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作者:冰龙 更新:2021-12-03 09:01
这样,几乎全世界都知道了大汉帝国与日本之间要有一场新的战争,只是不知道战争的爆发日期而已。大汉帝国和日本双方在各自国内都加快了战争准备。
※
到了西元1934年中期,位于17区的龙腾基地已经是颇具规模。
通过瑞华商贸公司在欧洲和美国收罗的精密机械、仪器、资料和帝国自行制造的机械设备,源源不断地向第17区汇聚,包括丹麦著名核物理科学家丹尼斯。波尔教授在内的一大批受纳粹迫害的科学家,在瑞华公司的游说和帮助下,来到了龙腾基地,和先期到达的爱因斯坦等人一道,在五十多个科学领域开展研究,培养骨干,为大汉帝国的国防军工事业创建了坚实的基础。
西元1934年7月初,方云在帝都南京召开国防军三军全体会议。在会议上,国防军总司令孙仲伦元帅做了关于《加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的报告,要“能够制造新式的保卫自己的武器,像国防方面的原子弹、导弹、重型远程战略飞机”,“要根本上解决,就必须自己制造”。这是帝国中央政府第一次在全体国防军事会议上提出“两弹”的概念。
这是一个跨越了当时时空的理想概念。这个概念的提出,标志着大汉帝国的军事力量已开始规划未来的世界格局——虽然只是一个雏形。
会议后,方云主持了帝国部长全体会议,在听取关于在大汉帝国发展导弹技术的规划设想的报告后,决定组建导弹航空科学研究方面的领导机构——大汉帝国航空工业委员会,他亲自牵头负责筹备。导弹研究设计院、核武器研究设计院等一系列科学研究机构相继成立,大力推动了帝国国防科研事业的发展。
西元1934年8月底,方云亲自领导制定大汉帝国第一个科学技术发展的十年规划。在制定这一规划过程中,他特别注意听取各方面科学家的意见,包括不同的意见。他指出,纵观我国的历史,国家王朝的兴衰都是由农业的发展的兴衰决定的,要建立起一个现代的,稳定发展的国家,必须建立起与国民经济相适应的各种科学技术研究机构,重点加强与生产的衔接工作,把我国由一个农业大国逐步向工业大国发展和转型。科学研究不能只为促进科学发展而发展,应该面向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现代化的总任务。
方云认为,这许多不同学科中,总要有重点,没有重点就没有政策。对于什么是重点,专家们在讨论中又出现重大分歧。
一部分人认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是重工业,而重工业的基础是钢铁,科学技术的发展应以此为重点;另一部分人认为要实现现代化的方针,重点应该放在发展现代科学技术上,以此来带动传统工业技术和传统工业的改造,缺门的学科也要及时建立,以缩小与先进国家的差距。
两种思路两种对策,提请方云决定。方云认为:现代科学新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发达水平的标志,应当选定喷气技术、核技术、半导体、计算机、电子学和自动化为重点。按照方云的指示,经过充分讨论,最后选定了87项重要任务。
这就是后来著名的“八七工程”。
※
对方云来说,西元1934年尽管有些不如意的地方,但仍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成功。圣诞节这天,方云对夫人林雪说:“这是我多年来最愉快的一个节日。”
西元1935年1月8日,方云在国会发表新年演说:“今天,本人必须感谢上苍,是上苍的恩赐才能使我一个无名小卒,得以为我们的荣誉和国家的权利进行斗争。”在演说里,方云回顾了多年来大汉帝国面貌的改变。他为收入较低的老百姓增加福利铺平了道路,政府的口号是西部遍地是机会,他还建立起了高速公路网和铁路网,制造了价格低廉的轿车和经济快捷的民用飞机,一般人都可以享受得起。
他鼓励工业界作出努力,以完全消除有毒气体;凡是新建的工厂都要配有防止水源污染得装置。教育制度发生了剧烈的改变,相当重视体育,重视种族生物学,重视大汉帝国历史和文学,并接受民族复兴党思想的熏陶。
方云说:“千秋帝国的大厦自然不可缺少教育这块基石,而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自觉培育新人使民族重生。”
西元1935年2月中旬,方云对经济部、工业部和农业部的负责人说:“我们面临的冲突要求巨大的效率。战备是无止境的。前途不是胜利就是灭亡。如果我们胜利,你们都将得到可观的补偿。所以,我要求你们,全力以赴!”
西元1935年3月,大汉帝国的战争准备已经接近尾声。帝国华北、华东的人口、工厂大疏散已经基本结束。陆军各部队已经开始秘密向华北调动,空军的战机也开始秘密进入前线机场。
西元1935年3月8日,方云召开了军政首脑的秘密会议,参加会议的除开方云,共有8个人,他们是:国防军总司令孙仲伦元帅,陆军总司令陆军上将林红军,海军总司令海军中将庞德,空军总司令空军中将陈瑞天,近卫军总司令陆军上将王力军,帝国预备役总司令谢峰中将,常务副总理王文宾,国家安全局局长杜英豪中将,以及总统的军事副官马海龙上校。马海龙上校负责会议记录。
这次会议从下午3点开始,一直持续到晚上9点才结束。
方云说:“帝国改革的目的,是要巩固和保存社会,并且把它加以扩大。因此,对日本帝国这一战是必须的,不光要打掉我们国家内部的日军,还要把战火延伸到日本本土去。这是一种必然的结果。”
大汉帝国的经济问题和人口问题,不是光靠喊口号就可以解决的,要解决深层次的社会根本问题,就必须拥有足够多的土地和资源。经济的发展,不能靠增加国际贸易来解决,重要的是在我们内部自身建立起良性的循环消费品市场。现在市场上的商品被欧美的商品充斥着,但这是必要的和暂时的,帝国要在军事上迅速崛起,就必须在某些方面做出牺牲。“在海外谋求生产原料还不如在帝国内部或附近寻找生产原料的区域。”
“在今后时间里,帝国应该在它的军事力量最大程度的时候采取行动。随着战争的进行,帝国的生活水平和出生率将下降,武器装备也会渐渐过时,所以必须要加快进行保密的‘特殊武器’研制。没有人能够预知未来五年内世界将发生什么变化。”
方云结束了自己的发言。
接着,王文宾分析了当前的国际形势,认为目前国际政治关系对大汉帝国非常有利,尤其和美国国会正在一种新婚蜜月期。然后是国防军总司令孙仲伦元帅和三军总司令各自介绍了各军种的准备情况。方云对海军是格外关注,他认为现阶段帝国海军要超越日本帝国的强大海军是不现实的,但是,帝国海军可以利用潜艇对日本岛屿进行不间断打击,重点打击日本人的海上运输线,因此帝国海军的重点应该放在发展潜艇部队上。
一周后,即西元1935年3月15日,孙仲伦元帅向方云递交了一份“迅雷方案”的初步时间表。方云同意把6月23日定为向大汉帝国东北日军反攻的日子。为了这个行动,帝国空军、海军潜艇部队被要求提前参战,陆军、近卫军借口要在华东、华北进行夏季演习,以便调动军队不让日本人感到突兀。
3月18日,帝国战争部受命完成了东北作战计划的所有细节。方云所计划打的是总体战,它不仅要求军事动员,而且要求国家资源总动员。为了统一调度这个规模庞大的工作,方云在3月21日主持了一次国防会议,出席会议的有40多名部长,将军和军官,要求工业、农业、交通等部门,一切都要为前线服务。
大汉帝国怒吼在即。
※
大汉帝国海军总司令庞德海军中将的心情是激动的,心中多年的梦想就要由他自己亲手来实现,让他感到无比的激动和自豪。帝国的海军已经是颇具规模,已拥有了帝国海军第一舰队、潜水舰队、第一海军航空兵联队、海军陆战队第一师和岸防炮兵师三个,总兵力达到了10万人。
旗舰为一艘经过改装的重型战列舰―――暴龙号。这艘美国战列舰在纽约海军船厂开始建造,该型号一共建造了两艘。战列舰建成后的标准排水量为36600吨,满载排水量44800吨。最高航速30节。舰长(全长)252米,水线长247.5米;最大舰宽36米,水线宽31.85米;平均吃水9.635米,最大吃水12.82米。舰员编制:设计人数1950人(其中军官120人,士兵1830人)。
经过大汉帝国海军船舶研究所和海军武器研究所的改装,更换了更为强劲的动力装置,使其最高航速提高到惊人35节,加装了新式的搜索雷达―――海洋盾。主炮为三座三联装共9门420MM重炮,炮弹以重型穿甲弹为主。副炮为10座双联装152MM高平两用炮(每舷安装5座),其中6座配置在主甲板上,另4座配置在上层建筑甲板上。防空武器为18座四联装40MM高炮和36门单管20MM高炮。配备有4具600MM的鱼雷发射器。
第一舰队还配置有重巡洋舰一艘(烈风号),轻巡洋舰两艘(定远号,定威号),驱逐舰七艘,扫雷舰两艘。潜水舰队有近海作战潜艇26艘,远洋潜艇18艘。潜水舰队现在已经能够每月增加1-2艘潜艇。
※
到了西元1934年中期,位于17区的龙腾基地已经是颇具规模。
通过瑞华商贸公司在欧洲和美国收罗的精密机械、仪器、资料和帝国自行制造的机械设备,源源不断地向第17区汇聚,包括丹麦著名核物理科学家丹尼斯。波尔教授在内的一大批受纳粹迫害的科学家,在瑞华公司的游说和帮助下,来到了龙腾基地,和先期到达的爱因斯坦等人一道,在五十多个科学领域开展研究,培养骨干,为大汉帝国的国防军工事业创建了坚实的基础。
西元1934年7月初,方云在帝都南京召开国防军三军全体会议。在会议上,国防军总司令孙仲伦元帅做了关于《加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的报告,要“能够制造新式的保卫自己的武器,像国防方面的原子弹、导弹、重型远程战略飞机”,“要根本上解决,就必须自己制造”。这是帝国中央政府第一次在全体国防军事会议上提出“两弹”的概念。
这是一个跨越了当时时空的理想概念。这个概念的提出,标志着大汉帝国的军事力量已开始规划未来的世界格局——虽然只是一个雏形。
会议后,方云主持了帝国部长全体会议,在听取关于在大汉帝国发展导弹技术的规划设想的报告后,决定组建导弹航空科学研究方面的领导机构——大汉帝国航空工业委员会,他亲自牵头负责筹备。导弹研究设计院、核武器研究设计院等一系列科学研究机构相继成立,大力推动了帝国国防科研事业的发展。
西元1934年8月底,方云亲自领导制定大汉帝国第一个科学技术发展的十年规划。在制定这一规划过程中,他特别注意听取各方面科学家的意见,包括不同的意见。他指出,纵观我国的历史,国家王朝的兴衰都是由农业的发展的兴衰决定的,要建立起一个现代的,稳定发展的国家,必须建立起与国民经济相适应的各种科学技术研究机构,重点加强与生产的衔接工作,把我国由一个农业大国逐步向工业大国发展和转型。科学研究不能只为促进科学发展而发展,应该面向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现代化的总任务。
方云认为,这许多不同学科中,总要有重点,没有重点就没有政策。对于什么是重点,专家们在讨论中又出现重大分歧。
一部分人认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是重工业,而重工业的基础是钢铁,科学技术的发展应以此为重点;另一部分人认为要实现现代化的方针,重点应该放在发展现代科学技术上,以此来带动传统工业技术和传统工业的改造,缺门的学科也要及时建立,以缩小与先进国家的差距。
两种思路两种对策,提请方云决定。方云认为:现代科学新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发达水平的标志,应当选定喷气技术、核技术、半导体、计算机、电子学和自动化为重点。按照方云的指示,经过充分讨论,最后选定了87项重要任务。
这就是后来著名的“八七工程”。
※
对方云来说,西元1934年尽管有些不如意的地方,但仍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成功。圣诞节这天,方云对夫人林雪说:“这是我多年来最愉快的一个节日。”
西元1935年1月8日,方云在国会发表新年演说:“今天,本人必须感谢上苍,是上苍的恩赐才能使我一个无名小卒,得以为我们的荣誉和国家的权利进行斗争。”在演说里,方云回顾了多年来大汉帝国面貌的改变。他为收入较低的老百姓增加福利铺平了道路,政府的口号是西部遍地是机会,他还建立起了高速公路网和铁路网,制造了价格低廉的轿车和经济快捷的民用飞机,一般人都可以享受得起。
他鼓励工业界作出努力,以完全消除有毒气体;凡是新建的工厂都要配有防止水源污染得装置。教育制度发生了剧烈的改变,相当重视体育,重视种族生物学,重视大汉帝国历史和文学,并接受民族复兴党思想的熏陶。
方云说:“千秋帝国的大厦自然不可缺少教育这块基石,而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自觉培育新人使民族重生。”
西元1935年2月中旬,方云对经济部、工业部和农业部的负责人说:“我们面临的冲突要求巨大的效率。战备是无止境的。前途不是胜利就是灭亡。如果我们胜利,你们都将得到可观的补偿。所以,我要求你们,全力以赴!”
西元1935年3月,大汉帝国的战争准备已经接近尾声。帝国华北、华东的人口、工厂大疏散已经基本结束。陆军各部队已经开始秘密向华北调动,空军的战机也开始秘密进入前线机场。
西元1935年3月8日,方云召开了军政首脑的秘密会议,参加会议的除开方云,共有8个人,他们是:国防军总司令孙仲伦元帅,陆军总司令陆军上将林红军,海军总司令海军中将庞德,空军总司令空军中将陈瑞天,近卫军总司令陆军上将王力军,帝国预备役总司令谢峰中将,常务副总理王文宾,国家安全局局长杜英豪中将,以及总统的军事副官马海龙上校。马海龙上校负责会议记录。
这次会议从下午3点开始,一直持续到晚上9点才结束。
方云说:“帝国改革的目的,是要巩固和保存社会,并且把它加以扩大。因此,对日本帝国这一战是必须的,不光要打掉我们国家内部的日军,还要把战火延伸到日本本土去。这是一种必然的结果。”
大汉帝国的经济问题和人口问题,不是光靠喊口号就可以解决的,要解决深层次的社会根本问题,就必须拥有足够多的土地和资源。经济的发展,不能靠增加国际贸易来解决,重要的是在我们内部自身建立起良性的循环消费品市场。现在市场上的商品被欧美的商品充斥着,但这是必要的和暂时的,帝国要在军事上迅速崛起,就必须在某些方面做出牺牲。“在海外谋求生产原料还不如在帝国内部或附近寻找生产原料的区域。”
“在今后时间里,帝国应该在它的军事力量最大程度的时候采取行动。随着战争的进行,帝国的生活水平和出生率将下降,武器装备也会渐渐过时,所以必须要加快进行保密的‘特殊武器’研制。没有人能够预知未来五年内世界将发生什么变化。”
方云结束了自己的发言。
接着,王文宾分析了当前的国际形势,认为目前国际政治关系对大汉帝国非常有利,尤其和美国国会正在一种新婚蜜月期。然后是国防军总司令孙仲伦元帅和三军总司令各自介绍了各军种的准备情况。方云对海军是格外关注,他认为现阶段帝国海军要超越日本帝国的强大海军是不现实的,但是,帝国海军可以利用潜艇对日本岛屿进行不间断打击,重点打击日本人的海上运输线,因此帝国海军的重点应该放在发展潜艇部队上。
一周后,即西元1935年3月15日,孙仲伦元帅向方云递交了一份“迅雷方案”的初步时间表。方云同意把6月23日定为向大汉帝国东北日军反攻的日子。为了这个行动,帝国空军、海军潜艇部队被要求提前参战,陆军、近卫军借口要在华东、华北进行夏季演习,以便调动军队不让日本人感到突兀。
3月18日,帝国战争部受命完成了东北作战计划的所有细节。方云所计划打的是总体战,它不仅要求军事动员,而且要求国家资源总动员。为了统一调度这个规模庞大的工作,方云在3月21日主持了一次国防会议,出席会议的有40多名部长,将军和军官,要求工业、农业、交通等部门,一切都要为前线服务。
大汉帝国怒吼在即。
※
大汉帝国海军总司令庞德海军中将的心情是激动的,心中多年的梦想就要由他自己亲手来实现,让他感到无比的激动和自豪。帝国的海军已经是颇具规模,已拥有了帝国海军第一舰队、潜水舰队、第一海军航空兵联队、海军陆战队第一师和岸防炮兵师三个,总兵力达到了10万人。
旗舰为一艘经过改装的重型战列舰―――暴龙号。这艘美国战列舰在纽约海军船厂开始建造,该型号一共建造了两艘。战列舰建成后的标准排水量为36600吨,满载排水量44800吨。最高航速30节。舰长(全长)252米,水线长247.5米;最大舰宽36米,水线宽31.85米;平均吃水9.635米,最大吃水12.82米。舰员编制:设计人数1950人(其中军官120人,士兵1830人)。
经过大汉帝国海军船舶研究所和海军武器研究所的改装,更换了更为强劲的动力装置,使其最高航速提高到惊人35节,加装了新式的搜索雷达―――海洋盾。主炮为三座三联装共9门420MM重炮,炮弹以重型穿甲弹为主。副炮为10座双联装152MM高平两用炮(每舷安装5座),其中6座配置在主甲板上,另4座配置在上层建筑甲板上。防空武器为18座四联装40MM高炮和36门单管20MM高炮。配备有4具600MM的鱼雷发射器。
第一舰队还配置有重巡洋舰一艘(烈风号),轻巡洋舰两艘(定远号,定威号),驱逐舰七艘,扫雷舰两艘。潜水舰队有近海作战潜艇26艘,远洋潜艇18艘。潜水舰队现在已经能够每月增加1-2艘潜艇。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