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作者:马说 赵新兵 更新:2021-12-03 03:23
最近我来了几趟郑州,由此发出上述感慨。
——平头望过去,河南人真是貌不惊人。我试验过,看脸面听说话:木呐、脸上、面朝黄土背朝天但实诚、热情的,八九不离十,是河南人。他们是农民——在我的心目中,这是河南一省的性质,也是象征——但又是奇异的农民,与种地不种地无关,即使西服领带,还是遮不住那烙印。
——无可否认,河南人的名声实在糟糕,兼具农民的狡黠、土匪的泼皮、奸商的毒辣、传统官僚的厚黑和流氓无产者的无所不为,而且缺乏良好的地域文化凝结成的。具有人文色彩和审美意义的价值观。其口碑在全国各省市区大概居倒数三名之内。
——郑州:河南省省会,一提到这个地方我就来气。干什么不行,你也不能造假呀。要么你就学习人家西宁。银川一样甘愿认穷,要么你就好好学学兰州、温州、乌鲁木齐是怎么大刀阔斧改造搞建设的。可是这个地方的人偏就要造假坑人。(如果有河南籍的网友看到这篇帖子,千万别咒我,嫌我说你们的坏话,其实我所说的这些东西,早已是众多国民心目中不可磨灭的事实了。)
——郑州治安之差全国闻名。连省会都出张金柱这等警察败类、残忍至极之徒,可见民风堕落程度。
——有一则关于上海人的故事,故事大概的意思是这样的:三个同班同学(分别是上海人、武汉人和河南人),看到了一个卖冰棍的小摊,上海人走到小摊前面对另两人说:“我请你们吃雪糕!”武汉人笑了笑没有动,河南人满脸堆笑迎了上去,到了小摊前面,上海人对河南人说:“你要吃还得自己买,我说请你是先尝尝。来,尝一口,真不错。”说罢把雪糕向河南人的面前伸了伸,河南人心想尝尝也好呀,可上海人在河南人张嘴的一刹那把雪糕迅速地含在嘴里,随后扬长而去。河南人气得跳脚,却又无可奈何。这个故事说明上海人的精明与小气真是无所不在,河南人就是傻实在。武汉人的思维极富有跳跃性和很强的前瞻性,聪明的还是武汉人。同时我也是很崇拜上海人的,他们很多做法的确令人匪夷所思。
利用影视作品丑化河南人是一大“发明”
在以影视为载体丑化河南人方面,前文已经讲过利用电影、电视丑化河南人的形象是新时期影视工作者的一大发明,这些做法引起了河南人的极度反感。但也有的人,包括一些影视创作人员认为这只是一个外地人的角色,并无针对性的特殊意义,甚至还怪河南人太敏感。
笔者认为,目前国产电影和电视剧还不至于水平高到中国人都看不懂,如果不是智商有问题的人——且买得起电视或看得起电影的即使不懂影视艺术的人都会有这种感觉:今天的影视作品中只有两类人讲方言,大人物和小人物(全以方言演出的影视剧除外),确切地说是伟大领袖和河南小偷、无赖、保姆等。伟大领袖讲方言大家都能理解,那么让河南人讲方言会起到什么艺术效果呢?不明摆着也是突出河南人的形象——当然是突出坏的形象,丑化河南人。关于手法与效果的关系问题,搞影视艺术的“大腕们”是不会装傻的吧。
退一步讲,即使作品做这样的安排真的如有人所辩解的那样:并非针对河南人,仅仅是为影视作品显现些“看点”与“亮点”,以噱头换些掌声和钞票。笔者认为这些也全无必要。在此笔者愿意提一下英年早逝的电影演员陈裕德——一个典型的河南“土著”所创造的角色。他应当说是改革开放后演农民的佼佼者,尤其是在电影《咱们的牛百岁》等片子里塑造了被中国农民信服的角色——懒惰中带着无赖,憨厚中显出狡黠的农民,在我国农村改革发展如火如茶的年代曾经引起巨大的反响。陈裕德所塑造的角色栩栩如生地表现了当时中国农民中的。一类典型。不管哪个省的人都会有切身的感觉——在自己的身边确实有这种人和事,作为农民人口最多的河南人更是会感觉河南的四荒八野的确有很多这样的人,角色的效果足以引发包括河南人在内的中国人的反思。陈裕德在电影中没有讲一句河南话,但他所创造的配角却显示出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这就是艺术,真正体现了“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的真谛。
回头看看今天一些影视作品中讲河南话的小偷和人贩子是否真的使作品增色了呢?这些小角色到底体现了多少艺术成分?
唉,真不愿意下这样的结论:当今某些影视工作者“乏”得可以!
口舌文学“浩浩荡荡”
当然,前述几种丑化河南人的途径与今天街头巷尾、酒店茶楼等社交场所流行的以段子为主的口舌文学相比,简直有点“小巫见大巫”了。也许前述方式存在着有意、无意、间接。直接的区别,受着载体性质和影响范围的局限,在丑化河南人这类基本上属于世俗社会之事上,其功效远不如看似原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口舌文学。
以口舌文学丑化河南人的场所主要发生在酒桌上,尽管酒桌上流行的还有诸如丑化公务员的笑话和男女苟且的故事,但这些都存有政治敏感和低俗下流的嫌疑,只有谈谈河南人既可肆意渲染,又能经解胸中各样块垒,同时显示自我的高贵与不俗。在此笔者可以将无数次经历的场景作一概括性描述:
(佳肴满桌,高朋满座)
甲举杯站立敬酒:我敬大家,本人身体不适,不能多饮,我随意,大家干!
乙反驳:不行,你怎么像河南人,光让别人喝,自己不喝。
(酒过三巡,有人偷偷以雪碧换酒,被甲发现)
甲:有人又要造假了,河南人吧?
(一阵哄笑)
丙(突然兴奋地):说到河南人,我听到一个段子(环视全桌客人)——这儿没河南人吧?
(如果有河南人在场,他肯定是脸红、低头、无语……)
丙:哦,没有!话说有个英雄和他的班长去炸碉堡丁:算了吧!你这是哪年老掉牙的段子,我来讲段出彩的——不知不觉中,这次宴会变成了“段子宴”——甩包袱的段子、与河南有关的悲惨遭遇的诉说、慷慨激昂的声讨,成了男人食之壮阳,女人食之美容的“大补”。看来,早已闻名遇过的中餐又有了历史性演进——这才叫“满汉全席”。
食文化是中国的特色,也是中国可以自傲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东西,吃是贫穷已久的中国人生活中相当重要的事情,但时下的餐桌已成为忙碌一天的人们交流沟通的重要场合,人们早已不满足于酒足饭饱,如今岂止是无酒不成宴,简直可以说是无段子不成席,各种风味的酒店雨后春笋般冒出,据说中国前不久创下了同时招待5000嘉宾的宴席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每当万家灯火以至夜阑更深之时,不知有多少张嘴在讲述着多少种版本的有关河南人的段子。
笔者常想,这种口舌文学的流传形式倒有点与“传销”这种经济邪教相像,但不同的是这种方式是“易货贸易”,下家需要给上家的不是金钱,倒是更多更精彩的段子。同时,上下家在交流中还能开心益智,相互启发,甚至创造出更精彩形象的新“作品”,并能实现“零库存”——马上批发给下下家,进入千家万户。有意也罢,无意也罢,善意也罢,恶意也罢,反正河南人在人们的口舌中被无情地咀嚼着。
记得报纸上有这样的记载:一位中国人到国外公干,因肠胃不习西餐而数日没吃好饭,在乘坐外国航班回国时,吃完一份儿航空公司提供的食品后,又提出能否再加一份儿。不料外国服务员回了一句:“你们中国人总是吃不饱。”这位同胞愤怒了,因为这位服务员以傲慢的态度错误地用了“中国人”这个全称。这位中国同胞认为这是对所有中国人的侮辱和伤害,损及全体中国人的民族感情和自尊。回国后他向这家外国航空公司提出投诉,要求他们为此向中国人民道歉。
中国毕竟不是清朝末年的中国,中国也早不是饿殍遍野的中国,相信所有有血性的中国人都会有这种被伤害的感觉,也会表现出相应的义愤填膺,和我一样大家至今仍在关注着事态的发展。
可是,在我们“好大的一个家”内,当发达地区的一些人不负责地把造假、无赖、欺骗、刁滑等特性用于“河南人”这个全称称谓时,这同样是对生活在中原大地上的近万万河南人的侮辱与伤害,他们完全有理由要求这些丑化他们的人做出郑重的道歉。
第二章 冷漠世界——生活在歧视中的河南人
社会上流行的各种各样的丑化河南人的舆论终于由无形转化为残酷的社会现实,变成了社会上许多人对河南人的歧视——白眼、冷漠和蔑视。
社会学家认为,歧视将直接造成对被歧视者心理及行为方式的影响。对河南人由不断丑化而导致的歧视无疑对河南人、河南的发展以及对和河南人遭受同样境遇的省份造成巨大的伤害。
文化学者焦国标先生在论及中央电视台律师大赛中的讲河南话的小偷角色时认为:“律师大赛是所有职业大赛里离法治精神最近的大赛,有许多法律专家关心支持。在这离法治精神最近的大赛里尚且出现这样有违法治精神的纸漏,足见在我们身边存在着多么严重的歧视问题。口音歧视、地域歧视、职业歧视、城乡歧视……遮蔽着我们的眼睛,我们需要好好省察。在特殊时期里,歧视会使得一部分人在另一部分人眼里成为另类、仇敌,我们要当心啊!”
——平头望过去,河南人真是貌不惊人。我试验过,看脸面听说话:木呐、脸上、面朝黄土背朝天但实诚、热情的,八九不离十,是河南人。他们是农民——在我的心目中,这是河南一省的性质,也是象征——但又是奇异的农民,与种地不种地无关,即使西服领带,还是遮不住那烙印。
——无可否认,河南人的名声实在糟糕,兼具农民的狡黠、土匪的泼皮、奸商的毒辣、传统官僚的厚黑和流氓无产者的无所不为,而且缺乏良好的地域文化凝结成的。具有人文色彩和审美意义的价值观。其口碑在全国各省市区大概居倒数三名之内。
——郑州:河南省省会,一提到这个地方我就来气。干什么不行,你也不能造假呀。要么你就学习人家西宁。银川一样甘愿认穷,要么你就好好学学兰州、温州、乌鲁木齐是怎么大刀阔斧改造搞建设的。可是这个地方的人偏就要造假坑人。(如果有河南籍的网友看到这篇帖子,千万别咒我,嫌我说你们的坏话,其实我所说的这些东西,早已是众多国民心目中不可磨灭的事实了。)
——郑州治安之差全国闻名。连省会都出张金柱这等警察败类、残忍至极之徒,可见民风堕落程度。
——有一则关于上海人的故事,故事大概的意思是这样的:三个同班同学(分别是上海人、武汉人和河南人),看到了一个卖冰棍的小摊,上海人走到小摊前面对另两人说:“我请你们吃雪糕!”武汉人笑了笑没有动,河南人满脸堆笑迎了上去,到了小摊前面,上海人对河南人说:“你要吃还得自己买,我说请你是先尝尝。来,尝一口,真不错。”说罢把雪糕向河南人的面前伸了伸,河南人心想尝尝也好呀,可上海人在河南人张嘴的一刹那把雪糕迅速地含在嘴里,随后扬长而去。河南人气得跳脚,却又无可奈何。这个故事说明上海人的精明与小气真是无所不在,河南人就是傻实在。武汉人的思维极富有跳跃性和很强的前瞻性,聪明的还是武汉人。同时我也是很崇拜上海人的,他们很多做法的确令人匪夷所思。
利用影视作品丑化河南人是一大“发明”
在以影视为载体丑化河南人方面,前文已经讲过利用电影、电视丑化河南人的形象是新时期影视工作者的一大发明,这些做法引起了河南人的极度反感。但也有的人,包括一些影视创作人员认为这只是一个外地人的角色,并无针对性的特殊意义,甚至还怪河南人太敏感。
笔者认为,目前国产电影和电视剧还不至于水平高到中国人都看不懂,如果不是智商有问题的人——且买得起电视或看得起电影的即使不懂影视艺术的人都会有这种感觉:今天的影视作品中只有两类人讲方言,大人物和小人物(全以方言演出的影视剧除外),确切地说是伟大领袖和河南小偷、无赖、保姆等。伟大领袖讲方言大家都能理解,那么让河南人讲方言会起到什么艺术效果呢?不明摆着也是突出河南人的形象——当然是突出坏的形象,丑化河南人。关于手法与效果的关系问题,搞影视艺术的“大腕们”是不会装傻的吧。
退一步讲,即使作品做这样的安排真的如有人所辩解的那样:并非针对河南人,仅仅是为影视作品显现些“看点”与“亮点”,以噱头换些掌声和钞票。笔者认为这些也全无必要。在此笔者愿意提一下英年早逝的电影演员陈裕德——一个典型的河南“土著”所创造的角色。他应当说是改革开放后演农民的佼佼者,尤其是在电影《咱们的牛百岁》等片子里塑造了被中国农民信服的角色——懒惰中带着无赖,憨厚中显出狡黠的农民,在我国农村改革发展如火如茶的年代曾经引起巨大的反响。陈裕德所塑造的角色栩栩如生地表现了当时中国农民中的。一类典型。不管哪个省的人都会有切身的感觉——在自己的身边确实有这种人和事,作为农民人口最多的河南人更是会感觉河南的四荒八野的确有很多这样的人,角色的效果足以引发包括河南人在内的中国人的反思。陈裕德在电影中没有讲一句河南话,但他所创造的配角却显示出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这就是艺术,真正体现了“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的真谛。
回头看看今天一些影视作品中讲河南话的小偷和人贩子是否真的使作品增色了呢?这些小角色到底体现了多少艺术成分?
唉,真不愿意下这样的结论:当今某些影视工作者“乏”得可以!
口舌文学“浩浩荡荡”
当然,前述几种丑化河南人的途径与今天街头巷尾、酒店茶楼等社交场所流行的以段子为主的口舌文学相比,简直有点“小巫见大巫”了。也许前述方式存在着有意、无意、间接。直接的区别,受着载体性质和影响范围的局限,在丑化河南人这类基本上属于世俗社会之事上,其功效远不如看似原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口舌文学。
以口舌文学丑化河南人的场所主要发生在酒桌上,尽管酒桌上流行的还有诸如丑化公务员的笑话和男女苟且的故事,但这些都存有政治敏感和低俗下流的嫌疑,只有谈谈河南人既可肆意渲染,又能经解胸中各样块垒,同时显示自我的高贵与不俗。在此笔者可以将无数次经历的场景作一概括性描述:
(佳肴满桌,高朋满座)
甲举杯站立敬酒:我敬大家,本人身体不适,不能多饮,我随意,大家干!
乙反驳:不行,你怎么像河南人,光让别人喝,自己不喝。
(酒过三巡,有人偷偷以雪碧换酒,被甲发现)
甲:有人又要造假了,河南人吧?
(一阵哄笑)
丙(突然兴奋地):说到河南人,我听到一个段子(环视全桌客人)——这儿没河南人吧?
(如果有河南人在场,他肯定是脸红、低头、无语……)
丙:哦,没有!话说有个英雄和他的班长去炸碉堡丁:算了吧!你这是哪年老掉牙的段子,我来讲段出彩的——不知不觉中,这次宴会变成了“段子宴”——甩包袱的段子、与河南有关的悲惨遭遇的诉说、慷慨激昂的声讨,成了男人食之壮阳,女人食之美容的“大补”。看来,早已闻名遇过的中餐又有了历史性演进——这才叫“满汉全席”。
食文化是中国的特色,也是中国可以自傲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东西,吃是贫穷已久的中国人生活中相当重要的事情,但时下的餐桌已成为忙碌一天的人们交流沟通的重要场合,人们早已不满足于酒足饭饱,如今岂止是无酒不成宴,简直可以说是无段子不成席,各种风味的酒店雨后春笋般冒出,据说中国前不久创下了同时招待5000嘉宾的宴席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每当万家灯火以至夜阑更深之时,不知有多少张嘴在讲述着多少种版本的有关河南人的段子。
笔者常想,这种口舌文学的流传形式倒有点与“传销”这种经济邪教相像,但不同的是这种方式是“易货贸易”,下家需要给上家的不是金钱,倒是更多更精彩的段子。同时,上下家在交流中还能开心益智,相互启发,甚至创造出更精彩形象的新“作品”,并能实现“零库存”——马上批发给下下家,进入千家万户。有意也罢,无意也罢,善意也罢,恶意也罢,反正河南人在人们的口舌中被无情地咀嚼着。
记得报纸上有这样的记载:一位中国人到国外公干,因肠胃不习西餐而数日没吃好饭,在乘坐外国航班回国时,吃完一份儿航空公司提供的食品后,又提出能否再加一份儿。不料外国服务员回了一句:“你们中国人总是吃不饱。”这位同胞愤怒了,因为这位服务员以傲慢的态度错误地用了“中国人”这个全称。这位中国同胞认为这是对所有中国人的侮辱和伤害,损及全体中国人的民族感情和自尊。回国后他向这家外国航空公司提出投诉,要求他们为此向中国人民道歉。
中国毕竟不是清朝末年的中国,中国也早不是饿殍遍野的中国,相信所有有血性的中国人都会有这种被伤害的感觉,也会表现出相应的义愤填膺,和我一样大家至今仍在关注着事态的发展。
可是,在我们“好大的一个家”内,当发达地区的一些人不负责地把造假、无赖、欺骗、刁滑等特性用于“河南人”这个全称称谓时,这同样是对生活在中原大地上的近万万河南人的侮辱与伤害,他们完全有理由要求这些丑化他们的人做出郑重的道歉。
第二章 冷漠世界——生活在歧视中的河南人
社会上流行的各种各样的丑化河南人的舆论终于由无形转化为残酷的社会现实,变成了社会上许多人对河南人的歧视——白眼、冷漠和蔑视。
社会学家认为,歧视将直接造成对被歧视者心理及行为方式的影响。对河南人由不断丑化而导致的歧视无疑对河南人、河南的发展以及对和河南人遭受同样境遇的省份造成巨大的伤害。
文化学者焦国标先生在论及中央电视台律师大赛中的讲河南话的小偷角色时认为:“律师大赛是所有职业大赛里离法治精神最近的大赛,有许多法律专家关心支持。在这离法治精神最近的大赛里尚且出现这样有违法治精神的纸漏,足见在我们身边存在着多么严重的歧视问题。口音歧视、地域歧视、职业歧视、城乡歧视……遮蔽着我们的眼睛,我们需要好好省察。在特殊时期里,歧视会使得一部分人在另一部分人眼里成为另类、仇敌,我们要当心啊!”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