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作者:马说 赵新兵 更新:2021-12-03 03:23
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的甲骨文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从象形汉字的雏形中我们不难看出“天”与“人”结合得多么紧密:这两个“天”字,都被用来表示人的头顶,引申开来就是高大、天空的意思奇#書*網收集整理。将“天”用“人”来表达,本身就反映了二者之间的密切联系。
和汉字一样,汉语中间的性、数、时态都没有严格一致的要求,而是强调整体的意会,即“感悟”。笔者在北京有很多外国朋友,其中有不少是为学汉语来到中国的,问起他们的感受,你得到的答案一定是“很难,很难”。
曾经有这样一则故事:一次,有一位外国留学生问老师——在汉语内,“上”和“下”有什么分别?待老师反复讲解后他又突然冒出一句:老师,那么在中国话里面把东西“放在地上‘和”放在地下“到底有什么不同呢?老师竟一时语塞。
河南话在这方面应该是汉语的代表,它的简洁、明快及含义丰富几乎成了汉语内所有“意会”和“感悟”内容的典范。
台湾作家余光中在河南走一趟得出的结论是:那里,老农都是哲学家。
“语言是思想的衣裳”,但这“衣裳”还只是河南人智慧的一部分。
“天人合一”之后的河南人懂得顺应天理,做事情讲究中规中矩,不张牙舞爪;凡事三思而后行,不急躁蛮干。他们自古以来便起居有常,耕息有时,安居乐业,总是能在最平凡的过程中体会最深切的道理。在河南,与田间地头的农民谈话是一种莫大的享受,他们乐观、风趣、富含哲理的朴实话语总能让你感到扑面而来的热情和以不变应万变的大智慧。
史书上记载,当年周游列国的孔老夫子带着随行弟子们走到现在河南濮阳一带时,已经饿的饥肠辘辘,举步艰难。由于推广学说不利,他已经变得有些万念俱灰。学生见老师面色阴沉便上前去给当地农人要吃的,而一位农人见状便捡起地上一块黄土朝孔子递过去。学生气愤之极,几乎拔剑伤人,可被孔子阻拦住了。孔子含泪接过黄土,急忙下车叩拜。
一位是儒学先哲,一位是乡野村夫,两个人没有一句话但却达成了灵魂上的默契。
圣人和农人心里具体想的什么,我们其实完全不必知道。我们只需知道,他们头上都有同一块天空,脚下都有同一块土地,是天空和土地拉近了他们心灵之间的距离。
“天人合一”是要我们顺应自然,但顺应自然并不是被动地百依百顺。
“先天而天佛违,后天而奉天时”——面对自然,河南人没有坐等,更没有放弃信心,而是主动地、积极地去配合自然,努力为自己的生活创造机会。
“愚公移山”的传说不需再多讲了,直到今天,河南仍然还有愚公这样的人。
如今的太行山上又传说着另一位“当代愚公”的故事,他叫杨皂,河南林州人。这位年逾古稀的老汉从十几岁起就开始为家乡修桥铺路,几十年如一日。时光水一样地流,老人风一样地干,大山沟里通往山外的路也不断地延伸。汽车进村来了,山货运出去了,家乡变了,老人笑了,可谁又知道那大大小小几十座桥梁涵洞花费了老人多少心血、多少汗水。
前些年,看到电视上有记者采访这位老人:问:“您为什么修这么多桥啊?”
答:“小时候出门难得很,修了桥多好啊,山前山后一马虎就到了。”
问:“那您在修桥的时候都想到什么了?”(记者在诱导)
答:“没想什么,就是干呗。”
问:“您真是一个征服大山的英雄!”(只好亲自点题了)
答:“不,不是哩。恁大个太行谁征服得了啊?不过就是想借它条路走走。”
问:“那,您是喜欢大山了?”(有些纳闷)
答:“可不是哩。天天出门就看见,能不喜欢?”
老人讲的都是实在话。
在河南人的意识当中,自然是和人同等、甚至比人还要伟大的,人不能把自己放在“天”的对立面。更何况“天”和人一样,还有着同样的结构和意志、情感。
河南人对世界的“感悟”不需要学习,那是祖祖辈辈遗传下来的东西。看见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目标自然而然就有了这样的想法,完全用不着训练。这种看似愚笨的大智慧被河南人用到了生活的各个方面,于是,他们就可以以此来坦然面对一切苦难。
“天人合一”,一通百通。
所以,你会发现生活中的河南人大都是乐观的、积极的。超脱的,既实在又浪漫。他们可以在生活最艰难的时候自嘲,可以在人生最低谷的时候忍耐,他们可以在生死攸关的时刻哼起家乡的小调,也可以在四周一片鄙视目光的时候放声大笑起来。
是啊,天就是我,我就是天,有什么好怕呢?
就是到了需要真正用智慧应付自然的时候,河南人也不含糊——东汉年间,张衡就制造出了精妙绝伦的流水浑天仪、候风地动仪等来应对自然之变。还提出了“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中黄,孤居于内,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落石出,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天地各乘气而立,载水而浮”的地心说。
对于他,天地不过是一个鸡蛋。
人与人
人与人关系上的智慧其实是个很大的命题。
因为,人类自有智能以来就把绝大部分的智慧用在了对待同类上面,古今中外莫不如此,河南人也不例外,所不同的只是自身态度和方式方法的千差万别。
人是复杂的,你有多复杂,他就有多复杂。
所以,人与人之间的问题不好解决。
河南人的性格、道德和智慧是生长在一起的,他们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候的感觉也大都比较细腻——不偏执,少怨尤,情理兼顾,人我照应奇--書∧網,能够求同存异(这是从他们性格和道德中来的,也是从他们历史中来的)。这还不同于我们惯常所讲的“和稀泥”,“和稀泥”是没有原则的调和主义,而河南人的“中庸”则是另一种在原则下面的情与理的均衡处置。崇尚“和为贵”的河南人在生活里往往扮演“和事佬”的角色,他们不是没有立场,只是觉得不应该为了“鸡毛蒜皮”而疏忽了“军国大事”,不要为了“芝麻”而丢掉了“西瓜”。家里夫妻之间、兄弟之间有些磕磕绊绊的不愉快,一般都不会闹到市面上去。“家丑不可外扬”——他们知道闹出去对于事情的解决是不会有任何帮助的,倒不如叫它慢慢消化,自生自灭。
小时候看到父母偶尔因小事拌嘴,母亲被气得掉眼泪,可一旦等到奶奶推门进屋,母亲便会马上悄悄地抹去泪花,坐下来与奶奶安静地谈话。
母亲和父亲的感情很好,是很懂得事理的人,她是绝对不会因为这个而去借故大闹的。能在家庭生活中找到平衡,这是河南女性的美德,也是她们的智慧。
凡事讲究“悟性”的河南人个个都可以“举一反三”:看到家庭失和,他们会想到国家安危;看到黄河水患,他们会想到要“防微杜渐”;山雨欲来,他们会联想料事先机;清水如许,他们会联想君子之交。深厚的传统让他们看上去多少有些“少年老成”的样子——从小就接受了责任感教育的河南人总是会不自觉地把自己放到人际关系中进退两难的境地,要想进退自如就必须想办法,不“老成”才怪呢!
林语堂曾经把中国人最突出的特点概括为:超脱、老滑。
同为中国人,中原人与其他地域人在这方面又大不相同南方人的超脱是假超脱,自己不干了还盯着别人看;北方人的超脱是真超脱,谁说也没有用,不干就是不干;河南人的超脱是大超脱,忘了别人也忘了自己,不叫干不干,叫干接着干。南方人的老滑是精明外露,典型的绍兴师爷;而北方人的老滑看起来比较生猛,实际上却是暗中使劲;而河南人的老滑从表到里则是浑然一体的,软的时候像棉花,结实的时候像墙壁。你不犯我,我对你就好像不存在;你打我一拳,你的手准疼。
“九头鸟”你起码知道他头在什么地方,“京油子”你起码知道他油在哪里,河南人就不一样了——浑圆无骨却又坚硬如石,就是想咬也叫你无处下嘴。河南人有话:“能人自带三分傻”(我想这大概是“大智若愚”的通俗叫法吧)。在这里,“能”和“傻”、“智”和“愚”、棉花和墙壁同样都是智慧,不分表里,相互融合,它们在河南人身上是有机的统一,就像翅膀上有着异样花纹的蝴蝶似的。
河南人重感情,讲交情,凡事内外有别。你进入了他们的情感圈子,他们就都是不设防的城市,你进不了他们内心的圈子,那你就只能做一位看客。
他们喜欢结群、抱团,还不光因为是在河南的商业领域多有家族式的企业,也包括那些外地工作的人(各个层次的都有),凡是有河南人的地方,他们之间就是兄弟。在北京几乎各个高校都有河南的同乡会,同乡会中又分出好些个分支,如:河南开封同乡会、河南许昌同乡会等。这是黄河黄土留给他们的习惯,但现在看起来多少有点不自信的意思。
河南人该直的时候直,该曲的时候曲,直起来八匹马拉不回头,曲起来拿着放大镜也叫你找不到弯在哪里。经历了无数风雨的黄河黄上把河南人的智慧培养成了这种“中庸”式的智慧,他们顽强地生存,信奉“润物细无声”和“滴水穿石”。
和汉字一样,汉语中间的性、数、时态都没有严格一致的要求,而是强调整体的意会,即“感悟”。笔者在北京有很多外国朋友,其中有不少是为学汉语来到中国的,问起他们的感受,你得到的答案一定是“很难,很难”。
曾经有这样一则故事:一次,有一位外国留学生问老师——在汉语内,“上”和“下”有什么分别?待老师反复讲解后他又突然冒出一句:老师,那么在中国话里面把东西“放在地上‘和”放在地下“到底有什么不同呢?老师竟一时语塞。
河南话在这方面应该是汉语的代表,它的简洁、明快及含义丰富几乎成了汉语内所有“意会”和“感悟”内容的典范。
台湾作家余光中在河南走一趟得出的结论是:那里,老农都是哲学家。
“语言是思想的衣裳”,但这“衣裳”还只是河南人智慧的一部分。
“天人合一”之后的河南人懂得顺应天理,做事情讲究中规中矩,不张牙舞爪;凡事三思而后行,不急躁蛮干。他们自古以来便起居有常,耕息有时,安居乐业,总是能在最平凡的过程中体会最深切的道理。在河南,与田间地头的农民谈话是一种莫大的享受,他们乐观、风趣、富含哲理的朴实话语总能让你感到扑面而来的热情和以不变应万变的大智慧。
史书上记载,当年周游列国的孔老夫子带着随行弟子们走到现在河南濮阳一带时,已经饿的饥肠辘辘,举步艰难。由于推广学说不利,他已经变得有些万念俱灰。学生见老师面色阴沉便上前去给当地农人要吃的,而一位农人见状便捡起地上一块黄土朝孔子递过去。学生气愤之极,几乎拔剑伤人,可被孔子阻拦住了。孔子含泪接过黄土,急忙下车叩拜。
一位是儒学先哲,一位是乡野村夫,两个人没有一句话但却达成了灵魂上的默契。
圣人和农人心里具体想的什么,我们其实完全不必知道。我们只需知道,他们头上都有同一块天空,脚下都有同一块土地,是天空和土地拉近了他们心灵之间的距离。
“天人合一”是要我们顺应自然,但顺应自然并不是被动地百依百顺。
“先天而天佛违,后天而奉天时”——面对自然,河南人没有坐等,更没有放弃信心,而是主动地、积极地去配合自然,努力为自己的生活创造机会。
“愚公移山”的传说不需再多讲了,直到今天,河南仍然还有愚公这样的人。
如今的太行山上又传说着另一位“当代愚公”的故事,他叫杨皂,河南林州人。这位年逾古稀的老汉从十几岁起就开始为家乡修桥铺路,几十年如一日。时光水一样地流,老人风一样地干,大山沟里通往山外的路也不断地延伸。汽车进村来了,山货运出去了,家乡变了,老人笑了,可谁又知道那大大小小几十座桥梁涵洞花费了老人多少心血、多少汗水。
前些年,看到电视上有记者采访这位老人:问:“您为什么修这么多桥啊?”
答:“小时候出门难得很,修了桥多好啊,山前山后一马虎就到了。”
问:“那您在修桥的时候都想到什么了?”(记者在诱导)
答:“没想什么,就是干呗。”
问:“您真是一个征服大山的英雄!”(只好亲自点题了)
答:“不,不是哩。恁大个太行谁征服得了啊?不过就是想借它条路走走。”
问:“那,您是喜欢大山了?”(有些纳闷)
答:“可不是哩。天天出门就看见,能不喜欢?”
老人讲的都是实在话。
在河南人的意识当中,自然是和人同等、甚至比人还要伟大的,人不能把自己放在“天”的对立面。更何况“天”和人一样,还有着同样的结构和意志、情感。
河南人对世界的“感悟”不需要学习,那是祖祖辈辈遗传下来的东西。看见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目标自然而然就有了这样的想法,完全用不着训练。这种看似愚笨的大智慧被河南人用到了生活的各个方面,于是,他们就可以以此来坦然面对一切苦难。
“天人合一”,一通百通。
所以,你会发现生活中的河南人大都是乐观的、积极的。超脱的,既实在又浪漫。他们可以在生活最艰难的时候自嘲,可以在人生最低谷的时候忍耐,他们可以在生死攸关的时刻哼起家乡的小调,也可以在四周一片鄙视目光的时候放声大笑起来。
是啊,天就是我,我就是天,有什么好怕呢?
就是到了需要真正用智慧应付自然的时候,河南人也不含糊——东汉年间,张衡就制造出了精妙绝伦的流水浑天仪、候风地动仪等来应对自然之变。还提出了“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中黄,孤居于内,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落石出,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天地各乘气而立,载水而浮”的地心说。
对于他,天地不过是一个鸡蛋。
人与人
人与人关系上的智慧其实是个很大的命题。
因为,人类自有智能以来就把绝大部分的智慧用在了对待同类上面,古今中外莫不如此,河南人也不例外,所不同的只是自身态度和方式方法的千差万别。
人是复杂的,你有多复杂,他就有多复杂。
所以,人与人之间的问题不好解决。
河南人的性格、道德和智慧是生长在一起的,他们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候的感觉也大都比较细腻——不偏执,少怨尤,情理兼顾,人我照应奇--書∧網,能够求同存异(这是从他们性格和道德中来的,也是从他们历史中来的)。这还不同于我们惯常所讲的“和稀泥”,“和稀泥”是没有原则的调和主义,而河南人的“中庸”则是另一种在原则下面的情与理的均衡处置。崇尚“和为贵”的河南人在生活里往往扮演“和事佬”的角色,他们不是没有立场,只是觉得不应该为了“鸡毛蒜皮”而疏忽了“军国大事”,不要为了“芝麻”而丢掉了“西瓜”。家里夫妻之间、兄弟之间有些磕磕绊绊的不愉快,一般都不会闹到市面上去。“家丑不可外扬”——他们知道闹出去对于事情的解决是不会有任何帮助的,倒不如叫它慢慢消化,自生自灭。
小时候看到父母偶尔因小事拌嘴,母亲被气得掉眼泪,可一旦等到奶奶推门进屋,母亲便会马上悄悄地抹去泪花,坐下来与奶奶安静地谈话。
母亲和父亲的感情很好,是很懂得事理的人,她是绝对不会因为这个而去借故大闹的。能在家庭生活中找到平衡,这是河南女性的美德,也是她们的智慧。
凡事讲究“悟性”的河南人个个都可以“举一反三”:看到家庭失和,他们会想到国家安危;看到黄河水患,他们会想到要“防微杜渐”;山雨欲来,他们会联想料事先机;清水如许,他们会联想君子之交。深厚的传统让他们看上去多少有些“少年老成”的样子——从小就接受了责任感教育的河南人总是会不自觉地把自己放到人际关系中进退两难的境地,要想进退自如就必须想办法,不“老成”才怪呢!
林语堂曾经把中国人最突出的特点概括为:超脱、老滑。
同为中国人,中原人与其他地域人在这方面又大不相同南方人的超脱是假超脱,自己不干了还盯着别人看;北方人的超脱是真超脱,谁说也没有用,不干就是不干;河南人的超脱是大超脱,忘了别人也忘了自己,不叫干不干,叫干接着干。南方人的老滑是精明外露,典型的绍兴师爷;而北方人的老滑看起来比较生猛,实际上却是暗中使劲;而河南人的老滑从表到里则是浑然一体的,软的时候像棉花,结实的时候像墙壁。你不犯我,我对你就好像不存在;你打我一拳,你的手准疼。
“九头鸟”你起码知道他头在什么地方,“京油子”你起码知道他油在哪里,河南人就不一样了——浑圆无骨却又坚硬如石,就是想咬也叫你无处下嘴。河南人有话:“能人自带三分傻”(我想这大概是“大智若愚”的通俗叫法吧)。在这里,“能”和“傻”、“智”和“愚”、棉花和墙壁同样都是智慧,不分表里,相互融合,它们在河南人身上是有机的统一,就像翅膀上有着异样花纹的蝴蝶似的。
河南人重感情,讲交情,凡事内外有别。你进入了他们的情感圈子,他们就都是不设防的城市,你进不了他们内心的圈子,那你就只能做一位看客。
他们喜欢结群、抱团,还不光因为是在河南的商业领域多有家族式的企业,也包括那些外地工作的人(各个层次的都有),凡是有河南人的地方,他们之间就是兄弟。在北京几乎各个高校都有河南的同乡会,同乡会中又分出好些个分支,如:河南开封同乡会、河南许昌同乡会等。这是黄河黄土留给他们的习惯,但现在看起来多少有点不自信的意思。
河南人该直的时候直,该曲的时候曲,直起来八匹马拉不回头,曲起来拿着放大镜也叫你找不到弯在哪里。经历了无数风雨的黄河黄上把河南人的智慧培养成了这种“中庸”式的智慧,他们顽强地生存,信奉“润物细无声”和“滴水穿石”。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