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光把人抛(3)
作者:魅冬    更新:2021-11-30 03:11
  深秋的天气凉爽宜人,丝毫不见夏日的炎热之气。甚至连午后醒来,都常常会觉得那场炎热不过是一场梦。
  殷翟陌让人送来了兵符和一封信,只说自己如今一切安好,勿念,且希望我们不要为难那些追随他的将士,却只字不提他身在何处。
  他不愿回来,上官轩梧与青峦又拒绝了我的提议,整个江山在此时竟成了棘手之物。
  数日后,朝议。
  也不知是朝哪个大臣提议,我与安宁一同踏进了议事殿。
  议事殿内,气氛异常的压抑。
  我和安宁接受朝臣的参拜后,在他们的注视下,踏上了最高位,坐上了殷翟皓从前的位置。从这个位置往下看,竟觉得苍凉。安宁紧握着我的手不曾松开,我甚至感觉到她手心泌出的汗水。
  “娘娘……”安宁虽小声,语气无不透露出她的紧张。自她出生到现在,第一次来到议事殿,亦第一次坐在这么高的位置,紧张自是难免的。就连第二次坐在此处的我,也微微冒冷汗。
  握紧安宁的手,示意她放松后,我望向上官轩梧。
  “宰相大人,不知今日让我与公主到此,所谓何事?”我问道。
  “如今这后宫,属娘娘为尊,故而今日请娘娘与公主同上议事殿来。古语云国不可一日无君,如今皇上……经过朝臣商议,希望能另立新君。”上官轩梧恭敬道。
  我与安宁对视一眼,轻声朝安宁确认道“这个皇位,你真的不要吗?”
  安宁毫不犹豫的点头——,电脑站更新最快.我也省了顾虑,朝上官轩梧笑道“如今我们大渝内乱刚平,确实该另立新君。不知道各位大人有何高见?”
  “皇上无。本朝王嗣只安宁公主一人,新皇当是公主殿下。”上官轩梧低头。神态恭敬。
  群臣一见他态度如此,虽没说话的机会,却也是一副恭敬的模样。
  想必他们地认识早先就达成了一致吧?否则,让安宁成为大渝开国以来第一位女皇
  “我可以说几句话吗?”我环看四周。
  “娘娘有话不妨直说,臣等愿亲听娘娘教诲。”上官轩梧率先说道。
  “臣等愿听娘娘教诲。”
  他话音才刚落下。朝臣亦表示了自己的意思,不外乎很赞同上官轩梧的说法之类。见朝臣们皆低着头不敢看我们,微敛起自己脸上地笑意,严肃道“自当今皇上即位以来,宰相大人可谓功高劳苦。何况,宰相才智,堪比上神。故这几日下来,公主私下有了主意——”
  “安宁年纪尚小,并无能力管理好整个大渝。”安宁缓缓开口。“我们大渝内乱方结束,在此时我们需要的是一位明君,相信大家明白我地意思……”
  “请公主明示。”其一名官员道。
  安宁深呼吸。道“难道大家不认为,宰相大人更有能力让我们大渝国强民富吗?”
  安宁此话一出。朝堂安静了片刻后。喧哗声四起。众臣的视线在安宁与上官轩梧身上来回徘徊。
  “请众位大人静下来听我说一句。”安宁虽大声,声音却全然被朝臣的议论声掩去。上官轩梧见朝臣情绪失控。朝我轻点头之后,冷眼瞥向那些官员。
  朝臣们一瞬间安静下来。虽然早就清楚上官轩梧对朝臣的影响力,却不想会如此惊人——只需要冷冷一瞥,那些官员就畏惧于他。
  “公主有话请讲。”待那些官员全都恢复镇定后,上官轩梧方开口道。
  有了上官轩梧的,其他官员自然不敢再在我们面前放肆。安宁面带微笑,望着那些官员,道“我既无能力让我们大渝国富民强,那么,这个皇位自然是能这得之。我们大渝,有能力为君者不过寥寥几人,宰相大人为我们大渝尽心尽力多年,对我们大渝地国事知之甚详。若我们大渝能交给宰相,将是我们大渝之福。众位大臣觉得如何?”
  “公主的意思是……”
  “将皇位禅让给宰相大人?”
  “这……”
  “如此……”
  朝堂上下又乱成一团。我察觉到身旁的安宁因为众人的吵闹而引起的怒意,松开她的手。安宁朝我微微一笑,站起身,朝朝臣们走去。
  那些朝臣见她忽然走下来,看到安宁不带笑意的双眸时,皆一愣,安宁那浑然天成的气势让他们不敢再开口,全都恭敬的低了头。
  “这皇位禅让给宰相大人,你们觉得如何?”安宁停下脚步。
  上官轩梧似笑非笑地睨着我,我面色平静的迎上他的视线,不带丝毫心虚。居高位者要能未百姓谋福,为大渝挑选一位有能力地王者是我唯一能为大渝做的事。
  “臣反对。”
  朝堂上地宁静被渊打破。只见他走出队伍,跪在安宁面前,道“公主虽年幼,但天资聪颖,假以时日定有所作为。故,臣请公主铭记祖宗教训,切莫鲁莽行事。”
  有人渊率先站出,朝臣三三两两,逐渐分成了两队人马。上官轩梧脸上地笑容渐渐扩大,我不由得蹙眉。我们心知肚明,再这么争执下去终究不是办法。我正要开口,却被上官轩梧抢先一步。
  上官轩梧三步上前,在安宁面前跪下,道“臣惶恐,正如大人所言,公主天资聪颖,假以时日定能成为一代明君。”
  “宰相贤明。”渊接口,道“以公主之才智,加之全臣辅佐,我们大渝定能成为四方强国。”
  安宁的身形忽然闪了一下,下一瞬间,身瘫软在地。我脸色大变,冲到她身边。上官轩梧眼明手快,抱起她离开议事殿,我忙跟了上去。朝堂上乱成一团,却没人敢跟上来。
  聪明地小太监一见情形不对,忙去请了太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