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谁主沉浮 第三十三章 请君入瓮(5)
作者:屋顶骑兵    更新:2021-11-30 01:57
  第三十三章请君入瓮(5)
  根本没有人叫朱植起来吃饭,叫醒他的人是自己从辽东一直带来的侍卫。侍卫小声道:“外面有个人拿出锦衣卫的令牌,声言非见钦差不可。”
  朱植迷糊着说:“解大人呢?叫他来应付即可。”
  侍卫一脸为难道:“殿下,解大人他有事着急出去了,所以……”锦衣卫,又是锦衣卫,朱植知道这个衙门可不是什么善茬,没办法,他只得穿起衣服。
  偏堂中坐着一名打扮朴实的汉子,身上土布衣服,洗得倒还整洁,只见他白白胖胖,相貌甚是平凡。朱植怎么看也和心目中穿着风衣戴墨镜的酷酷形象有着天渊之别。
  见穿着亲王便服的朱植走进房门,白胖汉子连忙起身跪倒道:“属下,锦衣卫百户董斌参见辽王殿下千岁千千岁。”
  朱植一撩袍子,坐在黄花梨的椅子上,道:“董百户,起来吧。”心里却想,乖乖,多牛的锦衣卫啊,一个小小的百户就敢直接求见钦差亲王。
  朱植压制着心中的不快,笑嘻嘻的吩咐下人送上茶水。
  董斌坐下道:“十分抱歉百忙中打扰殿下,只是有些密奏要面呈钦差。”
  朱植一下子警觉起来,密奏?难道是?朱植道:“是什么密奏?”
  董斌道:“回殿下,自从有奏本上书言湘王非法事后,锦衣卫就下令搜集有关方面的事实和证据。这些都是近几年,卑职搜集的有关材料。请殿下过目。
  ”说着从衣服里拿出三个奏本交到朱植面前。
  朱植在看这些奏本前问道:“你是说,第一个上书言湘王非法事的不是你们锦衣卫?”
  董斌道:“不是锦衣卫,是湘王府中一名经历。”
  朱植点点头,若有所思地将目光转移到了奏本上,第一本说的是湘王自前年开始在城东山边建了一座景元阁,招纳了湖广地面没有出士的书生到阁中读书。
  偶尔还会召开书评会,交流读书的心得。这种书评会成为评贬时弊,畅谈国家大事地场所。
  比如这个,“洪武三十年五月,湘王与众人评断宋朝盐政,言及我朝,众人斥我朝盐政为坏政,官粜盐贵。民难用之。”
  朱植明白,湖广既不产海盐又不产井盐,所有盐都需要千里迢迢或从云贵或从江浙运来,沿途关卡层层盘剥。
  虽然官府规定了粜价,但为了图利,盐商只能加价,反过来如果官府禁止盐商加价,盐商会立刻放弃湖广贩盐。这一来一去造成了湖广四川等不产盐的地区盐价高企。
  民众吃盐困难。作为湖广本地的士绅自然只看到盐政对湖广的盘剥。
  再比如这个,“洪武三十一年三月,湘王与众人评断我朝吏治,陈墨言吏治之坏不惧酷刑,而在禄薄。湘王许之。”
  朱植倒很惊讶,这个叫陈墨的书生能看到明朝官制中禄薄的问题。只是明朝吏治是一个综合问题,不是单方面能够解决的,有宋一朝官员的俸禄不能说不多。
  可是怎么样呢,该贪地依然贪个不停。
  朱植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关于景元阁论事的报告,虽然也有不少过激之辞,但始终没有什么大逆不道的谈话。
  这个景元阁是告发朱柏心怀不轨的证据之一,朱植看来就是一帮书生空谈,难道想造反的认会在这种地方商量大事?纯粹胡扯,要是这样都有不轨之心,那就没法活了。
  不过让朱植惊讶的是。锦衣卫竟然将景元阁建成到现在所有聚会所有的言论记录在册,好厉害的特务组织。
  朱植背上冷汗渐出,拼命回想辽东之时有没有一些造反地话会让认揪住把柄。
  下一本记叙了朱柏在军中的一些言行,朱植粗略看了看,好家伙,这个十二哥,还是个文武全才的人,报告中说湘王喜谈兵。膂力过人。善弓矢刀槊,驰马若飞。
  他时常带领自己的三个卫进山剿匪。湖广一带有不少蛮夷。什么古州蛮,岳州蛮,另外山高皇帝远的地方匪患也多,湘王便时不时带着自己地护卫进剿。
  这本是一个藩王的职责之一没有什么可挑剔的,问题在于,湘王在军中时常以威武将军,神勇将军等名号加给部下中有功勇武之人。
  擅改军制可是谋逆的重要证据,但这三卫去年已经被移驻武昌,许多将官都换了人,如果揪着这个小辫子不放,显然也是欲加之罪。
  看来这个湘王比较上进,但性格有些单纯,屡屡犯下些授人以柄地事情。
  朱植轻叹了口气,心中已经明白了几分,湘王不过是因为文武双全,离京师又不远,所以才遭到了猜忌。看来想做个有为王爷也是万万不得,朱植颇为湘王感到不忿。
  最后一个奏本讲的是朱柏平日与人交往的事情。
  这个奏本朱植看得越来越皱眉头,朱柏怎么都喜欢搞这些东西?报告称朱柏尤善道家言,自号紫虚子,他经常结交天下云游的道士。
  而这些道士中不乏鸡鸣狗盗之徒,但也有真本事的人,比如武当山的道士,龙虎山的真人,这些会武之人聚集在一起,虽然没有确凿的证据,但瓜田李下容易让人联想到蓄养死士地做法。
  最要命的是一个叫静玄子的道士,帮朱柏拆字,说朱柏是湘王,柏字拆开是木白,加个王字就是木皇,说朱柏遇木要当皇帝。
  对于这样一个大言不惭的道士,朱柏做了一件缺乏政治智慧的事,仅仅将此人乱棒赶走。
  朱植记得后代一个清宫戏,一个野心勃勃的王爷被江湖术士撺掇着“八王大”,结果把他绑了送到宫里还被皇帝责罚了一顿。
  这会可好,都撺掇朱柏造反了,他只是将其赶走。这回不是被人抓住十足的把柄了吗?
  总算把三个奏本看完了,朱植抬起头看着董斌道:“这些密奏里说的可都是实情?”
  董斌道:“句句属实,这些消息都是卑职五年来通过布置在王府地内线获得地。上面有令将这些送到钦差处,供钦差参考。”
  朱植点点头道:“董百户劳苦功高,这些年来搜集这么多的情报实在是不容易啊。”
  董斌被钦差夸奖,顿时有些高兴,道:“殿下过奖,属下不过是完成上峰交待地任务而已。
  不过不是属下夸海口,湘王殿下所作所为,属下决不会超过第二天就知道……”正说得起劲,突然看到朱植的脸色有些阴沉,这才突然想起来,朱植也是藩王。
  吓得董斌面如土色,不敢再说。
  朱植冷笑两声道:“哼哼,是不是在本王身边也有你的同行,本王与哪个姬妾欢好,你的同行也能不超过第二天就知道得一清二楚。”
  董斌扑通跪倒在地,磕头道:“属下该死,实在没有这个意思,请殿下恕罪啊。”说着又一个一个头磕着。
  心里暗骂自己多这嘴干吗,本来觉得供上这样详细的情报帮助钦差决策,功劳肯定是有的,只要朱植回去跟锦衣卫指挥使夸上一句,说不定还能离开这个地方,回京升迁。
  唉,这会一切都毁了。
  朱植见他害怕得噤若寒蝉的样子,心中也知道,这些都不过是眼线而已,布置任务的是朱元璋朱允炆他们,否则再给他一个水缸做胆也不敢监视亲王。
  心中的厌恶顿时减少了一些,勉强对他道:“起来吧,本王恕你无罪。其实这些事也怪不得你们,都是上峰的命令,你们不过照着执行而已。
  你提供的这些情况非常好,他日回到京城,我必然会向你们陆指挥提到你的功劳。这些事不要再让其他人知道,好了,你下去吧。”董斌如释重负,连忙屁滚尿流地跑了出去。
  朱植拿着这三份东西,心中盘算着该如何是好,现在主动权全在钦差手里,凭借着这些证据,给湘王套一个不轨之罪名也不是不行;可是在朱植心里,对于这样不分青红皂白就给这个兄弟定罪,却是十分不平。
  朱植又想起了临来之时,杨荣对自己的千叮咛万嘱咐,抽身事外,不要搅和,难道就真的看着这个无辜的湘王走上绝路吗?
  正琢磨着,那边人来报,解缙回府了。刚才忙着应付锦衣卫,还不知道解缙干吗去了,一问原来解缙亲自去了一趟景元阁。朱植心中不禁赞叹此人办事之细致。
  过不一会,解缙进房,看见朱植坐得方方正正正微笑着看着自己,被他搞得一头雾水。朱植拍着手中三个密奏道:“难得解大人亲历亲为,不过你想要的东西仿佛都在这里。
  ”
  ...