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和侍郞
作者:问天 更新:2021-12-03 08:30
郎:帝王侍从官的通称。
“郞”即古
“廊”字,指宫殿的廊。郞官的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及差遣。
战国时始置,秦、汉相沿,有议郞、中郞、侍郞、郞中等名。秦、汉时最初属于郞中令(后来改光禄勋),无定员,出身或由任子、资选,或由文学、技艺。
东汉时,以尚书台为政务中枢,分曹任事的人通称为尚书郞,职责范围与过去的郞官不同。
后世以侍郞、郞中、员外郞为各部的要职。《狱中杂记》:“而十四司正副郞好事者,及书吏、狱官、禁卒,皆利系者之多,少有连,必多方钩致。”清代初年,刑部设十四个司,各司长官正的称郞中,副的称员外郞,总称
“郞官”。侍郞:官名。秦、汉时郞中令的属官有侍郞,本为宫廷的近侍。
东汉以后,尚书属官初任称郞中,满一年称尚书郞,三年称侍郞。隋、唐以后,中书门下及尚书省所属各部都以侍郞为长官的副职,官位渐渐提高。
明、清两代,递升至正二品,与尚书同为各部的堂官。唐代韩愈曾任刑部、兵部、吏部侍郞。
《出师表》
“侍中、侍郞郭攸之、费袆、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董允是侍郞。
《谭嗣同》:“八月初一日,上如见袁世凯,特赏侍郞。.
“郞”即古
“廊”字,指宫殿的廊。郞官的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及差遣。
战国时始置,秦、汉相沿,有议郞、中郞、侍郞、郞中等名。秦、汉时最初属于郞中令(后来改光禄勋),无定员,出身或由任子、资选,或由文学、技艺。
东汉时,以尚书台为政务中枢,分曹任事的人通称为尚书郞,职责范围与过去的郞官不同。
后世以侍郞、郞中、员外郞为各部的要职。《狱中杂记》:“而十四司正副郞好事者,及书吏、狱官、禁卒,皆利系者之多,少有连,必多方钩致。”清代初年,刑部设十四个司,各司长官正的称郞中,副的称员外郞,总称
“郞官”。侍郞:官名。秦、汉时郞中令的属官有侍郞,本为宫廷的近侍。
东汉以后,尚书属官初任称郞中,满一年称尚书郞,三年称侍郞。隋、唐以后,中书门下及尚书省所属各部都以侍郞为长官的副职,官位渐渐提高。
明、清两代,递升至正二品,与尚书同为各部的堂官。唐代韩愈曾任刑部、兵部、吏部侍郞。
《出师表》
“侍中、侍郞郭攸之、费袆、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董允是侍郞。
《谭嗣同》:“八月初一日,上如见袁世凯,特赏侍郞。.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