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作者:佚名    更新:2021-12-03 04:19
  兴冲冲地抓起电话,接电话的是我的女同学,没说上几句话,她竟然抽噎了起来,原来是两个人刚刚闹了不愉快。详细询问后才知道原因很简单,但也很奇怪:尽管两个人都认为对方婚前婚后没有什么变化,但就是觉得刚刚结婚时的那种感觉没有了,互相感觉不到对方的爱了,平淡中搀杂着些许无聊,时间久了,就无原由地互相埋怨起来。鉴于自己的特殊身份,我把他们分别数落了一顿,很扫兴地结束了这次通话。
  有的读者可能会对此不以为然,认为这是夫妻之间的必修课,等时间久了,两个人适应了就好了,并且还会搬出平平淡淡才是真等话来搪塞。但事情并非如此简单。
  心理学家阿森特和林德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心理实验,从科学的角度系统地研究了这个问题。该实验通过巧妙的安排,让参加实验的人每次都可以听到其合作伙伴是怎样评价自己的。他们安排了四种实验环境:1)先进行否定评价然后进行肯定的评价;2)一直进行肯定的评价;3)一直进行否定的评价;4)先进行肯定评价然后进行否定评价。
  结果显示,听到第一种评价的人对自己的合作伙伴的喜爱程度最高,听到第二种评价的人比较喜欢自己的合作伙伴,第三种较低,第四种最低。尽管一个人总是对一个人持肯定和支持的态度,但他获得好感也没有先否定后肯定的多。
  从这个结果我们不难看出,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喜爱程度,除了态度外,还取决于态度的变化。这不禁使我联想到生物课本上冷热感觉的定义:温度的变化引起冷热的感觉。可见变化在感觉中的重要作用。两人之间的美好感情是一种高层次的感觉,但也没有逃脱她作为感觉的本来秉性。长久地处在一种平稳的状态中,人就会迷失自己,同时也会感觉不到自己交往伙伴的存在。就像我的那两位同学那样,尽管他们有外人羡慕的家庭生活,互相也找不到对方的缺点,但这种相互的迷失却时时困扰着他们。
  据有关方面报道,中国的离婚率逐年提高,其中第三者插足占了很大的比重。除了众所周知的社会转型期的道德标准混乱外,还有重要的心理原因。按照阿森特和林德的实验结果,一个陌生人对我们的赞许比配偶的赞许会更加具有吸引力。因为从配偶那里得来的赞许也许只是一顿家常便饭,而从陌生人那里得来的却是一种意外的惊喜,因此也具有了更大的吸引力。
  记得曾听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位年轻人刚刚参加工作时,是独身一人。在他们公司的拐角处,有一个常驻的职业乞丐。每当发薪水时,这个年轻人都给他一笔可观的乞费。乞丐开始是千恩万谢,不过慢慢也就习以为常了。但后来这位年轻人娶妻生子,生活负担日益加重,不得不取消这笔乞费。一次,乞丐拦住了这位年轻人讨钱,年轻人不得不如实说明了原因,而乞丐却对这位善良的年轻人喊道:“你怎么能够把我的钱给别人呢!”
  把我们自己比做那个乞丐实属不雅,可事实上这是人类的一种寻求积极变化的天性。夫妻乃至恋人的相处中需要不断地创造新的情趣,平平淡淡不一定就是最好的生活,当然也不是真正的生活。
  既然人类的天性如此,那么我们在交往时便不妨使用这个技巧,刚开始交往时,应该稍微压抑一下对别人的好感,等到后来才表现,这样会更受人喜欢的。
  网络社会中的人际关系
  网络社会中的人际关系,简称网际关系,就是以网络数字符合信息为中介,在超文本多媒体链接中实现的人—机—人互动基础上形成的人际关系。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多维性和全球性。多维性是社会关系的基本属性,当互联网以其传播方式的超地域性将地球连接成一个小小的村落时,网际关系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在我们无法想象的空间中蔓延、伸展着,这样的多维性使得现实“熟人社会”中的人际关系相形见绌。网际关系突破了种族、国家、地区等各种各样的有形或无形的“疆界”,真正体现了全球范围内的人类交往,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无限互联”及“无限关涉”。因此,网际关系是迄今以来人类所面临的最为复杂、最为广泛、最为宽阔、最为开放的关系结构。
  ——虚拟性。网际关系的虚拟性根源于网络世界的人工构造性。网络世界是人类通过数字化方式,链接各计算机节点,综合计算机三维技术、模拟技术、传感技术、人机界面技术等一系列技术生成的一个逼真的三维的感觉世界。进入网络世界的人,其基本的生存环境是一种不同于现实的物理空间的电子网络空间或赛伯空间。这样,一方面网际关系的虚拟性是与实体性相对的。交往主体隔着“面纱”,以某种虚拟的形象和身份沟通、交流着,交往活动也不再像一般社会行动那样依附于特定的物理实体和时空位置。另一方面网际关系的虚拟性并非与虚假性等同,尽管由于人的恶意操作它会堕落变质为虚假。在人工构造的虚拟情境中,网络赋予人一种在现实中非实在的体验,从功能效应上说这是真实的。所发生的虚假关乎于交往者的德性,而与网络的上述功能无关。
  ——不确定性。在现实世界中,人们的社会关系:亲戚、朋友、同事、邻里、师生……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熟人型”的,其交往活动依附于特定的物理实体和时空位置,并受着较为稳定的社会价值观念文化的支撑和规约。而在网络世界里,尽管计算机专家可以将一切信息还原为数字“0”或“1”,换言之,信息在其构成上是确定的,但是信息的庞杂性、虚拟性和超时空特征使得作为行为目的、意义和情感的传播通道并不是清晰可辨的。同时,网络世界是一个开放多元的世界,它跨越了时空的地理界限,但却无法聚合历史文化的差异。这些都使得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网络交往易变、混沌,网络世界中的人际关系也因此充满了不确定性。
  ——非中心化。网络交往突破了人们现实社会行为所具有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互动特征。当你随着网络进入他人的行动空间,或进行在线交谈、网络讨论,或进行超文本的创作和阅读时,他人也同时进入了你的行动空间中。没有了专家平民之分,没有了作者读者之别,每一个网络参与者都是处于一种交互主体的主体际界面环境之中。互联网技术消灭了“客体”这个字眼,消灭了权威式中心化的主体意志,而代之以平等自由的主体间交往,所形成的网际关系是非中心化的。
  由此可见,网络世界的人际关系赋有与现实社会人际关系所不同的新内容、新特征。网络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大大突破了现实生活中人的社会阶层、地位、职业、性别等差异,意味着个体间的真正平等;增强了主体的道德选择、自我评价的行为能力;使道德个体的个性化和主体性得到提升和确证,从而拓展、延伸和强化人性中的品德结构和伦理气质,促进了人的完善和发展。但是它也带来了人与人之间道德情感日益淡漠、非理性行为激增、道德人格异化加剧等负面价值,如“网络幽闭症”、“网络飘移症”,网络欺骗、犯罪行为等。在错综复杂、超时空的网络交往中,对交往主体来说,在现实中的是非感、正义感、责任感、义务感、荣辱感、尊严感等被抛入了一个无边无际的虚空地带,由于网络人际关系的虚拟性、不确定性、多维性、使得主体的道德认知、道德意识失却了稳定的地基;另一方面多元文化、价值观念的充斥使得主体的价值选择趋向盲点,这些都使得网络中的人际关系以及形成的人群,缺乏基于道德、价值共识所具有的在情感、责任、信念和理想等心理机制上的内在张力。因此,一方面是网际关系内在张力的贫乏,另一方面是网际关系外在维系的空缺,这或许就是网络关系在充实润泽人的正向发展,却同时又设置种种障碍的人文原因。
  因此,既然我们无法根本上改变网络技术的虚拟和数字符号特征,不如切合实际地做好:一是增强主体的自律,理性和良知是网络世界的精神家园;二是构建网络伦理文化,培植网络社会的人文精神。
  由此可见你的人际关系
  一般而言,单身女性比较不擅于照顾婴儿。也可以说是不习惯,但是答案并不尽如此。当然,在外面有时候会碰到不认识的小宝宝,也会有很会逗弄小宝宝的女性。
  那么,为什么会有此差别呢?
  在此,考虑的原因之一是,不仅是对于小宝宝,而是对于男性方面人际关系的基本技术。在这方面可以看出女性对自己自信的问题。
  很会逗弄小宝宝的人,其内心中不会有“被讨厌怎么办”的不安。
  心里的情绪表现在脸上,或是从态度中流露出来,这种不安感和不信任感就传达到小宝宝身上。小宝宝就会表现出相同的感情。
  大人的人际关系中,也是如此。睡着的小宝宝,你一接近他就醒了。你认为小宝宝会有哪种反应?哭出来?笑出来?再睡回去?咳嗽?你的选择可见你的人际关系。
  ①哭出来
  对于自己的人际关系没有自信可能会因为在公司的人际关系不好,而感到烦恼,或是正为了爱人的关系而烦恼。
  ②笑出来
  对于自己的人际关系相当有自信的人。如果在人际关系上能够更加积极,从对方那儿也能够得到相当好的反应。
  但是,过于自信有时也会伤脑筋。
  因为回答“笑出来”的人,也许是过度的乐天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