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作者:海宴    更新:2021-12-03 05:28
  穆青一向仰慕靖王的战功,兼之觉得男人就要谈铁血的话题,便向萧景琰请教军旅之事。霓凰郡主一会儿这边听听,一会儿那边聊聊,反而最是轻松。
  大约一刻钟后,殿外金磬轻响,司礼官高呼道:“皇上驾到——”
  殿内顿时一静,大家依礼站好,梅长苏却步退至角落处,等那道黄袍身影在殿上正位落坐后,方随着众人一起行山呼之礼。
  大梁皇帝已过花甲之年,两鬓斑白,面有皱纹,但行动气势,仍是雄威尚在,没有半点龙钟老态。降谕平身后,他的目光自然而然就落在最远处的梅长苏身上。
  对于九五至尊的皇帝陛下而言,什么江左盟宗主,什么江湖第一大帮,统统都是距离高贵庙堂太远的事情,他之所以对梅长苏有兴趣,也不过是因为有了跟穆青一样的误会,以为他定是霓凰郡主私心暗选的人。
  第一眼看去,此人容颜清秀,气质飘逸,举止毫无羞缩之态,难怪郡主中意。
  第二眼再看,面色过于苍白,轻裘下身形单薄,恐非福寿之人,略有不足之感。
  第三眼细看,那双眼眸宁静无波,似清澈又似幽深,虽默默垂着,宛若禅定,却灵气逼人。
  梁帝捋了捋花白的胡须,暗暗点头,叫了一声:“苏哲。”
  “草民在。”
  “郡主向朕举荐,说你才冠群伦,太子与誉王也对你大加赞赏。朕这里有三篇时论文章,你且看来,向朕指出较优的那篇。”
  “草民遵旨。”
  梅长苏从内侍手中接过文章,几乎一目十行般草草看了一遍,便道:“回禀陛下,《论中枢治》篇最优。”
  “哦,何以见得?”
  “此文帝王气质,草民怎敢点评?”
  梁帝仰天大笑,容色愉悦,赞道:“果然有眼力。郡主的文试,就委于你了。既为朝廷效力,虽无职份,也当有客卿之尊,不必再以草民自称了。”
  梅长苏微微沉吟了一下,方道:“臣遵旨。”这三个字语气冷淡,浑似没有把这圣眷恩宠放在心上,只是恪尽礼节罢了。
  “来人,郡主位下,与苏先生设座。”
  “谢陛下。”
  梅长苏行礼入坐,郡主立即朝他一笑,惹得殿中众人都露出一副“原来如此”的表情。
  这时禁军统领蒙挚出现在殿门口,他是驾前近臣,无须通报,径直就上得殿来,禀道:“回陛下,大渝北燕两国使臣与十名入围胜者均已进宫,在殿外候旨。”
  梅长苏虽然早就得到消息,说今日之宴,并非只是为了见见自己,更重要的是为了提前品察郡马候选者,但直到此刻才算确定无误,胸中自然微喜。
  正沉吟间,梁帝已下旨宣见。蒙挚领命回身,在眼神滑动的瞬间,他不为人察觉地向梅长苏轻轻点了一下头。
  知他行动顺利,梅长苏心头微松,但面上仍是分毫不露,安然坐着。少顷,黄门官传报景宁公主到,梁帝露出笑容,待小女儿进来后立即问道:“宁儿,你昨天闹着要来参宴,怎么今日来迟啊?”
  景宁公主秀眉紧锁,额前阴云沉沉,面色极是郁郁,行罢朝见之礼后,闷闷地回道:“女儿过来的路中,见到一只雪白的长毛猫,随后追赶,就误了时间。”
  “你呀,就是爱猫。可是因为没有抓到,所以不高兴啊?”
  景宁公主默然沉思了半晌,方低声道:“不是……女儿追着那只猫,无意间到了掖幽庭,见到那里的人劳役凄苦,十分悲惨,故而心里有些不忍……”
  听她提到掖幽庭,靖王心头一颤,飞快地看了梅长苏一眼,却只看到他神色平静,仿佛根本没听见一般。
  梁帝的脸色微微阴沉了一下,责道:“你身为公主,怎么去那种地方?再说掖幽庭中都是罪人,受劳役之苦是应该的,不必如此恻隐。”
  “父皇教训的是。”景宁公主低头道,“只是那里面还有未成年的幼童,孱弱可怜。女儿想,他们那般小小年纪,能有什么罪……”
  “不必多说了!”梁帝断喝一声,“真是宠坏你了,也不看看什么场合,提那些罪人做什么?快入座吧,使臣们都快进来了,你要时刻记着公主的身份,看看你霓凰姐姐,那是何等的持重有气度……”
  “陛下过奖了,”霓凰郡主立即笑道,“景宁是娇养的小公主,若是真象霓凰一样沙场血战,陛下才舍不得呢。”
  梁帝目露慈爱之色,道:“朕又何尝舍得你这般风霜劳苦?此番青儿已承爵,只要再为你择一佳婿,朕就放心了。”
  “陛下深恩厚义,不要说霓凰感涕在心,就是家父在泉下,也必然深感皇恩难报。”霓凰郡主统理云南多年,自然不是仅仅靠着一腔豪烈,连这一句普普通通的谢恩之言,都被她说的极是真挚动听。
  梁帝温和一笑。这时大渝北燕的使臣已持节上殿,见礼归坐。接着进来的便是十名入围胜者,一个个服饰各异,有些还面带惶惑不安之色,显然是一大早被临时召来,根本没有任何准备。
  相比之下,惯熟进宫的萧景睿与言豫津当然轻松许多,一进来就在殿中四处游目,找到梅长苏后,虽没敢出言招呼,却齐齐向他露出笑容。
  第二卷 风云初动 第二十三章 挑战
  待众人谢恩坐定,梁帝便命宫女为各桌斟满美酒,先赐饮了三杯,方道:“此次盛会群英云集,高手如林,各位能最终胜出,可见都是青年英豪。朕今日赐宴,实为嘉勉之意。唯真英雄是酒豪,诸位可再饮一杯。”
  十名候选者忙举杯起身,一饮而尽。
  梁帝又转向客席上的两国正使道:“大渝北燕都不愧是英杰辈出之地,这些少年英雄们远道而来,竟也战绩不俗,只是朕都不怎么认得,贵使可否向朕介绍一下呢?”
  两位使臣忙起身施礼道:“是!”可等他们直起身子刚要开口时,,却又发现了一个问题。两国都有人最终入选,可梁帝只说让“介绍一下”,并没指定谁先介绍谁后介绍。本来先说后说也不算什么大事,但在这种隆重的宴会上,大家总是要互相别别苗头的,何况大渝和北燕也不是什么友好邦邻之国,平时撕破脸互抓互挠的次数可也不少,谁也不愿意平白示弱。
  愣了片刻后,两个正使觉得这样僵着也不是办法,只好一齐将目光投向东道主,结果却只看到那老皇帝一脸不厚道的笑容,摆明是要他们自己去解决这个顺序问题。
  “我们大渝这次共有两名勇士入选……”大渝正使立即道。言下之意是我们有两个,你们只有一个,所以我们先说。
  “可惜这十人之间互相没机会比了,我们的百里勇士还觉得意犹未尽呢。”北燕正使不甘示弱。意思是你们家两个也比不上我们家这一个厉害,凭什么你们先说。
  “其实敝国还有不少勇士有能力参与争锋,只不过想到这是在向郡主求亲,总要才貌双全才好,因此事先还细选过的。”大渝正使满眼鄙夷之色,摆明讽刺百里奇相貌丑陋,郡主肯定看不上。
  “古语有云,‘以貌取人,失之子羽’,郡主是何等超凡脱俗之人,怎么会青眼相加于那些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人……”北燕正使同样牙尖齿利,立即顶了回去。
  梁帝这才哈哈一笑,从中劝和道:“今日三国交好,仍是喜事,何必拘泥于细节呢。两位且请坐下,这介绍之事,让蒙挚代劳了吧。”
  蒙挚立即闪身出席,一声“臣遵旨”后,返身就先到了大渝入选的其中一人身旁,礼貌地以手掌指引,道:“这位大渝勇士,姓游名广之,二十八岁,父亲官居二品中书,曾订婚胡氏,三个月前退婚。”接着又来到北燕席旁,道:“这位北燕勇士,姓百里名奇,三十岁,北燕四皇子家将,除这次以外,从未离开过四皇子半步,未婚。”之后他又回大渝这边,道:“这位大渝勇士,姓郑名成,二十七岁,大渝二皇子内弟,曾娶妻曾氏,半年前以恶语罪逐出仳离。”
  梁帝默默听着,嗯了一声。
  大渝使臣没想到大梁竟将这些候选者的底细打听的这样清楚,心中有些发虚,忙解释道:“陛下,这两位都是我国中英才,品貌端方,曾有的婚约绝对已结束干净,不敢委屈郡主。”
  北燕使臣冷笑道:“结束的还真是时候呢!”
  “总比贵国将家奴都送来的好。你们到底知不知道这是在向郡主求亲?”大渝正使怒道。
  “郡主要嫁的是人,不是门第。本来嘛,以郡主的身份,哪里还用得着在乎什么门第?”
  “自古贵贱有别,岂能轻忽?”
  “我国百里勇士临行前已与四皇子结为兄弟,这贵贱二字,也不过是应时运而变的。”
  “你……”大渝使臣正待还要再辩,他身旁已有一人暗中扯了扯他的袖子,低声道:“郡主如何选婿已有章程,争之无益。”
  那大渝正使也不笨,片言提醒,立即明白过来,更何况出言阻止的人又是他的副使,琅琊榜上成名的高手金雕柴明,焉有不听之理,当下哼了一声,便坐了下来。
  梁帝冷眼旁观他们争执,也不作声,直到双方都暂息烽烟后方缓缓道:“大家都是英才,不必强争。可惜的是朕朝政繁忙,未曾得每场比试都看,对这几位勇士都还陌生得很呢。”
  “儿臣有一建议,”誉王生性最是伶俐,加之信息灵敏,早知父皇的意思,趁机道,“不如趁着今日宴饮,让这十位勇士切磋一下,也不失为一桩佳谈。”
  梁帝微微沉吟,抚须道:“不知各位的意思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