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作者:刘白羽    更新:2021-12-03 01:37
  “咱们中国为什么没有‘响尾蛇’呢?我长大了也要发明制造咱们中国的‘捣蛋’。”
  他幼稚而真诚地对爹妈说出了未来的理想。
  不用猜,这孩子正是我。
  长大成人,我虽未能实现曾经有过的梦想,但中国早已拥有了自己的“响尾蛇”
  我仍不满足。在世界兵器已经全面高科技化了的今天,中国所拥有的实在太少、太少。 我并非迷信尖端, 但批判的武器确实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我一直以为,1958,王自重用鲜血洇透的“教训”二字,中国理应永远铭记。
  ※   ※   ※   ※   ※
  是日,台湾飞机共起飞300余架次,大陆飞机起飞240架次,双方都进行了开战以来最大规模的战斗出动。玉宇瑶台之上,两岸空军列队摆阵,大闹天宫。
  大陆方面的仗打得不十分理想,这从公布的仅仅击落敌机两架的战果可以看出。
  事情就是这样,我虽士气好,但指挥、战术方面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如童谣所唱:
  大网撒下去了却一网不捞鱼,二网不捞鱼,三网捞了小尾巴鱼。收获不丰,恐怨不得渔网,应从捞鱼术方面查找一番原委才是。
  击落敌机者为王自重。他孤牛斗群狼,如何把两架携带“响尾蛇”的敌机打落尘埃的,作战细节已无从考据。我大海捞针,从一份原始档案中获悉,战后,敌地指曾长时间呼叫十一大队的129号、 363号和355号F-86, 129、363终于返回,而355则始终没有回去。355算一架,另一架呢?我尚未找到当年判定为“击落”的依据。因此,我坦承,关于王自重究竟击落1还是击落2的问题,我的脑子里仍存有若干个“?”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个性使然,我期待着参战当事者们权威性的说明,更期待着台湾档案解秘公布的那一天。
  台湾方面的仗则“理想”得一场糊涂。台湾空军总部很快发表空战公告:“我空军机群24日上午在台湾海峡执行巡逻任务时一度遭遇匪米格十七型机多批拦截攻击。参加此一巡逻任务的我空军飞机共三十二架,实际参加作战的仅十多架,而拦截攻击我机的共匪米格十七型机则有百余架之多。匪以绝对优势兵力使用围攻战术,诱迫我机至大陆决战。经我空军健儿奋勇作战,终于在众寡悬殊的情势之下,重创来犯匪机,建下辉煌战果。”“在三度空战中,我机共击落匪米格十七型机十架,另可能击落两架,可能击伤三架,我机无损失,于达成任务后均安返基地。”
  “公告”还披露了李叔元中校等十数位飞行员像捏臭虫踩蚂蚁一样聚歼大陆空军的“精彩情节”
  有“响尾蛇”给撑腰,台湾口大气粗得一张嘴就能喷出一头牛来(这是什么东西啊——扫校者不禁要问) 。要命的是,台湾各种版本的史书均已将9月24日台湾空军以15:0大获全胜堂而皇之写了进去,自欺也罢,还要欺世、欺人、欺后代,以讹入史,谬种流传,怎么得了!
  我实在懒得同台湾版的“话本”、“故事”打笔墨官司,我只想表达一种符合逻辑的反推:如果大陆空军确像水豆腐一样不经拍打,台湾空军玩似的就能闹个15:0,那么,就这样一直打下去好了,也不要多,每日敲掉大陆8到10架飞机,不出一月,大陆前线空军将被消灭殆尽,台澎金马当可高枕无忧安然无虞,何乐而不为,不为为傻瓜! 而实际情况是,9月24日是台湾空军最后一次大规模侵入大陆领空。
  以后还有来,但强弩之末,来之频率、数量、深度均呈颓势矣。
  8
  对台湾而言,金门简直就是一头张大嘴巴等待吃食的海上巨兽,必须源源不断用堆积如山的物资充填它饥肠辘辘的消化系统,才能使其存活下去。据估算,战时,因各项消耗激增,维系支撑金门最低水平的日补给量应为500吨左右。
  炮战开启,大陆方面强力合闸,台湾机降和船泊补给金门传统方式已很难通行,向金门输血仅存空投与水陆两用汽车驳运二途。 至9月下旬,水陆两用车高峰出动日达50辆次, 运载各种物资约150吨。运输机日出动二十、三十架次不等,空投物资仅60-90吨。
  200余吨这个数字, 是一道双重的底线:于金门方面,已是绝不可再减半斤。
  于大陆方面,亦是绝不可再增八两。
  毛泽东从一开始便确定对金门的方针是“封而不死”门完全封不住,白白浪费炮弹;大门关得太死,势将逼敌滚蛋。此二种结局都非毛泽东炮轰金门之初衷。
  在风雨无秩阴晴难卜的国际格局和台海情势之下,毛泽东就是要让金门处于一种半死不活的状态。“封而不死”既为战略上的考量,也为战术上的要求。聂凤智曾经借用一句老话反其义用之,通俗地向部下解释我军意图:为了马儿跑不掉(台湾不从金门撤兵)一定要给它喂点草。既要让它饿不死,又不能叫它吃太饱。
  云顶岩,每天都要对金门的“摄入”和“排泄”状况进行量化统计、分析,严密监视金门的日补给是否会超越200来吨的最上限。
  台湾方面确实在考虑实现“自我超越”的问题。在经过将近月余的观察之后,他显然已经发现大陆空军不出海岸线突击作战的规律。这证明,尽管地面上打成了一锅粥,台湾到金门的飞行航路却是相对安全的。有可靠消息说,台北正积极准备,计划从10月份开始, 在美机掩护下,动用其25架C-47和103架C-46型运输机之全部,采取换人不换机方式,建立一条类似抗战时期印度——昆明翻越喜玛拉雅山脉的“驼峰航线” 那样的超级空中输送管道,向金门日空投400余吨战争物资,加上水陆车驳运的150吨,从而基本保证金门的战守之需。
  当年,毛泽东在延安窑洞里写下了他的哲学名篇《矛盾论》其中,有一闪光命题为“量变导致质变”依此推论,金门接受200吨与接受500吨战争物资并非同一质的问题,前者反映的性质是蒋老先生的孤岛正在炮火中挣扎苦斗,后者反映的性质则是毛泽东的有限封杀已被冲决打破。为了保证事情的原质,可以想见,大陆方面是绝不会允许台湾对金门的空投量再有增加的。
  云顶岩上,对派战斗机出海打敌运输机,形成共识。此举虽有突破双方不成文的“默契”之嫌,但台湾得寸进尺,过“线”在先,便怪不得我之不恭了。
  有意见认为,不打则已,要打就大干。待敌运输机群倾巢而动时,我亦全数出击,一次敲掉他十架二十架,打他个人仰马翻鬼哭狼嚎,彻底灭其士气,实在助我威风,岂不痛快淋漓!
  深入一讨论,便感到该案实施虽有八、九成把握,但与主席的作战意图却明显不符。此战战略目标有限,任何想法都可大胆设计,又都不可随心所欲光图痛快,出“圈”的事绝对不可蛮干妄动。
  待膨胀的头脑冷却下来,稳妥慎行的方案便随之而成:在避免与美机接触的原则下,利用美机掩护的空隙,采取老鹰抓小鸡的方式,游猎扑击敌空投运输机。作战范围仅限于围头、金门、镇海一带内海空域。作战时机主要在拂晓、黄昏和夜间。
  此案的着眼点不在打击规模歼敌数量,而在于杀鸡吓猴以一儆十,既避免战争升级失控,又达到使敌怵头畏缩。
  北京迅速批准了该案。
  任务下达到驻晋江航空兵第16师48团。 兵力准备:一个中队(4架)带队长机:副团长曹双明。
  ※   ※   ※   ※   ※
  九十年代,在一条关于空军机关首长认真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消息中,曹双明这个名字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界。时隔30年,他的新官衔是: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员。
  我的眼睛一亮,职业的敏感使我意识到一位上将司令员口述故事具有的史实价值和权威性,于是,我叨扰叩访,终获应允,成为曹司令员会客厅的座上宾。
  曹双明,河南林县人,身材魁伟气宇轩昂,一位标准的中原汉子。三分钟谈过,感觉里,他更像那种作风泼辣、线条粗犷、直率得脑与口的频率几乎同步的陆军将领。
  他原本就是先在陆军的熔炉里过火烧炼的军人。当然,当17岁的他跟上刘伯承的二野九纵驰骋江淮跃进大别山时,最大的奢望仅是把手中只能单发的日本“三八大盖”换成可以连发的美国“汤姆”绝对没有日后担任指挥上万架作战飞机的空军统帅的非分之想。
  击落敌机,不是荣任空军统帅的唯一条件,但一定是登临空军金字塔之巅的必备条件。我饶有兴味地请曹司令员谈谈58年那段肯定使他镂骨铭心的关键性一仗,谈谈其中惊险刺激的精彩细节。谁知,他对自己的光荣历史似乎不屑一忆:“那次战斗,不复杂,很简单,有啥好说的……非要再说一遍嘛?”
  他不十分情愿地向我追叙。听着听着,我逐渐对他的“不情愿”有所理解,他的直言并非源于“伟大的谦虚”
  1958年8月我们空16师从丹东进驻福建。 刚刚安顿下来,炮战就打响了。当时上级组织我们学习,了解和明确此次参战的目的意义。扯着扯着,大家的话题很自然地扯到要不要解放金门上面。多数同志说:解放好,应该解放,干嘛整个中国都解放了,还剩下那么几个小岛不解放?咱们的空军力量不算差,一定为解放金门立头功出大力。领导说:不能解放,只能打他一下教训他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