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作者:我会做得好 更新:2021-12-03 05:59
1964年我高中毕业了,从此步入了社会,父亲不常在家,与乡邻交往我就成了主角。
“德盛堡”常常被人写成“得胜堡”,理解为“得胜”的堡子。这绝不是笔误,而是不了解她的来历所致。
1955年春开始兴修沈北大堤,所有大堤以北的十几个村屯都在那一年搬到大堤以南来了。
德盛堡这个地方,原来是一片没有一户人家属于旧社会老王家的耕地。新的村屯建成了,里里外外的人都习惯叫这个村子为“王家地”。德盛堡村的新居民,来自五六个大堤以北的村子,其中有一个青年人叫刘德本的,他比我大三四岁。别看他没念多少书,却很有心计。他总觉得把“王家地”作为村名很俗气,这么大个堡子的居民来自四面八方,大家应该和睦相处,共同建设新的家园才是。再说了,解放这么多年了,土地早就改革了,哪能还叫什么“王家地”“李家地”什么的啊。于是,他就“独断专行”给“王家地”取了一个新村名——德盛堡,意思是希望道德兴盛,长久不衰。
刚刚开始的时候,没有几个人知道这个村名,即使是有人知道了,也不习惯这么叫,让刘德本很是着急。他不甘心新的村名就这么被人“忘记”,就想出一个办法来,还真就见效了。
刘德本把一句顺口溜写在木板上,立在村头的大道上,谁经过都能看得到。那上面写的是:
谁叫德盛堡,谁是祖上祖;谁叫王家地,谁是孙子辈。
从此,德盛堡的村名就传开了。可是,“德盛堡”这三个字很少人懂得“德盛”的真正含义,写起来也没有“得胜”好理解和方便,“德盛堡”一来二去就成了“得胜堡”了。不过,村里的公章刻的还是“德盛堡”。
一个年轻人创造了一个地名,也算是一桩美谈,他也算得上一个大名人了。1964年末,刘德本当上了德盛堡大队的大队长,那时他还没有结婚,不到30岁。后来因为他的对象在黑龙江农垦系统工作,他去那结婚了。遗憾的是,婚后没有几年,刘德本得了一场重病不幸离开了人世。我听说后很是惨然,他当大队长时我是团总支书籍,相互之间很和谐默契,何况我们还有些亲属关系啊,他是我母亲的姑舅弟弟。那时候我说的不算,若不然我会发动群众好好的对他悼念叨念,他是“德盛堡”之父,言不为过吧。
德盛堡村包括三个自然屯,德盛堡本街最大,“大桥”次之,郎家窝铺最小仅仅有20来户人家。我们从那家搬过来,就住在大桥了。其实,大桥根本不是地名,原来也是一片耕地,和德盛堡同样是新的居民点,只因为这里有一座大桥修在沈法公路上而得名。可惜我们那里没有像刘德本那样的人物,才在新社会落个很庸俗的村名。
直到现在,40岁往上的人一提起刘德本都会记得他的音容笑貌。他是那个时代公社里最年轻的大队干部,工作和政治思想水平都很高。他人年轻,又有头脑,向来敢说敢干雷厉风行。不幸的是30随刚出头就走了,令所有认识他的人为之惋惜啊。
他去黑龙江之前,我们曾经见过一面,他很沮丧。他说:“我很留恋啊,但也很遗憾,我这么干工作,群众都很满意,可我就是不能入党啊,这条道我不想再往回走了……”我对他没有入党也很不平,不就是因为社会关系不好吗?我劝他说,不要灰心,就凭你这把手,到黑龙江也错不了。是的,他到那不久就当上了一个小干部,说说写写都是一把手,想不到英年早逝……
我家的后院原来也是一大片空地,1968年才有人在那里盖起一个简易的新房子。那就是我前文说过的老潘家。房主叫潘得舫,他和老伴马杏春都是江苏省溧阳县人。你看人家的名字,江苏人的名字就是有文化,一看就知道人家是个书香门第,名字很诗情画意,耐人寻味,给人以享受。
他们是沈阳的下放户,老潘是沈阳八院的会计,老马是护士,家庭成分都是地主,所以才被下放到农村改造,可他们已经不能参加劳动了,还得说是来“劳动改造”的。那是天经地义的事,这样的人是没有权力在城市里居住的,那么农民还是“人”吗,还是好人吗?耐人思考啊。
他们被“清理阶级队伍”的风刮到了农村,勒令下乡,没有建房前住在宋奎久家的北炕。虽然因年迈失去了劳动能力,但你也得到生产队接受改造。他们两个人正的公分还没有我的一半多,“贫下中农”对待他们就和四类分子一样,像吆喝牲口一样喊他们的名字。直到落实上级的政策后,他们摇身一变成为革命的“五七战士”了,才给他们一个房场盖房子,我们就成了邻居。
我们两家离得很近,就隔一条道,相互有什么事喊一声就到。有些农活他们不会干,我坐在屋子里就能指挥。后来老潘家回城了,回了原单位沈阳八院,我几次去看望他们,都有说不完的话。我得了一种皮肤病白癜风,正好在脸上,太“没面子”了,我很着急。他知道后就亲自为我配药,药名叫“牛皮癣2号”,真管用,几个星期就好了。
我们见面谈话尽管是那么的和谐亲切,但老潘总是免不了打几个唉声。是啊,人的了病可以药到病除,一直心灵上的创伤是绝对没有灵丹妙药的。一时的疼痛是痛苦的,是可以挺过去的,留下的疮疤则是永远的疼痛,挥之不去。
3 亲密的乡邻(败家有道)(1)
3亲密的乡邻(败家有道)(1)
我和老潘家是近邻,前院就是我们的老家,父母住在那。我们两家之间没有街道相隔,只有菜园子相连。那时我自己独立过日子了,生产队没有房基地,就把两间土草房盖在了老家房后的菜园子里,没有左右邻居。后来我搬到前院父亲那里,邻居相对固定了,一住就是30来年。
“新的”西邻也姓李,当家的叫李学清,比我大整整一轮12岁。他的爷爷在家族中排行老八,我没有见过面就去世了,只知道人称他为“李老八”。
我们家的前院也姓李,他比李学清的年龄可大多了,老爷子叫李殿军。说来也怪,他在家族中的排行也是老八,也叫李老八,都叫他“李八抠儿”。我父亲的排行也是老八,外面的人都叫他“李老八”。三个李老八都集聚在一个不大的区域里,也算是奇闻了,堡子里戏称我们那个地方为“李八区”。
虽然都是李老八,但同姓不同族。老李老八是金家沟人,父亲是董家窝铺人,李殿军是本溪本溪湖的祖籍。
李殿军在解放前和我们家一样是个大家族,几辈子人几个分支都在一起生活,他是大当家的,一切都有他说了算。一大家子人从本溪湖逃荒到沈阳北落户安家,处处讲的就是“节俭”两个字,一分钱得掰成两半花。所以落个“李八抠儿”的雅号,积攒一个富农成分,带上一顶致死也没有摘掉的四类分子的帽子。前文已经说过了,“文革”期间他受尽了折磨与屈辱,祸连九族。李凤仁就是他的堂孙,险些打一辈子的光棍。
“他游街遭罪,活该!”这话要是别人说的,倒是情有可原,但偏偏是他的侄媳妇李凤仁的母亲说的,让李八抠儿听了好不伤心。其实就是个气话,是在为他和为自己的儿子鸣不平吧!她讲述过这样一个故事,可能李殿军永远也不会知道了,知道在他当家作主的时候是多么的“不得人心”。
平日里节俭没的说,逢年过节总该改善改善一下生活吧,哪怕是吃上一顿豆腐啊!不过,有李殿军在家谁也不敢提个“吃”字。
一天,李殿军早早就出去了,说要晚上才能回来,这可是一个给大家“改馋”的好机会。他一走,几个侄媳妇就忙乎起来了,泡豆子的,刷磨的,套驴的……人人动手,个个不闲着,开始做大豆腐。
泡豆子得需要功夫,所以直到中午豆腐才做成。还没等把锅碗瓢盆收拾干净,在门口负责放哨的人就跑进屋里,说当家的回来了。侄媳妇们慌作一团,李凤仁母亲倒是有办法了,他叫一个孩子把一大捧豆子散在大门外面。
李殿军走到自己家大门口,一眼就看见了了那么多黄乎乎的豆子,蹲下身来就捡,足足捡了一个多小时才进屋。
有人问了,黄豆虽然比芝麻大,那也不容易让他看见啊。是的,一般人是很难发现地上的豆子的。李殿军就不一样了,他走路从来都是低着头的,图的就是能捡到点什么,见到驴“巴巴蛋”都能捡回来,不然怎么叫“抠儿”啊。
豆子捡净了,做豆腐吃豆腐的痕迹也荡然无存了。
靠捡豆子精神捡个富农分子,李殿军忘记了前车之鉴,他的过家之道在解放后依然我行我素,秦章萧随。虽然土地被分了,加精败落了,但到了“文革”刚开始的时候,家资又殷实起来。
在我们家前院,李殿军与老王家共住三间房,李家住东屋,王家住西屋,中间的外屋一家一半。王家是贫农,两家本应该是“水火不容”的阶级斗争的关系,但不仅能够“猫鼠同居”,还能解秦晋之好。这是事实……
王家和我可是至亲,我的夫人就是他家的亲侄女,王家的事我怎么不会一目了然?
王家为了吞并李家那一间半房子和他们手头那丰厚的积蓄(富农土改时分地不分家产细软,都说他们家有很多的黄金),就决定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李殿军的老儿子。
李殿军最小的儿子李庆新本分勤劳,为人和气又有几分灵气。
“德盛堡”常常被人写成“得胜堡”,理解为“得胜”的堡子。这绝不是笔误,而是不了解她的来历所致。
1955年春开始兴修沈北大堤,所有大堤以北的十几个村屯都在那一年搬到大堤以南来了。
德盛堡这个地方,原来是一片没有一户人家属于旧社会老王家的耕地。新的村屯建成了,里里外外的人都习惯叫这个村子为“王家地”。德盛堡村的新居民,来自五六个大堤以北的村子,其中有一个青年人叫刘德本的,他比我大三四岁。别看他没念多少书,却很有心计。他总觉得把“王家地”作为村名很俗气,这么大个堡子的居民来自四面八方,大家应该和睦相处,共同建设新的家园才是。再说了,解放这么多年了,土地早就改革了,哪能还叫什么“王家地”“李家地”什么的啊。于是,他就“独断专行”给“王家地”取了一个新村名——德盛堡,意思是希望道德兴盛,长久不衰。
刚刚开始的时候,没有几个人知道这个村名,即使是有人知道了,也不习惯这么叫,让刘德本很是着急。他不甘心新的村名就这么被人“忘记”,就想出一个办法来,还真就见效了。
刘德本把一句顺口溜写在木板上,立在村头的大道上,谁经过都能看得到。那上面写的是:
谁叫德盛堡,谁是祖上祖;谁叫王家地,谁是孙子辈。
从此,德盛堡的村名就传开了。可是,“德盛堡”这三个字很少人懂得“德盛”的真正含义,写起来也没有“得胜”好理解和方便,“德盛堡”一来二去就成了“得胜堡”了。不过,村里的公章刻的还是“德盛堡”。
一个年轻人创造了一个地名,也算是一桩美谈,他也算得上一个大名人了。1964年末,刘德本当上了德盛堡大队的大队长,那时他还没有结婚,不到30岁。后来因为他的对象在黑龙江农垦系统工作,他去那结婚了。遗憾的是,婚后没有几年,刘德本得了一场重病不幸离开了人世。我听说后很是惨然,他当大队长时我是团总支书籍,相互之间很和谐默契,何况我们还有些亲属关系啊,他是我母亲的姑舅弟弟。那时候我说的不算,若不然我会发动群众好好的对他悼念叨念,他是“德盛堡”之父,言不为过吧。
德盛堡村包括三个自然屯,德盛堡本街最大,“大桥”次之,郎家窝铺最小仅仅有20来户人家。我们从那家搬过来,就住在大桥了。其实,大桥根本不是地名,原来也是一片耕地,和德盛堡同样是新的居民点,只因为这里有一座大桥修在沈法公路上而得名。可惜我们那里没有像刘德本那样的人物,才在新社会落个很庸俗的村名。
直到现在,40岁往上的人一提起刘德本都会记得他的音容笑貌。他是那个时代公社里最年轻的大队干部,工作和政治思想水平都很高。他人年轻,又有头脑,向来敢说敢干雷厉风行。不幸的是30随刚出头就走了,令所有认识他的人为之惋惜啊。
他去黑龙江之前,我们曾经见过一面,他很沮丧。他说:“我很留恋啊,但也很遗憾,我这么干工作,群众都很满意,可我就是不能入党啊,这条道我不想再往回走了……”我对他没有入党也很不平,不就是因为社会关系不好吗?我劝他说,不要灰心,就凭你这把手,到黑龙江也错不了。是的,他到那不久就当上了一个小干部,说说写写都是一把手,想不到英年早逝……
我家的后院原来也是一大片空地,1968年才有人在那里盖起一个简易的新房子。那就是我前文说过的老潘家。房主叫潘得舫,他和老伴马杏春都是江苏省溧阳县人。你看人家的名字,江苏人的名字就是有文化,一看就知道人家是个书香门第,名字很诗情画意,耐人寻味,给人以享受。
他们是沈阳的下放户,老潘是沈阳八院的会计,老马是护士,家庭成分都是地主,所以才被下放到农村改造,可他们已经不能参加劳动了,还得说是来“劳动改造”的。那是天经地义的事,这样的人是没有权力在城市里居住的,那么农民还是“人”吗,还是好人吗?耐人思考啊。
他们被“清理阶级队伍”的风刮到了农村,勒令下乡,没有建房前住在宋奎久家的北炕。虽然因年迈失去了劳动能力,但你也得到生产队接受改造。他们两个人正的公分还没有我的一半多,“贫下中农”对待他们就和四类分子一样,像吆喝牲口一样喊他们的名字。直到落实上级的政策后,他们摇身一变成为革命的“五七战士”了,才给他们一个房场盖房子,我们就成了邻居。
我们两家离得很近,就隔一条道,相互有什么事喊一声就到。有些农活他们不会干,我坐在屋子里就能指挥。后来老潘家回城了,回了原单位沈阳八院,我几次去看望他们,都有说不完的话。我得了一种皮肤病白癜风,正好在脸上,太“没面子”了,我很着急。他知道后就亲自为我配药,药名叫“牛皮癣2号”,真管用,几个星期就好了。
我们见面谈话尽管是那么的和谐亲切,但老潘总是免不了打几个唉声。是啊,人的了病可以药到病除,一直心灵上的创伤是绝对没有灵丹妙药的。一时的疼痛是痛苦的,是可以挺过去的,留下的疮疤则是永远的疼痛,挥之不去。
3 亲密的乡邻(败家有道)(1)
3亲密的乡邻(败家有道)(1)
我和老潘家是近邻,前院就是我们的老家,父母住在那。我们两家之间没有街道相隔,只有菜园子相连。那时我自己独立过日子了,生产队没有房基地,就把两间土草房盖在了老家房后的菜园子里,没有左右邻居。后来我搬到前院父亲那里,邻居相对固定了,一住就是30来年。
“新的”西邻也姓李,当家的叫李学清,比我大整整一轮12岁。他的爷爷在家族中排行老八,我没有见过面就去世了,只知道人称他为“李老八”。
我们家的前院也姓李,他比李学清的年龄可大多了,老爷子叫李殿军。说来也怪,他在家族中的排行也是老八,也叫李老八,都叫他“李八抠儿”。我父亲的排行也是老八,外面的人都叫他“李老八”。三个李老八都集聚在一个不大的区域里,也算是奇闻了,堡子里戏称我们那个地方为“李八区”。
虽然都是李老八,但同姓不同族。老李老八是金家沟人,父亲是董家窝铺人,李殿军是本溪本溪湖的祖籍。
李殿军在解放前和我们家一样是个大家族,几辈子人几个分支都在一起生活,他是大当家的,一切都有他说了算。一大家子人从本溪湖逃荒到沈阳北落户安家,处处讲的就是“节俭”两个字,一分钱得掰成两半花。所以落个“李八抠儿”的雅号,积攒一个富农成分,带上一顶致死也没有摘掉的四类分子的帽子。前文已经说过了,“文革”期间他受尽了折磨与屈辱,祸连九族。李凤仁就是他的堂孙,险些打一辈子的光棍。
“他游街遭罪,活该!”这话要是别人说的,倒是情有可原,但偏偏是他的侄媳妇李凤仁的母亲说的,让李八抠儿听了好不伤心。其实就是个气话,是在为他和为自己的儿子鸣不平吧!她讲述过这样一个故事,可能李殿军永远也不会知道了,知道在他当家作主的时候是多么的“不得人心”。
平日里节俭没的说,逢年过节总该改善改善一下生活吧,哪怕是吃上一顿豆腐啊!不过,有李殿军在家谁也不敢提个“吃”字。
一天,李殿军早早就出去了,说要晚上才能回来,这可是一个给大家“改馋”的好机会。他一走,几个侄媳妇就忙乎起来了,泡豆子的,刷磨的,套驴的……人人动手,个个不闲着,开始做大豆腐。
泡豆子得需要功夫,所以直到中午豆腐才做成。还没等把锅碗瓢盆收拾干净,在门口负责放哨的人就跑进屋里,说当家的回来了。侄媳妇们慌作一团,李凤仁母亲倒是有办法了,他叫一个孩子把一大捧豆子散在大门外面。
李殿军走到自己家大门口,一眼就看见了了那么多黄乎乎的豆子,蹲下身来就捡,足足捡了一个多小时才进屋。
有人问了,黄豆虽然比芝麻大,那也不容易让他看见啊。是的,一般人是很难发现地上的豆子的。李殿军就不一样了,他走路从来都是低着头的,图的就是能捡到点什么,见到驴“巴巴蛋”都能捡回来,不然怎么叫“抠儿”啊。
豆子捡净了,做豆腐吃豆腐的痕迹也荡然无存了。
靠捡豆子精神捡个富农分子,李殿军忘记了前车之鉴,他的过家之道在解放后依然我行我素,秦章萧随。虽然土地被分了,加精败落了,但到了“文革”刚开始的时候,家资又殷实起来。
在我们家前院,李殿军与老王家共住三间房,李家住东屋,王家住西屋,中间的外屋一家一半。王家是贫农,两家本应该是“水火不容”的阶级斗争的关系,但不仅能够“猫鼠同居”,还能解秦晋之好。这是事实……
王家和我可是至亲,我的夫人就是他家的亲侄女,王家的事我怎么不会一目了然?
王家为了吞并李家那一间半房子和他们手头那丰厚的积蓄(富农土改时分地不分家产细软,都说他们家有很多的黄金),就决定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李殿军的老儿子。
李殿军最小的儿子李庆新本分勤劳,为人和气又有几分灵气。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