件也不成熟。”杜英豪丝毫不让地和方云对视着。方云心头有点恼怒,这个杜英豪是越来越大胆了,可是看见他坦坦荡荡的目光,又生不起气来。一时间,气氛尴尬起来。
“这个有什么话好好说,总统,我看杜局长也是忧国忧民心切的,当然,隐瞒情报是不对的,对了,杜局长,你就把原因好好说说,我和总议长也想听听。”王文宾开口了,他可不愿意看见这两人起争执。
方云点点头,说:“嗯,把理由说说。”语气已经是温和起来。
“这些情报显示,我国的军事实力是强大的,但是我们不要忽略了一点,自从第二次鸦片战争以来,我们的国家无时无刻不处在战争和动乱中,家底早就被打得支离破碎。诚然,主席领导我们党取得了成功,国家和人民是获得了安定,正是我们休生养息的最好时机。如果在这时候出兵,不说别的,首先民心就会不稳定。”
“我们党取得成功,几乎是把所有的力量都投到了军事力量上面了。前段时间,有个小日本压在我们头上,还能以此为目标,团结和号召全国人民。现在,小日本已经被打败,而且我们的国家在主席的领导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骄人成绩:在苏联人那里要回了海参崴,在英国人那里要回了遗失的国土等等,可是这些光环的背后,却是我们国民经济的严重失衡,底子薄,基础差,如果再一味用兵,不思量着搞经济建设,我们大汉帝国的灾难恐怕就要来临了。我个人是希望我们眼下最好能集中精力,搞好我们的国内经济环境,底子厚了,将来做什么都不怕。”杜英豪一口气把自己的看法说了出来,人也轻松了许多。
第二个就是DSJ的成绩。不过这是公开的,每个学校都在招生简章中公布录取新生的DSJ标准。
第三个标准是学生的社交参与能力,要在你的履历上写明参加过什么社团,担任过什么职务,有什么体育特长。做过多少义务工作,例如到老人福利院去帮助老弱病残者,或者到医院、慈善基金会帮助过多少人士。你有什么组织能力,担任过学生会主席或者编辑过学生刊物等等,都是学生能力的表现。这样,帝国的大学就突出重视动手能力和实际交际能力,只有好成绩的学生充其量也不过是书呆子而已,这样的学生不要说一流学校没有兴趣,即便是地方性高校也不会刮入囊中。
如果说上述三条是比较硬性的规定,那么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标准,虽然有点主观性,但是在大学录取中也非常重要。那就是本人写的一份自荐信,你为什么要选择这所大学。这是一篇不超过两页纸的信,实际上就是一篇文章,你要一下子打动看信人的心,使他愿意看下去。这一点是方云根据自己的经历强硬要加进去的。
这样,学校录取新生的程序就是一拿到申请学生的档案袋,首先就取出这份信件。如果这封信写得够得上他们认为的标准,就开始打开其他材料,一份一份地仔细阅读。如果这封信无法打动他,他就把这个档案袋封起来了。他们认为如果一个学生连一封推荐自己的信件都写不好,其他方面再好也是没有用的。当然,这也有弊端,就是容易让人作假,编造一些动人的故事来打动录取官,这就要建立一个核查机制。因为假的东西终是缺少感情,写得再好,只要细节出错,整篇文章就如沙上建屋一样经不起推敲。
除了上述标准之外,每个学生都要附上三位教师的推荐信,这也是录取官第二要看的内容。只有在这些软性的标准通过之后,录取官才细心地察看你的其他资料。
这些标准和要求一经媒体公布,立即引起了轰动。要知道在大汉帝国这个社会里,读书受教育基本上都只是有钱人或者是大户人家的特权。这样一个翻天覆地的改革,不仅是有利于社会的团结,也体现了国家实力的增强。这些都是从小开始培养一个人的社会道德心,绝大多数有识之士都看到了这项改革对大汉民族将来的影响,纷纷通过各种渠道表示了对教育改革制度的拥护。
※
西元1939年11月底,苏芬战争再次爆发。大汉帝国和德国以怀疑的眼光注视着这场战争。方云不是很看好还沉浸在肃反运动中的苏军,而希特勒却认为,小小的芬兰是不可能顶住强大苏联的进攻的,他是同情芬兰人的,但他现在还不能得罪斯大林。对于苏联,希特勒背后不知道咒骂了多少次:德国在全线进攻波兰的时候,眼看就要获取最大胜利的时候,苏联出兵了。苏军是9月17日开始行动的,不到几天就占领了按德苏协定分给他们的领土。德苏军队在布列斯特一带会师,苏军开到了匈牙利边境。这立即引起罗马尼亚和巴尔干半岛国家的强烈不安。波兰人的命运是个什么样子?这个问题在当时是要立即有个答复的。于是德国的里宾特洛甫前往苏联与斯大林谈判。
9月27日和28日两天里,在克里姆林宫举行的三次会谈中,斯大林掌握了主动权,要求对德苏达成的协定作出修改。斯大林第一个要求是放弃成立一个独立的波兰国的任何主张,因为这样一个国家可能引起德苏之间的摩擦―――――这是彬彬有礼的说法,实际上是,一个独立的波兰可能被德国用来反对苏联。代替的办法是波兰将由德苏两国彻底瓜分。
斯大林的第二个要求是把立陶宛划入苏联而不是德国的势力范围。作为报酬,他愿意在波兰中部作出让步,把位于瓜分线以东的卢布林和比沙的一部分让给德国。在苏联进入立陶宛的时候,苏联也愿意在苏瓦乌机三角地带对东普鲁士的边界进行调整,使之对德国有利。最后,斯大林还明确表示,他准备“立即着手解决波罗的海国家的问题”,而且他希望在同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达成解决问题的办法的时候,能得到德国的慷慨支持,这些问题的解决将使苏联在波罗的海地区获得它所希望的海空军基地。
为了同苏联达成协议,希特勒很干脆地付出了代价,但确没占到什么便宜,特别是日尔曼文明在东方的传统前哨波罗的海国家,不得不让给了苏联人。
为什么希特勒对于保持同苏联的友好关系如此重视呢?一部分原因是他知道伦敦和巴黎还在指望德苏之间发生争吵。一部分原因是他希望得到苏联的经济援助,是他能打破英国的封锁。然而,最终的主要原因还是希特勒看到,至少暂时把东欧问题搁置一下会有好处,这可以使他腾出手来全力对付西方。
希特勒想尽早同法国开战,但由于天气原因迟迟不能如愿。所以在苏芬开战后,他下令德国驻外使团和德国的报刊电台,都要支持苏联的“正当行为”,不得对芬兰人保持同情。苏联的中立对希特勒很重要,他想的是,只要德国在进攻法国的时候,苏联不插手,他是不会顾忌苏联现在在芬兰的行动的。
对于德国如此顾忌苏联,方云感到有点不可思议。他命令情报部门把苏联和德国的军备武器情况要了一份过来,还真的被两国的武器装备吓了一跳,什么对什么啊,简直就是一堆钢铁垃圾,而且德军早期的装甲部队还比不上苏军,用45MM火炮能够击穿KV-1的装甲简直是痴人说梦。
妈的,怪不得苏联和英国在自己打交道的时候像老鼠见猫一样,就连德国人都愿意出高价钱购买他手中的相对老式的坦克。不知何时,他手里已经是握有了一支当前世界上最强大的坦克装甲部队,就是早期的豹式一型的76。2MM的长身坦克火炮就可以把德国、苏联所谓的坦克打个呜乎哀哉,更不要说刚刚开始列装部队的豹式4型坦克了,105MM口径的长身坦克火炮绝对是对方的噩梦。想到这里,方云又想起了在龙腾基地秘密制造的原子弹,心里的热血不由沸腾起来。
※
中南海内阁会议室,方云召见了总议长王力军、总理王文宾和国安局局长杜英豪。三人都有点摸不着头脑,不知道方云为何突然要召见他们。
方云把一些文件让他们三人看了,这些都是西方列强的一些武器装备情报。等他们把文件看完后,问:“看出什么?”王力军、王文宾有点茫然地摇摇头,对这些军事参数两人可以说是门外汉。
杜英豪则是有点苦笑地摇摇头。这些情报都是从他这里出去的,他当然清楚,所以他心里明白方云又开始打周边土地的主意了。其实这些情报杜英豪是早就明白其中的含义的,只不过不想方云走得那么快,毕竟大汉帝国的底子还是薄的,一味的军事扩张,到头来只能是穷兵黩武。
“英豪,你说说看。”方云故意点了他的名字。
杜英豪心里叹了口气,说:“这些情报说明,我们大汉帝国目前的武器装备是世界上最好的。”
方云说:“哦,你现在也知道了啊?那为什么这些情报不上报到我这里来?如果我不问你要,你是不是打算把这些情报永远隐瞒下去?”说到后面,语气有点严厉起来。王力军和王文宾的脸色也严肃起来,隐瞒情报,这可不是一个小的罪名。
“总统,这些情报我不会永远对你隐瞒。只是当时的条件不成熟。”杜英豪分辨道。
“什么叫作条件不成熟?那么现在条件也不成熟吗?”方云问,眼光也开始锐利起来。
“是的,现在条件也不成熟。”杜英豪丝毫不让地和方云对视着。方云心头有点恼怒,这个杜英豪是越来越大胆了,可是看见他坦坦荡荡的目光,又生不起气来。一时间,气氛尴尬起来。
“这个有什么话好好说,总统,我看杜局长也是忧国忧民心切的,当然,隐瞒情报是不对的,对了,杜局长,你就把原因好好说说,我和总议长也想听听。”王文宾开口了,他可不愿意看见这两人起争执。
方云点点头,说:“嗯,把理由说说。”语气已经是温和起来。
“这些情报显示,我国的军事实力是强大的,但是我们不要忽略了一点,自从第二次鸦片战争以来,我们的国家无时无刻不处在战争和动乱中,家底早就被打得支离破碎。诚然,主席领导我们党取得了成功,国家和人民是获得了安定,正是我们休生养息的最好时机。如果在这时候出兵,不说别的,首先民心就会不稳定。”
“我们党取得成功,几乎是把所有的力量都投到了军事力量上面了。前段时间,有个小日本压在我们头上,还能以此为目标,团结和号召全国人民。现在,小日本已经被打败,而且我们的国家在主席的领导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骄人成绩:在苏联人那里要回了海参崴,在英国人那里要回了遗失的国土等等,可是这些光环的背后,却是我们国民经济的严重失衡,底子薄,基础差,如果再一味用兵,不思量着搞经济建设,我们大汉帝国的灾难恐怕就要来临了。我个人是希望我们眼下最好能集中精力,搞好我们的国内经济环境,底子厚了,将来做什么都不怕。”杜英豪一口气把自己的看法说了出来,人也轻松了许多。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