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日月星辰(4)
作者:罗渝 更新:2021-12-03 03:03
“临济的开山祖师海明和尚,就是骞义的曾孙!他出生时是明朝末期,长大后明朝亡了国,他就以明朝遗民自居。因为江山易主,河山破碎,所以他有个别号叫‘破山’”。
“哦,我知道了,破山海明,重庆梁平县的双桂堂就是他建的啊!”我想起来了。
“不止这一点,成都三大庙:昭觉寺、文殊院、宝光寺,还有峨眉山第一大寺伏虎寺,以及现在重庆香火最旺的华岩寺,这几个大寺庙的开山祖师,每一个都是他带来出的徒弟!”老曾得意地补充道。
中国禅宗历史上最重要的僧人,又生活在明末清初的乱世中,藏宝图指引的宝藏里会不会有他的一份?
我这样想,并不是空穴来风。
破山海明开辟的梁平双桂堂有一柱奇案。价值连城的贝叶经是双桂堂的镇寺之宝,六十年代突然神秘失窃,失窃前双桂堂庙前的古桂树死了一棵,失窃后,方丈去世,这个事情很多人都知道,至今仍是公安部头号悬案。传说那个贝叶经,就是破山海明传下来的,他会不会在重庆也留下了什么呢?
一些乘客好奇地听老曾神侃,我没有说出我的胡思乱想。
售票员报出站名,下一站是较场口。
小敏问老曾:“较场口这个名字有什么来历呢?”
老曾说:“现在经过这条街以前叫走马街,较场口转盘原来是个坝子,是明清军队操练和清朝考武状元的地方,所以叫较场口。”
较场口下了车,老曾指着中兴路边的坎下,“下面叫十八梯,原来是从南纪门,储奇门进城的老路,上来才算进了城。”
老曾又指着较场口的转盘:“较场口这里,以前有一个街心花园,花园里有一个纪念碑,修轻轨时拆掉了,是‘较场口事件’纪念碑。”
“什么事件啊?”小敏问。
我帮老曾补充道:“这个事件是解放前国民党政治上的一个大污点。1946年的时候,国民党为了阻挠中国政协的成立,在这里举行的成立大会上打伤了许多文化名流。”
老曾点评说:“国民党在解放战争时期,兵败如山倒,输就输在政治上。顺民者昌,逆民者亡,历代如此。”
走过较场口,老曾指着建设公寓那边说:“那背后以前就是关庙,安道人五十年代住过。每天跛着一只脚,拄着大铁棒,背着一只布口袋,就在这街上走。那么多年了,我好象还感觉到他随时会从巷子里突然走出来。”
想起老曾讲过安道人在南山上用字画糊窗的事情,我不禁猜想,也许他糊窗的有些字画,就是从日月星辰洞中取的吧?哪天我有机会也用价值连城的古画来糊窗户,真是人生一大快事!
正在胡乱猜想,突然看见一个穿着青衣的尼姑从身边走过,回头望了我们一眼,一闪身转弯进了旁边的巷子,动作异常敏捷。
(二十六)
正是解放碑步行街的口子上,尼姑拐进去的巷子叫杨柳街,那是去能仁寺的方向,能仁寺旁边的吴抄手人来人往,背后还有一个建筑大坑,不复当年的宁静。
老曾见我在看杨柳街,告诉我们:“这条街上,有两个了不起的女人,想不想听故事?”
解放碑来了至少几百趟了,掌故也听得不少,但这条不起眼的小街,还真没有听过什么故事。看见老曾卖起关子,倒也很想一听究竟。
我正准备催问,老曾倒先开了口,指着街道:“那条街为啥子叫杨柳街?想过没有?”
他一提示,我一下就明白过来,正准备说话,不想小敏嘴快,插上一句:“我知道,是不是一家姓杨一家姓柳?”
老曾笑了:“当然不是,这条街无关杨柳姓氏,却和张献忠有关。”
我想起那个故事了:
据说当年张献忠杀人不眨眼,打进重庆后,准备屠城,重庆百姓吓得四处逃难。张献忠骑马寻街,在路上看见一个妇人逃跑的方式很奇怪,背着一个六、七岁的大男孩,而另一个三岁的小男孩却是牵着跑,于是上前截下来盘问。
他问这个妇人,是不是因为大儿子是亲生,小儿子是别人的?妇人回答,大儿子是丈夫前妻所生,小儿子是自己的,因为前妻一生辛苦,所以她要多照顾大儿子一点。
张献忠向周围群众确认是事实后,非常感动,他吩咐妇人不用逃跑,回家在门前插上杨柳为记,就没有人敢侵犯。
妇人回到家,向左右邻居说了这事,一条街门前都插上了杨柳枝,果真安然无事。后来,这些杨柳生长成树,这条街上每年六月都要挂上杨柳枝来纪念。
可惜这个了不起的重庆母亲,历史上并没有记录她的名字。
我把这个故事告诉小敏,然后问老曾:“难道那个故事中的杨柳街就在这里?重庆最繁华的地段?”
老曾说:“是,虽然只是一个传说,但确实就在这里。”
小敏问:“传说张献忠杀光了四川的人,原来也有发善心的时候啊。”
老曾喜欢钻研历史,自然有不同观点:“张献忠屠城,一直是史学家争论的话题。正史上记载,张献忠在重庆并没有乱杀人,只是在较场口杀了皇帝的弟弟和当时的地方官员。他死后,四川、重庆还打过很多场大仗,没有百姓,怎么征兵?而且很多人支持张献忠和他死后的部下,供给钱粮。如果张献忠乱杀光了两地的人,哪来百姓供养军队?所以我一直相信:四川重庆两地屠城,不是张献忠干的,而是最后几年战乱中清军干的!清朝的历史上,自然不会写。”
小敏好奇地追问:“另一个了不起的女人是谁呢?”
老曾说:“另一个是现代人了。杨柳街旁边藏着一个能仁寺,这个寺的住持原来是遍空法师,去年103岁才去世,在重庆佛教界非常受人尊重。”
“网上传说能仁寺僧尼合住,有这回事没有啊?”我想起在网上看到的一则消息。
“那是打胡乱说(重庆方言,胡说八道),”老曾讲:“弹子石的慈云寺才是全国唯一的僧尼合住的寺院。小时候我进能仁寺的时候,连男厕所都没有呢,是非常纯粹的尼姑庙。”
一边走,老曾一边接着给我们讲遍空法师的故事。原来遍空法师出家前叫陈卓君,是民国时间的一个大官的七小姐,因为信佛,很年轻的时候在峨眉山洗象池拜高僧为师,又去南岸弹子石大佛寺办的华岩佛学院学佛,后来又去过南京上海游学,在杭州出的家。
出家后,遍空法师回到重庆,在能仁寺修行。家里人多次来这里劝她回家,但她心意坚定,家里人只好在家中为她修了一个庙。
“1949年解放后,讲究生产自救,她组织尼姑生产副食品,五十年代非常出名,老重庆都知道能仁寺的咸菜好吃得不得了。六十年后,能仁寺改成服装厂,生产童装,直到八十年左右才恢复寺庙。全靠她的努力,才让能仁寺被保护到现在。”
“她103岁的时候,她还清醒得不得了,重庆几十年前的事情都记得很清晰,是重庆历史的活字典,可惜去年过世了。”
我问:“能仁寺背后的大坑,解放前是不是能仁寺的?”我心里想的是,如果能仁寺以前也有什么宝贝,会不会被这个建筑大坑给破坏了。
老曾显然知道我在想什么,笑了一笑,说道:“这倒不是,现在政府对庙产保护非常重视,一点也没有动到能仁寺的范围。”
快到解放碑了,碑前人流拥挤,解放碑在周围巨大的建筑物围绕中,显得并不高。
当年重庆市政府曾经明令禁止周围任何建筑物高过解放碑,但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太快,这个政令从会仙楼修建时就取消了。
小敏很意外重庆有那么多洋气的高层建筑,不断地要老曾给她拍照留影,还不断地缠着老曾问问题。
“这个解放碑,是解放时立的吧?”
“不是,解放碑最早是抗战时期1940年用木板搭的,当时叫‘精神堡垒’。那时经常有抗日的集会在这里举行。‘精神保垒’前,挖着防空的壕沟,集会的群众遇到空袭就躲到下面去。
“听老一辈说,1938到1943年五年间,重庆上空经常响起空袭警报,日本飞机不断扔下炸弹。那时,重庆的老百姓都这么传说:“只要精神堡垒炸不掉,中国就不会亡国。”
“那个精神堡垒是怎么换成石头的呢?是不是因为被日本飞机炸了?”小敏问道。
“嘿嘿,说来也怪,日本飞机飞来飞去,‘精神保垒’居然就是炸不掉,最后是风吹日晒垮掉了。抗战胜利前,只剩下街心草坪上一支旗杆,挂着中华民国的旗帜。”
“精神堡垒”的历史,就仿佛是当年国民党政府的写照,日本侵略没有打垮国民党,内部的腐败却造成了民国政府在解放战争期间迅速灭亡。
老曾接着说:“抗战胜利后,1946年到1947年,当时的重庆市政府在这里用石头修建了抗战胜利纪功碑,这个碑修得很扎实,它也是现在中国唯一规模最完整的抗战胜利建筑物,下面还有一个地下室哟。”
一听见地下室,我和小敏的情绪一下被提起来。
“地下室?下面埋的什么?”小敏抢先发问。
“呵呵,不要激动,抗战胜利纪功碑,不是佛家道家的塔,不会放什么金银财宝和经书法器来镇邪。下面倒是放着一个不锈钢板,上面雕刻着美国总统罗斯福祝贺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一封信。而且1997年改造解放碑广场前,地下室是可以进入的。”
我和小敏也笑起来,这个地方如果藏宝,也太夸张了。
“那是什么时候改名叫解放碑的呢?”小敏好奇地打量碑上的题刻,没有找到“解放碑”三个字。
“1949年,新中国的重庆市政府成立后,把抗战胜利纪功碑上的碑铭和所有碑文去掉了,另外请当时担任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的刘伯承改题了碑名,变成‘人民解放纪念碑’,老百姓都简称它为‘解放碑’。”
“1997年直辖后,解放碑又改造了一次吧?”我想起当年修解放碑广场的事情来,当时广场修好,却因暴热导致地面裂开,还翻修过一次。
“解放碑修广场的时候,碑也重新搞了一下,”老曾指着碑顶的钟,“那个钟以前是老外送的大摆钟,直辖后换成了电子钟。”
重庆老百姓有句歇后语:“解放碑的钟,不摆了”,讲的是解放碑在文革后,年久失修,停止了运行。现在换了电子钟,真的是永远不摆了。
每年过新年,甚至情人节的夜晚,重庆都有几万人来听解放碑的钟声,要是恢复成以前的摆钟,也许能多几分历史的味道吧。
由于不是正点,我们没有赶上听解放碑的钟声,小敏的电话却响起来,是潘天棒打来的。
“哦,我知道了,破山海明,重庆梁平县的双桂堂就是他建的啊!”我想起来了。
“不止这一点,成都三大庙:昭觉寺、文殊院、宝光寺,还有峨眉山第一大寺伏虎寺,以及现在重庆香火最旺的华岩寺,这几个大寺庙的开山祖师,每一个都是他带来出的徒弟!”老曾得意地补充道。
中国禅宗历史上最重要的僧人,又生活在明末清初的乱世中,藏宝图指引的宝藏里会不会有他的一份?
我这样想,并不是空穴来风。
破山海明开辟的梁平双桂堂有一柱奇案。价值连城的贝叶经是双桂堂的镇寺之宝,六十年代突然神秘失窃,失窃前双桂堂庙前的古桂树死了一棵,失窃后,方丈去世,这个事情很多人都知道,至今仍是公安部头号悬案。传说那个贝叶经,就是破山海明传下来的,他会不会在重庆也留下了什么呢?
一些乘客好奇地听老曾神侃,我没有说出我的胡思乱想。
售票员报出站名,下一站是较场口。
小敏问老曾:“较场口这个名字有什么来历呢?”
老曾说:“现在经过这条街以前叫走马街,较场口转盘原来是个坝子,是明清军队操练和清朝考武状元的地方,所以叫较场口。”
较场口下了车,老曾指着中兴路边的坎下,“下面叫十八梯,原来是从南纪门,储奇门进城的老路,上来才算进了城。”
老曾又指着较场口的转盘:“较场口这里,以前有一个街心花园,花园里有一个纪念碑,修轻轨时拆掉了,是‘较场口事件’纪念碑。”
“什么事件啊?”小敏问。
我帮老曾补充道:“这个事件是解放前国民党政治上的一个大污点。1946年的时候,国民党为了阻挠中国政协的成立,在这里举行的成立大会上打伤了许多文化名流。”
老曾点评说:“国民党在解放战争时期,兵败如山倒,输就输在政治上。顺民者昌,逆民者亡,历代如此。”
走过较场口,老曾指着建设公寓那边说:“那背后以前就是关庙,安道人五十年代住过。每天跛着一只脚,拄着大铁棒,背着一只布口袋,就在这街上走。那么多年了,我好象还感觉到他随时会从巷子里突然走出来。”
想起老曾讲过安道人在南山上用字画糊窗的事情,我不禁猜想,也许他糊窗的有些字画,就是从日月星辰洞中取的吧?哪天我有机会也用价值连城的古画来糊窗户,真是人生一大快事!
正在胡乱猜想,突然看见一个穿着青衣的尼姑从身边走过,回头望了我们一眼,一闪身转弯进了旁边的巷子,动作异常敏捷。
(二十六)
正是解放碑步行街的口子上,尼姑拐进去的巷子叫杨柳街,那是去能仁寺的方向,能仁寺旁边的吴抄手人来人往,背后还有一个建筑大坑,不复当年的宁静。
老曾见我在看杨柳街,告诉我们:“这条街上,有两个了不起的女人,想不想听故事?”
解放碑来了至少几百趟了,掌故也听得不少,但这条不起眼的小街,还真没有听过什么故事。看见老曾卖起关子,倒也很想一听究竟。
我正准备催问,老曾倒先开了口,指着街道:“那条街为啥子叫杨柳街?想过没有?”
他一提示,我一下就明白过来,正准备说话,不想小敏嘴快,插上一句:“我知道,是不是一家姓杨一家姓柳?”
老曾笑了:“当然不是,这条街无关杨柳姓氏,却和张献忠有关。”
我想起那个故事了:
据说当年张献忠杀人不眨眼,打进重庆后,准备屠城,重庆百姓吓得四处逃难。张献忠骑马寻街,在路上看见一个妇人逃跑的方式很奇怪,背着一个六、七岁的大男孩,而另一个三岁的小男孩却是牵着跑,于是上前截下来盘问。
他问这个妇人,是不是因为大儿子是亲生,小儿子是别人的?妇人回答,大儿子是丈夫前妻所生,小儿子是自己的,因为前妻一生辛苦,所以她要多照顾大儿子一点。
张献忠向周围群众确认是事实后,非常感动,他吩咐妇人不用逃跑,回家在门前插上杨柳为记,就没有人敢侵犯。
妇人回到家,向左右邻居说了这事,一条街门前都插上了杨柳枝,果真安然无事。后来,这些杨柳生长成树,这条街上每年六月都要挂上杨柳枝来纪念。
可惜这个了不起的重庆母亲,历史上并没有记录她的名字。
我把这个故事告诉小敏,然后问老曾:“难道那个故事中的杨柳街就在这里?重庆最繁华的地段?”
老曾说:“是,虽然只是一个传说,但确实就在这里。”
小敏问:“传说张献忠杀光了四川的人,原来也有发善心的时候啊。”
老曾喜欢钻研历史,自然有不同观点:“张献忠屠城,一直是史学家争论的话题。正史上记载,张献忠在重庆并没有乱杀人,只是在较场口杀了皇帝的弟弟和当时的地方官员。他死后,四川、重庆还打过很多场大仗,没有百姓,怎么征兵?而且很多人支持张献忠和他死后的部下,供给钱粮。如果张献忠乱杀光了两地的人,哪来百姓供养军队?所以我一直相信:四川重庆两地屠城,不是张献忠干的,而是最后几年战乱中清军干的!清朝的历史上,自然不会写。”
小敏好奇地追问:“另一个了不起的女人是谁呢?”
老曾说:“另一个是现代人了。杨柳街旁边藏着一个能仁寺,这个寺的住持原来是遍空法师,去年103岁才去世,在重庆佛教界非常受人尊重。”
“网上传说能仁寺僧尼合住,有这回事没有啊?”我想起在网上看到的一则消息。
“那是打胡乱说(重庆方言,胡说八道),”老曾讲:“弹子石的慈云寺才是全国唯一的僧尼合住的寺院。小时候我进能仁寺的时候,连男厕所都没有呢,是非常纯粹的尼姑庙。”
一边走,老曾一边接着给我们讲遍空法师的故事。原来遍空法师出家前叫陈卓君,是民国时间的一个大官的七小姐,因为信佛,很年轻的时候在峨眉山洗象池拜高僧为师,又去南岸弹子石大佛寺办的华岩佛学院学佛,后来又去过南京上海游学,在杭州出的家。
出家后,遍空法师回到重庆,在能仁寺修行。家里人多次来这里劝她回家,但她心意坚定,家里人只好在家中为她修了一个庙。
“1949年解放后,讲究生产自救,她组织尼姑生产副食品,五十年代非常出名,老重庆都知道能仁寺的咸菜好吃得不得了。六十年后,能仁寺改成服装厂,生产童装,直到八十年左右才恢复寺庙。全靠她的努力,才让能仁寺被保护到现在。”
“她103岁的时候,她还清醒得不得了,重庆几十年前的事情都记得很清晰,是重庆历史的活字典,可惜去年过世了。”
我问:“能仁寺背后的大坑,解放前是不是能仁寺的?”我心里想的是,如果能仁寺以前也有什么宝贝,会不会被这个建筑大坑给破坏了。
老曾显然知道我在想什么,笑了一笑,说道:“这倒不是,现在政府对庙产保护非常重视,一点也没有动到能仁寺的范围。”
快到解放碑了,碑前人流拥挤,解放碑在周围巨大的建筑物围绕中,显得并不高。
当年重庆市政府曾经明令禁止周围任何建筑物高过解放碑,但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太快,这个政令从会仙楼修建时就取消了。
小敏很意外重庆有那么多洋气的高层建筑,不断地要老曾给她拍照留影,还不断地缠着老曾问问题。
“这个解放碑,是解放时立的吧?”
“不是,解放碑最早是抗战时期1940年用木板搭的,当时叫‘精神堡垒’。那时经常有抗日的集会在这里举行。‘精神保垒’前,挖着防空的壕沟,集会的群众遇到空袭就躲到下面去。
“听老一辈说,1938到1943年五年间,重庆上空经常响起空袭警报,日本飞机不断扔下炸弹。那时,重庆的老百姓都这么传说:“只要精神堡垒炸不掉,中国就不会亡国。”
“那个精神堡垒是怎么换成石头的呢?是不是因为被日本飞机炸了?”小敏问道。
“嘿嘿,说来也怪,日本飞机飞来飞去,‘精神保垒’居然就是炸不掉,最后是风吹日晒垮掉了。抗战胜利前,只剩下街心草坪上一支旗杆,挂着中华民国的旗帜。”
“精神堡垒”的历史,就仿佛是当年国民党政府的写照,日本侵略没有打垮国民党,内部的腐败却造成了民国政府在解放战争期间迅速灭亡。
老曾接着说:“抗战胜利后,1946年到1947年,当时的重庆市政府在这里用石头修建了抗战胜利纪功碑,这个碑修得很扎实,它也是现在中国唯一规模最完整的抗战胜利建筑物,下面还有一个地下室哟。”
一听见地下室,我和小敏的情绪一下被提起来。
“地下室?下面埋的什么?”小敏抢先发问。
“呵呵,不要激动,抗战胜利纪功碑,不是佛家道家的塔,不会放什么金银财宝和经书法器来镇邪。下面倒是放着一个不锈钢板,上面雕刻着美国总统罗斯福祝贺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一封信。而且1997年改造解放碑广场前,地下室是可以进入的。”
我和小敏也笑起来,这个地方如果藏宝,也太夸张了。
“那是什么时候改名叫解放碑的呢?”小敏好奇地打量碑上的题刻,没有找到“解放碑”三个字。
“1949年,新中国的重庆市政府成立后,把抗战胜利纪功碑上的碑铭和所有碑文去掉了,另外请当时担任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的刘伯承改题了碑名,变成‘人民解放纪念碑’,老百姓都简称它为‘解放碑’。”
“1997年直辖后,解放碑又改造了一次吧?”我想起当年修解放碑广场的事情来,当时广场修好,却因暴热导致地面裂开,还翻修过一次。
“解放碑修广场的时候,碑也重新搞了一下,”老曾指着碑顶的钟,“那个钟以前是老外送的大摆钟,直辖后换成了电子钟。”
重庆老百姓有句歇后语:“解放碑的钟,不摆了”,讲的是解放碑在文革后,年久失修,停止了运行。现在换了电子钟,真的是永远不摆了。
每年过新年,甚至情人节的夜晚,重庆都有几万人来听解放碑的钟声,要是恢复成以前的摆钟,也许能多几分历史的味道吧。
由于不是正点,我们没有赶上听解放碑的钟声,小敏的电话却响起来,是潘天棒打来的。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