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集 第六章 上
作者:新月    更新:2021-12-03 02:46
  教历802年4月1日,都林城各大报馆都以大量篇幅刊载了近卫军全军扩大会议的盛况。首都市民中识字的人几乎人手一份报纸,就连抱着孩子端着锅铲的主妇也会向家里的男人问一声“当兵的打算干什么?”
  帝国军人打算干什么?怎么干?这种事情不会在“全会”上公开说。考虑到泰坦境内活动的西方密探,又考虑到近卫军连声招呼也不打就会把大半国土拱手让给敌人……最高统帅奥斯涅·安鲁·莫瑞塞特摄政王殿下制定了严格的保密措施,在近卫军十九大军区的与会代表里面,只有军群一级主官才知晓大致的战略部署。
  为什么说是“大致上的战略部署”这个问题会令帝国摄政王颇为尴尬,他在历次准备会上听取了地方军区提出的许多宝贵意见,也推翻了好几种作战思路,但是……
  到了最后,经过反复推敲、反复论证、反复研讨,剩下的也是唯一一种可行性较强、或者说是赢面较大的战略还是不能完全尽如人意,年纪轻轻的帝国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在打量作战计划定稿的时候只能一边弥补缺漏、一边向神明祈祷。
  所以,由于保密条例的约束,4月1日的全会会场出现了难得的平静,来自各地的军人代表在一一面见帝国摄政王之后便忙着打探风声,诸如战争期间的预算谁多谁少、战争期间的兵力配置如何分布。其实各大军区司令对这些问题心里都有数,只是碍于严令,他们都扮作一副人事不知的样子。
  保密运作可以减少许多不必要地麻烦。但负面效应也不是没有。
  军人代表的情绪普遍都很浮躁,他们都能理解军部秘密决议的重要性,也知道作战计划泄露地可怕后果。但侵略者坐拥百万大军,不明就里便走上战场可不是闹着玩的。
  不过……还是奥斯涅元帅说得好:“怎样履行军人地使命和职责?就是国家需要你为此牺牲的时候。你不会皱眉头。”
  话虽这样说,在面临牺牲的时候,谁都会仔细思考一下前因后果。
  不过……我们是说多数时候,这种思考会被泰坦民族的血脉中留存的远古记忆彻底支解,当身边响起战友地哀号。当兄弟的鲜血洒落城头,当耳朵里充斥冲锋号的怒吼!谁他妈的还会记得家里的三亩荒地和罗哩罗嗦的老婆?
  一块儿冲吧!向前冲吧!把刀剑刺进敌人的喉咙,把盾牌砸进敌人的头壳,把长矛送进敌人的胃袋——只有鲜血才能喂饱侵略者的肚子,泰坦战士都是精神病患者,他们在作战时地狂热并不输给臭名卓着的德意斯雅利安人。
  到底是第几次冲锋了?战士们就皱起眉头,他们已经不记得。今天是4月,日,是首都军部召开全军扩大会议的大日子!但在维耶罗那外围地区,法兰狗崽子地大扫荡已经持续两个星期,这些低贱的高卢人扮足了侵略者的派头。他们纵火烧田、毁林伐木,把富庶的维耶罗那郊区变成一块荒凉地坟场。
  从早到晚,成群的乌鸦和各种食腐动物都会围着音乐之城转上几圈。在零星的几座浓密的灌木丛里、在塌掉一边屋顶的农舍里,这些清洁工总会找到新鲜的血肉。
  乌鸦用尖利的喙一点一点地撕开尸体上的铠甲,它们对这项烦琐的工作已经十分在行了。然后,乌鸦会选择鲜嫩的肌肉和散发恶臭的内脏。一具尸体足够一个乌鸦群落或是一头野狼大咬大嚼一整天,而且尸肉取之不尽,只要跟随法兰人的三色飘带旗,聚集在维耶罗那外围地区的掠食者就衣食无忧。
  “这是第九次冲锋,今天的!”
  一位军官模样的泰坦战士在他的日记上写到。
  “普帕卡上校!您的晚餐!”
  “搁在那吧!”普帕卡上校瞄了一眼那盘盛着一颗马铃薯的大麦粥,他没胃口,便再没理会呆在一边的勤务官。
  “上校……您一天没吃东西了!”尽职尽责的勤务官出言提醒,但普帕卡是第八军区第三军团里面最出名的倔驴,他只是瞪了一眼还没成年的勤务官就把这个小家伙给吓跑了。
  普帕卡望着勤务官的背影笑了笑,然后便把视线再次放到日记上,他接着写到:
  “直到目前,法兰人仍没有直接攻城的打算,他们必然是在去年吃足了苦头,不过维耶罗那外围地区就不寻常了。大扫荡持续半个月,戍守郊区的两个军团被打成一条死蛇,还被截成好几段……”
  普帕卡突然停下笔,他听到简易工事外边响起轻微的人声,近卫军上校立刻抓起弓箭跳了起来,就在他撑开弓弦的时候,哨兵已经确认对方的暗号——是外出巡逻的战士回来了。
  普帕卡下意识地放松精神,他不禁再一次打量自己的营垒。在维耶罗那东北方,多瑙河顺着丘陵的走势转向南部山岭,流水在丘陵间形成了无数浅滩和河湾。
  第八军区第三军团第三师师长普帕卡亚德拉上校的驻防地就在维耶罗那城外十九公里处的这片河滩地上。
  河滩地上有一座从河床边就开始隆起小山包,普帕卡上校的营垒就是眼前这片长宽不过数百米的山坳子。不过当然,这是八三三师在4月,号的驻防地,也许是明天,也许是后天,普帕卡上校就会带着他的士兵向更安全的地方转移。
  收回视线,近卫军上校再不愿重新拿起笔,有好几次他都想把日记烧掉,自己若是被俘,法兰狗子就会从日记上的只言片语看出泰坦卫戍部队的作战轨迹。
  烧不烧?烧的话,一了百了;不烧!他可以在记忆中留存参军以来的点点滴滴。
  普帕卡在两难之间突然灵机一动,干嘛要烧?被俘又怎样?大不了在日记上胡乱编造一些假消息。
  近卫军上校说到做到!按照习惯。他还是仔细观察了一下河滩地上地景致,如果不是参军入伍,现在的普帕卡亚德拉爵士就该是一个散文家。他在描写景物时的文笔足以感天动地。
  “多瑙河畔地夜晚,星星的金色花纹透露出令人期待地甜蜜。月光依稀。但在战士们的铠甲上却变成泛着银光的蔚蓝。听不到多瑙河的水声,这令人不安。刚刚巡夜的时候,那大片地水光同时在星辰和月华之底轻飘漫荡,在见到水的一刹那,四周的一切就显得亲切、温柔。还带着新生一般的朝气。”
  “在这样的夜晚,一切都在打瞌睡,鸟兽、游鱼、昆虫,除了哨兵。不过……这是一种紧张的、容易醒的瞌睡,好像在下一秒钟就会突然惊醒。夜静得出奇,只有大自然奏响了轻重不一长短不齐的乐音,这些音调是否在讲述关于世界的秘密?士兵的智慧并不了解这些秘密地谜底,士兵只知道,丘陵间的鬼火会把他们的灵魂带到蓝色地深渊里去,黑洞洞的防线就是深渊入口。那深得不见一丝光线的黑幕状似期待着某种启示、又或期待着某个使人心醉神迷的消息!”
  普帕卡写到这里不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