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作者:高阳    更新:2021-12-03 07:43
  不管是『清流腿』还是『清流靴子』,张华奎很受人瞩目是事实。不过因此而引起了李鸿章门下的敌视,认为他『图谋不轨』,第一是因为他常巴结翁同齸,而翁同齸一向是与李鸿章不睦,同时清流多为北派领袖李鸿藻门下,而翁同齸是南派巨擘,对政事的见解,一向是有差异的;第二,张华奎拼命拉拢清流,显然是在为他父亲培养声名,目的是想取李鸿章而代之。
  这些加油添酱的谗言,不断传到合肥,在『闭门读礼』的李鸿章不由得也动了疑心。他的一班徒党,因而开始谋划逐张迎李之计,不久便找到了可乘之机。
  原来张佩纶满腹经纶,颇有用世之志,张华奎便向他父献计,仿照当年左宗棠奏调袁葆恒来提高本人声价的办法,不妨奏调张佩纶『帮办北洋军务』,专门督办水师。张树声同意以后,张华奎极力向张佩纶游尽;那时产洋的水师,已拥有好几艘铁甲兵轮,规模壮阔,前程无量,张佩纶怦然心动,终于同意了。
  于是天津、保定等处,很快地传出消息,还说张佩纶帮办北洋军务后,将大加整顿,『四道八镇』,一律要参。直隶总督属下,有四名道员,八名总兵,总兵驻防之地称为『镇』;四道八镇便是直隶文武官员的经制,当然全部都是李鸿章所派的。
  不道在此要紧关头,张树声父子一则操之过急;二则不明京朝掌故,以至于走错了一步。原来封疆大吏,准许奏调京官到省任职,但不准奏调翰林。这个禁例在乾隆年间更为严格。因为翰林如兼日讲起居注官,随传在皇帝身边,一言一动,无不深知;而且有机会看到各种奏章,参预国家机密,如为疆吏所奏调,便有泄密之虞,因而有此厉禁。
  到得洪杨以后,禁例虽不如以前之严,但第一要看请奏调的人,够不够分量;第二要奏调的时机,是否确有需要。当年左宗棠是封拜相的勋臣;奏调袁葆恒总理粮台,又有正当大举西征,用兵深资倚赖的理由,自然容易照准。如今张树声的资格远不如左宗棠,且亦非军务所必需,因而请奏调张佩纶的折子一到军机处,竟奉旨驳斥。这一下不但张树声以封疆大吏碰这么个硬钉子,大伤威望,张佩纶的面子更加难看。
  照张佩纶的想法,他应该是『诸侯之上客』,张树声应该北面以师礼相事,如今答应帮办北洋军务,已嫌委屈;张树声果然有心延揽,应该设法疏通军机,用『特旨』派他到北洋,才够面子。加今上谕中责备张树声『冒昧』,确是太冒昧了。
  李鸿章一系的北洋官僚,看到张树声碰钉子,自然高兴;又听说张佩纶对张家父子有不满的表示,更是大喜过望,认为挑拨离间的良机,决不可失。恰好张树声上奏的那天有『考差』——两榜出身的京官,须经考试合格,才能放出去当乡试主考;一任考官,所得可以维持一两年的生活,所以绝少有人放弃考差;但张佩纶因为有丧服在身,不能派任考官,考差自然不必参加。这个缘故,外人不会知道,因而别有用心者,就可以造他一个谣言,说他故意避考,在家等待准为张树声所请的上谕,以便走马上任。这个中伤的谣言,传布得很快也很广;张佩纶的清誉大损,不免恼羞成怒,自然是迁怒到张家父子身上。
  『丰润学士的气量小是大家都知道的,他一定会复仇,张振轩弄巧成拙,直督一定保不住。』沙一心说∶『现在只是在一个可以让李合肥夺情回任的理由,这个理由一找到,张振轩就要交卸。』这段内幕,对胡雪岩很有用;原以为李鸿章即会回任,也是父母之丧二十七个月以后的事,不过只要有理由,随时可以回。照此看来,左宗棠想驱逐李鸿章在两江的势力,应该加速进行才是。
  其时沙一心的瘾已过足,便由胡雪岩陪着到湘云老四妆阁中,飞觞醉月地闹了一回酒。
  沙一心起身告辞,余客亦知胡雪岩与古应春第二天一早要左宗棠巡视制造局,都说要走,只有林茂先在湘云老四那里『借干铺』。
  『沙一心这个人很有用,』在归途中,胡雪岩对古应春说∶『你以后不妨跟他多联络联络,他对淮军及北洋的情形很熟,有事可以请他打听。』『我的原意就是如此。小爷叔放心好了,我会安排。』
  江南制造局在上海县城外,濒临黄浦江的高昌庙,本来是一片荒地,自从曾国藩奏请设制造局以后,人烟日起,造一条石子马路,东通县城南门。不过左宗棠这天仍旧是在天前宫后辕前面下船,沿黄浦江直达制造局的专用码头,制造局的总办,候补道李勉林用他的绿呢大轿,将左宗棠接到大堂,然后引见属员,一一参谒。接下来请示∶先看哪一处?『先看船坞吧』左宗棠说∶『我去年陛辞出京,上头特别交代,洋防要紧,要我分外留意。制造局的船坞,规模虽不及福建,到底是中国第二个造船厂,能人尽其用、地尽其用、物尽其用,对洋防亦颇有裨益。』这一段开场白,便有些教训的意义,李勉林听入耳中,当然不很舒服,脸上不免有尴尬之色,见此光景,胡雪岩便在一旁替李勉林说好话,总算将场面圆过来了。
  船坞中乱糟糟一片,看不出一个名堂来,左宗棠只好问了∶『彭宫保整年巡阅长江海口、江防、洋防的形势,周览无遗,写信给我,以兵船不敷调度为虑,说至少要添造小火轮十号,照我看,十号亦还不够,最好再能仿造新式快船五艘,你看你这里能不能造?』
  『小火轮能造,新式快船,限于机器,力所不逮。』『那末,造小火轮每一号要多少钱呢?』
  『这要估起来看。』
  话又有些碰僵了,幸好左宗棠没有在意只问∶『要多少日子才能估得出来?』
  『估价欲求精确,还得找福建船政局,他们那里图说全备,材料的行情也比较准。大人如果决意要造,局里马上派人到福建,大概有一个月的工夫,细帐就可以出来了。』『好!
  请你马上就办。『船坞旁边就是枪炮厂,左宗棠对这里很感兴趣,因为西征,得力就在器械精良;尤其是对洋枪,他已经很内行了,但看得多,用得多,洋枪如何制成,却还是初次见识,所以从炼钢厂看起,每一部门都看得很仔细。
  最后到了检验处,附设有个靶场,乒乓乒乓地声音很热闹。左宗棠一踏了进去,坐在高凳上的一个老头子跳了下来,躲到一边;李勉林便喊∶『姚司务,见见左大人!』
  这姚司务面红似火,发白如银,一双眼一大一小,大的那只右眼,炯炯有神;手臂亦是一粗一细,侔不相伦。左宗棠平生阅历甚富,看过不少异人;一看这姚司务形相古怪,不由得便加了几分注意。
  等姚司务磕过一个头起身,李勉林便看着左宗棠说∶『这姚司务是制造局一宝,不管什么枪,经他手里出去的,「准头」一定好。』『喔,』左宗棠对军械的兴趣最浓,当下抬起头来,看了一下问∶『这就是你验枪的所在?』
  『是。』李勉林代为回答。
  『怎么验法?』
  『说起来大人恐怕不信,他只是瞄一眼、开一枪就知道了。』
  『这倒是神乎其技了。』左宗棠欣然说道∶『我倒要见识见识。』
  『是。』李勉林转脸对姚司务说∶『你演练演练给大人看。』
  姚司务似乎很木讷,连一声『是』都不会答应,只点一点头去掇开那张高凳,意思是站着验枪。
  『不,不!』左宗棠急忙阻止,『你照平常一样。平常坐着,现在不是坐着。』
  姚司务不敢答应,仍旧须李勉林说一声∶『你照大人的吩咐。』
  姚司务这才又将高凳搬回原处,踩着凳上所附的踏级,坐了上去。他面前是用墙砌出来的,狭长的一条弄堂,尽头处是个六个同心圆的靶子,中心弹痕累累;姚司务便大声喊道∶奇--書∧網『换个靶!』
  枪靶后面有人在照料,顿时换了新靶。左宗棠看他左面摆着两个长木箱,右面又有两个大箩筐,里面乱堆着枪枝,长木箱中是刚修好的枪,有个人在照管。
  『来!』
  听得姚司务这一声,那人便取一枝枪,抛了上去,姚司务左手接住,交到右手,眯起眼睛看了一下,便即听得『砰』的一声;接着又听得『彭』的一声,那枝枪已被他扔在前面那个箩筐里了。
  左宗棠根本没有看清楚,他是如何单手在扣扳机,不过新靶上正中红心有个小洞,却看得很清楚。
  听这时又是『砰砰彭彭』好一阵,有的枪丢在外面箩筐,有的枪丢在里面箩筐,不过外面少,里面多。
  『是这样,』李勉林为左宗棠解释,『丢在外面的,没有修好,拿回去重修;丢在里面的,是修好了的。』左宗棠有些不大相信,『就这么看一眼、放一枪,就能听得出来?』他说∶『似乎有点不可思议。』
  『是!是有点不可思议,不过确实如此。』
  『我倒有点不明白。』左宗棠便趁空隙喊道∶『姚司务!姚司务!』
  那姚司务纹风不动,恍若未闻,李勉林赶紧又解释,『他重听,耳鼓让枪声震坏。平时说话,只看人的嘴。』接着他走上前去,拍一拍姚务的身后,让他下来。
  『姚司务,』左宗棠问∶『你今年多大?』
  『六十六岁。』
  『你玩枪玩了少年了?』
  姚司务屈指算了一下∶『四十八年。』
  左宗棠也在心里略为算了一下说∶『这么说,你在道光那年就干这一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