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作者:陈玙    更新:2021-12-03 03:18
  而且都是黑漆金字,明光瓦亮。上面写着各种不同的王麻子。有真王麻子、老王麻子、南王麻子、北王麻子、真正老王麻子……除了这些真和老的王麻子之外,竞还有自号为假王麻子、真正假王麻子、真假王麻子、假假王麻子的……初来到这里的人一看这些金字牌匾真使你眼花缘乱,良莠不分,好坏难辨了。而在大匾之下,玻璃窗之外,又都有一条宽大的案子,上面陈列着龟盖、熊掌、死蛇、于鳖、鱼骨。猴皮……这几乎是每家王麻子膏药铺都有的基本陈列品。除此之外,就是和熬膏药根本无关的玩物了。有挂着各色各样精制鸟笼子的,里边养着爱唱歌的黄鹏、画眉。相思和百灵鸟,还有色彩鲜艳的翡翠鸟和排胸鹦鹉,甚至也有那训练得会说话的鹦哥和八哥。除开这些观赏鸟类之外,也有养吃红肉拉白屎的老鹰的,因为据说那“白屎”也可以晒干人药。还有一家竟出奇制胜地在会说话的鹦哥下边拴着一只能蹦善跳的猴子,让这两个飞禽走兽配套表演,那鹦哥在上边说一句“拿王八盖子”,猴子就跳过去把龟盖举起来,给周围观众看看,再说一句“拿老鳖”,猴子又跳过去举起干鳖让观众欣赏,每次都是准确无误,百拿百准。逢到这时候,他这里的观众就围得里三层外三层,致使那些摆地摊演杂技的都得退避三舍。据说这一套飞禽走兽后来被一个有权势的汉奸硬给熊了去,在他家里又重新配上套了。他把猴子拴到电话机桌旁,鹦哥挂在电话机上边,电话铃声一响,猴子就抓起电话耳机,举到鹦哥的尖嘴之下,鹦哥就卷动它那柔软的肉舌,问句“您找谁?”然后再说“您等等”。猴子就把耳机放在桌子上,去按动电铃,主人就来了。这一双飞禽走兽虽然升格和现代通讯工具配套了,却再也不能和广大观众见面了。
  在这些鸟兽之外,还有养金鱼、绿毛龟、松鼠、黑眉锦蛇和各种奇花异草的。开王麻子膏药铺的竟在这些玩物上大费心机,争强斗胜,好像谁能在此中得胜谁的膏药就最灵似的。但这也给人们带来了好处,使这里成为免费的观赏区,那些住小店的劳动人民在食不果腹的时候,到这里走走也就可以消除忧闷了。
  王一民在这里转了一转,碰见两位反日会的骨干同志,领着三两会员走过来,彼此都微笑着点点头,心照不宣地走过去了。
  再往前走,就是一家挨一家的小饭馆了。这些小饭馆可和王麻子膏药铺不同,都是分门别类各有特点,而且几乎家家门口都特选一个高嗓门的跑堂的,站在门口大声吆呼着“里边请,里边请,吃饼白喝汤,喝茶不要钱”等招揽主顾的口诀。王一民这时肚子有点饿了,想要吃点什么,好迎接即将要到来的战斗。正在他要择门而人的时候,忽然从一家专卖生鱼的饭馆里跑出来一位老年人,直奔他扑来。王一民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中附近那个白露小吃铺的何掌柜。还没等王一民开口,这位老人就一把拉住他热情地说:“王先生,真巧哇!在这遇上您了!”
  王一民也很感意外,最近他听老传达李贵向他汇报,说这位何掌柜对日本侵略者恨之人骨,老李贵想发展他加入反日会,现在正在积极培养。在这种情况下,王一民也有意地多接近了他一些,情谊比从前深了。可是现在还没有正式人会,他怎么也来了?是巧遇还是……
  正在王一民思量的时候,老何头又说上了:“既然遇上了,就得在一块乐呵乐呵。走吧,跟我进屋吧。”说着就往生鱼馆里拽。
  王一民忙往后退着说:“不,不,我已经吃过了。”
  “净瞎说,我早看明白了,你那左顾右盼的样子,不是正在找吃饭的地方吗。往日是您照顾我,今天我请客,管保让您满意。”
  “不,我真吃过了。”
  “不行,说啥也得让您吃上我这顿生鱼。快进去,屋里还有您的熟人呢。”
  “谁?”
  “进去就知道了。”
  正在他们这推推让让的时候,站在生鱼铺门口的跑堂的跑过来了。他尖着嗓子喊道:“请吧,请吧,请客不到,两头害臊;强拉不进,交情不深;甩手就走,不够朋友。请吧……”
  让他这一喊,王一民也乐了。在这情形下,若再硬走,可就真“不够朋友”了,而在北市场这种地方,是更讲究这一套的。于是他只好在拉让之下,走进这个吃生鱼的小饭馆了。
  小饭馆门檐很低,高个的得低着头走,连王一民也不敢昂首而人。房子低窗户可大,临街是一排玻璃窗,坐在屋子里可以一边浅斟慢饮一边观赏着窗外游人。屋里摆着六七张方桌子。王一民一进屋,就见临窗墙角的桌子旁有三个人迎着他站起来,笑着向他招手。他一看,原来是一中老传达李贵和校役老冯、大师傅周一勺。三个人都是反日会员,可是后两个都和王一民没有直接关系,王一民了解他们的底细,他们可不知道王一民的实情。只是因为王一民平常不断接触他们,就都对这位有学问的老师发生了好感,拿他不见外。今天一见,便忙站起来,热情相迎。王一民一边笑着向他们打招呼一边走到桌前,只见桌上只摆着碟、筷和酒杯,生鱼还没上来。这时老李贵忙把自己坐的位置让给了王一民。这座位背靠墙,斜对玻璃窗,既不引人注目,又可以对屋内和窗外的景物、人群一览无余。王一民明白老李贵的用意,就不过分谦让地坐下了。
  老何头这时兴高采烈地说:“怎么样?王先生,我说有您的熟人嘛。我知道您这位有学问的人和别的人不一样,不会嫌恶我们这些侍候人的人……”
  还没等他说完,大师傅周一勺就晃着大亮脑门笑起来说:“哎呀,王先生可是百里挑一的好老师!不但学生佩服,同寅称赞,连我们这些抠碗底的也都敬重他,他也从来不小瞧我们,拿我们当一样的人待……”
  “我也正是敬重王老师这一条。”老何头爽朗地笑着说,“所以今天一定得好好喝一顿,喝完你们都不用管,我算账。别看王先生是位念大书的人,说句不见外的话,论钱包还是我的鼓溜,我好赖还有个小门市铺。”
  他这句话说得大家都笑起来。
  在他们说笑当中,王一民已经把屋里的座客都观察了一下,没有发现形迹可疑的人。这时他就顺着老何头的话问道:“那今天您怎么舍得扔下您那门市铺,从道里跑到道外,照顾上这个门市铺了呢?”
  “这您可不明白,我是隔十天半月不上这来一趟,做梦都会梦见吃生鱼。”
  “可是道里也有吃生鱼的饭馆呀。”
  “哎呀,这你可外行了。讲起吃生鱼,多大的门市头也没有他这做的地道。这是有名的‘生鱼王’。别看这房子小,名声可大。”
  “这话不假。”老李贵接着说道,“老哈尔滨都知道这个地方。这会儿还没到时候,是不是十一点还没到呢?”
  王一民知道李贵问这话的含意,忙看了看手表说:“现在是十点四十分。”
  “对了。这会儿人还清爽。”李贵点点头说,“一到正午,这屋人就挤满了,想找个空位就难了。”
  “这么说你们几位都是这里的常客了?”王一民望着李贵说,“今天是约会好了……”
  没等王一民说完,也没等李贵张口,老何头紧摇着脑袋说上了:“不,不,李大哥他们几位和您一样,也是从这路过,让我给硬请进来的。咱们都是有缘分的。实不相瞒,这一阵子我那小吃铺生意不错,手头宽裕。这年头有钱不吃留着干啥?说不定哪一天让……”
  “说不定哪一天让您发笔大财。”王一民忙岔开话头说道,“那时候您就请我们上水上饭店去吃生鱼……”
  “不,不。发多大的财我也是上这来吃生鱼。”老何头又忙摇着脑袋说,“这里不但做得地道,鱼也讲究,都是当天早晨从松花江新打上来的活鲤鱼,个头都在五斤以上,小的不要,隔天的不要。你要吃哪条,可以到后屋现挑,然后当你面挂起来放血,活着剥皮,片肉,一边片肉那鱼尾巴还一边叭叭打案子……怎么,您笑,不信?走,您跟我到后屋看看,耳听是虚眼见为实,走……”
  正在老何头去拉王一民的时候,跑堂的端着一大盘子生鱼上来了。老李贵忙说道:“行了,先吃鱼吧,早点吃完了好让位,人越来越多了,省着挨挤。”
  老何头一看生鱼来了,眼睛都发亮光了,他指着大盘子说:“好吧,老弟,你先尝尝这天上难找地下难寻的美味吧。”他回头又对跑堂的说,“拿辣椒油,四壶酒。”
  跑堂的应声走了。
  王一民看这盘子足有二尺长,里面码着黄色的蛋丝、白色的洋粉、绿色的瓜丝、红色的胡萝。丝,顶尖上除了挂着油珠的新出勺的炒肉丝之外,还有一小堆熏烤得焦黄的鲤鱼皮,下边的基础部分则都是切得细细的生鱼丝。
  跑堂的又拿来四壶白酒和半小碗金红色的辣椒油,老何头接过辣椒油,一扬手都倒在生鱼盘子里了。
  他一边开始拌着生鱼,一边咽着唾液说:“”吃生鱼非得辣椒油不可。其实凡是凉菜都喜油,有人说吃凉菜省油,那是不懂。吃凉菜最费油,油小了干乎拉的不好吃。“说到这里他顺手夹起一块鲤鱼皮对王一民说:”您别看这玩艺黑漆燎光的,只有加上这玩艺才别有风味。您看这鱼皮是黄黑的,鱼肉是白白的,这都是手艺。鱼肉得放血,切丝,然后用老醋泡,泡好了把醋扔掉,这才能上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