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作者:剑道尘心    更新:2021-12-03 00:25
  我说:“没有问题。”
  许华点点头,在合同上添了几笔,交给我,说:“你看看,没问题就签个字吧。”
  我接过合同看了看,跟我们平时的销售合同没有太大区别,见条款没什么问题,就拿出合同章,在两份合同上都盖章签字,再交还给他。
  许华也在上面签字盖章,这份合同就算是成了。他交给我一份,再递给我张名片,说:“下午货款办好后,给我来个电话就行了。我们公司可以免费为你将材料发到浦海的任何一家仓库,这些事你都跟我直接勾通。”
  我接过合同和名片,放到随身带的公文包里,然后也递上了自己的名片。再跟他客套几句,就起身告辞。付启明也跟我一起也来。
  在下楼的电梯里,我比较隐晦的问了问,要给付启明多少好处费。毕竟他自己说过,他就是靠这个弄钱花的。付启明拍拍我肩膀,说:“兄弟,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也不用跟我绕圈子。我既不贪心,也没野心。从其他地方弄的钱够我花销就行了,钱多也是累赘。把你介绍给许华,也是想让你的公司早日做大,这也是个机会。放心,老哥我哪在落魄了,肯定会上你家讨饭去。”
  ▓▓▓▓▓▓▓▓▓
  走通了浦海对外经贸公司这条路,我就算是有了比较稳定的货源。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可能我最有优势的材料就是这些进口的薄板。这让我必须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这上面。由于公司的销售员还没有这方面的终端客户,所以第一步的销售方向就定位在市场上。市场上有不少专门做薄板的中小公司,他们手里都有较为固定的客户群体,联系到其中的一家,等于间接联系了十几家客户。
  其实做市场也有做市场的好处。在市场上流通,只要坚守款到发货原则,是不会有资金风险的。贸易商之间的打款也很麻利,不会拖拖拉拉,如果是急需的,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办好本票送过来,这样资金的回笼也会很快。
  这些材料我还是尽量让新手去销售,希望能尽快将他们的销售能力培养起来。对他们的销售要求也很简单,在向贸易商销售的同时,尽量注意积累这方面的终端客户。
  我的主要工作,就是根据市场的变化来制定适合我们公司的销售的价格,价格是主导贸易商之间成交的主要因素。只要在市场平均价格的基础上,降低一些价格,给贸易商留出一定的利润空间,出货的速度还是比较理想的。
  在公司的销售环节上,我一直强调大家注意终端客户的积累。这主要是为了拥有比较稳定的出货量。因为在销售淡季,或是市场价格下滑的时候,工厂只要生产,总归要用到材料,虽然量会少上很多。
  由于市场大环境比较好,第一批进口材料的销售情况比我想象中要好得多,一周之内就全部售出,大概获得了三万块的毛利,这就给了我很大的信心。
  在周末的时候,我约了付启明,一起到海宫坐了坐。这位老兄对于这一口还是有偏爱的,一听是去那地方玩,很爽快就应了下来。他听说我这边的销售情况还算理想,也显得很高兴。
  之后我又从许华那里拿了一批材料。有了上一次的经验,这次在选择规格上也更加的合理,数量也比上次多了一些。这批材料进来不久,便有销售员卖到了终端厂家手里,看来公司这些销售员还是很有潜力的。这段时间我对进口材料这一块的市场有了更深的了解,我相信,现在如果有一个合适的机会,公司的成长速度会非常惊人。
  第三十一章 暗流(上)
  上回和宋海峰相见,还是在宿舍的最后一次散伙饭上。也记不得那是吃的第几顿散伙饭了,总之在那次之后是真正的各奔东西。当时宋海峰喝的大醉,自称他是我们宿舍里最幸福的一个人。宿舍五个人,只有他和女朋友单位签到了一起,并且在毕业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能听到关于他们两个人的浪漫故事。老五在宿舍里本来就是最活跃的一个,稀奇古怪的想法很多。他和她女朋友共同书写了许多可称为经典的浪漫情节,为众校友做出了榜样。
  当我看到跟在李全策和郭蓓后面的宋海峰时,差点没认出来。这家伙以前白白嫩嫩,一个活脱脱的奶油小生,现在却黑了许多,头发也好像是前不久才剃光的,泛着青色的头碴,下巴上面却留着长得乱七八糟的胡子,再加上比以前胖了许多,就像个土匪一样。
  接到三人吃过饭后,郭蓓先回了她的宿舍,剩下的时间就留给了我们哥仨。我们找了个比较安静的小酒吧,坐在一个小包间里,开始了叙旧活动。
  刚才郭蓓在场,宋海峰表现的和毕业前没什么两样。这时几杯酒下肚,话就多了起来。他最近两年过得不怎么顺心,快成未婚妻的女朋友被领导勾搭走之后,让他着实郁闷了一段时间。李全策告诉我,他辞职已经快半年了。
  我说:“老五,不是我说你,为一个女人折腾自己,也太熊包了。看看你现在这德性,跟刚蹲了大狱出来的一样。”
  宋海峰笑了笑说:“我哪有那么熊,那事我早就想明白了。过日子靠的是经济基础,咱也怨不了谁。这不来投奔你了么,就是想改头换面,重新做一回人,捞银子才是真格的。”
  我在他半光的头上拍了一下,笑道:“就改这么个模样,谁敢跟你谈业务,不早把人吓跑了?”李全策也说:“就是,你这形象太差了。”
  宋海峰嘿嘿笑了两声,说:“这个不用你们说,我也懂,咱也不是刚出校门,好歹也在社会上混了几年了,放心吧!”说完拿起酒瓶,跟我们一碰,就吹了一半下去。
  我说:“有些事情你来之前,老大已经跟你说过了。我再跟你强调一遍,这边的日子不见得有你想象的那么好。你要是觉得做不了,那可以在我这住着,反正有我的吃,肯定就饿不着你,你可以慢慢找其他工作。但是在我公司里做,就跟其他业务员没任何区别。”
  宋海峰说:“我知道。来之前已经想得很明白了。老大回学校不久,我就跟他打听过你这边的情况,一直到前几天,才做的决定。学校里你们就很照顾我了,那时是因为我最小。现在我也不小了,你们也不用为我操心了。”
  他现在看起来的确要比在学校时成熟了许多,脸上也有了沧桑之色。我说:“你能这么想,我也就放心了。不过还有件事要跟你说说。我做的这一行,在现在看来,还属于暴利,一个销售员做得好,比那些高级白领也不差。但这种情况不会一直存在。也许一二十年,也许三五年,总会回归微利。本来应该让你好好做,全力以赴。你脑子灵,嘴上活,只要用心,做销售肯定比我强。但作为兄弟,我不得不说,你得有留后路的准备。”
  李全策正喝着酒,听我这么说,放下了酒瓶,问:“真的像你说的这样?我看你们现在挺不错的啊?你不是说过完节一个礼拜就赚了几十万么?就是高级打工仔,那么些钱也得挣几年呢。”
  我笑了笑,说:“国内需求旺,总的来说,是供不应求,市场也相对不成熟,资源分配渠道不广。你们想想,有的时候销售商的利润比钢厂还高很多,这合适么?现在的金属材料公司,基本上没几个是亏本的。有时候碰到淡季亏一点,过两个月就全补回来了。从这个行业兴起到现在,十几年了,就有一年情况不好,有公司在那个时候破产了。总的来说,还是利高而风险低,或者说风险与高利润不相符,这根本就不正常。等投资的人多了,利润薄了,这一行自然就不行了。”
  李全策说:“听你这么一分析,好像还真是这么一回事。这么说你早做好打算了?”
  我喝了口酒,说:“我做这一行是很偶然的。这几年下来,应该算是看得比较清楚了吧,一直也没打算做到底。当然,这个行业也不会消失,只不过时间一长,利润很低,用经济学的话来说,叫投资回报率趋近于社会平均投资回报率。如果能在那个时候到来之前,把公司做成联索超市的模式,那还有点搞头,要不然的话,没什么做头。对我来说,现在做这个只是一个积累资金的手段。”我看了看宋海峰,继续说:“我做这一行也三年了吧,专业可从来没落下。那个,才是我的出路。”这是我第一回比较隐晦的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心情有些激动,拿起瓶子来喝了一大口。
  李全策笑了笑,说:“怪不得你说我回来后也不一定要到钱州那上班,跟你在一起更有搞头,果然是有些想法。”
  我说:“这也是一个方面。我大哥那边他主要是想让工厂先恢复正常,我觉得也有道理。你要想大展手脚,还得等等。”
  李全策对宋海峰说:“老五,听到了么。老三可是把事都策划好了。”
  刚才我和李全策说话的时候,宋海峰一直在低头沉思。他听李全策这么一说,便笑道:“我刚来,还什么都不了解。不过咱们宿舍兄弟五个,老三最有脑子,最有大局观,咱们俩跟着他混,也不用操什么心。来,咱们吹一瓶。”
  李全策的兴致也很高,打开三瓶小啤酒,一人发了一瓶,我们三个就着瓶子就吹了下去。如果能得到他们两个的帮助,我的把握就又大了一些。
  说笑之间,话题又转移到了宋海峰的形象上。李全策嚷嚷着明天要跟宋海峰一起去买几件衣服,他现在也需要把自己装点一下以适应新的身份,学校里的好多衣服已经不能穿着去上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