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作者:我会做得好 更新:2021-12-03 05:59
小孩子们胆小,上学就三五成群地一起走,家长是不送的。
刚刚走出村子,曲良忠偷偷给我一个粘豆包,说是他妈妈给他的午饭,我们午间都不回家。我头一回见过这东西,粘豆包的皮是紫红色的,是一种黏高粱面做的皮。馅也是紫红色的,是红小豆烀熟了做的馅。看上去就流口水,吃一口黏黏的也甜甜的,没等到中午,曲良忠的午饭就没有了。
刚解放时,我们家也是有田地的,但父亲是老师,没有人耕种,就租给人家了。到秋天,按四六分成,租地人给的都是高粱,根本没有小豆绿豆黄豆等杂粮,所以就难吃上豆包什么的。没上学的时候,别人家吃饭我根本不进屋,上学了,在路上得到小朋友们很多的恩惠,而我从来没有答谢之物飨人。我那时虽说人小,可心里总觉得有一种负人的感觉,总想报答人家。
总算有了表达自己心愿的机会了,那时农历腊月三十夜晚。
过年了,母亲省吃俭用买了些花生,分给我和妹妹一些做零嘴。一些是多少?装满两裤兜。两裤兜又有多少?是母亲那双手捧给我们一捧,就把小孩的小裤兜装满了,露出了难得的满意笑容。那时候我数数好了,最多也不过60颗花生角。
我一粒都没舍得吃,转身就消失在除夕的夜幕中,去会郭祥玉、曲良忠玩。
那时的除夕夜,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焚香上供,鸣鞭放炮。孩子们没有躲在家里的,农村没有电,更不知道什么叫电视,就出来玩,欣赏一年一度的“光怪陆离”。
我们三个人终于到齐了,还没等我拿出花生来,他们俩就争先恐后地把新年的礼物塞到我的手中。什么柿饼子、橘子,都是我没见过的玩意。对于他们给予我无私的“周济”,又一次让我大开眼界,只是我无能为力去报答他们。至今能感到慰藉的是,我没有忘记他们,也很怀念那个天真质朴的情感。
玩了好长时间,我们就去踢小庙了,前文说过的。
按理说,父亲是教师,应该有些钱在过年的时候打点打点他的孩子。但那时的工资很低,父亲一个人在外工作,需要打点的事太多了,就顾不上打点我和妹妹了,彼此心里都很苦,苦不堪言。
1955年冬,我们随父亲工作的调动,家搬到较远的地方,离开了“抹泥之交”。那时候,王小孚已经死了,我常常梦见他。
王小孚的大名叫什么我不知道,只知道他姓王,乳名叫小孚子,比我小一岁,死的时候不到10岁。他的家在团山子,在我们孟家窝棚东3华里。他的伯父是我家的西邻,他来他的伯父家就和我一起玩,那时我们都没有上学。
小时候我就很“野性”,认识了王小孚,我就偷偷地去团山子找他玩,不想惹出了麻烦来。
刚解放,有些屯子的孩子专门“欺生”。第一次去团山子的那天,几个孩子就上前阻拦我,挑逗我,手里都拿着石头木棍什么的,赶我走。我见王小孚过来了,胆子就大了,就和他们比划起来。可是,好虎架不住群狼。王小孚怕我吃亏,就帮我打他们。他们比我们大,王小孚的脸都被打青了。那帮孩子见王小孚玩命了,纷纷作鸟兽散。其实,这帮家伙后来都是我的同学了,有的比我大四五岁,解放前念不起书,解放后年龄就大了。
第二年我上学了,9岁。王小孚8岁,没到那时的入学年龄,悲剧发生了。
放暑假了,我不再去团山子小学了,也没有见过王小孚,就想去看看他。谁会想到,还没等我迈出家门,西邻王小孚的伯父伯母就嚎啕大哭起来。母亲问过才知道,王小孚淹死了。他和一帮孩子到辽河滩一个水泡子洗澡淹死的,已经有两个时辰了。听后,我的心怦怦地跳,不知道怎么才好。
我要去看看他,听人说他就躺在那个水泡子的岸上。我没有去成,早就被母亲看死了,因为我也去过那个水泡子洗澡。我们就这样生死永别,阴阳两世。
他的伯父伯母一生没有孩子,指望他日后养老送终。他走了,他们怎么会不哭得死去活来?
半个世纪过去了,他的父母,和他的伯父伯母也带着悲伤离开了这个人世间。王小孚的哥哥后来我也认识了,他们长得一模一样。我想王小孚的时候,就去看看他的哥哥,比我大一岁。和他回忆起王小孚,我们已经没有那么多的慨叹了,是无情的时间磨去了悲泣,留下一抹深刻的记忆。
1 同窗学友(生离死别)(2)
1同窗学友(生离死别)(2)
深刻的记忆,对于我来说不仅仅是王小孚那一幕,就像大树的年轮,只要你活着,记忆就不会空转,一圈一圈地随着你的年龄生长着。
70年代末的一个清晨,人们还没有扛着锄头下地,噩耗就沸沸扬扬了——刚过40岁的孟祥弟死了。我“啊!”的一声,不知所措。
孟祥弟父亲的舅舅,是我的姥爷,也就是说,他父亲和我母亲是亲姑表兄妹。孟祥弟的母亲很早就去世了,他和父亲相依为命地生活着。我叫他的父亲大舅,大舅叫孟繁文,别看他识字不多,但编歌谣可有一套,一套一套的,流传下来很多,可惜我手头上没有。大舅的手很巧,给丧家扎个纸人纸马什么的非常逼真,靠这一手也能挣个零花钱补充家用。
我高中毕业后,在生产队当会计的时候,孟祥弟也是会计。他没念过初中,但和我大舅一样的聪明,在众多会计堆里也算得上佼佼者。那时的大舅很称心,觉得孩子的对象不会发愁,会计在农村也是个文化人嘛。
到了“文革”的“文功武卫”的乱世之秋,心情平静的大舅突然间坐卧不安了,因为孟祥弟的心骚动了。他不甘心做他的会计了,凭他“里面三新”的家庭出身和社会背景,偷偷地背起了枪,参加了“文功武卫”大队。
队员们整天荷枪实弹,镇守着公社大院,还真的与沈阳方面窜来的造反派交了几次火,幸好双方没有大的伤亡。但是,罗家房地区已经成了货真价实的战场了,人人惶惶不可终日。
这时,大舅才知道孟祥弟原来是“文功武卫”的队员,日日夜夜为他忧心忡忡。他可是大舅的独根苗啊,说啥也得把他整回来才能安心。于是,大舅谎称病危,托人捎去口信。
孟祥弟请了假,一进屋就被大舅骂得狗血喷头,这才绝了他危在旦夕的险境。回家后,孟祥弟还留恋那里的生活和“前途”。他说,在“文功武卫”队里,猪肉粉条子、大米白面堆着吃,万一能闯出一条路来不比当会计强吗?
大舅听说他还没死心,也没动声色,使出了一条“美人计”。
第二年初春,大舅开始为他操办婚事了,企图栓住他的心。
爷俩原来住两间小草房,准备给他结婚就又接了一间,不然住不下。大舅求我来帮工,我和孟祥弟用手推车运土运石头,那时年轻,一点也不觉得累。
我告诉大舅,千万别做好的吃,这就是我答应帮工的条件。我们是实在亲戚,大舅也很实惠,没有买肉,我也不会喝酒,每顿饭都是秫米(高粱米)干饭,副食全是玉瓜英子炖豆腐。我想,只要能给大舅省俩钱比什么都好,办喜事用钱的地方多着呢,吃喝算什么。来之前,妈妈也是这么告诉我的。那些年来,妈妈没少帮大舅做针线活,大舅也帮我们干很多妈妈不能干的庄稼活。
早年间,大舅家很穷,是姥爷出钱给大舅娶的媳妇,不想,大舅妈早早就死了,我还没有出生。姥爷为他的外甥操劳一辈子,心不甘情不愿地去世了。想起妈妈对我说的这些往事,我心甘情愿地帮大舅的帮,也是在帮姥爷的忙吧。
孟祥弟比我大一岁,我们从小就在一起玩,大舅对我很好,喜欢我老实,说我憨厚。大舅会种香瓜西瓜,瓜熟了的时候,我就住在他家随便地吃。每每想起那年那月,心里依然甜滋滋的。
过年的时候,苞米花是孩子们最好的小食品了,妈妈舍不得花一角钱的手工费,我就去雪地里捡崩飞的苞米花(现在也叫爆米花)。大舅看了过意不去,就帮我捡,他还对崩苞米花的人说:“你就不兴往雪地里崩一锅吗?让小孩子过个年!”
五一前,孟祥弟结婚了,也结束了20多年由男人操持家务的历史。嫂子很贤惠,对大舅就像对自己的爹那样。大舅整天就是一个乐和,他有了两个孙子和两个孙女,孟祥弟的负担也一天天的加重了,忙得脸都没有功夫去洗,累得比原来的个子又矮了许多。他就是在劳累中离开了这个世界,心有不甘,孩子仍是“嗷嗷待哺”阶段。嫂子不得已改嫁了,为了孩子。
多舛的人生,奈何又遇上了多舛的社会?“文革”的动荡,食不果腹的计划经济,人的生命就显得脆弱。同孟祥弟一样,郭祥玉在他死后的第五个年头,也瞑目于黄泉路了。
在孟家窝铺时,我家住在后街,郭祥玉、孟祥弟住在我家的前街,他们是邻居,郭祥玉居东。两家住的都是马架子,窄小黑暗,开门就是炕,冬不暖夏不凉。1954年,兴修辽河大堤时,孟家窝铺等七八个村子都搬迁到大堤南,他们两家也分开了,但住的很近。1960年,我家从外地搬回了德盛堡,失散多年的“老朋友”才有机会见面。
德盛堡,是个新村屯,是原来大堤外各村屯居民杂居的新村,有月牙河、孟家窝铺、董家窝铺、桑树子、王家街……几个堡子的人都到这里定居。
孟祥弟比郭祥玉有心计,日子还过得那么寒酸。
刚刚走出村子,曲良忠偷偷给我一个粘豆包,说是他妈妈给他的午饭,我们午间都不回家。我头一回见过这东西,粘豆包的皮是紫红色的,是一种黏高粱面做的皮。馅也是紫红色的,是红小豆烀熟了做的馅。看上去就流口水,吃一口黏黏的也甜甜的,没等到中午,曲良忠的午饭就没有了。
刚解放时,我们家也是有田地的,但父亲是老师,没有人耕种,就租给人家了。到秋天,按四六分成,租地人给的都是高粱,根本没有小豆绿豆黄豆等杂粮,所以就难吃上豆包什么的。没上学的时候,别人家吃饭我根本不进屋,上学了,在路上得到小朋友们很多的恩惠,而我从来没有答谢之物飨人。我那时虽说人小,可心里总觉得有一种负人的感觉,总想报答人家。
总算有了表达自己心愿的机会了,那时农历腊月三十夜晚。
过年了,母亲省吃俭用买了些花生,分给我和妹妹一些做零嘴。一些是多少?装满两裤兜。两裤兜又有多少?是母亲那双手捧给我们一捧,就把小孩的小裤兜装满了,露出了难得的满意笑容。那时候我数数好了,最多也不过60颗花生角。
我一粒都没舍得吃,转身就消失在除夕的夜幕中,去会郭祥玉、曲良忠玩。
那时的除夕夜,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焚香上供,鸣鞭放炮。孩子们没有躲在家里的,农村没有电,更不知道什么叫电视,就出来玩,欣赏一年一度的“光怪陆离”。
我们三个人终于到齐了,还没等我拿出花生来,他们俩就争先恐后地把新年的礼物塞到我的手中。什么柿饼子、橘子,都是我没见过的玩意。对于他们给予我无私的“周济”,又一次让我大开眼界,只是我无能为力去报答他们。至今能感到慰藉的是,我没有忘记他们,也很怀念那个天真质朴的情感。
玩了好长时间,我们就去踢小庙了,前文说过的。
按理说,父亲是教师,应该有些钱在过年的时候打点打点他的孩子。但那时的工资很低,父亲一个人在外工作,需要打点的事太多了,就顾不上打点我和妹妹了,彼此心里都很苦,苦不堪言。
1955年冬,我们随父亲工作的调动,家搬到较远的地方,离开了“抹泥之交”。那时候,王小孚已经死了,我常常梦见他。
王小孚的大名叫什么我不知道,只知道他姓王,乳名叫小孚子,比我小一岁,死的时候不到10岁。他的家在团山子,在我们孟家窝棚东3华里。他的伯父是我家的西邻,他来他的伯父家就和我一起玩,那时我们都没有上学。
小时候我就很“野性”,认识了王小孚,我就偷偷地去团山子找他玩,不想惹出了麻烦来。
刚解放,有些屯子的孩子专门“欺生”。第一次去团山子的那天,几个孩子就上前阻拦我,挑逗我,手里都拿着石头木棍什么的,赶我走。我见王小孚过来了,胆子就大了,就和他们比划起来。可是,好虎架不住群狼。王小孚怕我吃亏,就帮我打他们。他们比我们大,王小孚的脸都被打青了。那帮孩子见王小孚玩命了,纷纷作鸟兽散。其实,这帮家伙后来都是我的同学了,有的比我大四五岁,解放前念不起书,解放后年龄就大了。
第二年我上学了,9岁。王小孚8岁,没到那时的入学年龄,悲剧发生了。
放暑假了,我不再去团山子小学了,也没有见过王小孚,就想去看看他。谁会想到,还没等我迈出家门,西邻王小孚的伯父伯母就嚎啕大哭起来。母亲问过才知道,王小孚淹死了。他和一帮孩子到辽河滩一个水泡子洗澡淹死的,已经有两个时辰了。听后,我的心怦怦地跳,不知道怎么才好。
我要去看看他,听人说他就躺在那个水泡子的岸上。我没有去成,早就被母亲看死了,因为我也去过那个水泡子洗澡。我们就这样生死永别,阴阳两世。
他的伯父伯母一生没有孩子,指望他日后养老送终。他走了,他们怎么会不哭得死去活来?
半个世纪过去了,他的父母,和他的伯父伯母也带着悲伤离开了这个人世间。王小孚的哥哥后来我也认识了,他们长得一模一样。我想王小孚的时候,就去看看他的哥哥,比我大一岁。和他回忆起王小孚,我们已经没有那么多的慨叹了,是无情的时间磨去了悲泣,留下一抹深刻的记忆。
1 同窗学友(生离死别)(2)
1同窗学友(生离死别)(2)
深刻的记忆,对于我来说不仅仅是王小孚那一幕,就像大树的年轮,只要你活着,记忆就不会空转,一圈一圈地随着你的年龄生长着。
70年代末的一个清晨,人们还没有扛着锄头下地,噩耗就沸沸扬扬了——刚过40岁的孟祥弟死了。我“啊!”的一声,不知所措。
孟祥弟父亲的舅舅,是我的姥爷,也就是说,他父亲和我母亲是亲姑表兄妹。孟祥弟的母亲很早就去世了,他和父亲相依为命地生活着。我叫他的父亲大舅,大舅叫孟繁文,别看他识字不多,但编歌谣可有一套,一套一套的,流传下来很多,可惜我手头上没有。大舅的手很巧,给丧家扎个纸人纸马什么的非常逼真,靠这一手也能挣个零花钱补充家用。
我高中毕业后,在生产队当会计的时候,孟祥弟也是会计。他没念过初中,但和我大舅一样的聪明,在众多会计堆里也算得上佼佼者。那时的大舅很称心,觉得孩子的对象不会发愁,会计在农村也是个文化人嘛。
到了“文革”的“文功武卫”的乱世之秋,心情平静的大舅突然间坐卧不安了,因为孟祥弟的心骚动了。他不甘心做他的会计了,凭他“里面三新”的家庭出身和社会背景,偷偷地背起了枪,参加了“文功武卫”大队。
队员们整天荷枪实弹,镇守着公社大院,还真的与沈阳方面窜来的造反派交了几次火,幸好双方没有大的伤亡。但是,罗家房地区已经成了货真价实的战场了,人人惶惶不可终日。
这时,大舅才知道孟祥弟原来是“文功武卫”的队员,日日夜夜为他忧心忡忡。他可是大舅的独根苗啊,说啥也得把他整回来才能安心。于是,大舅谎称病危,托人捎去口信。
孟祥弟请了假,一进屋就被大舅骂得狗血喷头,这才绝了他危在旦夕的险境。回家后,孟祥弟还留恋那里的生活和“前途”。他说,在“文功武卫”队里,猪肉粉条子、大米白面堆着吃,万一能闯出一条路来不比当会计强吗?
大舅听说他还没死心,也没动声色,使出了一条“美人计”。
第二年初春,大舅开始为他操办婚事了,企图栓住他的心。
爷俩原来住两间小草房,准备给他结婚就又接了一间,不然住不下。大舅求我来帮工,我和孟祥弟用手推车运土运石头,那时年轻,一点也不觉得累。
我告诉大舅,千万别做好的吃,这就是我答应帮工的条件。我们是实在亲戚,大舅也很实惠,没有买肉,我也不会喝酒,每顿饭都是秫米(高粱米)干饭,副食全是玉瓜英子炖豆腐。我想,只要能给大舅省俩钱比什么都好,办喜事用钱的地方多着呢,吃喝算什么。来之前,妈妈也是这么告诉我的。那些年来,妈妈没少帮大舅做针线活,大舅也帮我们干很多妈妈不能干的庄稼活。
早年间,大舅家很穷,是姥爷出钱给大舅娶的媳妇,不想,大舅妈早早就死了,我还没有出生。姥爷为他的外甥操劳一辈子,心不甘情不愿地去世了。想起妈妈对我说的这些往事,我心甘情愿地帮大舅的帮,也是在帮姥爷的忙吧。
孟祥弟比我大一岁,我们从小就在一起玩,大舅对我很好,喜欢我老实,说我憨厚。大舅会种香瓜西瓜,瓜熟了的时候,我就住在他家随便地吃。每每想起那年那月,心里依然甜滋滋的。
过年的时候,苞米花是孩子们最好的小食品了,妈妈舍不得花一角钱的手工费,我就去雪地里捡崩飞的苞米花(现在也叫爆米花)。大舅看了过意不去,就帮我捡,他还对崩苞米花的人说:“你就不兴往雪地里崩一锅吗?让小孩子过个年!”
五一前,孟祥弟结婚了,也结束了20多年由男人操持家务的历史。嫂子很贤惠,对大舅就像对自己的爹那样。大舅整天就是一个乐和,他有了两个孙子和两个孙女,孟祥弟的负担也一天天的加重了,忙得脸都没有功夫去洗,累得比原来的个子又矮了许多。他就是在劳累中离开了这个世界,心有不甘,孩子仍是“嗷嗷待哺”阶段。嫂子不得已改嫁了,为了孩子。
多舛的人生,奈何又遇上了多舛的社会?“文革”的动荡,食不果腹的计划经济,人的生命就显得脆弱。同孟祥弟一样,郭祥玉在他死后的第五个年头,也瞑目于黄泉路了。
在孟家窝铺时,我家住在后街,郭祥玉、孟祥弟住在我家的前街,他们是邻居,郭祥玉居东。两家住的都是马架子,窄小黑暗,开门就是炕,冬不暖夏不凉。1954年,兴修辽河大堤时,孟家窝铺等七八个村子都搬迁到大堤南,他们两家也分开了,但住的很近。1960年,我家从外地搬回了德盛堡,失散多年的“老朋友”才有机会见面。
德盛堡,是个新村屯,是原来大堤外各村屯居民杂居的新村,有月牙河、孟家窝铺、董家窝铺、桑树子、王家街……几个堡子的人都到这里定居。
孟祥弟比郭祥玉有心计,日子还过得那么寒酸。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