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二章 闻仲搬救兵
作者:书到用时方恨少01 更新:2021-12-03 02:33
闻仲得知失了汜水,折了韩荣、张桂芳等人,急忙问起具体的战况,听说西歧有阐教之人助阵,便往师门而去,找人助拳。
那闻仲法力不甚高深,但是在截教中的威望甚高,交游广阔,便是许多一代弟子如长耳定光仙等人都比不上。他以一己之力,撑起殷商半壁河山,人间那些桀骜不驯的截教弟子也为数不少,如魔家四将等人,单单就服一个闻仲。
闻仲身为金灵圣母之徒,在截教中属于无当圣母这一系的人,依靠在人间的地位,这些年将多宝道人一系远远抛在后面。这次闻仲回金鳌岛求助,幸灾乐祸者固然不少,但是更多的还是闻讯而来,要帮闻仲。
阐教虽然一直对截教心存歧视,但是现在人间主事的阐教弟子申公豹却是一个异数,从来就没有看不起截教弟子一说,还与许多截教人士交情非浅。
阐教中这些年时刻挂在嘴边的就是成汤气数已尽,西歧天数当兴之类的话,偏偏通天教主没有任何的反驳。眼看多年来玄天教一直没有什么动静,这一次大战,以自己一教之力,与支持西歧的三教相比,显然不是差了一点半点。
那白石与通天定下的计策,截教弟子无人知道,只是看到眼前的情况就是截教一教独自对上了人、阐、西方三教。既然天数之下,任何人都不能逃过,那可以预见的就是这次商周大战,殷商必然灭亡。如果能从中捞点好处,日后岂不是就能将无当圣母一系?
于是,多宝这边就有许多人心中打起了小算盘,有了暗投西歧的想法。
多宝老谋深算,不愿出头,众人便支持长耳定光仙前去通天处探听口风。通天也不说截教弟子该当如何,只是说了一句,只要不怕大劫加身,众人皆可自行其事。
定光仙回来之后,师兄弟几人一番讨论,便认为通天的意思是连他自己也不看好殷商,所以才让门下自由行事,日后或许还能寻到那一线生机。有了这个想法之后,几人便心头大定,各自回头前去安排。
那周营之中,申公豹趁大军正在修整的机会,与黄飞虎交待几句,让他在汜水关修整,不得妄进,等到自己回来之后,方可前往界牌关,然后就离开了周营,前去拜访以往相熟的截教朋友。
申公豹虽然拜到原始天尊门下的时间不长,但是这人似乎天生就有一样本事,与人交往不久,就能和对方混的无话不说。因此对截教中的派系问题知道得一清二楚。这一次,申公豹找上的就是那些比较偏向与多宝道人的人。
那东海白鹿岛上,有十位道人,本事各有不同,号称截教十天君。这十人虽然住在同一岛上,但是其中却有秦、赵、董、袁四人乃是多宝道人一系,金光、姚天君为无当圣母一系,另外四人不偏不倚。好在截教中虽然有派系之分,但是平时也没有什么大的矛盾,因此这些人还是能团结在一起。那多宝等人门下的几人早得到了上面的暗示,要他们找机会投到申公豹手下,日后西歧伐纣成功,便是截教有功之人。
这天,申公豹避过别人耳目,前来拜访秦、赵、董、袁四天君。那四人将申公豹迎进洞府,互相见礼之后,秦天君首先道,“与道兄数年未见,如今却是位极人臣,实在是可喜可贺。”
申公豹笑道,“道兄说笑了,我等本是修道之人,本来不应卷入人间纠纷,奈何天数当兴大周,不得已才到人间走上一遭,却也是小弟道行尚浅,当不得道兄之赞。”
那赵天君问道,“却不知道兄来此荒岛,有何贵干?”
申公豹道:“此番前来,便是要送一场功德与几位兄长。”见几人不答话,接着说,“贫道来此,便是要请各位道兄相助伐纣之事。”
袁天君道,“不妥,不妥。殷商朝中,我截教弟子无数,岂能行此同门相残之事?”
申公豹听了此言,哈哈一笑道,“道兄此言有理,那贫道便不多言了。只是有一句话,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望各位道兄谨记。那殷商有姜子牙为封神之人,各位若是就此不出便罢,若是出了这白鹿岛,那子牙一庸碌小人,能容下各位?”
顿时一顿,申公豹接着道,“可惜此番三教联手,成汤气数已尽,人、阐两教当兴。怕是各位道兄有心避劫,也心有余而力不足啊。”说完,站起身来,长揖一礼,转身便走。
四天君彼此看了一眼,秦天君道,“道兄留步。”这四人早就得了上面的指示,现在既然申公豹找上门来,虽然知道此去不知凶吉如何,但是与其被无当圣母一系,特别是姜子牙这种无能之辈压制,还不如奋力一搏,反而来的痛快。若是真能逃过杀劫,日后也是周朝开国元老,在人间有了这个地位,此消彼长之下,风光当不在闻仲之下,到那时何人还敢小看自己?
申公豹听见四人挽留,便停了下来,那四天君与申公豹坐下之后,便一起商议一番,定下计略后,申公豹才告辞离去。
申公豹离去不久,闻仲便接踵而来。闻仲来到之后,这十人都前去迎接,互相叙了别情,闻仲便道出来意,请十天君出手相助,保殷商基业。
闻仲在人间贵为太师,为截教传道有大功,便是通天教主也多次称赞,既然他找上门来,金光圣母与姚天君自然当仁不让,肯定要出山帮忙。那秦天君四人也出奇的热心,一致同意出山。这样一来,中立的几人也不好拒绝,只好答应了闻仲的要求。
这十天君每人有一种阵图,合称十绝阵,只是以前少有这种大战,便没有用心去祭练,如今要去参加人间的大战,少不了要与阐教中人对上,因此十天君便让闻仲先回朝歌,等他们练好阵图,随后就到。
那闻仲法力不甚高深,但是在截教中的威望甚高,交游广阔,便是许多一代弟子如长耳定光仙等人都比不上。他以一己之力,撑起殷商半壁河山,人间那些桀骜不驯的截教弟子也为数不少,如魔家四将等人,单单就服一个闻仲。
闻仲身为金灵圣母之徒,在截教中属于无当圣母这一系的人,依靠在人间的地位,这些年将多宝道人一系远远抛在后面。这次闻仲回金鳌岛求助,幸灾乐祸者固然不少,但是更多的还是闻讯而来,要帮闻仲。
阐教虽然一直对截教心存歧视,但是现在人间主事的阐教弟子申公豹却是一个异数,从来就没有看不起截教弟子一说,还与许多截教人士交情非浅。
阐教中这些年时刻挂在嘴边的就是成汤气数已尽,西歧天数当兴之类的话,偏偏通天教主没有任何的反驳。眼看多年来玄天教一直没有什么动静,这一次大战,以自己一教之力,与支持西歧的三教相比,显然不是差了一点半点。
那白石与通天定下的计策,截教弟子无人知道,只是看到眼前的情况就是截教一教独自对上了人、阐、西方三教。既然天数之下,任何人都不能逃过,那可以预见的就是这次商周大战,殷商必然灭亡。如果能从中捞点好处,日后岂不是就能将无当圣母一系?
于是,多宝这边就有许多人心中打起了小算盘,有了暗投西歧的想法。
多宝老谋深算,不愿出头,众人便支持长耳定光仙前去通天处探听口风。通天也不说截教弟子该当如何,只是说了一句,只要不怕大劫加身,众人皆可自行其事。
定光仙回来之后,师兄弟几人一番讨论,便认为通天的意思是连他自己也不看好殷商,所以才让门下自由行事,日后或许还能寻到那一线生机。有了这个想法之后,几人便心头大定,各自回头前去安排。
那周营之中,申公豹趁大军正在修整的机会,与黄飞虎交待几句,让他在汜水关修整,不得妄进,等到自己回来之后,方可前往界牌关,然后就离开了周营,前去拜访以往相熟的截教朋友。
申公豹虽然拜到原始天尊门下的时间不长,但是这人似乎天生就有一样本事,与人交往不久,就能和对方混的无话不说。因此对截教中的派系问题知道得一清二楚。这一次,申公豹找上的就是那些比较偏向与多宝道人的人。
那东海白鹿岛上,有十位道人,本事各有不同,号称截教十天君。这十人虽然住在同一岛上,但是其中却有秦、赵、董、袁四人乃是多宝道人一系,金光、姚天君为无当圣母一系,另外四人不偏不倚。好在截教中虽然有派系之分,但是平时也没有什么大的矛盾,因此这些人还是能团结在一起。那多宝等人门下的几人早得到了上面的暗示,要他们找机会投到申公豹手下,日后西歧伐纣成功,便是截教有功之人。
这天,申公豹避过别人耳目,前来拜访秦、赵、董、袁四天君。那四人将申公豹迎进洞府,互相见礼之后,秦天君首先道,“与道兄数年未见,如今却是位极人臣,实在是可喜可贺。”
申公豹笑道,“道兄说笑了,我等本是修道之人,本来不应卷入人间纠纷,奈何天数当兴大周,不得已才到人间走上一遭,却也是小弟道行尚浅,当不得道兄之赞。”
那赵天君问道,“却不知道兄来此荒岛,有何贵干?”
申公豹道:“此番前来,便是要送一场功德与几位兄长。”见几人不答话,接着说,“贫道来此,便是要请各位道兄相助伐纣之事。”
袁天君道,“不妥,不妥。殷商朝中,我截教弟子无数,岂能行此同门相残之事?”
申公豹听了此言,哈哈一笑道,“道兄此言有理,那贫道便不多言了。只是有一句话,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望各位道兄谨记。那殷商有姜子牙为封神之人,各位若是就此不出便罢,若是出了这白鹿岛,那子牙一庸碌小人,能容下各位?”
顿时一顿,申公豹接着道,“可惜此番三教联手,成汤气数已尽,人、阐两教当兴。怕是各位道兄有心避劫,也心有余而力不足啊。”说完,站起身来,长揖一礼,转身便走。
四天君彼此看了一眼,秦天君道,“道兄留步。”这四人早就得了上面的指示,现在既然申公豹找上门来,虽然知道此去不知凶吉如何,但是与其被无当圣母一系,特别是姜子牙这种无能之辈压制,还不如奋力一搏,反而来的痛快。若是真能逃过杀劫,日后也是周朝开国元老,在人间有了这个地位,此消彼长之下,风光当不在闻仲之下,到那时何人还敢小看自己?
申公豹听见四人挽留,便停了下来,那四天君与申公豹坐下之后,便一起商议一番,定下计略后,申公豹才告辞离去。
申公豹离去不久,闻仲便接踵而来。闻仲来到之后,这十人都前去迎接,互相叙了别情,闻仲便道出来意,请十天君出手相助,保殷商基业。
闻仲在人间贵为太师,为截教传道有大功,便是通天教主也多次称赞,既然他找上门来,金光圣母与姚天君自然当仁不让,肯定要出山帮忙。那秦天君四人也出奇的热心,一致同意出山。这样一来,中立的几人也不好拒绝,只好答应了闻仲的要求。
这十天君每人有一种阵图,合称十绝阵,只是以前少有这种大战,便没有用心去祭练,如今要去参加人间的大战,少不了要与阐教中人对上,因此十天君便让闻仲先回朝歌,等他们练好阵图,随后就到。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